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心态即命运
17340700000011

第11章 幸福人生的原则(4)

04百善孝为先—教育子女的首要原则

一家要和睦,要能够获得幸福,必须把孩子教导好。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教育好儿女呢?

一、教育的次序—首孝悌,次见闻

教育子女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要德教为先,以身作则。

中国古代的《礼记》上把“教”这个字解释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人们善良的方面不断地增长,二是对人们的过失加以挽救。那么“育”字呢?《说文解字》上把“育”字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也就是说仅仅把儿子养大,并不是“育”,必须让他有正确的人生观念,能够顺着善良的方面去发展,这才是教育。

《大学》上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先后的次序,教育也不例外,这个次序也是不能够颠倒的。教育的正确次序就是《三字经》上所说的“首孝悌,次见闻”,也就是要先培养起一个孩子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原则,然后才让他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东西。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顺序呢?因为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长辈谦恭的态度还没有树立起来,即使学习了很多的知识技能,那么他是学得越多越骄傲,学得越多越不把父母和老师放在眼里。

有一个小女孩,她学英语学得非常快。有一次她的母亲带着她来见姥姥,见到姥姥之后,母亲就表扬这个孩子,说我这个孩子非常的聪明,学英语学得非常快,背了很多的英语单词,不信你考考她。姥姥就问这个孩子“桌子”怎么说,她说叫“desk”。“伞”怎么说?她说叫“umbrella”。突然这个小女孩问:“姥姥,姥姥,书本怎么说来着?”姥姥从来都没有学过英语,自然就答不出来。结果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女孩就当着很多人的面说:“姥姥,姥姥,你可真是个白痴。”

如果只是一时淘气倒也罢了,但小孩子如果在内心深处没确立起尊老的意识,没有培养成谦虚待人的态度,他确实是学得越多越骄傲,而这样的孩子在他的人生中已经无形地给自己设置了很多的障碍。

一本著名的成功学著作上这样说道:“成就、成功、升迁等等的原因,85%是因为我们的态度,而仅仅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专业技术。”而这也意味着我们很多的家长花费了90%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那15%的成功机会,却只花费了10%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那 85%的成功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部分的家长都把时间用在培养孩子的知识和技能上,而很少有家长能够关心到孩子的道德品质。在《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上也这样写道:“一个人能够从优秀的人才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并不在于他的专业知识或者技术经验,而在于他是否具有谦虚、毅力、勇于承认过错等等的品格。”很多人就是因为自己太优秀,太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了,于是不可一世,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很难有一种谦虚待人的态度,而这实际上限制了他以后的发展。

二、百善孝为先

品德教育也有一个先后次序,那就是要先培养人的孝心,因为“百善孝为先”。

很多人提到“孝”字,觉得这是封建传统道德,实际上那是因为他没有理解这个“孝”字的含义。

“孝”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如《论语·学而》上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上的“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都把孝视为仁义的根本,“人伦之公理”。那么,孝道为什么这样为古人所重视呢?

在儒家看来,孝敬是性德,因此,讲孝最容易开发本性,使本具的性德彰显。

从“孝”这个字的构成来看,“孝”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孝”这个字的含义就是说,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不是两个分割开的事物,如果把它们分成两部分,那就不是“孝”了。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体。很多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还保持着祭祀祖先的传统。外国人不理解,问:几百年、几千年前的祖先,认都不认得,还祭祀他们干什么?他们不懂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道理。中国人祭祀祖先,这个情存得多么深厚!远祖不忘,对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敬的道理呢?他不可能一面去祭拜祖先,一边又打爹骂娘,不对父母有生活上的照顾,这是不可理解的。所以说祭祀也是培养起一种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让人从中感恩祖先的恩德。

儒家从纵的方面讲孝的教育,从横的方面则讲兄弟之间的悌,又进而把它推广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可见,孝悌教育做好了,整个社会的人伦关系自然就井然有序了。

三、师道与孝道

孝很重要,那么由谁来教导呢?推行孝道,责任重大的是老师,因此孝亲与尊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文化的传承主要是由于孝道和师道才得以维系的。

“孝”是由老师来教导的,儒家特别强调尊师重道,强调老师的恩德与父母的恩德是一样的。这在古礼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在中国古礼中,对于老师非常的尊敬。比如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行成人礼,从此以后,他的同辈只能称他的字,不再称他的名,表示他已是成人了,这是对他的尊重。在朝廷里做官,连皇帝也要称他的字以示对他的尊重。只有三个人可以一生称他的名,其中两个是他的父母,另外一个就是他的老师。这就表明老师的恩德与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

在葬礼之中,也有一个规定,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要穿孝服;老师去世,要守“心丧”三年,虽然不用穿孝服,但是要从内心感念老师的恩德。

皇帝都是面南背北来接见群臣的。但是在他接见老师的时候,就不能够以君臣之礼接见,而必须是以主宾之礼接见,也就是一个站在东面,一个站在西面,这也表明了即使是皇帝也要率先垂范,尊师重道。可见,儒家对师道尊严是何等的重视,它把孝道和师道看成是教育的大根大本。

从这些古礼中,我们看到,中国古人把老师的恩德看得和父母的恩德一样大,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老师给予我们的是慧命。父母在家里教孩子要尊敬老师,当孩子上学的时候,老师在学校教他要孝敬父母,这样亲师之间紧密配合,就很容易把孩子教导好。

老师教导孩子孝敬父母,内容也非常深广,不仅要养父母之身,而且要养父母之心、父母之志。早在《尚书·酒诰》中就提出:“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

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臣民之所以努力种植各种谷物,是为了事奉他们的父兄;农功既毕,牵着牛车将谷物运到远处去贸易,也是为了奉养他们的父母。这里就提出了赡养父母的道德问题。《诗经》上也有很多篇章,一再强调子女应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如《诗经·小雅》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出我腹我。”意思是说,爹生我,娘养我,抚摸我,爱护我,养大长大教育我,照顾我啊挂念我,出门进门抱着我。因此,子女赡养父母,也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作为儒家经典的《孝经》,更是把赡养父母作为庶人的主要孝道,指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可见,传统伦理对于赡养父母是十分重视的。在古代,对孝道有时候甚至超出了道德范围而以法律形式加以保证,规定不孝在法律上要受到处罚。《孝经·五行章》有“五行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的说法。汉朝法律规定对不孝者要“斩首枭之”。北齐律首创“重罪十条”,而其中不孝罪为“十恶不赦”的罪名之一。唐律规定,骂祖父母与父母的要处以绞刑,殴者处以斩刑,从而对不孝的种种罪行作出了更具体的处罚。

但是“孝”不能仅仅停留在“养父母之身”上,还要向上提升,进一步养父母之心。在《论语·为政》上记载,当子游问孝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的所谓孝子,认为能赡养父母,就尽到了孝道,但是,养狗、养马也同样是养,如果我们仅仅是赡养,而不尊敬父母的话,怎么样能够把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区别开来?《礼记·祭义》

上也讲:“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侍奉父母,重要的是子女要从内心发出对父母的尊敬之情,保证父母在精神上感到欣慰,使他们心情愉悦。所以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意思是说,事奉父母时,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食让父兄先吃,这样做就能称得上是孝了吗?对父母和颜悦色,尤其要表现在当父母犯错误的时候,子女不能发火。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论语·里仁》)意思是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轻柔委婉地劝说,如果父母不听,就继续保持尊敬而不违背他们的合理意愿,虽然操劳而没有怨言。可见,儒家的孝道把尊敬父母视为孝行的高层次要求。养与敬相比,敬是更根本的。因此曾子说:“孝有

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孟子也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

养父母之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能让父母担忧。要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也就是你的父母仅仅对你的疾病而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为你的其他任何事情而担忧,这才是个真正的孝子。例如,到学校读书,功课不好,让父母担忧,就是不孝;不敬老师,和同学不能相处,让父母担忧,就是不孝;步入社会,工作不认真负责,让父母担忧,也是不孝。可见,一个常常怀有孝心的人,就几乎是一个完人了,绝不会因为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等问题而锒铛入狱,使父母家人蒙羞。这就是《弟子规》上所总结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据《浦江县志》记载,浦江县郑宅镇的“郑义门”,子孙由于自幼受到严格的儒家伦理教育和《郑家规范》家规的严厉制约,在宋元明清出仕的173位官吏中,大至礼部尚书,小至普通税令,竟无一贪官污吏,他们人人勤政廉政,忠君爱民。

因此,古代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这句话经常受到现代人的批判,实际上它有很深刻的内涵。而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被日本很多企业沿用至今。因为一个人对父母尽孝,才会对公司尽忠。

“养父母之志”,也就是《孝经》上讲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父母养育儿女,也希望儿女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如果儿女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学识,为社会大众作出贡献,就是养父母之志。例如,这几年过春节时,温家宝总理或者是在工地上,或者是在农民的家里,去探望那些贫苦的人。虽然他没有陪在母亲的旁边端茶倒水,他的母亲也不会觉得温总理不是一个孝子。相反,他的母亲因为有这样一个好儿子能够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所以,孝不只限于父子关系,还须扩大到家族亲戚之间,如《礼记·坊记》

提出,“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孔子主张“入则孝,出则弟”,即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敬长者,把家庭敬老观念推广到了社会。自汉代以来,儒家的尊老、爱老、养老的伦理观念牢固地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事诸父,如事父”成为人们奉行的行为规范。儒家伦理要求人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所以大孝者孝天下的父母。因为为国家尽忠是更高层次的尽孝,所以“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当代孝亲观念衰落的原因

在儒家看来,至少要做到以上几点,才能称得上是“孝”。以这种标准来衡量今天的“孝”子,恐怕有很多人就很难名副其实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影响中国人上千年的孝亲观念的衰退呢 ?

其一,对传统孝道的猛烈批判,使人们忽视了传统孝亲观念中的合理成分。

中国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尤其是“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孝道连同传统道德受到了猛烈的批判,很多人对儒家经典中的某些论述,作出了断章取义的曲解。由于一些人对传统孝道良莠不分,一味批判,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在当代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后果。

其二,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淡化了子女养亲敬亲的义务感。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尤其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侵蚀,一些人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意识急剧膨胀。

例如有些人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认为老人只消费,没有生产,是一种累赘、负担,敬老观念日渐淡薄,甚至骨肉至亲,也不喜欢与随时需要照顾的老人同住。

少数人需要老妈妈帮忙煮饭、洗衣服、带孩子的,才愿意与老人同住。再者,父母本身有钱,不构成子女的负担,儿女才乐意与他们同住,亲自奉养。这些人心中只有自我,不尽人子之道,不赡养扶助父母,甚至歧视、虐待父母。这不但破坏了家庭的友爱和睦,给父母在经济上造成极大困难,在精神上造成极大痛苦,而且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和敬老传统。就这样,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把儒家的“必养且敬”的孝子标准简化为“必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打爹娘、不顾父母之养等“大逆不道”的现象时,那些能赡养父母的人就已算是“孝子”了。

当然,以上这些现象的产生,与我们社会的变动和道德教育的脱节也是分不开的。在当代这种社会条件下,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尤为重要。弘扬传统孝道文化,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这是因为,现在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一些持偏激观点的人,对曾经扮演过封建道德的孝亲观念能否在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上起到积极作用,持有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实践证明,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

五、在当代弘扬孝亲美德

那么,在当代中国弘扬传统孝亲美德的根据和价值在哪里呢 ?

从道德的发展来看,当代的社会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人类过去一切优秀道德的继承与发展。当代社会道德必须植根于民族的传统道德,对于传统道德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弃糟取精。尽管传统道德中含有其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但又有其不可忽视的超越时代的可继承的内容。

例如,传统孝道中的养亲、尊亲美德,一方面有利于维系人类的种族繁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其客观物质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和睦亲情,维系人类家庭,是血缘亲情的自然表现,具有主观性的根据。又如传统孝道中的敬亲、尊老美德,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孝悌作为仁之本,“爱人”先从爱父母做起,然后爱其族人、爱其长上、爱其族、爱其国家。这种推己及人的自然亲情,符合人的认识与情感的发展规律,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可见,弘扬敬亲、尊老美德,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宋代的契嵩在《孝论》中讲:“圣人之善,以孝为端。为善而不先其端,无善也。”这就是说,劝人为善的道德教育,应当从培养人的孝心开始。这是因为,孝的教育,培养的是人的一种恩义、情义的处世原则。如果恩义、情义的处世原则培养不起来,就会形成一种以利害为取舍的处事原则,这样的人往往就会做出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事情来。因此,《论语》上有“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的说法,《孝经》上也有“长幼顺故上下治”的说法。可见,孝亲观念的教育是维持良好的社会伦理秩序的根本。而当代西方国家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法治相对健全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犯罪率激增、少年犯年龄下降等现象,无疑与夫妻关系失调、家庭崩溃、父子失教的状况有关。

所以,传统孝亲美德在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孝”的观念和行为中有值得我们去挖掘的诸多合理成分,我们不能因为它存在某种缺点就对它完全否定。关于这一点,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就谈到:“一般醉心于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得多”,“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

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受儒家文化深刻熏陶的东方国家,因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儒家孝道的积极方面,才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当前中国社会大量出现的不养老、不敬老现象,以及新加坡、韩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孙中山先生的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因此,可以说,在家里培养对父母的孝敬之心,是培养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基础。我们不难发现,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很多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伟人,都是以孝敬父母而著称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倡组国际联盟、奠定世界和平基础的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就是一个孝子。威尔逊从小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很穷,母亲靠替人家洗衣服来养活他,并鼓励他读书。威尔逊深深地感受到母亲的伟大,对母亲的教导总是很恭敬地听从。他时常自勉,一定要发奋用功读书,无论怎样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学业,辜负了母亲的期望。后来,他由于品学兼优,在毕业时获得了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授予的特殊荣誉。

普林斯顿大学有一个很奇怪也很有意义而又有趣味的传统,那就是每一届的学生毕业,要从毕业生中选出一位学业最优秀、品行最端正的学生,授予荣誉金牌,表彰他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可以做模范的好学生。而这个学生的名字,在毕业典礼之前,是要高度保密的,除了校长和教务主任,其他人谁也不会知道。

这一天,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典礼举行时,几百位大学毕业生坐在大礼堂的中央,其他来宾、学生家长挤满了整个大礼堂。大家心里最感紧张而渴望知道的,就是谁是这一届获得品学兼优金牌的荣誉生。

毕业典礼依照程序进行,历史性的表彰时刻终于到了,当书记官以洪亮的声音宣布“本届获得品学兼优金牌的荣誉生是乌托罗·威尔逊”时,会场立刻掌声雷动!

这时威尔逊忍住心中的激动,上台从校长的手里接受了金牌。但是,当他走下台时,却不回到自己的座位,而是一直向家长们的席次走去。他到家长群中,寻找他敬爱的母亲,可是找来找去找不到。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母亲没来观礼,而是因为他年老家穷的母亲,只穿了一件粗陋的旧棉衣来出席,跟那些衣饰高贵的家长相比,她不好意思坐在前排,所以坐在了最后座的柱子旁边。

威尔逊从前排巡视到后排,终于发现了他的头发半白的母亲。他跑到母亲身旁,双手捧着荣誉金牌,很恭敬地对母亲说:“妈妈,请您接受吧!这金牌是妈妈多年辛劳养育所获得的成果,不是我的,我是替慈爱的妈妈领取的。”他说完以后,就把金牌为他的母亲挂上去,然后拥抱着他的母亲。

孝顺的威尔逊,感激母亲的辛劳养育,把自己的荣誉归功于母亲。当时整个会场的人看了,都深受感动,有好多人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孝敬父母,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现在受了西化教育的年轻人,却认为孝顺是中国的古老思想,是落伍的行为。其实,知恩报恩,饮水思源,是人类的良知,不论古今中外,人类的良知是一样的。威尔逊是美国人,他没有受到中国的传统教育,难道也有中国的古老思想吗?这位荣获了品学兼优金牌、后来又成为了美国总统的孝子,其行为也是落伍的吗?受西化影响的中国人,应该要深思。如果我们忽视了对孝心的培养,那么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不仅受恩者会对施恩者的施惠行为表示冷漠,甚至出现“忘恩负义”的行为,还会出现一些在当今西方国家早已被视为“正常”的现象—在良好的福利制度之下,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受到了政府特别的照顾,但是他们却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反而认为这是政府或社会所应当做的,是自己理应享有的权利。

相反,如果重视从培养孝心开始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即使是一时失足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人也能够生出感恩之心,并进而走上改过自新的道路。《法制日报》

2007 年报道,海南省司法厅通过组织学习《弟子规》,把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引入对服刑人员的教育中,使得很多从来对父母只有索取和责难的服刑人员学会了感恩,甚至还流下了忏悔的泪水,向父母道歉。那一则则动人心弦的感人故事表明,只有从培养孝心开始,才能够引发出人的感恩意识,并且使道德教育真正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从以上的阐述我们看到,一个人如果有了孝的品质,对父母能够做到养其身、暖其心、解其忧、尊其严、承其志、继其业,并进而关爱尊敬其他的老人,他必然会严格要求自己,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那么久而久之,他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因此古人才会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以及“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因为孝培养起的是我们的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而不是一种以功利为取舍的处事原则。而这个孝心一开,确实是百善皆开。

有一个孩子去上书法班,她的老师发现孩子的父母尽管非常辛苦,但每次都陪孩子来学习。有一次这个小孩的父亲又送她来学书法,父亲工作了一天,非常辛苦,就靠在椅子上不由自主地睡着了。老师就对这个女孩说:“你看看你的父亲,他每天工作那么辛苦,还每次都陪你来练习书法,多么不容易啊!”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孩子的眼泪就扑簌簌地流了下来。从此,她学书法再不需要老师督促,练得非常认真,之后她写的毛笔字也是全班最好的。

我们再看看每年的高考状元是哪些人呢?大部分不是那些家里有钱的孩子,而是那些家庭条件非常艰难,能够看到父母的付出、体会到父母的辛劳的孩子。

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成绩来回报父母,能够让父母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正是因为有这种心态,促使他们能够非常刻苦地去学习。从这里我们看到,确实是“孝心一开,百善皆开”。

所以我们不要拿一些物质的奖励去刺激孩子,说你这一次考试如果考得好,我就带你去旅游,下一次考得好,我就给你买一个数码相机,到大学了,你如果考得好,我给你买一个手提电脑。如果你总是这样去刺激孩子的话,在孩子的心目中,一个手提电脑或者一个数码相机可能会比父母更为重要,比父母的恩情更为重要。久而久之,他也会以一种功利原则来和你相处。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孝心,就培养不出这种恩义、情义和道义的处事原则,这样的孩子很难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而且最终首先受害的是跟他最近的人—他的父母。

六、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在一篇题为《哪一个是我》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那个一进门就喊“肚子饿了,饭怎么还没做好”的人,是儿女。

那个一进门,衣服都来不及换就下厨房烧菜的人,是父母。

那个一会儿说“粥烫了”,一会儿嫌“菜咸了”的人,是儿女。

那个哪怕就一点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饪,力争做出滋味的人,是父母。

那个整天抱怨作业多、实在太累的人,是儿女。

那个累了一整天毫无怨言,洗衣打扫卫生后再陪读的人,是父母。

那个动不动就开口要钱,不给就生气的人,是儿女。

那个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却从不在教育上投资吝啬的人,是父母。

那个记不住家人生日,可一到自己的生日,就早早召集同学朋友聚会的人,是儿女。

那个很少记自己生日,却用心为家人准备生日礼物的人,是父母。

那个早晨赖床,还不停抱怨家人没叫他的人,是儿女。

那个深夜入睡,黎明即起,准备早点的人,是父母。

那个受了一点委屈回家苦水倒个不停,以求得同情和安抚的人,是儿女。

那个在外面受了再多气,回家后却强作欢颜的人,是父母。

那个有了牢骚就发,有烦恼就怨,把家当做坏情绪“宣泄所”的人,是儿女。

那个把苦埋在心中,生怕让自己不良情绪影响到家人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以学业、工作忙为托词,很少往家里打电话的人,是儿女。

那个在电话里嘘寒问暖,总为家人牵肠挂肚的人,是父母。

那个一开口就将家里的积蓄借走,然后舒舒服服住大房子的人,是儿女。

那个劳累了一辈子,到老还住在破旧小屋里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羡慕别人家多有钱,自己家多么寒酸的人,是儿女。

那个退了休还不安分,起早摸黑挣钱的人,是父母。

那个宁愿把大量闲暇时间放在娱乐、和朋友聚会,却不愿回家看看的人,是儿女。

那个只要看到儿女,哪怕就一会儿,都神清气爽的人,是父母。

那个娶了媳妇忘了娘,嫁了老公忘了爹的人,是儿女。

那个为儿女操了一辈子的心,到老了还帮儿女带小孩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以自我为中心,从不把家人太当回事的人,是儿女。

那个从不把自己当回事,却总以子女为荣四处炫耀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喜欢把爱挂在嘴边,却很少付出行动的人,是儿女。

那个从不把爱说出口,却将爱播撒于生活每一块土壤中的人,是父母。

或许,也只有等到儿女也成了父母,而父母慢慢变老时,我们才会回忆起生活里这些点点滴滴,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爱……有一篇题为《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管你有没有和他们同住—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像没洗干净;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煤气;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就像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时;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如果有这么一天,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并请你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

每个人都会老,父母比我们先老,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们,才会有耐心,才不会有怨言。

当父母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能会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到,请不要嫌他脏或嫌他臭,为人子女的只能帮他清理,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

当他们不再爱洗澡时,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干净。

当我们在享受食物的时候,请替他们准备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为他们可能是牙齿咬不动了。

从我们出生开始,喂奶换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给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关心和行动永远都不停歇。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动不了了,角色互换不也是应该的吗?

为人子女者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要及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它提醒我们,当我们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忙忙碌碌的时候,父母已经变得苍老了,需要有人关心和照料了,但是我们却没有能够给他们适时的关心和照顾。很多时候,我们的确应当停下忙碌的工作,去关心身边日渐衰老的父母。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父母的教诲,而且更要趁现在他们在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因为父母为儿女无私无求的付出实在难以回报!

从这个孝心出发,确实能够提起一个人的感恩之心,能够建立起一个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

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育孩子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到“身教胜于言教”。

现在我们很多的家长都抱怨说,自己的孩子没有孝心,“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气很严重,经常会自私自利,不为别人着想。我们想一想,这些现象是结果,那么原因在哪里呢?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团聚,吃团圆饭,在桌子上有孩子,有孩子的父母,也有孩子的祖父母,在吃饭的时候,为人父母的夹起了菜,把它放在了谁的碗里呢?很多的人可能都毫不犹豫地夹起菜来,就往孩子的碗里放。他的爷爷奶奶看到了,也会夹起菜往这个孩子的碗里放。结果这个孩子的碗里放满了菜,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想吃,觉得这些人都逼着他吃饭,所以他经常会厌食。而从这一个小小的动作中我们来观察,这一家谁是核心呢?显然这个孩子是核心。

所以我们说没有人天生就是“小皇帝”、“小公主”,都是我们大人把他们惯成了“小公主”、“小皇帝”。

既然是“小皇帝”,中国有句话说“伴君如伴虎”,小皇帝的脾气自然不是很好。如果有十件事,九件事你都给他做好了,只有一件事不能满足他,他就会跟你不依不饶,和你吵吵闹闹。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能够有孝心,能够关爱父母,我们在下一次吃饭的时候,应该夹起菜来放在自己父母的碗里。或者我们打开冰箱,拿出水果饮料,首先要问父母要不要,然后才去问孩子要不要。这样才会让孩子自然地接受一种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观念。

“教”在《说文解字》上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上”就是家长、老师还有领导,上面怎么做,下面就跟着怎么效仿。中国古人说:“儿女不用管,全凭德性感。”儿女其实用不着你去管很多,你自己做好了,能够言传身教,他自然就跟你学会了应该怎样去孝敬父母。

现在很多人都感慨说:“我这个孩子怎么说也不听。”这句话就很有味道了。

我们都是怎样在教育孩子呢?我们都是在“说”他,你都没有做给他看。所以中国古人说:“言教者讼,身教者从。”你用语言去教导他,他会反问你:你都没有做好,有什么资格说我呢?就会和你起争讼,于是逆反心理也就产生了。如果你用身教把正确的行为做出来,他就会马上跟着你去学了。因此我们说要教育好孩子,做父母的必须坚持“身教胜于言教”这一原则。

有人把祖父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用一棵大树来比喻:孩子是这棵大树的果实,他的父母是大树的树干,而孩子的祖父母是大树的树根。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是希望果实长得硕果累累,那我们需要把水和肥料浇在根部,而不是直接放在果实上,放在果实上,果实吸收不了,反而都腐烂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弃老取幼,家之不祥”。如果我们放着了自己的父母老人不去赡养,而把所有的关爱都放在孩子的身上,那么这个家庭就不吉祥,败象已露。

《论语》上孔子曾经多次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实践证明,“上行则下效”、“身教胜于言教”确实不假,父母的道德修养对于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风尚是至关重要的。宋代刘清之的《戒子通录》上这样写道:

“勉人为善、谏人为恶固是美事,先须自省。若我之平昔自不能为人,岂唯人不见听,亦反为人所薄。且如己之立朝可称,乃可诲人以立朝之方;己之临政有效,乃可诲人以临政之术;己之才学为人所尊,乃可诲人以进修之要;己之性行为人所重,乃可诲人以操履之详;己能身致富厚,乃可诲人以治家之法;己能处父母之侧而谐和无间,乃可诲人以至孝之行。苟唯不然,岂不反为所笑。”

这段话警醒我们,劝导他人行善、谏阻他人作恶固然是好事,但必须先做自我反省。如果自己平时不注意为人处世,则不但别人不会听从,还会受到别人的讥讽。只有自己掌理朝政受人称道,才有资格教诲别人掌理朝政的方法;自己处理政事功效显著,才有资格教导别人如何处理政务;自己的才干学识受人敬仰,才有资格教诲别人怎样增长才干、修习学业;自己的品行行为受人敬重,才有资格向别人传授修身养性的具体步骤;自己能够发财致富,才有资格向别人传授治家理财的方法;自己能够守在父母身边恪尽孝道,才有资格向别人介绍孝养父母的经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反而会受到别人的耻笑!

早在二战前夕,欧洲学者就曾经做过一次深入的探讨:世界四大古文明,其中三个已经消失了,为什么只有中国文明一直屹立到现在没有消失?他们经过研究,总结说:这可能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缘故。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中国教育的特色确实是在家庭。换句话说,中国传统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所以讲到教育这一桩事情,在全世界,中国人的经验最丰富,历史最悠久。

那么家庭教育由谁来进行教导呢?最主要的就是母亲。婴儿出生两三天,虽然不会说话,可是他已经会看,已经会听,看到这些大人在他面前,他们的言谈举止自然给他落下印象。这个印象根深蒂固。我们一般人常讲,第一个印象最重要,先入为主。婴儿跟谁最亲近?跟母亲最亲近。所以母亲的印象就会影响这个小孩一生。中国真正讲的最早的教育是胎教。在怀孕期间,母亲的言行举止就要很谨慎,因为这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胎儿。

史书中记载,在中国实行胎教最早的是周文王的母亲。周文王的母亲是太任,祖母是太姜,文王的夫人是太姒。周家的“三太”都是圣母,所以教出许多圣贤的子孙。我们在史书上看到,太任怀文王的十个月里,“目不视恶色”,不是好看的颜色不看;“耳不听淫声”,不善的音声她不听;“口不出傲言”,说话柔和,不粗暴。她懂得母亲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会影响胎儿,所以在怀孕的时候心平气和,唯善是从,真正做到了纯净纯善,结果生下来的这个小孩就是文王。

在中国古代,一般人家都懂得这个道理,虽然做得没有太任那样严格,孩子生下来以后,如果母亲对他的教养非常重视,让他从小就扎下伦理道德的根,一生他都不会变坏。由此可知,妇女的责任重大,如果上对父母公婆,中对丈夫,下对儿女晚辈,周边还有妯娌叔伯这些关系,真正能落实“诚敬谦和,仁慈博爱”,就一定能够帮助家运兴盛。“家和万事兴”,整个国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要从“家和”做起。

中国的教育有5000年的历史、5000年的经验、5000年的方法、5000年的成果,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有智慧的人都不会疏忽的。这正如为人父母的,在一生中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希望不希望他的后代再犯?不希望啊!所以古人都希望以自己的人生成就后人的人生,让他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就写下很多的家规、家训。

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家教、家训很多,《弟子规》可谓集中国古代家教、家规、家训之大成。它是以《论语》中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领,采取各家的家教、家规编成目,从而编成的。

《弟子规》不是教小孩的,是教母亲的,因为小孩从生下来到三岁,还不懂事,还不会念书,母亲要把《弟子规》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出来。做母亲的,对自己的公公婆婆、父母长辈做出孝顺的样子,让小孩看,他就都记在心上了,就有深刻的印象了。这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是身教,不是言教,所以从这里我们才懂得妇女的重要。如果我们这个年代出现几个孔子、出现几个孟子,不但中国兴旺,全世界都有福了。而这要靠做母亲的、要靠做祖母的有这种心,有这种愿望,能够好好地来教育下一代。

《弟子规》的纲要,总共113条,做母亲的每一条都要做到,做给儿女看。

尤其是婴儿,从一出生就让他看,天天听,天天看,看了三年,听了三年,这种纯净纯善的教育在他心里头就根深蒂固了,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中国古老的谚语常讲,“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生”,就是看他的教养。他从三岁就有能力辨别邪正,就能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所以太太的责任比先生还要重,因为她负责教养下一代,这是“夫妇有别”。

太太要全心全力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为整个人类培养德才兼备的下一代。

换句话说,家族兴旺,社会安定,国家繁荣,天下太平,这个责任,都落实在妇女如何去培养后代,这个关系太大了。

传统教育在中国至少被忽视了三代,三代没有学过,也就不知道妇女所承担的教育子女的职责意义无比重大。因此,在农村,失学的都是女孩子;在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追求事业、工作,把孩子交给了保姆。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从保姆那里学习,受到保姆潜移默化的影响。古希腊的一位思想家曾经说过:“你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奴隶看管,你将得到两个奴隶。”同样道理,你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保姆看管,你将得到两个保姆。因此,今天,无论是受过良好教育还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都没有把精力放在子女的教育之上,我们民族的素质如何能提高?

所以我们要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好人、善人、圣贤人,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身体力行。女人的价值在哪里?就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圣贤人,这才体现了一个女人真正的价值。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孔子,培养成为范仲淹,那我们的社会将收到多大的利益,比你自己在外面工作赚几个钱,搞一番事业,不知道要强多少倍。所以女人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把自己的孩子教导好,这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古人也提醒我们:“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

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母亲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要责任,从落实《弟子规》、重视子女教育开始,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八、给孩子一点文言智慧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之所以文化绵延至今、文献丰富,与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文言文这个工具有着一定的关系。古人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和我们写文章的文字不加区分的话,那么我们的日常用语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所变化,比如说我在国外生活了四年多,再回到中国,再看网络上的一些文字,就看不懂了。例如什么叫“顶”,什么叫“PK”,什么叫“粉丝”,一开始我看到“顶”,还以为是非常反对的意思,后来和同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弄出了笑话,然后人家告诉我那是非常赞同的意思。这就说明这个语言,经过四五年就会有一个小的变化。那么经过十年、二十年、上百年、上千年呢?我们中国祖先知道语言是会随着时代变迁的,所以语言跟文字如果一致,经过几百年,语言变了,从前人写的东西,现在人就看不懂了。西方人就没有文言文这样的工具。

像欧洲,拉丁文是他们古老的文字,还有印度的梵文,现代人几乎无人能看懂,只有一些极少数的考古学家、文字专家,才能理解一部分,而且并不能完全理解。

经过时代的变迁,语(说话用语)、文(写文章)同步所产生的弊端已显露无遗。

中国老祖宗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把“语”跟“文”分开,言语不管怎么变化,文则不变。因此通晓文言文,文字这一关的障碍没有了,就有能力深入经典,有能力直接与中国众多的古圣先贤直接对话,就有资格接受祖宗留下来的遗产—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如果还想延续到千年万世,就必须要保留、普及文言文。

文言文的学习秘诀在于熟读与背诵,尤其年纪越小越容易掌握。这个工具要是拿到了,就掌握了一把开启宝藏的钥匙,几千年古圣先贤智慧经验的累积,都供你作参考了,这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作为中国人,不能读懂自己祖先的文字,就不能承继中国四五千年的文明成果,即使英文学得再好,也枉为炎黄子孙。

学文言文要从背古文下手,举例来说,如能背诵50篇《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就有能力阅读古文,如果能背诵100篇就有能力写文言文。文言文是简要详明的文字,人的言语修养经由文言文的学习可以获得很好的提高。

当前在国内外正在兴起儿童诵经的热潮,尽管有很多家长纷纷表示孩子通过读经获得了诸多益处,但仍然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此不以为然,有的甚至提出了异议。其实,这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经典读诵这种教育方法的独特益处。概括起来,经典读诵对儿童的成长至少有以下四种益处:

第一,经典读诵有助于提高记忆。记忆力是评价一个人的智商或才能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历史上的很多伟人,都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而从人的成长规律上看,儿童时期的记忆力是最好的。一首歌谣、诗篇或世界名曲,孩子听上几遍,就可以朗朗上口并熟记在心,甚至能够保持一生的记忆。因此,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儿童读诵圣贤的经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汉代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神童”或“圣童”,在他们十岁左右,就可以把四书五经熟记在胸,信手拈来。这些“神童”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在一种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之下培养出来的。现在学习国学的人常常感慨地说,自己和五四运动以前的国学大师们的功底无法相提并论,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和童蒙教育方式丧失了自信心,从而没有能够延续和继承儿童诵经的学习习惯和教育方法,因而也就无法为他们进一步深入经典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连看古代的经典都感觉困难,又如何能深入理解古人的思想、体会其中深刻的义理呢?即使要批判圣贤经典是糟粕,也首先需要具备读懂经典的能力。

否则,一篇文章我们还没有读懂,就开始想当然地批判,这很难说是一种令人信服的科学态度。

第二,经典读诵有助于增长智慧。中国古人讲“因定开慧”,一个人真正内在的智慧来自于一个人的定力。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人遇到一点事情就失去了冷静而惊慌失措、自乱阵脚,那么这样的人很难成就大的事业。所以,两军对战,比的是两军统帅的定力;商场上双方的谈判,考验的也是双方决策者的定力。而经典读诵需要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经典之上,久而久之,无形中就培养了孩子的定力,成就了孩子的智慧,甚至可以达到处变不惊的境界,长大以后,即使身负重任,处理再重大、再突然的事情,他都能得心应手。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君子不器”,即他不是只能承担一种工作或职责。

此外,“经者,常也”,经典上记载着的都是恒常不变的道理,是古圣先贤从社会人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道理。例如,我们明白了《易经》上所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就可以保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惬意,即使事事顺心如意、处于上升时期,也不会得意忘形、自以为是,处于困顿和挫折之中,也不会丧失信心、一蹶不振。所以,古人说“读书明理”,又说“人不学,不知义”。一个人如果常常以谦虚受教的心读诵这些圣贤经典,自然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从而避免在人生中走很多的弯路。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必定看得更高远。

第三,经典读诵有助于涵养德性。古人“读书志在圣贤”,意思是通过学习圣贤经典,可以体会并效仿古圣先贤的存心和行谊,并成就自己的良好德性和完善人格,所以古人读书也被称为“为己之学”。古人说:“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此教人读书识义理之道也。要知圣贤之书,不为后世中举人进士而设。是教千万世做好人,直至于大圣大贤。所以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

此才是读书。”例如,孔子在《论语》上教导弟子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学了这句话,就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一点:看到有能力、有德行的人,应当向他学习,而不是嫉妒他、障碍他;看到不贤德的人,应当反过来反省自己,看看是否具有同样的过失,而不是攻击他、嘲笑他。从这里,我们也才更能体会到《大学》上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认识到社会成员个体美德的修养与社会和谐之间的重要关系。

第四,经典读诵有助于变化气质。经常读诵经典的孩子气质也会与众不同。

他们的气质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因为读诵圣贤经典需要博览群书,并在读诵经典中掌握了文言文那种优美而简短的表达方式,所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讲话可以出口成章,写文章更是下笔如有神,不必冥思苦想;因为读诵圣贤经典增长了定力,所以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镇定自若;又因为读诵经典可以涵养德性,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内在良好德性表现在外一定是文质彬彬、举止文雅、进退得宜、落落大方。

总之,通过经典诵读,孩子可以提高记忆,增长智慧,并深刻地体会到古圣先贤的存心,从而长养起自己的浩然正气。但是,如果提倡经典读诵的人,存心不正,出发点不良,提倡读诵经典的目的不是真正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是为了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而是为了借助国学热的升温而谋求私利,甚至见利忘义,就不仅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事与愿违,造成对传统文化的严重破坏。因为这些成人的行为,让孩子们分明看到,大人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就会导致他们对自己所学经典的怀疑,因而丧失信心。民国时期儒学的没落,就在于那些口口声声宣讲儒家学说的人,本身不能身体力行儒家的教诲,为社会大众做出了不良的示范,使得人们觉得儒学是伪道学,学儒的人是伪君子。这就是孔子所讲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道理。同样,今天经典读诵能否达到以上所说的效果,也取决于提倡经典读诵者的用心。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够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自己的良知和道义出发,积极倡导儿童读经教育,并使之朝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博士在他发表的《父亲与我》一文中,曾经特别提及过一件事:“我大约九岁的时候,父亲已经知道我学数学的能力很强。到了11岁入初中的时候,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显示出来。回想起来,他当时如果教我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我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我初中一年级与初中二年级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

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

全文。”

在他的自传中,他又写到:他在中学阶段念书时,父母要求他背诵《孟子》。

当时的他没有选择说“不”的权利与勇气,只好勉为其难,把整本《孟子》装进记忆中。他上大学后,学习自然科学,一路走来极为顺利,并获得国际的肯定。

但是,说来奇怪的是,他幼年时所背的《孟子》,在成年之后,居然成为他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换言之,孟子的话在他心中形成一套价值系统,每当他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都会给他提供明确的答案。因此,影响他最深的,并不是他所专长的物理学,而是两千多年前孟子的思想。

杨振宁博士在科学研究中重大思路的形成也得力于中国古代文化理念,他说:

“我之所以怀疑O.Laporte的奇偶不灭定律,这和我在西南联大读《易经》的心得有关。《易经》中既有阴阳相似的道理,同时也有阴阳消长或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剥久必复、否极泰来的道理。”

类似杨振宁先生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就是文言文传递的中国古圣先贤智慧经验所蕴含的潜在力量!

作为中国人,要培养一种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圣贤经典传承了古人的智慧,我们应该从重视文言文的学习开始,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传承。

相信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

参考书目

1. 释净空:《认识佛教—幸福美满的教育》,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2. 释净空:《改造命运,心想事成》,线装书局,2010年。

3. 蔡振绅编:《德育课本》,陈燮枢校,华艺出版社,2009年。

4. 蔡礼旭:《细讲〈弟子规〉》,华艺出版社,2007年。

5. 蔡礼旭:《如何经营幸福人生》,华艺出版社,2007年。

6. 杨淑芬:《〈弟子规〉讲解》,华艺出版社,2008年。

7. 任登第、牛淑卿:《大家都学〈弟子规〉》,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

8. 刘余莉、刘慧敏、卢太平:《大家都学〈感应篇〉》,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

9. 蔡礼旭:《2008德育故事:小故事,真智慧》,华艺出版社,2008年。

10. 赵良玉、钟茂森:《母慈子孝》,九州出版社,2010年。

11. 周泳杉:《21世纪健康饮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2. 王凤仪讲述、郑子东等编:《王凤仪言行录》,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

参考网站

1. http://new.amtb-aus.org2. http://www.hwazantv.com3.http:http://www.xfrsjz.com4. http://www.dizigui.cn5. http://www.wstwz.com6. http://www.dzgzq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