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巴菲特投资真经
17340600000009

第9章 巴菲特人生哲学——经营秘诀(4)

富国银行是美国最好的银行之一,是巴菲特的投资对象,被巴菲特长期持有,获得了长期的巨额回报。

从财务指标的长期表现来看,富国银行20年来取得了23%的股东复合回报率。市值从20年前的不足10亿美元增长到1050亿美元,股价由1984年的1.92美元升到2004年的62.15美元,是原来的31.37倍。每股盈利由1984年的0.84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86美元,增长了10.40倍。

如此骄人的财务指标和股东回报足以让人刮目相看,同时也让人对富国银行的经营运作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是什么样的运作模式创造了这样的业绩呢?

第一,富国银行是全能型的以客户为导向的银行。银行的目标是满足客户在财务上的全部需求,帮助他们在财务上取得成功。银行的服务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这一点贯穿在产品设计、销售和服务中,成为富国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的动力。

第二,富国的交叉销售的模式为利润创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富国银行有一个与其他银行不同的地方,它的分支机构都不叫做分行,而是叫做商店。这是一种有特殊意义的叫法。富国很注重销售,尤其是交叉销售,平均起来,它可以向一个公司客户平均推销5.3个金融产品,向个人客户平均推销4.6个产品。这种交叉销售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富国银行对客户资源的利用能力,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富国银行很注重对风险的控制,尤其是在风险的分散化上做得很好。富国拥有80个业务单元,分别为客户一生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金融需求提供合适的产品,这样就把业务的风险分散化了,使其不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同时,风险的分散化也是富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低的主要原因。

第四,富国十分注重对渠道的建设,富国的柜台、电话、网络和ATM的建设都十分完备。网络银行是全美最好的,ATM网络是全美第四大的。

这些措施使富国的客户能随时随地享受服务。

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富国银行运作模式的主要特色,是富国银行能够在20年的时间内保持两位数的复合增长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巴菲特选择买入富国银行的时机是在富国银行遭受房地产泡沫破灭危机,股价大幅下跌时购入的,购入的价格在净资产附近,因此,取得了巨大的资本回报。

有人说,真正的、永远的成功属于那些首先努力建立思维模式格栅,然后学会以善于联系、多学科并用的方式思考的人们。

当然,这样做是要下工夫学习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受到长期的专业化教育而只能用单一的模式进行思考的人们。但是,一旦这些思维模式格栅深植于你的大脑中,你就拥有了解决任何问题的百宝囊。“你就能够掌握解决整个问题的方法。你所需要做的只是理解它,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

在芒格一篇主题为“选股是处世艺术的一个分支”的讲演稿中,他说“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关于股票市场、金融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要学会不要将这些不同方面的知识孤立起来,而要把它们看成包含了心理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的人类知识宝库的一部分。用这样宽广的视角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每一学科之间都相互交叉,并因此各自得以加强。一个喜欢思考的人能够从每个学科中总结出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并会将其联想结合,从而实现融会贯通。那些养成这样思考习惯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非常成功,不具备这样坚实的心理素质的人在股市上或其他方面的成功只能是一时的运气。”

芒格用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不同学科的不同思维方式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你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许多思维方式,你得按自己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将其安置在格栅模型中。”

将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联系起来建立起融会贯通的格栅,是投资成功的最佳决策模式。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思考同一个投资问题,如果能得出相同的结论,那么这样的投资决策便会更正确。懂得越多,理解越深,投资者就越聪明,越富有智慧。

著名的经济学家比尔·米勒,早先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也是从研究金融基础知识开始的。当然,他也认真研究了伟大投资家,包括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沃伦·巴菲特。米勒在学习投资知识的同时,对其他学科也有涉足。他打破了学科之间的限制,满怀激情地越过篱笆窥视别的学科汲取营养,深入研究物理学、生物学、哲学和心理学,并把这些知识和投资再度联系起来。的确,只有努力构建思维模式格栅,然后以一种联系的、跨学科的方式进行思考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持续的成功。

提醒那些因受到长期的专业化教育而只能用单一模式进行思考的人们,要学会多思维能力模式,一旦这些思维模式格栅深植于你的大脑,你就拥有了解决任何问题的百宝囊,你就能够掌握解决整个问题的方法。你所需要做的只是理解它,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

制订周密的计划

计划是为实现目标而需要采取的方法、策略。就像打仗一样,人们的目标是要打败敌人,取得胜利,但是如何才能打败敌人,这需要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做一个比较,然后再进行谋划如何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来取得胜利,否则,很难取胜。所以,只有目标,没有计划,往往会顾此失彼,或多费精力和时间。

比如走路,我们要去一个地方,这就是目标,但到达那个地方有好多条路,交通工具也有多种,如步行、骑车、坐飞机、轮船等,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借助哪种交通工具能最快到达,这就不得不思考,这就需要计划。如果盲目行动,可能会走弯路,浪费时间,所以说,计划是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阶段。

智者在有了目标后,便会为实现目标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分清轻重缓急、主次环节,先怎样做,后怎样做,中间遇到问题怎样解决等,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被别人随意地支配和安排。而愚者则相反,他们有了目标,也不会考虑到这些问题,他们经常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时候是抓住了芝麻,丢了西瓜,耽误了时间,浪费了钱财,结果弄得狼狈不堪。因此,为完成某个目标,制订合理的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一位不知名的新人在众人瞩目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夺得冠军。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过了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

于是,他将冠军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并脚踏实地认真实践。他每前进一步,达到一个小目标,便体验了“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强化了他的自信心。这一切,推动着他逐步达到下一个,再下一个目标。

其实,大成功都是由小成功累积而成的。为实现目标而作出计划,不怕艰苦,不懈努力,迎接自己的便将是成功。正所谓智者善于计划,他们都是在达到无数的小目标之后,才实现他们的伟大梦想。

这位选手就是在有了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后,在思路上分清了轻与重、缓与急。如果随意地胡乱瞎抓一气,没有一个全盘的计划,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

一个老农决定上山砍树做柴火。到了山上后,忽然想到脚上的草鞋很陈旧了,于是匆匆忙忙地搓绳打草鞋,忙完草鞋又检查斧锯,发现斧子太钝,锯子已锈,于是又回来重新订购斧子和锯子,又嫌新斧子的材质不好……等到他万事俱备准备再次出发时,大雪已经封山。这时,老农抱怨说:“天公真是不作美呀!”

其实,这个农夫的问题不在于运气的好坏,而是他在确立目标时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他的目标是在大雪封山之前完成砍树的任务,鞋子的新与旧并不重要。斧子太钝、锯子已锈可以立即动手磨快,并不需要订购新的。可以说,正是由于偏离了目标的思考和决定,才导致了砍树的目标落空。

人生目标的追求与实现也是同样的道理。愚者设立过人生目标,可是他没有排定优先顺序,因此导致他的时间管理不当,常在同一个时间眉毛胡子一把抓,做很多的事情,结果效率不佳。他非常忙碌,感觉到压力非常大,可是当目标达成时,却没有很大的成就感,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对目标作出合理的计划。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要像智者那样,当有了目标之后,就制订出一个详细的计划,把计划依照优先顺序排列好,这样会使达到目标的概率大幅度地提升,这也是每个成功者应该做的事情。

就投资而言,你一定要制订适合你自己的投资计划。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风格完全不同,但同样取得了成功,这是因为他们都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风险承受能力制订出了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投资系统。

要想成功地进行投资,就要认清你自己,包括认清自己的可用资金数量、风险偏好、交易时间、能承受的损失、心理特点、性格喜好、专业知识、数学水平等。一切投资计划和交易系统的设计都是围绕“你”展开的,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也是你!

当然,认清你自己并不容易,可以说,大多数的投资失败都是源于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有时,你觉得手头的资金还算充裕,结果往往是为弥补信用卡欠账而不得不将股票割肉离场,而错过了反弹的良机;有时,你认为自己能承担20%的损失,结果刚亏损不到5%就逃之夭夭;有时,你想学巴菲特的长期价值投资法则,结果几天的剧烈波动就把这些法则抛之脑后。

总之,如果不认清你自己,那么任何投资计划都是虚幻的,或者是计划本身就不切实际,根本无法执行。

因此,你现在就要开始去思考、去计划,并不断完善。这样,你的人生才不会无所事事,才不会忙乱不堪,你才能获得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