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巴菲特投资真经
17340600000006

第6章 巴菲特人生哲学——经营秘诀(1)

世界级富豪、投资界第一股神巴菲特从11岁开始手持100美元,经过40年的运作,个人财富达400多亿美元,是当今世界具有传奇色彩的最顶尖投资大师。他运用独特、简明的投资哲学和策略,长期投资于可口可乐、吉列、通用电气等著名公司的股票而大获成功。以下,我们将介绍巴菲特独特的经营秘诀。

只有平庸的将,没有无能的兵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经营失败并不是因为缺乏合格的人才,而是因为企业领导不能很好地用人才。人力资源浪费可以说是企业最大的浪费,因此,善于用人不仅是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其基本责任。用人的确是一门复杂的艺术,而且很多时候也会明显地带有领导者个人的风格和特点,但尽管如此,高明的领导者在用人方面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共性和无章可循。

有人曾问巴菲特如何在投资中控制自己的风险,他回答说:“一个是守规矩,另外一个是选人,最重要的是选人。”他很重视挑选他的职业经理人、投资经理人,要求非常严格,要选最好的,选完以后给他们最大的权力空间,让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这些职业经理人如果达到他的要求的话就会得到很多的回报,如果达不到要求,他就很有礼貌地叫他们“走路”,这是以人为本。他设计这样的原则,每个经理管几块,比如这个经理管生物科技的投资,这个经理管房地产,这些经理每人等于是一个“小的巴菲特”。小巴菲特要遵守老巴菲特定的原则,而且要对老巴菲特绝对忠诚。

知人用人要有胆量,而胆量往往来自于对人了解多少。了解得越多,判断就越准,用起来才会更大胆。

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不仅了解员工的技能水平,还对员工的性格、兴趣、家庭、职业倾向及个人需求有充分的认识。一个人适合做什么与喜欢做什么并不是一回事,作为管理者,有责任让员工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差异,并帮助他们制订职业规划。

人的个体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职业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性格、价值观及职业倾向上。管理者在为下属分配任务时除了考虑岗位要求外,还应该针对并尊重员工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安排与其特点和优势相适应的工作,给予充分发挥的空间。《三国演义》中失街亭就是诸葛亮心存侥幸、知人不善任的结果。马谡雄才大略,能言善辩,是一个高级幕僚,但他并不善于带兵作战。诸葛亮在错误的时候将错误的人放在了一个错误的位置上,结果失了战略要地,毁了一世英名。

我们应将广告大师奥格威的一句话挂在办公室的显要位置:“假如我们所使用的都是比我们小的人,我们将成为侏儒的公司;但如果我们所使用的都是比我们大的人,我们将成为巨人的公司。”

刘邦打败项羽,在洛阳举行庆功宴,他问部属为什么我刘邦可以得到天下,而项羽却失去了天下。部属们说:因为你可以把功劳分出去给大家,于是我们拥护你;而项羽刚愎自用,把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最后众叛亲离。刘邦听后哈哈大笑: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之所以得天下是因为获得了三位英雄人物的帮助。对刘邦来说,策略制订远不如张良,行政管理远不如萧何,带兵作战远不如韩信,但他胸怀宽广,敢于起用这些人才。反观项羽,心胸狭窄,疑神疑鬼,连范增都不敢用,因此失败是必然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赋予员工责任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配置必要的资源,包括与职责对等的权力、财务及人力资源,时间安排的灵活性以及适当的培训和协助。

可以说,不愿意把工作分给下属,不愿授权的领导总能找到一千个理由以证明他们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而高明的管理者懂得授权的必要并深知如何授权,不会把自己累得半死,同时还可获得下属的尊重与合作。更重要的是,他们深知在工作强度日益加剧及信息量越来越大的今天,不通过分工与授权,根本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诗丽雅集团的一位高级管理者说:“十几年的工作中我获得的一个宝贵经验是:你必须通过别人、通过合作与授权来共同完成工作。”美的集团的一位资深经理也深有感慨:

“再能干的经理也不可能三头六臂。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你偶尔不在其位或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你暂时抽身出来,你就应该让具备能力的下属来代替你发号施令。”

宋代司马光总结说:“凡人之才性,各有所能,或优于德而强于才,或长于此而短于彼。”虽然人之才性各有长短,但作为领导人要能够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地运用,使之能够既显其能,又避其短。对待不同的下属,要用不同的方法。

◎ 性格坚定又有韧劲儿的下属,喜欢实事求是,因此他能把细微的道理揭示得明白透彻,但涉及大道理时,他的论述就显得过于直露单薄。此种人可让他做具体的事务。

◎ 性格倔强的下属不能屈服退让,在谈论法规与职责时,他能约束自己并做到公正,但说到变通,他就显得乖张顽固,与他人格格不入。此种人可委托其立规章。

◎ 性格刚强却粗心的下属,不能深入细致地探求道理,因此他在论述大道理时,就显得广博高远,但在分辨细微的道理时就失之于粗略疏忽。

此种人可委托其做大事。

◎ 能言善辩的下属,辞令丰富、反应敏锐,在推究人事情况时,见解精妙而深刻,但一涉及根本问题,他就说不周全容易遗漏。此种人可让其做谋略之事。

◎ 性格正直的下属缺点在于好斥责别人而不留情面;性格刚强的人缺点在于过分严厉;性格温和的人缺点在于过分软弱;性格耿直的人缺点在于拘谨。这几种人的性格缺点都要主动加以克服,所以可将他们安排在一起,借以取长补短。

◎ 见解浅薄的下属,不能提出深刻的问题,当听别人论辩时,由于思考的深度有限,他很容易满足,但是要他去核实精微的道理,他却反复犹豫没有把握。这种人不可大用。

◎ 宽宏大量的下属思维不敏捷,当谈论精神道德时,他的知识广博、谈吐文雅、仪态悠闲,但要他去紧跟形势,他就会因为行动迟缓而跟不上。这种人可用他去带动下属的行为举止。

◎ 温柔和顺的下属缺乏强盛的气势,让他去体会和研究道理就会非常顺利通畅,但要他去分析疑难问题,他就拖泥带水,一点儿也不干净利索。这种人可委托他按上级的意图办事。

◎ 喜欢标新立异的下属潇洒超脱,喜欢追求新奇的东西,在制订锦囊妙计时,他卓越的能力就显露出来了,但要他清静无为,就会发现他办事不合常理又容易遗漏。这种人可从事开创性工作。

◎ 随波逐流的下属不善于深思,当他安排关系的亲疏远近时,能做到有豁达博大的情怀,但要他归纳事情的要点时,他的观点就疏于散漫,说不清楚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种人可让他做小部门主管。

“只有平庸的将,没有无能的兵。”优秀的领导者总能从身边发掘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而拙劣的领导者总是报怨和慨叹无人可用。优秀的领导者带领身边的人才不断走向成功,而拙劣的领导者在慨叹中逐渐走向没落。作为企业领导者,你属于哪一类呢?

危机就是危险与机会

也许你会问,我要寻找安全边际大的股票,也不能光等着股市暴跌。

在股市没有大跌的情况下,如何找到安全边际很大的个股呢?

据报道,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正在推进成立一家新债券保险公司。纽约州保险业监管者已经发出呼吁,敦促该公司进入这一规模巨大的债券保险市场。

美国投资者担心MBIA及其他债券保险公司与高风险次级抵押债券相关的亏损,可能损及它们最高的AAA信用评级。

巴菲特表示,全球信贷危机为其保险和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创造了一些新的并购机会,他感觉应投资于备受危机困扰的金融服务行业。

不难发现,当一家优秀的公司暂时出现问题时,市场担心这家公司解决不了问题,盈利能力会一落千丈,于是纷纷抛售股票,使股价大跌。股市上经常会有些资质非常好的公司,由于临时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或者比较大的问题,导致这只股票被市场抛弃。其实,这个公司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短期性的问题,然后重新恢复原来的竞争能力,它会继续顺利长期地经营下去。此时这只被市场抛弃的股票,就像一张被揉皱了、踩烂了、弄脏了的百元大钞,但它还是具有与原来一样的长期价值。

有首歌唱道:“阳光总在风雨后。”而巴菲特则发现,机会总在危险后。正如巴菲特所说:“优秀的公司暂时遇到困难,会导致这些公司的股票被错误地低估,这反而是巨大的投资机遇。”股价大跌会形成巨大的安全边际,是低价买入的良机。随着企业解决问题后恢复正常经营,市场重新认识到其长期盈利能力丝毫无损,股价将会大幅回升,让投资者大赚一笔。

巴菲特深刻领悟了危机的真正含义:危机就是“危”和“机”,危险和机会往往并存。有勇气又有智慧的人,才能从危险中看到机会,抓住机会。巴菲特几乎所有的重仓股都是在某个公司遇到重大危机的情况下趁机低价买入的。在GEICO公司面临破产时,巴菲特低价买入,20年盈利50倍。其中一个著名的投资案例是美国运通银行。

美国运通是全球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大的银行之一。1891年它第一个推出了旅行支票,使人们不带一分钱现金就可以周游全世界。1958年它又第一个推出了信用卡,引导了一场信用卡取代现金的革命。到了1963年,美国运通卡已经发行1000多万张,运通的旅行支票也在全世界流通,就像货币一样通行无阻。当时这家银行在美国的地位有些像现在的工商银行在中国的地位一样强大,但是后来遇到了大麻烦。一家规模很大的企业叫联合公司,用一批据称是色拉油的货物仓库存单作为抵押,从美国运通进行贷款。后来联合公司宣布破产,清算时债权人想从美国运通收回这笔抵押的货物资产。

1963年11月,美国运通调查发现,这批油罐中只有少部分装的是色拉油,大部分是海水。银行遭受了重大诈骗,损失估计达数亿美元。如果债权人索赔的话,可能会导致运通资不抵债。这个消息让华尔街一窝蜂地疯狂抛售美国运通的股票。1964年年初,短短一个多月,美国运通的股票股价就从60美元大跌到35美元,跌幅高达40%。巴菲特专门走访了他的家乡奥马哈的餐馆、银行、旅行社、超级市场和药店,发现人们仍旧用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和信用卡来结账。他根据调查得出的结论与当时华尔街的普通观点大相径庭:这场丑闻并没有打垮美国运通,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和信用卡仍然通行全世界。在全国范围内,它拥有旅行支票市场80%的份额,还在付费信用卡上占有主导的市场份额。

巴菲特认为,它这次遭遇巨额诈骗,只是一次暂时性损失而已,长期而言,没有任何因素能够动摇美国运通的市场优势地位。于是,巴菲特决定大笔买入。1964年,他将自己管理的40%的资金用来买入美国运通公司的股票。后来诈骗犯被抓住并起诉,美国运通也与联合公司债权人达成和解,继续正常经营。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运通的股价上涨了3倍。

在5年的时间内股价上涨了5倍。

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对于任何投资者而言,学会独立思考都是最重要的。曾经有人问巴菲特:如果出现问题的话,你去请教什么人?巴菲特回答说:投资成败一定源于思想层面的深刻领悟。所以当真正出现问题的时候,只有对着镜子说话。这表明,真正的投资者是有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最终解决问题。

巴菲特曾说过:“如果你想理发,就不要问理发师你需不需要理发。

当有人想让我采纳他们的意见时,我会告诫他们:‘用我的头脑加上你们的钱,做得更好。’你必须学会独立思考。我一直很不明白高智商的人为什么会轻易模仿别人。我们从不把好的主意告诉别人。”并说:“在决定什么东西是对,什么东西是错的时候,我必须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做出判断。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去做判断,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即使我们的思考都相同,做出的判断也不一定一致。”

然而,在现实的交易过程中,很多人往往会因受到很多消息的影响而不能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有人告诉你如何选成长股、价值股以及涨10倍、100倍股票的标准,这可能都很容易理解,但真正决定成败的还是投资思想层面的一些领悟,这比看到某些数量级的标准要更为重要。

很多投资者是牛市很忙,忙着买进卖出。等到熊市大跌的时候,套牢了,就很闲。而巴菲特正好相反,他在牛市的时候,觉得股票已经明显高估,就把大部分股票抛出了,然后就开始做些休闲活动。因为他找不到便宜的,被低估的股票,所以显得很闲。但是,到了熊市他反而会特别忙。

在熊市,股市特别低迷,大家都不谈股票,巴菲特却在这个时候对股市兴奋得一塌糊涂。经常是一上班就赶紧给他的经纪人打电话,之后就开始继续研究,看看到底现在有哪些公司特别便宜,然后再给经纪人打电话买股票。他每天关注《华尔街日报》上面的收盘价,了解最近一段大概到什么位置,在想买的时候打电话问问经纪人现在的价位是多少,告诉经纪人在什么区间之内买入。他的经纪人说,巴菲特有时一天会打五六个电话让他不停地买入,股市越跌巴菲特让他买入得越多、越频繁。我们是大跌大悲,巴菲特是大跌大喜。

可以说,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是一个成功者所必备的素质。巴菲特也一样。他在漫长的投资生涯中,一直恪守一个观点:决不人云亦云,决不盲目跟风,决不丧失自己坚持的理念。他一旦看准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改变初衷,他始终相信自己独有的准确判断力和预测水平。

早在上中学的时候,巴菲特就已经显示出自己前瞻的眼光和独立自主的操作能力。1945年,正在上高中的巴菲特,因为当报童时积累了一笔钱,他突然决定去内布拉斯加购买一个农场。这个农场有40多亩,还没有人开垦过。巴菲特决定投入1200美元。

巴菲特的投资举动几乎让所有的同学都感到惊异,就连朋友和亲戚们也都劝他慎重。他的父亲只是把他的行为当做孩子般的游戏罢了,也没有过多去关注。他在孩子的投资上比较开放,主要是孩子根本不需要用他的钱来做事情,因此他无须考虑风险。但巴菲特只是告诉了他这个决定,而不是来商量和征求他的意见,这让他是既喜又忧。喜的是孩子告诉他这件事情了,而且充满信心,显示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忧的是孩子毕竟没有成年,这种过分的独立性确实令人担心。连自己家人的意见都不参考,就做了这样重要的投资决定,在他看来自然是有违常理的。

事实证明,霍华德的确多虑了,他的孩子几乎就是个商业神童。他既当学生又当农场主,之后把那个农场出租给了当地的农民,不久就收回成本,还赚了不少钱。

随着年龄的增长,巴菲特的独立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加成熟。大学刚刚毕业,巴菲特就先到父亲的公司工作。他主要是负责向客户们推荐增值的股票,然后从股票的赢利中抽取自己所得的佣金。在这个岗位上,巴菲特依旧表现出不同凡响的独立判断能力和观察力。

当熟悉了具体的业务之后,巴菲特就认真地研究和分析,选中了一只名为GELCO的股票,这是政府公务员保险公司的一只股票。为了保证自己的判断正确,巴菲特亲自跑到这个公司去打探消息,了解公司的实际状况,做到了心中有数。但是,当他向公司提出购买意见的时候,除了公司内部不同意之外,还几乎遭到了所有咨询专家们的反对。几位保险业的前辈认真地告诉他,他过高地估计了这只股票的价值。于是,巴菲特再次严密地分析了这只股票,他算出股票的毛利率将能够达到5倍之多,从中获利是无疑的。巴菲特没有犹豫,在没有人相信他的时候,他依旧对自己保持自信。他为此以身示范,拿出了自己的资金,投入10000美元购买GELCO股票。幸好,他的姑姑爱丽丝也积极支持他投资这只股票。局面逐步打开,一些客户也开始投资GELCO股票。

果然不错,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GELCO股票攀升了2倍之多,他也净赚5000多美元。

1954年8月,巴菲特如愿以偿地进入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这是他的导师格雷厄姆和罗姆·纽曼联合创办的投资公司。

在工作的第一年,巴菲特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展示了在投资上的才华。虽然是刚刚起步,但巴菲特对投资市场的敏锐眼光很早就表现出来了。应该说,这是他将长期学习和市场的实践结合所产生的信心。

有一次,巴菲特看上一只名为家庭保险公司的股票。这只股票名不见经传,没有多少可以参考的资料,难以进行准确的评估。巴菲特收集相关数据很费脑筋,为此专门跑到这家公司内部了解情况。最后他判断,这只股票每股15美元的价格几乎算是非常廉价的,其价格肯定会大幅攀升,于是向公司做出了购买的申请。

但是,巴菲特的意见遭到了他的上司霍华德的反对。他一点也不认可巴菲特的意见。他在听了巴菲特的研究和判断之后直摇头,并立即否决了巴菲特的想法。在霍华德看来,还是大家都在购买的一些股票更为可靠。

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是集体共同分析的结果,有着更为详细的市场数据和较小的风险。

面对这种局面,巴菲特还是保持个人的独立观点。在公司不予支持的情况下,他说服同事克纳普,在他和自己的账户中各买一部分。

不到一年,这只名为家庭保险公司的保险股票,价格从15美元一直上升到370美元,价值翻了20多倍,令巴菲特的上司和同事们目瞪口呆,他们都惊异于巴菲特怎么能够在众多的股票中发掘出这只股票的潜值来。

“我自己做什么我清楚。”巴菲特说。他要保持最高的决策权,同时需要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他不容许投资者参与其中干扰他的视线。

他一直相信自己的分析能力要比任何人都强,对此他充满信心。

巴菲特说:“作为一名职业的投资管理人,我没有必要让客户来左右我的思维。我要永远相信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的理论。我能看到的别人看不到,所以我是投资的超前者,是真正高明的资金管理人。”

巴菲特很喜欢罗素,非常推崇罗素的一句名言:“重要的是思考。”而我们在股市的大部分人根本不思考,他们只想参考,别人是什么意见,大盘怎么样了,他们只想参考别人怎么做,然后去模仿、跟随。巴菲特最推崇的是他的老师。他的老师告诉巴菲特,你在华尔街要想成功,一定要做到两点,要正确思考,但是只做到正确思考还不够,还得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