书城励志做人要懂心理学 做事要讲博弈术
17346100000014

第14章 做事博弈——让行动更有效的生存法则

“领先一步,海阔天空,落后一步,寸步难

行”。如今的社会竞争已进入全新时代,单凭过去老一套的竞争模式,很难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社会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快鱼吃慢鱼是经营者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在发展经营中稳操胜券的法宝。

在现今时代,我们想获得做事成功要掌握的是速度博弈:快鱼吃慢鱼时代的生存法则。而且要能在这个生存法则中取得制胜权,这样才能获得做事的成功。

追求卓越,让竞争心态增加生命的砝码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不但要谱写快乐的乐章,还要用明媚的阳光照亮我们的心态。而要拥有快乐的乐章和明媚的阳光,我们就需要追求卓越,让竞争的心态增加生命的砝码。追求卓越,让竞争心态增加生命的砝码是个人成功最重要的资本,也是我们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

现在社会中总流行着这句话: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思路决定出路,高度决定深度,格局决定结局。

“一种积极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因为从根本上决定我们生命质量的不是金钱,不是权力,甚至不是知识和能力,而是心态。

你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人生,你就会收获什么样的人生答卷。追求卓越,我们才能不断地挑战自我,才能不断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让自己突破一次次的人生临界点。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上,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她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父亲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之后被证明是非常正确的。正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刻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在前排”的教导。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学会了全部课程。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其实,玛格丽特不仅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以及其他活动方面也都十分优秀,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显得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以至整个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届当选为保守党的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十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的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虽然一开始是父亲强行灌输的,但是在她后来的人生旅途中,她一直把这种精神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不断完美,以追求卓越,让自己的人生趋向完美。这种竞争的心态就是其增加自己生命的砝码,终于这颗生命的砝码让她成为了上个世纪世界政坛上的重量级女性风云人物。

我们在人生旅途中行进,要想走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阳光大道,就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竞争策略和战略规划,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我们必须用生态心理学来适应这再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

追求卓越源自人类内心的一种深层冲动,是深入内心、具有强迫性的原动力,几乎无法靠外在力量强迫而实现。追求卓越必须超越自我,因此,对于追求卓越的人来讲,最高的要求、更高的目标永远都是自己定的,他期望自己一直掌握着主动,他一直在挑战、超越自我,他随时准备着展现出超越他人期望的工作表现,他期望着给他人带来惊喜。

在这人才辈出的社会,我们必须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竞争,竞争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必须饱含激情地追求卓越。

有竞争的社会,才会有活力,世界才会发展得更快;有竞争意识的人,才会奋发图强,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有竞争的群体里,会出更多的成绩,有更高的水平。竞争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竞争,使个人完善,使群体上进,使社会发展。

让竞争的心态增加生命的砝码,在竞争的心态中,我们不断地完善自我,谱写生命的快乐乐章,让生命的阳光更加灿烂。

做决定不能优柔寡断

我们是生存在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只有快速才能取得做事的成功。

而快速做事最忌讳的就是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缺乏果断品质的人,遇事优柔寡断,在作决定时,往往犹豫不决,而在做出决定之后,又不能坚决执行。缺乏迅速果敢和机动灵活应变能力的人,只能坐失良机。

成功者的突出特点就是性格果决,多谋善断。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书中曾讲述过这样一段故事:保尔·柯察金在途中见到自己的战友朱赫来被敌人的一个士兵押解着,这时,保尔的心狂跳起来,猛然想起自己衣袋里的手枪。于是决定等他们从身边走过时,开枪射死士兵,但是一个忧虑的念头又冲击着他:“要是枪法不准,子弹万一射中朱赫来……”就在这一刹那之间,士兵已走近面前,在这关键时刻,保尔出其不意地一头扑向那个士兵,抓住了他的枪,死命地住下按……朱赫来终于得救了。

试想,如果当时的保尔临危时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不但朱赫来的性命不保,连他自己也要被敌人打死。这就是战争时代的残酷,你不果断下决定就要丧失生命。而当你的决定比敌人的行动还要快的时候,你就拥有了取胜的权利。这种战争年代的残酷现实同样适用于现代所谓的“和平年代”。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小时候曾到一家制鞋店定做一双鞋。鞋匠问年幼的里根:“你是想要方头鞋还是圆头鞋?”里根不知道哪种鞋适合自己,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鞋匠叫他回去考虑清楚后再来告诉他。过了几天,这位鞋匠在街上碰见里根,又问起鞋子的事情。里根仍然举棋不定,最后鞋匠对他说:“好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两天后你来取新鞋。”

去店里取鞋的时候,里根发现鞋匠给自己做的鞋子一只是方头的,另一只是圆头的。“怎么会这样?”他感到纳闷。

“等了你几天,你都拿不定主意,所以就由我这个做鞋的来做决定了。

这是给你一个教训,不要总让人家来替你做决定。”鞋匠回答。里根后来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从那以后,我认识到一点: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

如果自己遇事犹豫不决,就等于把决定权拱手让给了别人。一旦别人作出糟糕的决定,到时后悔的是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能这样“大胆”点拨我们的鞋匠不多,可是像里根一样遇事犹豫不决的人却不在少数。

果断的性格,可以使我们在形势突然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很快地分析形势,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对计划、策略等做出正确的改变,使其能迅速地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而优柔寡断者,一旦形势发生剧烈变化时就惊惶失措、无所适从。他们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重新作出决策,而是左顾右盼、等待观望,以致坐失良机,常常被飞速发展的形势远远抛在后面。

可见,果断的性格无论是对领导者,还是普通劳动者,无论是对于工作,还是对于生活和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果断的性格产生于勇敢、大胆、坚定和顽强等多种素质的综合。

有一天,三个探险家终于寻找到“希望之谷”,传说中,只要站在山谷边大喊心中想要的东西,然后往山谷中跳下去,就会得到满谷想要的东西。

于是他们三个决定试试。

第一个人希望有个漂亮的女友,因此他大喊“美女!美女!”往下一跳,果真有满坑满谷的美女正等着他去选择……第二个人喜欢看书,喊了“书书书书书!”然后,跳到山谷里,也得到了满坑满谷的书……

第三个人平时就优柔寡断,左思右想总是无法决定自己的最爱,过了一个小时以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觉得还是钞票最有用。于是他走向山谷边……一不小心踢到一块石头,他骂了一声“shit!”,不料一个重心不稳就跌下了山谷……

这上面说的虽然是一个看似滑稽的故事,但是像第三个人这样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如果你想干成一件大事,就不要总是犹豫不决,拖泥带水,哀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看准了机会果断做出决策,就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盖茨说:“犹豫不决是商家的大敌。在事实面前犹豫不决的人,难成大事。”如果一个社会人做事优柔寡断,就会丧失成功的良机。就好像上面故事中的第三个人。机遇转瞬即逝,而且机会不会总来眷顾你,当机会来临时,必须要果断决定。

在消极地不做决定时,你们已经作出了选择。因此,与其决定被动地让生活控制你,不如作出行动的决定,对生活产生影响。

做事优柔寡断的人注定一生毫无造就,可以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是可怜的失败者,但是这种失败不是来自外在的压力,而是来自内心的怯懦。

相信每个人都不愿意做这样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那么从现在起也要彻底地改变自己,让自己做事果断起来。

如果在现在这个时代,做事优柔寡断势必将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而一个要想在这一生做出一番成绩的准成功人士,就要记住速度博弈术的做决定不能优柔寡断。以坚定果断的做事态度做事,这是成功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成功人士的必备心理素质。

快鱼法则,谁慢谁就被吃掉

传统的市场竞争一般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家企业在竞争中做大以后,就具有了一定的资金、人力、商业信誉等优势,从而在自己的市场领域形成一个较强的壁垒。但按传统的经营模式即使把企业做大了,也容易形成反应速度慢和运作成本高的弱点,许多大鱼不及的领域成为他们觅食的死角。如果有幸在这个死角中生存下来,小鱼就有可能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一条大鱼,游出死角和“老大哥”一决雌雄。因此,现在的市场竞争流行的是快鱼吃慢鱼的生存法则,这种残酷的竞争法则决定了速度博弈术的另一个警言:谁慢谁就被吃掉。

美国思科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在谈到新经济的规律时指出:现代竞争已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这无疑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如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风云瞬息万变,市场信息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谁能抢先一步获得信息、抢先一步作出应对,谁就能捷足先登,独占商机。因此,在这快者为王的时代,速度已成为企业的基本生存法则。企业必须突出一个快字,追求以快制慢,努力迅速应对市场变化。

这里所谓的“速度”不是指发展速度,而主要是指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和对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速度”已经成为赢得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商品零售企业,它通过信息管理系统集成,把数万家供应商和数千家营业部连接在一个系统里,以“零库存”经营,实现“天天平价”销售。为此,沃尔玛公司要求其供应商必须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所有的订单都要求商品必须在指定的时间送到指定的地点。送货时间过早企业没有仓库存放,送货时间太迟又容易错过最佳销售时间,商品难以销售出去,而要求准时交货对供应商又造成很大压力。

显然,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提高应变速度来满足客户需求,这就是速度经济的优势所在。

沃尔玛公司深知,在这样一个速度博弈的时代里,如果你不比别人速度快,效率就比别人低,自然市场就被别人占领了。沃尔玛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用信息产业化的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将全世界所有连锁超市的库存降为“零”,用这种比别人快一拍的零售速度,来使自己的效率比别人高十倍,由于快速与高效率所实现的零库存使得沃尔玛始终占据世界零售业巨头的地位。由此可见速度与效率是成几何倍数的比例,速度快一拍,效率高十倍。

所以为了能够最大最快地占领市场,获得最大的利润,就要比别人速度快,以快速提高效率,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可以说,人的一生就是和时间竞赛,时间是直线向前的,是稍纵即逝的,如果你做不了它的主人,那么它就会做你的主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海里,谁能做时间的主人,谁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效益,谁就有可能成为“老大”。在时间上领先一步,就可能节节胜利。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生命。人生就是一场竞赛,只有不断地奔跑,才能在商场中不被他人吃掉。

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一天早晨,曙光刚刚划破夜空,一只羚羊从睡梦中猛然惊醒,“赶快跑”。它想,如果慢了,就可能被狮子吃掉。于是,起身就跑,向着太阳飞奔而去。就在羚羊醒来的同时,一只狮子也惊醒了。赶快跑,狮子想到,如果慢了就肯定抓不住食物,那岂不是要饿死。于是起身就跑,也向着太阳奔去。

谁快谁就赢,谁快谁生存,一个是自然界兽中之王,但生存却面临同一个问题。如果羚羊快,狮子就饿死;如果狮子快,羚羊被吃掉。在自然界中,这种生存法则就是必须快跑,谁慢谁就被吃掉。

这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我们人类生存的空间。在市场竞争中同样是看谁跑得快,跑得快才有成功的把握。当今社会生活中流传着许多寓意深刻的故事,而企业管理中与之相仿的行为和结果随处可见。故事里的哲理,给企业管理工作提供了启迪性的思路。

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树林里突然跑出一头大黑熊来,两个人中的一人忙着穿球鞋。另一个人对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

故事听起来有点无情,但竞争就是如此残酷。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变数且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比跑得快不快,很可能成为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快、好、能干、聪明其实都是相对的形容词,有的时候知道我们竞争对手是谁非常重要。对企业而言,也是这个道理。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市场的反应速度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只有能够迅速应对市场者,才能成为市场逐鹿的佼佼者。

信息经济时代不再是“以大吃小”的时代,而是“以快吃慢”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速度的竞争,是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世界上那些富有创建思想而且勇于实践的企业家早已认识到这一点。例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其论著《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中就指出:速度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同样,英特尔公司总裁安德鲁·格罗夫也说:归根到底,速度是我们拥有的唯一武器。实践证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取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具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否则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最多的目标。质量是“常量”,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好以至于难分伯仲;而时间永远是“变量”,一流的质量可以有很多,而最快的冠军只有一个。任何领先,都是时间的领先。

我们慢,不是因为我们不快,而是因为对手更快。

实现自己的目标应该像优秀的跨栏选手一样,速度更快、更好,还要求不把栅栏碰倒!现在的商业竞争,没有什么秘密可谈,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自己的优势,谁就能“称王”。

巧用妙招,事半功倍

体育课上的场景:“这个鬼铅球,怎么老也扔不远!”一个小男生气急败坏地把它摔在了地上。眼看就到中考体育加试的日子了,可他的铅球成绩连及格都不到。不是他练得不勤,每天放了学他都要扔会儿砖头才回家。也不是他力气太小,他一口气能做15个俯卧撑。也不是因为他个子太矮,早操队位他排在前面。

那是什么原因呢?体育老师告诉他:“你呀,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动脑筋。问题出在动作上。你每次推铅球时都是在扔,而不是在推,这怎么能投得远呢?推是腰腹一齐用力,借助转身挺胸的爆发力把球送出去的。看,就是这样。”老师边说边做着示范,“而扔只是凭胳膊的劲,显然那力量就远不如推的大了。”

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体育并不是有力气就行的,也需要动脑筋,用巧劲。

这个事例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

巧干是一种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是敏锐机智、灵活精明的反映,也是充满活力、随机应变的智慧。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巧干升值的时代。

还有这样一个有关方法的有趣故事:上个世纪40年代,纽约的一家银行来了一位妇女,要求贷款1美元。经理回答,当然可以,不过需要她提供担保。

只见妇女从皮包里拿出一大堆票据说:“这些是担保,一共50万美元。”经理看着票据说:“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妇女说:“是的,但我希望允许提前还贷。”经理说:“没问题。这是1美元,年息6%,为期1年,可以提前归还。到时,我们将票据还给你。”

虽然心存疑惑,但由于那妇女的贷款没有违反任何规定,经理只能按照规定为妇女办了贷款手续。当妇女在贷款合同上签了字,接过1美元转身要走的时候,那经理忍不住问:“您担保的票据值那么多钱,为何只借1美元呢?即使您要借三四十万美元,我们也很乐意。”

妇女坦诚地说:“是这样的,我必须找个保险的地方存放这些票据。但是,租个保险箱得花不少的费用,放在您这儿既安全又能随时取出来,一年只需要6美分,划算得很。”

妇女的一番话让经理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许多人要么把做人做事之道看得过于复杂,仿佛用尽浑身力气,也无法达到完美;要么把做人做事看得过于草率,认为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其实,成功做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的不仅是满腔热情、远大的志向以及不畏艰辛的努力,更需要奋斗者聪明的头脑,创新的意识,讲究做事的方法。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擅长巧用方法,那么,他将事倍功半。

从前有个小村庄,村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人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

有两个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这份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得到合同的两个人中一个叫吉姆,他立刻行动了起来。每日奔波于1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他的两只桶从湖中打水并运回村庄,并把打来的水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

每天早晨他都必须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他们使用。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吉姆很快就开始挣钱了。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吉姆很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钱,并且他对能够拥有两份专营合同中的一份而感到满意。

另外一个获得合同的人叫汤姆。令人奇怪的是自从签订合同后汤姆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汤姆。这点令吉姆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挣到了所有的水钱。汤姆干什么去了?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4位投资者,他们和汤姆一起开了一家公司。

6个月后,汤姆带着施工队和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汤姆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这个村庄需要水,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一定也需要水。于是他重新制定了他的商业计划,开始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1便士,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

无论他是否工作,几万的人都要消费这几十万桶的水,而所有的这些钱便都流入了汤姆的银行账户中。

显然,汤姆不但开发了使水流向村庄的管道,而且还开发了一个使钱流向自己钱包的管道。从此以后,汤姆幸福地生活着,而吉姆在他的余生里仍拼命地工作,最终还是陷入了财务问题中。

一架飞机撞山失事了。成群的记者冲向深山,大家都希望能抢先报道失事现场的新闻,其中有一位广播电台的记者拔得头筹,在电视报纸都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他却做了连续十几分钟的独家现场报道。

你知道为什么那位记者能抢个头条?因为他未到现场之前,先请司机占据了附近唯一的电话,挂到公司,假装有事通话的样子,所以当他做好现场报道的录音后,跑到电话旁边。虽然已经有好几位记者在排队等着,他却只是将录音机交给司机,立刻通过电话对全国听众做了报导。

电影界突然一窝蜂地拍摄有动物参加演出的影片。虽然大家几乎是同时开拍,但是其中有一家,不但推出得早了许多,而且动物的表演也远较别人精彩。

你知道那位导演为什么成功吗?因为在同一时间,他找了许多只外形一样的动物演员,并各训练一两种表演。于是当别人唯一的动物演员费尽力气,也只能演几个动作时,他的动物演员却仿佛通灵的天才一般,变出许多高难度的把戏。而且因为他采取好几组同时拍的方式,剪接起来立刻就可以将电影推出。观众只见其中的小动物,爬高下低、开门关窗、卸花送报、装死促狭,却不知道全是由不同的小动物演的。

世间许多非常的成功,都是以非常的办法完成的。如果不肯开动脑筋,和别人一样循规蹈矩地做,那么也就会和别人一样平凡。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工作很勤奋,但就是不能取得突破,原因你明白吗?不要忘记,任何问题都不止一种解决办法。适时审视改进你的工作方法,就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有位广告经理曾经犯过这样一个错误,由于完成任务的时间比较紧,在审核广告公司回传的样稿时不仔细,在发布的广告中弄错了一个电话号码——服务部的电话号码被他们打错了一个。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给公司造成了一系列的麻烦和损失。

在工作中,我们平时最经常说到或听到的一句话是:“我很忙,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是的,在上面的案例中,那位广告经理忙了大半天才把错误的问题料理清楚,耽误的其他工作不得不靠加班来弥补。与此同时,还让领导和其他部门的数位同仁和他一起忙了好几天。如果不是因为一连串偶然的因素使他纠正了这个错误,造成的损失必将进一步扩大。

平时,当我们做事情有点心力交瘁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过这种“忙”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呢?假如在审核样稿的时候那位广告经理能稍微认真一点,还会这么忙乱吗?“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是前人的经验教训,不过,要达到这句话的要求并非易事。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不够认真,总觉得时间有的是,机遇有的是,大不了重新再来。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很不对的。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别就在于,前者从不给自己回旋的余地,从不给自己偷懒的借口,要做就做最好,绝不在试错的过程中浪费人生宝贵的机遇。

汤姆·布兰德20岁进入汽车厂的时候,就想在这个地方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和其他年轻人不一样的是,他不仅抱着学习的态度工作,更抱着检验自己的态度而工作。他常常想,如果每一个工人在负责自己工作的时候,都能以最严格的要求来管束自己,不仅一次做好,更要一次做到最好,那么工厂的生产流程会顺畅许多,质量也会精益求精。所以,无论是曾经接触过的流程,还是新的项目,他都会在做之前认真地向有经验的工人请教,争取一次做好,绝不返工。

就这样,他从最基层的工作干起,在几年的时间里,先后在工厂几乎每个部门都工作过一遍。这一方面说明了他积极主动,肯于吃苦耐劳。更关键的是,他做什么事情几乎都能“一次做好”。

汤姆在基层一待就是五年,他父亲对儿子的举动十分不解,他质问汤姆:“你工作已经五年了,总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恐怕会耽误前途吧。”

“爸爸,你不明白。”汤姆笑着说,“我并不急于当某一部门的小工头。我以整个工厂为工作的目标,所以必须花点时间了解整个工作流程。我是把现有的时间做最有价值的利用,我要学的不仅仅是一个汽车椅垫如何做,而是整辆汽车是如何制造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上面,更能考验我的耐力、能力以及潜力。每一次我都会要求自己一次做好,并且做到最好。这样,在日复一日做小事的锻炼上,我才能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当汤姆晋升到管理岗位上时,他的下属们在汤姆甘于做小事,并且什么事都力争一次做好、绝不留下隐患、绝不拖延的工作风格的熏陶下,也愈加严格要求自己,再加上汤姆作为管理者的严格要求,次品率下降,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工厂欣欣向荣。

是技术上改进了吗?是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吗?都不是。原因就在于每一个人,如果他们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一次做到最好,绝不留有返工、从来的机会,那么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质量也提升许多。成功者做事情只在乎“一次做好”,无论是具有挑战性的大任务还是日常工作中的小细节,事无巨细,态度一致。因为他们懂得,只有一次做好,才能避免回头弥补过去的失误,才能轻松上阵,一往无前。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如此重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究其原因,不是不知道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个要求,而是对如何做到这个要求不甚了解。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一次做好呢?

首先,是态度问题。我们都明白“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另一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论调比它更早一步地在思想里扎了根。每当开始着手一个新挑战,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没关系,第一次做,错了也是正常的”“谁会在乎这个呢”等等侥幸心理。所以说,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在抱定自己有能力第一次就把事情都做对的前提下,才能有“对”的行动被实施。

所以不妨试试心理暗示的方法,在以后每次开始大大小小的新事情时,就试着对自己默念“我可以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以此来端正自己的态度。

而这种长期的心理暗示也恰恰可以帮助解决第二个问题——习惯问题。

其实,是习惯问题。个人习惯是长期行动的一个惯性表现,只有长期的将每一件事情都在第一次就做对,才能说自己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而纠正一个人的习惯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但并不是不能实现,这就好像条件反射,若每开始一件事情,我们脑中都能浮现“我可以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句话,甚至于到最后直接用行动而不是话语来实现这个理念,那么我们也就养成了这个良好的习惯且不觉得痛苦了。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追求精益求精的一种工作态度。如果每个人都能恪守这一格言,其自身素质不知要提高多少。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善尽美地努力,以求得至美的结果,它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能够树立起一种高尚的人格。这是一句令人心生感触的话,值得每个人终生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