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凌鼎年卷
17333800000085

第85章 拆迁还是保留?

娄城乡下的拆迁风越刮越烈,这次来头挺大,宣传上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居住,改善农民生活”,这说法确乎冠冕堂皇,弄得原本有些持反对意见的投鼠忌器,也就最多私底下发发牢骚骂骂娘。

娄城的民主党派民进市委经过调查研究,撰写了《关于保留江南农村风貌的建议》的提案,提案中明确提出要保留三家村,说三家村是始建于宋代,距今七百多年历史了,据地方志记载:宋朝末年南宋皇帝赵昺带了宋皇室南逃,在到达长江入海口不远处,有位妃子又惊又吓,一病不起,无可奈何的皇上只好留下一位姓狄的将军与一队卫士,以及多位宫女保护、侍候妃子,皇上则继续南逃。

这妃子不久病逝于距长江入海口的一个小村里,忠心耿耿的狄将军带领卫士把妃子葬在了长江边的一块高地上,他与卫士也就留了下来为妃子守墓,这些留下来的将军、卫士、宫女后来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到明代时,形成了唐、狄、俞三大家族三大姓,这村也俗称三家村,一直叫到了现在。

据民进市委的这份提案里说:三家村至今还保留了好几幢明清的老房子,虽然已破败,甚至成了危房,但倒是货真价实、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说起来十年浩劫时因为“三家村”这名字的关系,老房子的砖雕、木雕、石雕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但整个村子的格局还在,老屋的形态还在。

再说了,七百多年来,这唐、狄、俞三大家族三大姓还是出过一些秀才、举人、进士的,最大的官做到兵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还出过诗人、画家、书法家等,应该说有历史底蕴有历史价值的。

这份提案最后转到开发区落实,开发区一把手说:要保留就保留袁家桥村,这是娄城第一个党支部建立地,也是出过第一任县委书记的村,这个村的历史价值、文保价值远在三家村之上。

娄城民进的殷主委对这答复很不满意,有关领导就来找殷主委谈话,领导的态度很明确:保留“三家村”有困难,因为这一带已划归经济开发区,不久就有大项目进来,全部得拆迁,谁阻碍开发,谁就是娄城的罪人!

殷主委据理力争,说:开发我们不反对,但保留一个古村落这是为我们的文化留下根,同样很重要。

领导说:如果凡明清建筑都要保留,那经济还要不要发展,有舍才有得嘛。再说,三家村的农民也不吃亏,这村拆了,这些破破烂烂的老房、危房拆了,我们会负责给他们盖漂漂亮亮的新房,我们将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我们也是在为农民兄弟改善居住条件嘛……殷主委还想做最后的努力,他说:“三家村出过历史人物,出过文化名人——”

领导打断殷主委的话说:与革命历史相比,与我党英雄相比,与红色教育相比,那些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又算得了什么名人,又有多少保留价值。民主党派要帮忙不添乱,要顾全大局,我想这你应该懂的。

殷主委还能说什么呢?

这提案也就不了了之。

拆迁队伍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进了三家村,整个拆迁雷厉风行,机械加人工,没几天,原本密密匝匝房子的一个老村被夷为平地,只剩下一棵600多年的古银杏与几株老樟树在旷野里挺立着,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就在三家村拆迁一星期后,市台办主任接待了国民党立法委员的后人狄万青,他从美国来娄城寻根访祖,这狄万青作为国民党的官二代,已弃官经商了,现今的头衔是美国一家世界100强跨国公司的副总裁,说是来投资的,带着几百个亿美元的大项目呢。

市委书记、市长当天晚上就宴请了狄万青,宾主之间,把酒言欢,其乐融融。狄万青说:家父临终有遗言,一定要我代他去看看三家村,把老宅修好,以告慰列祖列宗。市委书记当场表态:三家村一定会保护好的!

放心,放一百个心。

市委书记发了话,开发区立马启动三家村重建规划,好在拆迁之前,娄城摄影家协会的几位摄影家专程去拍了大量的照片,依据这些照片恢复并不是难事,只要资金及时到位。

万幸的是那几棵老树还在,定方位就有了参照系。

建筑队伍很快就开进了三家村旧址,热火朝天干了起来,仅仅几个月时间,消失了的三家村再次出现在娄城百姓眼前,有人怀疑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不少老娄城还专程跑去一看究竟。看过的都说:比原来的亮丽多了,就是那种历史感、沧桑感荡然无存了。

殷主委在一次市政府征求民主党派意见座谈会上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不是拿纳税人的钱当儿戏吗?

领导脸色不快地说:话不能这么说,情况在不断变化嘛,我们的思维、决策也要与时俱进。当初拆是正确的,现在重建也是必要的……殷主委想说什么,但终于什么也没说。

2011年7月27日写于太仓先飞斋;

原载《生态文学艺术》2013年4期,收入《小说界》2013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