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歇后语(第四卷)
17332800000096

第96章 lǐ(1)

李白说话——出口成章。

李存孝的爹——大实(石)人。

李杜的文章——各有千秋。

李多奎的戏——好唱功。

李鸿章没有规矩——好大架子。

李鸿章

剿灭义军飞黄腾达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晚年自号仪臾。道光三年,生于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官僚地主家庭,后人称之为“李合肥”即源于此。李鸿章排行第二,本名章铜,字渐甫。他从小聪慧好学,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薰陶,希望有朝一日通过科举的门径登上仕途,跻身高官显贵的行列。他先后受业于他父亲李文安、堂伯父李仿仙、徐明经和曾国藩四位理学大师,在义理、经济之学和治世技巧方面有很大的体会。道光二十七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达到“少年科第”的高峰,开始了仕途上的第一步。

咸丰元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咸丰三年三月,李鸿章随工部侍郎吕贤基回到安徽办团练。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后,不久就进行西征和北伐,并夹击安徽。李鸿章以一介书生回安徽,协助吕贤基、李嘉端等人办团练,开始时当然并不那么顺利,多次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但李鸿章凭着他人地熟悉和对农民起义的仇视,拼命阻止和打击太平军在安徽的进攻,在咸丰六年以前立有三次大功,被赏加至按察使衔。此后两年左右的时间,太平军在陈玉成的指挥下,连战连捷,基本上控制了的重要城镇,而李鸿章在太平军和捻军的作战中连吃败仗,并且和同僚的关系也搞得相当紧张,似已穷途末路了。

咸丰九年一月。太平军攻入了李鸿章的家乡,李鸿章家破人亡,其父也死去。潦倒失意的李鸿章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投奔正在江西南昌“围剿”太平军的恩师曾国藩,成为了曾国藩的亲信幕宾。同年十一月,曾国藩推荐他为福建延津道道员,但无缺可补。咸丰十年八月又被曾国藩荐为两淮盐运使也未成,不得不继续留在曾国藩幕中。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曾国藩曾多次遭遇困境,很多次都是靠李鸿章出谋划策,才化险为夷。这样一来,李鸿章越来越受曾国潘的倚重,因为曾国藩有了节制四省军务与人事的权力,因而曾国藩命李鸿章四处招募人马,去上海作战,从此李鸿章终于可以独挡一面,有了崭露头角之日。

受曾国藩之命,李鸿章并没有返回故里,而是坐镇安庆通过派人或通信等办法,召集原来在安徽的一些旧部下,如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张树声、吴长庆等部将。此时曾国藩又把太平天国安徽籍降将程学启等部拨给李鸿章。于是李鸿章共募得7500人,按湘军制度制订了营制。从此,中国近代继湘军,又有一支地主武装—淮军组成了。

同治元年三月底,上海士绅雇了七艘英轮溯江而上到安庆迎接李鸿章。四月上旬至六月上旬,十三营淮军全部到达上海。到上海不久,根据两江总督曾国藩的提议,李鸿章由一个候补道员,破格授予署理江苏巡抚的职务,从此进入朝廷上层,终于成为了清王朝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带着战斗力很脆弱的7500名淮军到达上海后,地方上面临着吏治败坏、时局动荡的现实,在军事上有太平军大兵压境。当时淮军的武器简陋而且破败。从重视经世致用的科举进士,到经过十年军旅生涯磨炼的李鸿章,已经成为一个性格倔强而又刚愎自用的人物,面对这一切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大胆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有了曾国藩作为外援,他大力阔斧进行工作。首先撤换了江苏省一些庸碌无能、贪污腐败的官吏,整顿了吏治;同时结好外国势力和新兴买办阶层,广筹财源,迅速扩编了淮军并更新其装备,很快淮军就全部用洋枪洋炮武装了起来,并请洋人进行训练。这样淮军得到了根本的改观,不仅没有在两年多与太平军的拉锯战中被消灭,反而在不长时间内发展成为牵制太平军东线战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

同治二年,太平军的形势已经危在旦夕了,南京已处在湘军的三面包围之中,江浙根据地也仅剩杭州、苏州以西据点。李鸿章的淮军厚禄诱降太平军将领的策略在顺利地进行着,太平军也由此而分化瓦解。太平军后期的支柱忠王李秀成穷于东西应付,忙于救援,弄得焦头烂额。为了巩固江浙根据地,同治二年九月,太平军与淮军在苏州附近展开了一场殊死决战。几经反复,太平军渐渐不支。淮军依仗武器的优良,把包围圈逐渐缩小,最后兵临城下。苏州是太平天国在天京之外的又一中心根据地,忠王府就设在城内。李鸿章丧心病狂孤注一掷,孤注一掷:比喻危急时刻拿出所有力量进行最后一次冒险。调来20多门巨大的洋炮,轰毁了苏州数段城墙。但李秀成、慕王谭绍光等指挥太平军却英勇顽强打退淮军多次进攻,把李鸿章牢牢地堵在城外。李鸿章在久攻不下时,又故伎重演,派人诱降城内纳王郜(ɡào)永宽以下八王。此时天京危急,李秀成奉命回援天京。十二月四日,叛徒郜永宽等人合谋刺杀了谭绍光,卑躬屈膝地向李鸿章投降。但是第二天李鸿章把乞降的八王全部杀掉。同时还有二千余名太平军将士死于李鸿章的屠刀之下。李鸿章克苏州有“功”,被赏加太子少保,赏穿黄马褂,从此李鸿章的名字在清廷响亮了起来。

同治二年底至同治三年初,李鸿章继克苏州之后,连连攻克了无锡、嘉兴、宜光、溧(lì)阳、金坛、常州,进逼天京外围。考虑到与曾国藩恩师的关系,李鸿章没有直接参与同治三年七月湘军攻陷天京的战役,而是把这一能捞到大功的战役留给恩师的湘军,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在经历了14年之后惨遭失败了。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遵王赖文光联合捻军还在北方继续战斗。山东曹州一战,他们以机智灵活的战术,杀死了前来镇压的钦差大臣、蒙古科尔沁亲王、咸丰帝表兄僧格林沁,顿时中外被压迫人民为之一振。清政府在震惊之余,急调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率湘淮车主力北上,督办直、鲁、豫三省军务,负责镇压捻军,命令李鸿章署理署理:旧时指某官职空缺,由别人暂时代理。两江总督,负责后援军饷。捻军没有固定的根据地,以运动战为主,灵活机动、声东击西,统帅赖文光又对部队大加整顿,更加提高了战斗力。曾国藩围剿捻军一年多毫无建树,清廷对湘军的行为深感不满,因而在同治五年十一月,改派李鸿章为钦差大臣,率淮军镇压捻军,而命曾国藩仍回两江总督原任。

当时的捻军为了战略上的需要,分为东西两支。因而西捻军由张宗禹率领,挺进西北;东捻军则由赖文光率领在中原活动。两支捻军成犄角之势,目的在开辟新战场,互相支援,分散清军兵力。老奸巨滑的李鸿章针对捻军的战略战术,制定了“划河圈地”、“以静制动”的战略以限制捻军的流动,同时采用各个击破的方针,先集中兵力向东捻军进攻。同治六年底,东捻军被追迫在山东运河以东狭窄周旋,后来虽突破了淮军包围,但不久又被困于黄河以南、运河以东、六塘河以北与大海之间,陷入李鸿章的四面包围。使“以走制敌”的战略战术无法施展,因此屡屡受挫。同治七年一月赖文光被俘,不久在扬州惨遭杀害,东捻军彻底失败。东捻军在遭到李鸿章包围的时候,西捻军为了解救东捻军之围,转战东来救援,在东捻军失败前夕,已到达直隶,谁知这却正中了李鸿章的圈套,不久西捻军又被李鸿章包围在黄河以南、运河以东、徒骇河以北之间的狭长地带。在重重的围困之中,张宗禹走投无路,跳了徒骇河自杀,下落不明,西捻军也被消灭了。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之内,李鸿章残酷剿杀了东西捻军,因“功”被清政府赐加太子太保衔,并实授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当年秋,李鸿章奉召进京觐见皇帝和太后,被加赏上了紫禁城内骑马的荣誉。

李鸿章由一介儒生,靠镇压农民运动而青云直上。同治九年曾国藩从直隶总督调任两江总督,李鸿章接任直隶总督,十一月又兼任北洋大臣。此时,李鸿章的淮军已发展到十来万人,驻防在京畿、辽东、山东、两江等地,几至半个中国,支撑着腐朽不堪的清王朝。李鸿章在其高位上,稳稳当当地蹲了25年,这在清王朝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先例。李鸿章成为清末最有影响力的封疆大吏、中堂、大人。

洋务首领功不可没

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淮军到上海,署理江苏巡抚兼通商大臣后,在上海与洋人展开了频繁的接触与联合。

同治二年,李鸿章曾在松江设立弹药厂,攻陷苏州后,把弹药厂迁到苏州,改为洋炮局。同治四年,署理两江总督时又搬到南京,成立金陵制造局,专门生产枪、炮、子弹、火药,供应淮军及本省各防营。李鸿章在此基础上,搞了30多年洋务。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成员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是最主动学习外国科学技术的。在洋务派中,李鸿章办的军工企业最多,规模也最大,除金陵制造局外,还有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

同治四年,李鸿章购买了上海虹口的美商铁厂,很快又并入原属清政府的两个小炮厂,设立了江南制造总局,若干年后经过发展成为洋务派最大的军工企业。这个兵工厂生产枪、炮、弹药、水雷等武器,其设备是从美国进口,并雇请英、美、德等国技师。同治五年,由于厂址狭小,又从虹口迁到高昌庙。及后不断扩充,先后建了汽炉、轮船、枪炮、弹药、水雷、炼钢等14个分厂和一个译书局,人员最多时达几万人。在几十年中,江南制造局制造了不少武器,译书局也翻译了一批国外科技图书。在总局工作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徐寿、华衡芳等人,在数学、化学、机械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造诣。

李鸿章调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接手了天津机器局。他首先对原厂的人员进行调整,并做了扩充和整顿,换上了不少自己的亲信,又从香港请来很多技术工人。该厂主要生产枪、炮、水雷、子弹、开花弹等,设备购自英国,这个厂的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

由于军事工业筹措经费困难,洋务派就广开财源“求富”。他们办起了许多民用工业。在民用企业中,又以李鸿章经手兴办的为多,有许多企业是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在没有得到清廷允准的条件下,擅自兴办起来的。

同治十一年,李鸿章在上海设轮船招商局,先后起用买办出身而又谙熟技术管理的唐廷枢、徐润、郑观应等人主持局务。以后他还在天津、汉口、广州、香港等地设立分局。招商局的开办,虽然目的在于扩大财源,但却突破了外国势力对中国航业的垄断。开业的三年,招商局挤掉了外国轮船公司1300万两白银的利润的市场份额,迫使美国旗昌洋行退出竞争。

同治十三年,洋务派与顽固派继同治六年有关同文馆招生问题辩论后,再一次展开大辩论。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制造洋船洋器和筹备海防问题。总理衙门先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等饷、用人、持久”六条措施。李鸿章是“六条”最有力的支持者与倡导者,他主张建立新式海军,各省配备近代武器,用西法采煤、建铁路,培养和选拔具有近代科学知识的人才;两派经过一场激论斗争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的意见占了上风。当年李鸿章被授文华殿大学士。

光绪三年(1877),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开采直隶唐山地区的煤炭,光绪七年正式出煤,年产量三万多吨。当年,在奕珓的暗中怂恿下,他先斩后奏修建唐山至骨各庄的铁路。光绪十二年又向西延长到芦台,长85公里,光绪十三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置铁路公司进行运营。第二年,李鸿章主持将铁路由芦台又向西延长至天津,光绪二十年,开滦煤矿年产量已发展到70万吨,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中型煤矿。这是洋务派所办煤矿中最大和成果最好的一个。这个煤矿采用机器采煤,逐渐配备了铁路、运河、专用码头及货栈(zhàn),在中国近代影响非常大。

另外,在工业、交通等方面李鸿章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光绪五年李鸿章设天津电报局,在国内设七个分局,经过数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能通达半个中国的电报网;光绪七年,在上海建立机器织布局,由郑观应负责,聘请美国人任教习,开中国人机器织布先河;光绪十四年,在黑龙江设漠河矿务局,在当地采金。年产量近两万两。挤走了沙俄抢掠全国黄金的“采矿事务所”。

基于“自强”、“求富”的需要,李鸿章在引进“制器之器”创办军工企业、民用工业企业的同时,还试图推进科举改革,培养“制器之人”,即大批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新式人才。在同治六年的辩论中,他主张科举专设传授和学习各种制造技术一科,单独取士。虽未获准实行,但他在自己所设的上海广方言馆中,不仅让学生学外语,还开设了自然科学课程,这对中国传统的教育无疑是一个突破。由此李鸿章大兴新式学校,先后创办了外国语学校、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天津军医学堂、天津电报学校;他还主张向欧美的几个国家派遣了少量留学生,这是中国派出留学生的先声。通过这些新式学校和留学生,一大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被培养出来。

在军事上,李鸿章除用最先进的近代武器装备自己的淮军外,最令举世瞩目的是创办了北洋海军,这是李鸿章兴办洋务的主要目的。同治十年,李鸿章在天津大沽口添置新式炮台,当年又调江南和福州船厂的两只船到天津巡海。同治十三年丁日昌建议设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海军,李鸿章予以坚决支持。光绪四年清政府决定先设北洋水师,以后再建东洋、南洋水师。年底,李鸿章向英国购买四条炮舰,报请由记名提督丁汝昌留北洋差遣,在天津设水师营务处,以道员马建忠负责海军日常事务。次年,命人设计出黄地蓝龙红珠的长方形海军旗。光绪十一年,清政府正式设海军衙门,由奕珓任总理大臣,李鸿章任会办大臣,实权由李鸿章掌握。李鸿章凭借手中的权利几年中添置了十余艘新船。光绪十四年,北洋海军正式成立。舰队中有排水量达七千多吨的主力铁甲舰定远号、镇远号,还有各种巡洋舰、炮舰、练习舰、鱼雷艇及各种杂差船只近五十艘,力量在当时已经超过了日本。然而由于北洋海军建军以后,为筹备甲午年慈禧太后60大寿庆典,海军经费大部分被挪用修建颐和园,舰队没办法再加更换和扩充。而日本则针对中国的海军水平,组建了新舰队,在火力和速度等方面,不久就超过了北洋舰队。

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苦心经营的淮军一败不可收拾,北洋舰队也全军覆没,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军事目的宣告破产,李鸿章权倾朝野的日子也宣告从此结束。然而李鸿章在创办军用、民用工业企业,发展教育、交通、通讯等领域开中国近代化的功劳,却是不可磨灭的。

签订条约丧权辱国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国内刚刚历经大规模农民起义和英法等联军的打击之后,国力相当虚弱,而此时外国资本主义已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更加加紧对中国的武力侵略,中国的边疆危机一日比一日严重,六十年代清与外国所谓“中外和好”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李鸿章等人,针对这种变化审时度势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纲要。在一片黑暗的清朝统治者中,有这种认识的人真是寥若晨星寥苦晨星:形容数量极少,也常指剩下的东西很少。屈指可数。李鸿章大声疾呼中国不应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而抱残守缺,强调“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功”。在他看来举办洋务就是“处奇局建奇业”的必由之路。

同治九年,发生了天津教案,直隶总督曾国藩先受命处理,后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责难而离开,清廷不得不又命李鸿章继续处理。在李鸿章主持下,天津教案最终以清政府杀人偿命、赔款道歉等结案。他在任期间,《天津会议专条》、《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等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或多或少和他有关系。

李鸿章秉承清慈禧等人的卖国保位意旨,在几十年的外交活动中,始终坚持一条对内镇压、对外妥协投降的外交路线。在他签订的各个条约中,除少数具有平等的以外,大部分是卖国条约。在签约的谈判中,他出卖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使外国侵略者的特权越来越多,使国家的半殖民地性质不断地加深。李鸿章曾评价他自己“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然而甲午战争却使他从权力顶峰上跌落下来,他仅留存文华殿大学士头衔,奉旨入阁办事。李鸿章在北京没有房产,只借住在贤良寺,既不能与闻朝政,又时受政敌攻击。为此他很少外出访亲问友,也不喜欢接待来访客人,“因而门户亦甚冷落”。但李鸿章并不甘心,他还时时刻刻企图东山再起。

光绪二十二年,机会终于来了,慈禧任命他为全权特使,参加俄皇加冕庆典,游历欧美,一路风光。李鸿章出访欧美,除了外交方面签中俄条约的失策外,在思想方面颇有收获。他对过去的“耳闻”,经过亲自考察而有了“目睹”的实际感受,对欧美“立国政教”有了深刻认识,并进而与中国国情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欧美“上下一心”,中国“政杂言塞”的结论。因而李鸿章在觐见光绪和慈禧时,就“历陈各国强盛,中国贫弱,须亟设法”。李鸿章原想借助出访欧美之机“再握大权”,还督直隶,重温“坐镇北洋,遥执朝政”的旧梦,而欧美列强也迫切希望清廷对李鸿章能够“优加信任,重畀(bì,给予)大权”,使之东山再起。但是终于还是事与愿违,李鸿章归国之后,于光绪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只奉命在总理衙门大臣上行走。

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等人在京组织“公车上书”,掀起维新运动,当年八月,由翰林院侍讲学士文廷式等,组织了“强学会”。一时一批清廷官僚纷纷捐资加入,一些外国在华教士也解囊资助加入了该组织。李鸿章当然也想参加,并且捐款二千两,但是由于他在马关刚刚签完条约,人皆指其为卖国贼,名声太臭,因而被拒绝入会。当年十月,康有为在上海办强学会,李鸿章捐款一千两。对维新运动的兴起、发展、变法和失败,李鸿章一直关注并暗中给予支持和同情,甚且还尽力保护维新派大臣、人士。李鸿章所做的这一切是与他的自强变法思想分不开的。但由于其看重功名利禄,他的变法思想与维新派又有极大的距离。

光绪二十五年,年已76岁高龄的李鸿章,奉命到山东勘查山东黄河工程。他尽力查访,陈述了不少有效的主张,但最后由于清廷无法实施而告终。同年年底李鸿章得任两广总督之职再次出山,在两广总督任上,他接到慈禧“剿杀康党”的旨令。他最后由于奉旨而行,逮捕了一些保皇会成员,也对孙中山的革命党人起义进行过镇压,然而在可能的情况下,他还是尽力保康有为祖坟,常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书信联系,并与孙中山的革命党也频繁接触。这些行为,表明他既不愿割掉赖以荣升的清王朝的脐带,又对变革自强存有希望。

光绪二十六年,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爆发。英、法、俄、日、美、德、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集结起数万人的八国联军,挑起了侵华战争。在清政府内部,展开了对义和团“剿”与“抚”,对八国联军“和”与“战”的争论。最后慈禧一派占据上风,他们主张利用义和团去打洋人,以求其两败俱伤。六月二十一日,清政府向联军宣战。正当朝廷“和”、“战”、“剿”、“抚”两派争论不休之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和各国驻上海领事会商,炮制了一个《东南互保章程》,李鸿章虽未直接参加“东南互保”,但他是支持这个章程的。李鸿章一贯主张镇压人民革命,并靠镇压人民起家,这次也不例外。在洋务和外交活动中他从崇洋发展到惧洋,因此十分害怕八国的联合进攻,他对“东南互保”是积极支持的。

同年七月,慈禧太后见形势非常不妙,急调李鸿章回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向外国妥协做准备。此时李鸿章已听不进香港总督卜力、革命党人要他两广独立的主张,离开两广北上。八月十四比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慈禧、光绪和部分大臣仓皇出逃西安,途中下罪己诏,严令剿杀义和团,并授权李鸿章“便宜行事”,让他和帝国主义商谈投降议和。庆亲王和李鸿章被任为议和全权大臣,收拾残局。

慈禧太后在获知外国列强可以保证她最高权力,不把她作为战争祸首的前提下,下诏让李鸿章“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要他全部答应《议和大纲》十条要求。光绪二十七年,各国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条约上签了字。条约的主要内容:惩办战犯;中国赔款四万五千万两白银,三十九年付清,年息四厘,本息总计九万八千万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区,外国驻兵把守,中国人不得入内;拆毁大沽至北京所有防御设施,并允许外国军队在十三处驻军;取缔一切反帝活动。这一条约使全中国和清王朝直接处于了列强的刺刀之下,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条约签订之后,李鸿章奉命署理新成立的外务部。由于战乱的恐吓和忙于议和活动,也由于卖国条约受到舆论的强烈指责,李鸿章终于一病不起,在《辛丑条约》签定后不久的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七日死去,终年78岁,正在从西安返京途中的慈禧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恭亲王博伟前去祭奠,并下诏对李鸿章追谥文忠,晋封一等侯爵,赐太子太师,入贤良祠祭祀。

有性格的李鸿章

李鸿章,近一米八的个头,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站在外国人前面,一点儿也不逊色。有一次,李鸿章在德国拜访“铁血宰相”俾斯麦,乍见面,两个人客气了一番,可是当俾斯麦说出“我闻听阁下被称为‘东方俾斯麦’”时,李鸿章脱口而出说:“噫!我只听说过有位‘西方李鸿章’,可是阁下吗?”

英国人在餐桌上有很多礼仪,如吃烤鸡先用叉按住,再用刀慢慢割成小块,然后用叉将小块烤鸡肉慢慢送到嘴里。

一八九六年,李鸿章访英,受到热情款待,李鸿章不拘泥于英国人所谓的餐桌礼仪,用手抓鸡吃,众人愕然,李照吃不误。

一八七〇年,日本使臣柳原前光带着日本外务府的文书拜见李鸿章,要求两国通商,订立条约。李鸿章认为日本是蕞尔小国,与中国通商,是求我们来了,为了显示大国风范,当然要同意。奈何总理衙门不同意,指示:只许通商不许签约。李鸿章认为不是什么事,赞同签字。

一八七一年,日本大藏伊达宗城与柳原前光又来了,说:“贵国已同意我们通商,我们这次来,是要签订一个友好条约。”谈判的时候,李鸿章看条约看得很细,发现其中一条是“日本国可运输货物到中国内地,也可到中国内地购买货物”。李鸿章在两个“可”前各加了一个“不”字!

一八七四年,日本觊觎台湾,清日战争一触即发。李鸿章与柳原前光坐到了谈判桌上。李鸿章吸着自己的水烟袋猛吐烟圈儿,对坐在面前的柳原前光视而不见。柳原前光被水烟呛得一阵咳嗽,还没有咳嗽完,李鸿章一口痰吐了出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到了柳原前光的脚上。李鸿章的侍卫们憋不住,竟有笑出声儿的,柳原前光受不了了,说:“大臣阁下……”话音未落,李鸿章的漱口水又喷出来了,落到了柳原前光的裤腿上!柳原前光急了,瞪着眼站起来,“八格牙鲁”冲口而出,两个侍卫立马把他摁了下去,李鸿章这才懒洋洋地开口:“干什么来了?”

柳原前光说了许多,中心意思是:不打了,给俩钱儿。李鸿章又吐了一口痰,鄙夷地说:“呸!要钱没有,要打奉陪,送客!”

如此李鸿章,可惜身后是一个腐败的清政府。

李逵搬四书——冒充读书人。

李逵扮新娘——装不像。

李逵穿针——粗中有细。

李逵大闹忠义堂——分不清真假宋江。

李逵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李逵卖煤——人黑货也黑。

李逵升堂判案——乱打一通。

李逵遇着张飞——你痛快我干脆。

李逵装新粮——人粗心不粗。

李逵装哑童——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出自《元曲选·赚蒯通》:“项王见我气概威严,赐我酒一斗,生豚一肩,被我一啖而尽,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方才保得主公安全回还。”

韩信被封为齐王以后,萧何认为韩信兵权太大,害怕他将来会夺取汉朝天下,于是找来樊哙,共商计策。萧何把他的忧虑告诉了樊哙,并拍着他的肩头说:“朝内功臣虽然不少,但只有将军是天子的至亲,所以请你来商量。”樊哙听了有些得意地说:“丞相,想鸿门会上主公有难,某立破鸿门而入。项王见我气概威严,赐我酒一斗,生豚一肩,被我一啖而尽,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方才保得主公安全回还。”樊哙说到这里,非常气愤地说:“韩信本是淮阴一饿夫,不料竟拜为元帅!而今大事已定,可也罢了。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有什么本事。何必我老樊动手。只要派一两个能干的人,唤他来,喀嚓将他一刀两段,便永除后患。”

李林甫当宰相——口蜜腹剑。

李梅拌醋——酸死人。

李时珍看病——妙手回春。

李时珍小传

李时珍(1518—1593),明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治今湖北蕲春)人。世代从医,继承家学,着重研究药物,重视临床实践与革新。常上山采药,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夫、药农等请教,并参考历代有关书籍八百余种,对药物加以鉴别考证,纠正了古代本草书籍中药名、品种、产地等某些错误,又收集整理宋、元以来民间发现的药物,充实内容,经二十七年著成《本草纲目》,收录原有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一千五百十八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人民丰富的药物学经验,对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医药学的一份宝贵遗产。

李时珍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上山采药,认识了很多草药,并且知道什么草药能治什么病。有一次上山碰到了一种草药,李时珍的父亲没有见过,可李时珍却说出了这种草药能治什么病,有什么作用。李时珍的父亲非常吃惊,觉得李时珍将来一定能超过自己。

在封建社会里,医生是被人瞧不起的。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督促他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希望他能够当上大官。李时珍在14岁时就中了秀才,在此之后连续参加了三次举人考试都没有考中。李时珍其实并不热心于考取功名,他真正喜欢的还是做名为百姓消灾解难的医生。他开始潜心钻研医学,阅读了大量的的医学书籍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书,其中宋代的《证类本草》是他最喜爱读的药书。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加上他从小积累的大量医学经验,他的医术提高得很快。

一天,当地的富顺王朱厚昆派人来请李时珍,到王府去给他的孙子治病。他的孙子得了一种怪病,请了好多医术高明的人都没能治好。李时珍仔细观察了他孙子的病情后,只开出了三剂药,怪病便消除了。富顺王一家很感激李时珍,经常邀请李时珍来作客,并把王府里收藏的一些医书拿出来供李时珍阅读。

李时珍阅读了大量的医书之后,深感医书记载得混乱,即使医术高明的人,也难免用错药,不久李时珍的一个朋友,也是医生,他治死了一个患癫狂病的人。病人的家属告到官府,官府验尸之后发现是吃错药致死,朋友因此吃了官司,进了监狱。这件事对李时珍触动很大,他决心编一本分类精细、药品齐全的《本草纲目》来。

李时珍将收集到的古书进行了整理分类,并用实践来证明。他还经常带着徒弟庞宪、儿子建元跋山涉水,尝遍百草,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本草纲目》的编撰奠定了基础。20多年过去了,《本草纲目》终于编撰完成了。这时的李时珍已是胡子花白,年逾古稀了。

李时珍一生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在李时珍去世后,他的《本草纲目》被译成了多国文字传扬海外,李时珍也成为值得中国为之骄傲的著名医药学家。

李时珍尝遍百草

李时珍担任了太医院的医官时,多次向院方提出编写新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李时珍很快便明白,这里绝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实现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只有走自己的路。一年后,他毅然告病还乡。

一五五二年,34岁的李时珍着手按计划重修本草。由于准备充分,开头还比较顺利,但写着写着,问题就来了:所谓本草,是古代药物学的代称。它包括花草果木、鸟兽鱼虫和铅锡硫汞等众多植物、动物和矿物药。

由于其中绝大多数是植物,可以说是以植物为本,所以人们又将药物直称为“本草”。东汉《神农本草经》成书,到李时珍诞生前的400余年间,历代本草学家都有不少专著问世,但却从未有一部能概括这一时期药物学新进展的总结性著作。

李时珍意识到了它的分量,却仍未料到,药物是那样的多种多样,对它们的性状、习性和生长情形,很难全部心中有数。比如,白花蛇,同竹子、艾叶,本是蕲州的三大特产,可以主治风痹、惊搐、癞癣等疾病,是一味贵生药品。李时珍曾跟着捕蛇人亲自上山,捕捉到一条白花蛇,仔细一看,果然和书上讲的一模一样。

从此,李时珍丢下书本,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达两万余里。那些种田的、捕鱼的、打柴的、狩猎的、采矿的,无不是他的朋友和老师,为他提供了书本上不曾有过的丰富药物知识。

李世民开言路——从谏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