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犹太商人羊皮卷
17338600000013

第13章 处世守富(2)

上帝为什么在创世纪时只造了一个亚当呢?《羊皮卷》是这样解释的:

“神在开始时,为什么仅仅创造一个人呢?因为如果当初只造出一个人,那么溯源而上,每个人都会发觉大家都是来自同一个祖先;所以,也就不会有这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的说法了,因为大家都是从同一个亚当那里繁衍下来的。”

犹太民族团结互助的观念是很强的。对于自己的同胞,犹太人是尽力帮助的。富人会尽力帮助穷人,并且认为提供帮助是“富人的责任”,获得帮助是“穷人的权利”。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中,犹太人每次向国王交纳税款时,富人往往自觉地替穷人掏腰包,犹太人形成了周济自己同胞的习惯,哪怕是家无三餐的穷苦犹太人,也都保存着一个攒钱的小盒子,准备施舍给比他们更穷的人家。

在一些犹太社团,设有一种“吃饭日”的制度。每周不同的日子里,穷苦的犹太学生分别到不同的犹太人家庭中去吃饭,以便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安心读书。犹太社团里一定会有慈善机构,这些慈善机构都是靠着富裕的犹太人捐助来维持的。

犹太人帮助自己的同胞是尽心尽力的。富人帮助穷苦犹太人的方式是为他提供一个礼物或贷款,或者接受他作为商业伙伴,或帮助他找到一份工作。一句话,使他今后能够无须别人的帮助就能维持生活。

他们更从心灵的深处帮助自己的同胞,发自内心地喜爱自己的同胞。有位犹太拉比说:“若要测知你是否真心敬爱神,只要看你是否爱你的朋友就知道了。”古代犹太人在神庙中有一个保密大厅,犹太人把他们的礼物秘密地放在那里,穷人们来到这里后会秘密地得到帮助,让给予者不知道给的是谁,接受者不知道是谁给的。在施舍时,犹太人很注重和允许穷困的人在接受帮助时保持尊严。

这是犹太商人常讲的一个故事:有一对姐妹争抢一个柠檬,她们的父母为了公平对待,决定把柠檬一分为二。姐妹两人各得一半,彼此都还算满意。妹妹拿到自己的一半后,把皮剥下扔掉,用果肉榨了果汁;而姐姐却把果肉去掉,把柠檬皮留下去烘蛋糕。

他们的父母看到上述情况,就对姐妹俩说:“你们两个争论一番,却只得到了你们本能够得到的一半,真是太可惜了。”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避免这种情况再发生呢?

其实,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找出发生这种情况的根源,其根源在于双方没有沟通各自利益的所在,被表面相抵触的利益所迷惑,进行了无谓的竞争,使双方都受到了损失。其实,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利益和想法必有差异,这可以使某一件对你有很大利益的事情,对另一方也有同样的效果。找到并利用利益上的差异而消除对立变为互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犹太商人认为:在人生的旅途中,对财富的争夺,实际上也就是对利益的争夺。如果在利益场中,从不顾及他人,也从不权衡得失,那么就很难平息纷争。一旦发生利益冲突时,要尽快进行协调与沟通,减少双方的差异,力争既不损人也不损己。

犹太的法律规定,富人要留下一定量的庄稼让穷人来拿。在收获季节掉在地上的几捆小麦,或几堆玉米属于穷人,而长在地边上的庄稼也属于穷人。团结成为他们的生存法宝和经久不衰的民族意识。

犹太人对自己同胞的这种团结和帮助,让其他民族嫉妒不已,有人问犹太人为什么要这样帮助自己民族的人,犹太人会回答:“我们自己不帮助自己,难道还有别人帮助我们吗?”正是这种团结互助,犹太人才在世界上历经打杀、迫害、侮辱之后,反而更加繁荣兴旺,在生存的恶风险浪中幸存下来。

犹太人在商战中就非常重视合作。他们认为找一个旗鼓相当的合作伙伴是成功的一半,合作不仅可以扬长避短,共同承担风险,而且可以增强双方的力量,正因为犹太人深知好朋友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非常看重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为此,《羊皮卷》有句名言说:

谁是最强大的人?化敌为友的人。

犹太人认为,谅解和接受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才是最好的待人之道,这样就能得到希望中的回报。为此,犹太拉比高度赞美那些受到侮辱却不侮辱别人、听到诽谤却不反击的人。

在《羊皮卷》中有一则约瑟夫接纳他哥哥的故事:

约瑟夫是雅各的儿子,遭兄长嫉妒,在年少时被他的兄长卖往埃及为奴,后来做了宰相。

有一年因为饥荒,他的哥哥们到埃及来寻求食物,约瑟夫见到了兄长。

当约瑟夫发现自己的哥哥们时,在众多仆人面前终于控制不住自己,他大声叫起来:“所有的人都走吧!”

众仆人都离开了,这时约瑟夫对哥哥们说:“我是约瑟夫,我的父亲还好吗?”

可是,他的哥哥们无法回答,一个个都目瞪口呆了。

接着,约瑟夫又对哥哥们说:“走近些。”

当他们走近时,他说:“我是你们的兄弟约瑟夫,你们曾经把我卖到埃及。”

兄长们还是不敢相信。但是,当他们明白一切都是真的时,他们看着眼前的弟弟如此威风、如此荣耀,更是吓得说不出话来了。

但是,这时他们听到约瑟夫说:

“现在,你们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而感到难过,或谴责自己;那是上帝为了救我的命才把我送到这里来的。老家发生饥荒已经两年了,接下来还有五年时间,所有的土地将颗粒无收。上帝把我早些送来,是为了让你们继续存活,以特殊的方式搭救你们的性命。所以是上帝而不是你们把我送到这儿来的;他使我成为了法老的父亲,所有财产的主人,整个埃及的统治者。”

在约瑟夫的话语中,他把自己少年的苦难看成是上帝拯救自己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宽以待人、化敌为友的为人处世之道。

今天的犹太人是十分团结的,东欧一些国家的犹太社团成员为了消除相互之间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隔阂,在赎罪日前夕做礼拜时,往往真诚地向相遇者打招呼,说声“请宽恕我”。这个时候,那个人肯定会全神贯注地听完他的话,然后立即回答:“我宽恕你。”他也要向对方寻求宽恕。这种方式成为犹太人中一条不成文的法律,就是社团的首领和德高望重的长者也不例外。

有的时候,如果两个犹太人误会太深,见了面都视而不见,互相躲避,那么,与他们都很熟的老人就会主动上前,使其中一方首先开口,这样做,至少会使他们平息怒气,甚至握手言和。

在新的移民地区中,虽然犹太人没有严密的组织,但是,在很多地方,犹太人自行做出了两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周聚会一次,或集体做礼拜、或开研讨会、观看电影、欣赏音乐等;在住宅的选择上,他们也要体现集体特色,尽可能集中居住在一起,这样在发生意外时,可相互援助。

对于朋友,更要团结。千百年来,犹太人备受迫害和欺辱,但是他们能够从另一面去看待福祸的关系,一切都是明天的好,一切的好是因为曾经的错。所以犹太人对待朋友能用真诚去回报。

犹太人认为没有朋友的人就如同失去手臂一样。因此,他们把朋友分成三种:第一种是像面包的朋友,这种朋友是经常需要的;第二种是像菜的朋友,这种朋友是偶尔需要的;最后一种是像病的朋友,这种朋友应尽量避开。

因为“跟狗玩,就会有跳蚤上身”。

因此,《羊皮卷》教导人们说:“当你拯救朋友,使其脱离泥淖时,绝不可害怕自己沾上肮脏的泥巴。”

正如金属和金属之间会彼此影响,人和人之间也产生同样的作用——人是相互影响的。没有一个人能独自成长或独自堕落,所以在犹太人的一生中,他们把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朋友当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走进香水店,就是什么都不买,也会沾上芳香的气味。”——有了良友,自己也会进步。这就是犹太人交友的至理名言。

餐桌上不谈工作

“美妙的食物和美好的思想一样让我们感到满足。”

——《羊皮卷》

片刻的休息,好好地享受一下,给紧张的工作来个缓冲,是继续精神百倍工作的好药方。

犹太人有个习惯,就是不在餐桌上谈论工作。

犹太人的工作十分紧张,简直就和打仗一样充满了战斗的气息。他们看起来即使是一分钟也要尽量抓紧。

犹太人就是这样拼命赚钱的,在这种紧张的工作气氛下,倘若忙活了一个整天。到了吃饭的时候,好好地吃顿可口的餐饭,那将是多么好的享受啊,而这顿喷香的饭菜就是对自己努力工作最好的奖赏。

犹太人是喜欢美食的,他们说,人生就是为了吃饭而活着,要好好地享受吃饭的乐趣。他们还说,喷香的饭菜是上帝赐给自己的礼物,一定要好好享受,绝不可以随便马马虎虎地吃饭。他们把吃饭当做是一种高级的享受。

尤其是晚上的那顿饭,犹太人坐在豪华的饭店里,四周考究的装饰和他们的身份相符合。端上喷香精美的食物,犹太人就和朋友们一起开始海阔天空地聊天,但是他们也有三不谈:不谈政治、不谈战争、不谈女人。

这是他们一天最为幸福的时候,他们把白天赚来的钱大把大把地花出去,这样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有意义。吃完饭,他们又信心百倍地投入自己的工作。

在这样精美的餐饭面前,他们只会尽情地享受,而不会去谈自己的工作,让工作来干扰自己幸福的生活。而他们工作的时候就紧张工作,吃饭的时候,就完全忘记自己的工作,尽情地享用。于是工作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有很好的体力去高效率地工作,让他们的事业一步步地高升,而休息的时候就彻底地休息一会儿。

犹太人特别注意休息,因为他们的工作极为紧张,稍微的休息很利于继续工作,而且他们注重生活的享受,绝不愿意因为工作而放弃吃饭的享受。犹太人注重饮食,更注重充分的休息,也注重享受。

其实对于犹太人来说,2000多年来,他们受到欺压和迫害,他们所希望的生活就是平平安安,可以好好的吃饭休息,现在这样的生活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他们自然不愿意放弃这样的舒适和享受自己的生活。

他们注重自己的生活享受,美美地吃饭,使得他们的身体十分健康,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不至于让紧张的工作压力把自己压倒。

连一向以工作狂著称的洛克菲勒也不在吃饭的时候谈工作,于是人们说:“洛克菲勒只有在睡觉和吃饭的时候才不谈工作。”洛克菲勒在吃饭的时候从不谈工作,只是尽情地享用他的美食,这种良好的习惯,让他在90高龄的时候还能精力充沛地工作。洛克菲勒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富有的人,也是所有商业大亨中最为高寿的一位。

犹太民族是一个很会享受的民族,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注重吃喝的享受,吃得好,身体自然就健康。健康是犹太人最大的本钱。犹太人亡国了2000多年,浪迹天涯,处处遭人歧视和迫害,但是犹太人并没有因此而灭绝,不能不归功于他们养身有术——注重健康。还有和饮食一样对健康有相同功效的就是充分的休息,犹太人也是非常注重的。

思考勿用感情

“思考时请感情离开,因为你需要的是理智。”

——《羊皮卷》

“笑是风力,哭是水力”。犹太人的父母这样批评他哭泣的孩子。

一个犹太孩子和他的姐姐争夺玩具,他的姐姐不给他,他于是哭了,他旁边的父母这样笑话他:“笑是风力,哭是水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笑就像风刮过去一样消失了,而哭就像水流过去一样没有了痕迹。那为什么他的父母不过去安慰他,而是笑话他呢?因为在他们的父母看来,小孩的哭泣是他自己一种不愉快的感情的宣泄。而感情的宣泄对小孩有什么好处呢?小孩子任意的宣泄自己的感情只是他不肯动脑筋想办法的一种没有能力的表现而已。犹太人是很不喜欢这样单纯的感情的需求的,他们需要的是事情的圆满地解决,而事情的解决只能依靠他动脑筋,想办法。

那么笑呢,也是一样的。没有根据的笑,和不解决问题的哭都是一种短暂的感情排泄,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犹太人始终认为,在任何时候运用理性的思考,想办法去解决摆在面前的问题,才是真正有用的。而遇到问题就感情用事,开始发怒、生气,是一件很没有意义、让人觉得可笑的事情。

用理性看待这个世界,绝不要盲目。这是犹太人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充斥着无知的偏激、盲目的躁动和人们的愚昧。而理性摒弃了我们的愚昧和偏见,所以,人应该用理性去恢复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在他们看来,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我们自己的盲目和冲动造成的。我们任意使用自己的感情才造成了对世界的惶恐、惧怕。没有比对自己和别人说谎话更加有害的了,犹太人为我们列举了生活中我们由于感情的冲动而造成的偏见,“我一点儿都不像自己的母亲”、“我忙得实在没有时间锻炼”、“我根本不需要治疗”、“我不想结婚”等等。再如,大家讨厌“恶”的行为,但是犹太人却说:“恶的冲动有善吗?有。如果没有恶的冲动,相信就不会有人盖房子、娶太太,生孩子,或者拼命地赚钱了。”

“没有根据的憎恨,是最大的罪恶。”犹太人这样理智地告诉人们不要轻易地喜欢和憎恨一个人。

犹太人从来不喜欢感情用事,他们认为感情用事只是犯愚蠢错误的开始。而理性思考的人才是真正明智的人。那么,是不是就不需要感情,不再要热情,只是一味地理性呢?犹太人把人的热情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情所煽起的热情,另一种则是理智所支持的热情。犹太人认为,感情所煽起的热情是很危险的,因为感情时而高昂,时而低落,但却绝不能持久,理智则可贯彻终生。

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时,一直都充满着热情,但以理智为基础,理智促进了热情,使热情向困难挑战,终于建造了伟大的金字塔。而没有理智的感情,过一段时间就会失去价值,这样的东西不珍贵,感情便是这种不能经受时间考验的东西。

作为商人,他应该是一个纯粹的理性主义者,他要用自己理性的态度对待商务上发生的一切事情,而不应该感情用事。犹太人是这个方面的典型。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最注重遵守契约的人,如果有谁违反了这个契约,那他就会被认为是犯了一件绝不可以饶恕的错误,这个错误是所有错误里面最严重的。但是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犹太人会狠狠地谴责他们吗?

一次有个印度人和犹太人洽谈好了一笔生意,结果最后的时候印度人不能履行合同了。这个印度人和犹太人打过交道,知道犹太人最讲究的就是生意的契约,他忐忑不安地去见犹太人,支支吾吾,措辞极为小心,还找出了种种的理由试图说明不能履行合同的原因,同时他心里还在想对方是不是已经发怒了。可是犹太人简单地听了几句之后,就立即打断他,平静地对他说:“哦,你违反了我们的合同,按照协议,那应该赔偿我损失,这个损失是这样计算的……”印度人听了,觉得简直不可思议,犹太人居然没有动怒。

其实,犹太人是聪明的,即便是你再计较契约的严肃性,愤怒地谴责他,也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只有尽快地弥补自己的损失才是最重要的。生意人应该是彻底的理性主义者。因为金钱和利润是可见的、现实的。而感情是无形的、很快消逝的。

犹太人在经营自己的企业和公司时也是一样,如果自己的公司连续三个月都没有赢利,而且可以判断出三个月后仍然没有获利的可能,便会毫不犹豫地舍弃这个公司。而很多人在为当年开创公司时所流的血汗而感到难过,对自己对公司投入的深厚的感情感到难以割舍的时候,犹太人会轻松地一笑:“伙计,公司又不是自己的老婆和情人,有什么好留恋的。”

在犹太人看来,公司,只不过是谋利的工具而已,而商人对公司的感情不过是投入精力,公司为你产生了效益而已。作为商人,他的任务是牟利,既然公司已经不能产生效益了,那么公司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因此在犹太人的生意经中,就有这样的观念,公司不仅仅是可以产生效益的场所,而且它本身也应该是一种商品,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的商品,它可以在无数的人手中自由地流通。廉价地买来,经营好了再高价售出,这是企业最能创造利润的和最能卖高价的良机,不是最好的生意吗?他们的这一理论让以公司为家、以公司为事业生命的人听来,让死也要死在办公室的人听来,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可是犹太人呢,他们觉得和最信赖的生意来往者或最好的朋友谈判,说话很投机而你又肯出高价,买卖就可以成交。因为对方也觉得可以大量赚钱,自己也把公司卖给了值得信任的朋友。自己会换个地方,重新买地盖厂房,创立另一家收益甚丰的公司。犹太人就是这样,为可以卖掉自己辛苦经营的公司获利而欢呼。商人是理性的人,他一切以自己的利润为判断的标准,其他的东西不过是手段而已,而商场是感情不在的地方。

犹太人谈判的第一天通常是以吵架结束的。

谈判那天,犹太人会十分准时地到达谈判的地点,绝不让你等待哪怕一分钟,双方见面后,犹太人非常的谦卑,客气地和你问候,微笑着和你交流,那甜蜜的笑容让你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然而一旦进入谈判,他们会把谈判的条件提得很高,距离双方的协议差距很远,而且为了合同上一点细小的地方会和对方讨价还价,双方于是开始不停地争论,最后变成了激烈的争吵,双方争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开始愤怒地谩骂。这一天简直是糟糕透了。

于是谈判的另一方气愤地觉得犹太人简直太难打交道了,这笔生意十有八九是做不成的。但是,也就在第二天,犹太人又会和你约定谈判的时间和地点,他们说话的神情十分的热情和真诚,态度是那样的温和与客气,仿佛昨天的种种不愉快没有发生过一样。犹太人的态度变化如此地快,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对方就询问犹太人态度发生如此大幅度变化的原因,犹太人哈哈一笑:“人的细胞代谢得很快,昨天吵架的细胞已经被今天的温和细胞代替,所以今天没有必要再嫉恨嘛!”

下面的谈判也是这样的,他们时时提出各种苛刻的条件,并且表示对方一定要接受,而对方提出的条件他们则一一否决,不予答应,真是忍无可忍,这种态度经常激怒对方。于是你不自觉地就会认为很难把他们的条件放下来,而且你已经被他们激烈的争吵弄得头昏脑涨了,不知不觉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很多你事先决定不答应的事情,况且你已经厌倦了这种争吵了,所以你希望尽快地结束这种谩骂式的谈判,你可能很快就和他们结束了谈判,你放弃了很多利益。

这就是犹太人谈判的着数:激怒对方,让对方在愤怒中失去理智,进而答应自己的条件。这就是犹太人的精明之处,要知道犹太人是极为理性的,他们在任何的时候都能理智地处理问题,而不会感情用事。他们在谈判中显得十分愤怒,其实他们的心里十分明白他们是在干什么,一旦你被他们表面的愤怒所感染,心理失去平衡,那你在谈判中就会白白地放弃自己的利益。

可是合同和协议呢,一旦签订是无法更改和变化的,而且对方也知道和犹太人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信守合同,否则你将永远失去和他们做生意的机会。

幽默是人生的良药

“幽默的人是拥有智慧的人。”

——《羊皮卷》

犹太人处事和说话非常的幽默,他们是一个擅长幽默的民族。犹太人中流传着大家熟知的谚语:“小偷头上的帽子烧起来了。”

这个小幽默说的是在东欧的一个城市里,有位犹太人的帽子被人偷了,但帽子是到处都有卖的,举目一望,许多人都带着那种帽子,根本无法区分谁是小偷。于是这位犹太人灵机一动,大叫一声:“小偷,你头上的帽子烧着了。”那个小偷在惊吓之下,赶紧摸了一下帽子。于是,这个人就是小偷。

这个幽默里,是因为犹太人的机智、幽默具有无法替代的力量。

犹太人的幽默是他们豁达的人生态度,是他们机智和智慧的表现,是他们对待苦难的乐观,是他们蔑视敌人的高傲。

犹太人把幽默当做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在希伯来语中,智慧被称为“赫夫玛”,幽默也被称为“赫夫玛”,而幽默正好成为了犹太民族苦中作乐的生存和处世的智慧。

他们用幽默来嘲笑和面对残酷的人生,他们用幽默来表达对自己和对敌人的讥讽,有这样一个故事:

希特勒这个杀害了600万犹太人的魔鬼,是犹太民族的仇敌,但是他居然也非常害怕别人杀害他。

有一天,他请了一位犹太占星师来占卜,他想让这位犹太占星师算一算他什么时候会被暗杀。听到这个问题,占星师回答说:“你会在犹太人庆典的那一天被暗杀。”

希特勒赶忙把卫队长招来,下令以后凡是有犹太人庆典的时候,就要特别的警备。

这位犹太占星师冷冷地说:“没有用的,因为你被暗杀的日子,就是犹太人民庆典的日子。”

这位屠杀犹太人的恶魔被这位占星师的正气给镇住了。

即使是在犹太人遭受极大创伤的时候,也要对敌人幽默一下。在犹太人眼中,幽默是只有强者才能拥有的特权,因此他们很重视幽默,因为幽默是人所具备的力量中最强大的一种。

犹太人常说:“笑是百药中最佳的良药之一。”因为“笑”能在痛苦时安慰他们的心,能使快乐的犹太人更加充满活力,可是,犹太人认为笑所隐藏的力量绝不仅如此。笑是人类所有与生俱来的能力中,最强有力的一种武器。犹太人认为幽默就是要使人笑起来。

尽管犹太人有着苦难的历史经历,但他们对生活一直充满坚定的信念,否则他们的民族就不可能经受住那么多折磨而幸存下来。事实上正是苦难造就了犹太人不可动摇的乐观精神。

欢乐和笑声是犹太人生活中必备的良药,这使他们总能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犹太人来说,生活的压力太大了,他们无法用泪水和无休止的呻吟来化解它。迫害、痛苦和他们在潮湿的“贫民监狱”里的贫困生活都不能阻止他们的欢笑。但是,犹太人的笑声不是一般的无聊取乐,也不仅仅是消遣,而是对残酷生活的一种顽强而又反抗性的回答。因而在犹太人的幽默里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智慧。

很多犹太传说和民间故事包含着深深的悲剧幽默色彩。就像许多犹太民歌一样,它们的旋律中总是回荡着挥之不去的忧伤。但这种忧伤却没有堕落为绝望或是自怜自叹。他们总是在净化之中保持着尊严,对生活的尖锐批评,还是一种能帮助他们缓解痛苦的最有效地调节、娱乐身心的好办法。这令人愉悦的幽默,有人把它叫做“犹太风趣”。

在坚定的信念中痛苦也变得高贵,即使是在失败中他们也因为拥有正义而获得道义上的胜利。犹太人性格中的“幽默”,是与他们的乐观精神以及向逆境挑战的勇气联系在一起的。犹太人认为,幽默能使人放松心情,保持平和的心态。

因此,每逢尴尬的场面,犹太人总喜欢借助笑话、幽默来使气氛、场面开朗起来。尽管并不是所有的幽默都是成功的,有些幽默反而会使局面更加难堪。但是,犹太人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他们看重的是个人的心态,而不计较效果,因此,犹太人说:“只有幽默就能使人放松心情,而惟有贤者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永远保持着放松的心情。”

高度的幽默感出于理性。只有经过知性磨炼的人才能发出脱俗、有深度,并且合于时宜的幽默;当然,也要有高度的知性,才能了解这种幽默。幽默是独创的、原始的、新鲜的,第二次反复同一种幽默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总而言之,幽默全靠“奇袭”,必须出人意料,才能达到它的目的。

真正有幽默感的人,能够乐观地面对一切。但大多数的人在面临困难、进退维谷之时,总是焦急万分,发不出什么幽默来,只有强人例外。所以幽默代表强人的韧性,也代表强人的胆量。

真正被逼得走投无路而害怕的人,是没有办法放松自己心情的;惟有不屈不挠的人,才能产生幽默。一个人如果能在面临任何危机之时,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观察一下自己的处境,他就一定能想出很多良好的解决方案;绝不要死心眼儿,老是固守在某一个据点上。有时人就必须像这样“退一步”,才可以生活得更愉快,所以让我们笑一笑吧。

幽默是一种药,人服了它之后,就不会失去冷静。被琐事冲昏头的人,没有幽默,也没有笑,可见幽默的效用是很大的。

犹太人一向非常重视笑和幽默,常有人说犹太人是“书本的民族”,其实,不如称犹太人为“笑的民族”会更恰当一些。犹太人长久以来,遭遇无数次的迫害而仍能坚强地生存下来,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了解笑的功用,并能充分运用它。所以,无论被逼到何种地步,犹太人都能笑着面对自己的痛苦,借以中和自己苦闷的心情。他们很了解笑的意义——快乐的时候固然要笑,但是痛苦时更需要笑。

在其他民族的心目中,笑话所占的地位都很低,因为他们认为笑话只能改变心情于一时,所以只把它当做是调味品之类的副食;但犹太人却认为笑话是主食,它是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精神食粮。

笑有反抗性,一个人在聚精会神时是很难笑出来的。笑话和幽默都是磨炼创造力的最佳工具,所以犹太人会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先告诉孩子们笑所具有的力量,希望借此提升孩子们不屈不挠、突破传统的精神。

犹太人如果不能拥有《圣经》,就不算是犹太人;同样的,没有了“笑”,犹太人也就不能再被称为是犹太人了。

犹太人在做生意的时候也特别讲究幽默。

有这样一个故事:

劳布做生意的时候缺少资金,于是他打算找他的一个朋友格林借点钱暂渡难关。

“格林先生,我的手头拮据,能先借我1万美元吗?”

“啊,不必客气,劳布先生,您要借多少?”

“您先告诉我,我要支付您的利息是多少?”

“9%的利息。”

“什么?你发疯了,你怎么可以向你的教友要这么高的利息呢?对教友应该只有6%的利息,你这样的行为让天上的上帝看到了,他会有什么想法呢?”

“上帝不会有什么想法的,因为上帝从天上看下来的时候,9像个6。”

吝啬的有钱人

“吝啬在有的时候和节约一样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羊皮卷》

世界上流行这样说法:“犹太人是吝啬鬼。”也就是说犹太人对金钱十分的吝啬,花钱的时候极为小气。犹太人为自己的吝啬感到高兴,因为作为商人,对物品的斤斤计较和对金钱分分毫毫的计算和利用是商人职业的本能反应,对犹太人来说,这简直是对他们精明投资的一种褒扬。

“紧紧地看住你的钱包,不要让你的金钱随意地出去,不要怕别人说你吝啬。你的钱每花出去一分都要有两分钱的利润的时候,才可以花出去。”犹太人巨富洛克菲勒是这个信条虔诚的遵守者,节约在他的一生里都是很明显的。

洛克菲勒早年在一家大石油公司做焊接工,任务是焊接装石油的巨大油桶。要焊接就会有焊条的铁渣掉落,他细心地发现他每焊接一个油桶要掉落的铁渣每次不多不少正好是509滴,他想要焊接那摞得像山一样的油桶要浪费多少焊条呀!于是他改进了焊接的工艺和焊接的方法,让每次滴落的铁渣正好是508滴。这样这家大石油公司全年的节约资金是5.7亿之多!而洛克菲勒本人也因此获得了一次极佳的晋升机会。

当他有了一些积蓄的时候,他开始自己创业。由于刚开始步入商界时,经营步履维艰,很快就花完了他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钱。于是他冥思苦索怎样发财,却苦于没有方法。一天晚上,他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推销一种发财秘诀。他为此高兴极了,第二天急急忙忙到书店去买了一本。他迫不及待地把买来的书打开一看,只见书内仅有“勤俭”二字,就再没有任何内容了,这使他大为失望和生气。后来,他反复考虑这个“秘诀”的“秘”在哪里?起初,他认为书店和作者在欺骗他,一本书只有这么简单的两个字,他想指控他们在欺骗读者。后来,他越想越觉得此书言之有理。确实,要想发财致富,除了勤俭之外,没有其他办法。这时,他才恍然大悟。此后,他将每天应用的钱加以节省储蓄,同时加倍努力工作,千方百计地增加一些收入。这样坚持了五年,积存下800美元,然后将这笔钱用于经营煤油。在经营中他精打细算,千方百计地将开支节省,把赢利中的大部分储存起来,到一定时间再把它投入石油开发。照此循环发展,如滚雪球一般使其资本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经过30多年的“勤俭”经营,洛克菲勒成为北美最大的三个大财团之一,其财团下属的石油公司,年营业额可达1100多亿美元。

努力挣钱是开源,设法省钱是节流。巨大的财富需要努力才能追求得到,同时也需要杜绝漏洞才能积聚。

洛克菲勒成为亿万富翁以后,他的经营管理也是以精于节约为特点的。他给部下的要求是提炼一加仑原油的成本要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三位。每天早上他一上班,就要求公司各部门将一份有关成本和利润的报表送上来。多年的商业经验让他熟稔了经理们报上来的成本开支、销售,以及损益等各项数字,他常常能从中发现问题,并且以此指标考核每个部门的工作。1879年的一天,他质问一个炼油厂的经理:“为什么你们提炼一加仑原油要花19.8492美元,而东部的一个炼油厂干同样的工作只要19.849美元?”这正如后人对他的评价,洛克菲勒是统计分析、成本会计和单位计价的一名先驱,是今天大企业的“一块拱顶石”。

到了老年,有一天,他向他的秘书借了五美分,当洛克菲勒给秘书还钱的时候,秘书不好意思要,洛克菲勒当即大怒:“记住,五美分是一美元一年的利息!”由此可见他对于金钱的节俭和计算真是精明。

很多犹太人老板,对任何的开支都是精打细算,为的就是尽量地降低成本,减少费用,他们总是说“要把一块钱当做两块钱来使用。如果在一个地方错用了一块钱,并不就是损失一块钱,而是花了两块钱”。

犹太人亚凯德转向一位自称卖蛋的节俭人说:“假使你每天早上收进十个蛋放到蛋篮里,每天晚上你从蛋篮里取出九个蛋,其结果是如何呢?”

“时间久了,蛋篮就要满溢啦。”

“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我每天放进的蛋数比取出的蛋数多一个呀。”

“好啦,”亚凯德继续说,“现在我向你介绍发财的第一个秘诀,你们要照我告诉蛋商的发财秘诀去做。因为你把十块钱收进钱包里,但你只取出九块钱作为费用,这表示你的钱包已经开始膨胀,当你觉得手中钱包重量增加时,你的心中一定有满足感。”

“不要以为我说得太简单而嘲笑我,发财秘诀往往都是很简单。开始,我的钱包也是空的,无法满足我的发财欲望,不过,当我开始放进十块钱只取出九块花用的时候,我的空钱包便开始膨胀。我想,各位如果如法炮制,各位的空钱包自然也会膨胀了。”

现在让我来说一个奇妙的发财秘诀,它的道理我也说不清,事实是这样的:当我的支出不超过全部收入90%时,我就觉得生活过得很不错,不像以前那样穷困。不久,觉得赚钱也比往日容易。能保守而且只花费全部收入的一部分的人,就很容易赚得金钱;反过来说,花尽钱包存款的人,他的钱包永远都是空空的。“每次当我把十块钱放进钱包的时候,我最多只花费九块。”

犹太人的用钱原则就是这样,只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他们认为不该用的地方,是一块钱也不会花出去的。洛克菲勒说过:“对钱财必须具有爱惜之情,它才会聚集到你身边,你越尊重它,珍惜它,它越心甘情愿地跑进你的口袋。”

另一位犹太人也是以崇尚节俭、爱惜钱财著称的连锁商店大王克里奇,他的商店遍及全美50个州和国外很多地方,他的资产数以亿计,但他的午餐从来都是1美元左右。克德石油公司老板波尔·克德有一天去参观一个展览,在购票处看到一块牌子写着:“5时以后入场半价收费。”克德一看手表是4时40分,于是他在入口处等了20分钟后,才购买了一张半价票入场,节省下0.25美元。你可知道,克德公司每年收入上亿美元,他所以节省0.25美元,完全是受他节俭的习惯和精神所支配,这也是他成为富豪的原因之一。

犹太人特别是犹太商人不管多么富有,绝不会随意挥霍钱财。在宴请宾客时,以吃饱吃好为尚,不会讲排场乱开支;在生活中,以积蓄钱财为尚,不会用光吃光,手头空空的。犹太人测算过,依照世界的标准利率来算,如果一个人每天储蓄1美元,88年后可以得到100万美元。这88年时间虽然长了一点,但每天储蓄2美元,大都在实行了10年、20年后,很容易就可以到达100万美元,因为这种有耐性的积蓄会得到利用,也由此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赚钱机会。

可见对金钱除了爱之外,还要惜,也就是说,除了想发财外,还要想办法保护已有的钱财。犹太人的这些金钱观念是很有道理的,这就是犹太人经营致富的一个奥秘。犹太富商亚凯德说:“犹太人普遍遵守的发财原则,那就是不要让自己的支出超过自己的收入,如果支出超过收入便是不正常的现象,更谈不上发财致富了。”

犹太人认为,不能把支出和各种欲望混为一谈。各人的家庭都有不同的欲望,可是这些欲望是各人的收入所不能满足的,因此,切不可把自己的收入花在不能满足的欲望上面,因为许多欲望是永远不能满足的。

犹太人认为欲望好像是野草,农田里只要有空地,它就能生根滋长,繁殖下去。欲望就是如此,只要你心里有欲望,它也会生根繁殖。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你能做到的却微乎其微。人们要仔细研究现在的生活习惯,因为即使有些支出是必要的,但是经过思考之后这些支出也是可以减少,或者可以取消的。别以为亿万富翁有那么多的金钱,一定可以满足自己的每一个欲望,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作为亿万富翁,他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他能到达的路程也有限,他吃进胃里的食物也有限,而且他的享乐范围也有限。

有两个年轻人一同去寻找工作,其中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是犹太人。他们都怀着成功的愿望,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有一天,当他们走在街上时,同时看到有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就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了起来。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连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

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中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后来,两个人同时进了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又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

英国青年对此无法理解:“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如此快地发了财呢?”犹太青年说:“因为我不会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走过去,我会珍惜每一分钱,而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财呢?”

英国青年并非不在乎钱,而是眼睛总盯着大钱而对小钱弃之不理,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对于一个犹太人来说,金钱的积累是从“每一枚硬币”开始的,一个成功致富的人绝不会因为钱小而弃之,他们知道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获到更大的财富。

对金钱的态度也反映了一个人对待人生和事业的态度,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不好高骛远的人,才能脚踏实地地为自己的前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不但不能得到大的财富,小的财富也会与之失之交臂。

一个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这些欲望是永远都不会完全满足的,如果把自己的收入花在不能满足的欲望上面,就会陷入欲望的无底洞中,永远不会积累资本发财了。

这就是犹太人,他们善于提防金钱的损失。《羊皮卷》说:“金钱容易引发意外,任何人对待金钱都要谨慎,否则就要损失金钱。先要学会看管少数金钱,然后才可以管理更多金钱,这是最聪明的提防金钱损失的办法。”当似乎可以获得大批金钱的投资机会出现时,有些人被它所迷惑,蠢蠢欲动参加投资,那是可能导致金钱损失的。

洛克菲勒习惯到他熟悉的一家餐厅用餐,用餐后往往会付给服务员15美分的小费。但是有一天,他用餐后却不知为何原因,仅付了5美分的小费。

服务员见比往常小费少,不禁埋怨说:“如果我像您那么有钱的话,我绝不会吝惜那10美分。”

洛克菲勒却毫不生气,笑着说:“这也就是你为何一辈子当服务员的缘故。”

这位世界有名的亿万富翁,对金钱的看法就是:不但不做钱财的奴隶,相反,还把钱财当做奴隶来使用。

《羊皮卷》指出:“本金有安全保障的投资才是第一流的投资原则。为求高利润而丧失本金的投资事业,是愚蠢的冒险。作为投资者,不要被急于发财的心情所蒙蔽,必须要仔细调查研究,当你有了充足证据,而且没有冒险成分存在的时候,才可以拿出部分金钱来投资。”

犹太人有句格言这样说:花1美元,就要发挥1美元100%的功效。要把支出降到最低点。

让年轻人先发言

“假如所有人都向同一个方向行走,这个世界必将倾覆。”

——《羊皮卷》

在古代的犹太社区里,每到有事情商量的时候,大家就聚集起来对问题进行讨论。但是在讨论的时候,主持会议的老年拉比总是让一些年轻人先发言,接着再让那些有点资历和经验的人发言,然后大家自由地讨论和辩论,最后是年老的、富有权威的拉比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公正地评价和总结,接着,他作出决定。在《羊皮卷》里,也有这样的规定,在犹太法庭上,首先由年轻的法官发言,然后大家再依次发言。这样在犹太人的内部就形成了让年轻人首先发言的体制,这个体制或可说是惯例让犹太人一直保持了新鲜的氛围。

如果年轻人在众多的上了年纪、颇有资历甚至是经验丰富的人面前发言感觉拘谨而羞涩的时候,他们的拉比就会热心地鼓励他们:“真理面前是没有老少的,你和我都要听从真理的召唤。你们最有热情和想像,试试你们的能力吧。我们相信所有人的发言都是有用处的,你们的发言也是一样的。”结果有不少年轻人的发言总是让大家感觉到新奇,他们朝气蓬勃的精神总是让在场的人感觉到火一般的热情。

为什么让年轻人首先讲话,《羊皮卷》有这样的讨论: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师从年轻人犹如什么呢?如同吃不成熟的葡萄,从酒瓮里喝酒;师从长者犹如什么呢?犹如吃成熟的葡萄,喝陈年的老酒。”而他的另一位同事则反驳说:“不要看瓶子如何,而要看里面装的什么,新瓶可能装着陈酒,旧瓶也许连新酒也没有装。”

年轻人因为没有经过太多的世事,缺乏经验,因而显得幼稚,但他们绝少保守,相反,却富有对世界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尽管这些还显得过于浪漫和不现实。而老年人经历过了世事的一切已经变得十分现实,不会追求那些他们觉得不现实的事情。他们没有了激情,没有了奇特的想法,他们完全是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

但是在社会上,在商业中,激情和想像却是人类永远的追求,正是这种人类的天真和想像才让人类蹒跚地前进着,没有了大胆甚至是天方夜谭式的想像,这社会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进步。在商业中,大胆离奇的想像更是不可缺少的。

著名的迪斯尼乐园是一个童话的世界,在那里诞生许许多多的可爱的小动物,机智聪明的米老鼠、笨拙傻气的唐老鸭、活泼可爱的三只小猪、凶恶但是被捉弄的大灰狼。

迪斯尼原本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后来辞去了该工作创办了一家动画制作公司,不久他们拍摄了动画片《艾丽斯漫游仙境》。这部片子吸引人的是这里面既有一位天使般可爱的真人小姑娘,也有浪漫的、虚构的动画设计。这部片子一上市就引起了社会的轩然大波,电影公司的片约像雪片一样飞来。

接着,富有神奇想像力的迪斯尼又画出了一只名叫“沃娃娃尔托”的乖乖兔,一时间受到大家的争相欢迎。

然后一个聪明淘气、粗心急躁的大耳鼠米奇被塑造了出来,借着当时有一个叫查尔斯·林白的人乘坐飞机飞越大西洋的事件,他们让自己的童话人物米奇也在影片中乘坐着飞机,当老鼠米奇从飞机上向着蔚蓝的天空一跃的时候,各大剧场也场场爆满了。吝啬的电影评论家们也不得不对迪斯尼大加赞扬。

由于当时的电影还是无声的黑白片,动画片的设计者们设计的动画还是幼稚粗糙的,迪斯尼极为愤怒,他不能再让儿童生活在这样一个苍白的世界中,他决定给儿童们一个丰富的彩色世界。于是,《花儿与树》出来了,《三只小猪》出来了,米老鼠、唐老鸭也走出来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也出来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可以让动画迷们过足瘾的长篇动画片。

几年之后,经过努力,他建成了迪斯尼乐园,这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它不仅吸引孩子,也吸引了成年人,迪斯尼尔园成了西海岸所有游人必去的地方,后来还成为了和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并称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让自己大胆地想像、让别人快乐地消费,成为迪斯尼一生的生活信条。正是他的想像和创意让他自己成为全美最富有的富豪之一。他的生命是辉煌的:20岁的时候,他锋芒初露;挡在他刚过30岁的时候,已经闻名全美了;在他36岁的时候,他已经闻名世界了。

这就是年轻人的力量,他们这样做就是保证了时常有新的着数和新的思维,可以在市场上总是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年轻人去做事情,鼓励自己的新观点、新思维,拒绝僵化和保守,所以今天的世界是他们的。

没有个性,人家就会忘却你,没有个性的东西,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个性化的策略、个性化的产品、个性化的管理,都是十分让人注意的东西。

《羊皮卷》是这样规定的:“不要把一种产品和其他产品混合,但为了提高品质,可以把度数高的葡萄酒倒入度数低的葡萄酒里。”看来,注重商品的品质,不仅是现在,早在远古时期,犹太人就意识到了。他们说,同一种作物会因为产地的不同、管理的差异而在品质上有所差别。因此,应对不同产地的同种作物进行区别,对各类商品进行分门别类,这样买卖才可以获得好的价格。

对于任何差别都应该注意,因为这些差别带来的是巨大的收益。而要想尊重这些差别就要想办法推陈出新,以区别同类的物品,这样才能获利。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惟有创新才能生存,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才能战胜对手。企业惟有创新,才能实现奇迹般地高速增长。否则,企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亏损破产。在这一点上,犹太人是具有代表性的,他们总是出人意料、标新立异,在竞争中凭借新奇手段击败对手。

犹太巨富威尔逊在筹备他的旅馆的时候,就决定把自己的旅馆建成第一流的旅馆。他在房间里使用了空调,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家有空调的旅馆。

每个房间都有电视。这样可以使外出旅游的一家人在饱览了沿途风光后,还能享受到有趣的电视节目,而不至于感到寂寞。他还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游泳池,增加了不少照顾孩子的服务项目,甚至还设计了为旅客的小狗居住的免费狗舍……所有这些,在当时都是前所未见的。

房间里光线明亮、空气流通、色调柔和、温馨的居住环境让旅客充满了亲切的感觉。于是别人的旅馆冷冷清清,而他的旅馆却总是挤得满满当当。

威尔逊“假日客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突破当时一般的经营策略,勇敢地采用了最为先进的设备,针对“假日”这一项目,拥有了别人无法企及的特点和优势。

任何的东西都必须拥有个性,“个性才能生存”被各类企业一直验证为是商界金律。

犹太人的观点是:商业的个性就是独有的经商理念、特殊的经营模式、因环境条件有异而不可相互简单模仿的销售品种和价格等要素的总和。

在犹太人看来,生意的成败往往就是观念是否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在这个商品琳琅满目的时代,没有个性,就意味着面临被淘汰的命运。犹太人的矛盾就是他们外表很和善,但是他们灵魂是偏执和极端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怪异的。

犹太人的眼睛只看重个人力量,在犹太社会中,家的存在具有很大的意义,它的价值因学问、慈善行为以及对于地域社会的贡献大小而有所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学问。金钱和事业上的成功,对于家的荣誉并不是很重要的因素。

正是基于此点,犹太人中才涌现出了那么多居于世界一流地位的大学问家。学问的成就只取决于个人,而不取决于家族的贫富。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都与众不同。若以同一件事去考验两个人,所做的事的结果必然不同。

犹太民族始终坚信,否定个性的社会难以进步。自己扼杀自己个性的人也不会有进步,每个人都是尊贵的,神是照着自己造人的,神的造型各异,人形与神也就各异。倘若一个人只知道模仿大众,那就是忘了神赋予他的神圣使命——创造自己。世界和艺术一样,是由每一个人创造的。每个人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犹太人认为,每个人都要珍视自己,并且真正地尊重自己。一个人诚恳地珍重自己时,便能产生个性,然后才能透过个性,发挥专长以贡献社会。因此,对犹太人来说,培育个性是每个人的义务。

“希伯来”的原意是“站在对岸”,它的意思就是人们不要畏惧,该反对时就要反对,同时也要原谅别人不赞成自己。

因为在古代,犹太人就认为假如世界是划一的,就不会有进步,必须有许多不同的东西互相竞争,才可能产生出新的事物。

《羊皮卷》是很多位拉比论争的记录,简言之,这是一部集所有犹太人智慧的典籍。

犹太人做人做事往往很注重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在世界各民族中,犹太人是最有特色的,他们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因为他们注重自己个性的发挥。

借钱,就是掏钱买敌人

“借钱给朋友,将以失去友情作为利息。”

——《羊皮卷》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不要把钱借给别人,借出去会使你人财两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借进来会使你忘了勤俭。”这句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却和犹太人的生意经正好相反。

你可以用其他友善的方式接济你的朋友,但不要借钱给他。借钱给他人就是掏钱为自己买了一个敌人。

犹太人朋友之间很少涉及金钱,他们之间朋友是朋友,金钱是金钱,分得十分清楚,一般不把友情掺入金钱,也不借钱给别人。

犹太人之间的朋友,大家彼此都很不错,就在一起吃饭喝酒,这样的朋友关系就表示你是他喜欢的朋友,他愿意和你经常来往。但是你要是借钱,他们很少答应,这不是因为犹太人不喜欢自己的朋友,也不是因为大家彼此之间不信任,而是他们处事的一种精明。

犹太人是十分自尊的,他们一般是绝不肯向人求助的,即使遇到了困难他们也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而很少向别人请求帮助。犹太人在生活上借钱,与他们在生意上的借贷是不一样的。假如一个人向自己的朋友去借钱,那说明这个人已经处于生活比较困难的时候了。有人借钱给他,他就总是感到忐忑不安,心里总是想着怎么样把钱尽快还给自己的朋友,见了朋友就感觉很不好意思,虽然朋友对他仍然很亲密,甚至那人浑然不觉借钱人的尴尬。而借钱人为了避免这种愧疚的心情一般就会回避自己的朋友,希望自己尽快地还钱,那样自己才觉得在朋友面前会坦然,有了这种心理,这样的朋友就会因为金钱变得很不自在,让人感觉不舒服。

而朋友呢,如果也恰好需要这笔资金,但是已经将钱借给别人,而且为了让别人放心,自己一般不会说还钱的时间,这样就是朋友什么时候有了钱,就什么时候来还,而自己许多事情却急切需要资金办理,但是话已经出口,就很不好意思去要钱,而自己的事情却不得不去向别人借钱,这样大家的心里都不舒服。所以,犹太人之间就心照不宣地达成默契:不借钱给自己的朋友。

犹太人开的餐馆贴着这样的一首歌谣:“我喜欢你,你要借钱,我不能借,怕你借了,以后不再上门。”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犹太人喜欢放高利贷收取利息,这是他们几百年的传统了,他们如果自己有闲余的资金,就会把这些钱放出去收取利息,而有人需要钱自然就可以去借贷了。所以,犹太人没有钱的时候,喜欢去借贷,来充实自己的资金或者暂借资金来渡过难关。向他人借贷资金是一种商业行为,这与向朋友借钱的行为是不一样的。

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雅可夫借给亚瑟500美元,明天就要到期了,但是亚瑟根本没有钱可以还。雅可夫三天前就已经提醒亚瑟,还有三天就该还钱了。“到明天雅可夫一定会来要钱的。”想到这里,亚瑟坐卧不宁,烦躁地在房子里走来走去。“你为什么还不睡觉?”他的妻子问他。“我向雅可夫借了钱了,明天早上非还他不可!”“你现在有钱了吗?”“我连一个子也没有呢!”

“那既然这样,你就睡觉吧,着急的应该是雅可夫而不是你。”

亚瑟妻子的话代表了我们处理债务的一般态度,既然没有钱就干脆放心休息,反正着急也没用。而事实上,雅可夫也确实没有办法,自己的朋友没有钱,如果逼朋友还钱,那与朋友长久培养起来的感情就会因此而崩溃了。打官司更是浪费自己的钱财,对朋友的感情也更是致命的打击。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梅西克向罗扬借了1200马克,但是梅西克一直没有钱还,每当遇到罗扬,梅西克都会溜掉,避而不见。可罗扬又束手无策,只能唉声叹气。

这时,他的另一个朋友对他说:“你不妨写信给梅西克,叫他尽快归还1800马克的债,瞧瞧他的反映。”

罗扬也十分需要这笔钱,不得已只好采纳了这个办法,就给梅西克去了一封信。

两天后,梅西克就回信了,信中说:“罗扬,我记得很清楚我只借了你1200马克,你怎么说我欠了你1800马克,随信附上1200马克,如果你要打官司的话,你准输。”

如果朋友之间真的到了这个地步,就可以想到以后两人的关系了。

因此,洞悉人情的犹太人说:借钱,即是掏钱给自己买了个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