剌芭林里的斑鸠——不知春夏秋季。辣椒棒敲破头——火上加油。
辣椒烤火——热得够呛。
辣椒面捏关爷——红人。
辣椒水点眼——多累(泪)。瘌痢跟着月亮走——沾光不小。
瘌痢头——难替(剃)。
瘌痢头撑伞——无法(发)无天。
瘌痢头理发——难题(剃)。
瘌痢头拍照——图(秃)像(相)。
瘌痢头上梁山——逼得无法(发)。
瘌痢头做和尚——现成头脑。腊肉骨头——闲(咸)闲(咸)的。
腊肉上席——自不待(带)言(盐)。
腊肉汤下挂面——有(油)言(盐)在先。
腊月打雷——空想。
腊月的白菜——动(冻)了心。
腊月的大雪——铺天盖地。
腊月的镰刀——闲挂。
腊月的门神——一个向东一个向西。
腊月的天气——动(冻)手动(冻)脚的。
腊月二十三的灶王爷——要上天。
朱元璋家的灶神报喜讯
早期的灶神产生于人们对火的自然崇拜。在秦代以前,祭灶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了。到了汉代,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并且灶神也被人格化,并被赋予新的功能。
民间传统习俗说法,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的这天夜里,灶王爷要上天宫,去向玉皇大帝作年终总结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一年来这一家人是否敬老爱幼?是否勤俭持家?有没有暴殄天物?有没有浪费粮食?等等。
因为报告的好坏决定着一家人来年的吉凶祸福。所以,这一天黄昏以后,家家都要举行祭祀灶神的仪式,是专为灶神送行的,体现了古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我国宋代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卷186引《淮南万毕术》就说:“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东汉经学家郑玄也在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祭法》里注解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
这说明,至少在汉代,灶神已成为督察人间过错,专向天帝打小报告,汇报人间善恶,能说人坏话的神了。一般家家户户都会贴年画灶君,两边贴有对联:
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回宫降吉祥。
所以,人们如果要祈福禳灾,便要对灶王爷恭恭敬敬,如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将污脏之物送入灶内燃烧等等,名目繁多。
民间普遍认为灶王爷是和人们最贴近的神灵之一,因此一定要十分恭敬,绝对不能贸然敲打灶台。这个讲究也是很有来历的,因为传说明太祖朱元璋的母亲就曾因不尊敬自家的灶神而吃了大亏: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天,朱元璋的母亲正在做饭,突然有一只喜鹊闯进来,叫道:“朱家天下万万年!朱家天下万万年!”
朱母正为做饭弄得手忙脚乱,生气地用勺子敲打灶台,轰赶喜鹊说:“什么万万年,不要乱跟我开玩笑!我看哪,有个二百七十六年就不错啦!”
这时,被朱母敲得鼻青脸肿的灶神现身了。他无奈地对朱母说:“朱老妈呀,老天爷让你们朱家天下万万年就是万万年了嘛,你干吗还生气呀?这下可好了,你说要二百七十六年,那就只有二百七十六年喽。”
后来,朱元璋做上皇帝后开创了明王朝,但明朝果然只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
受这个传说的影响,过去有的农家为取谐音,祭灶时会在灶神的左右摆上一对瓶子,宝瓶意味着“保平”,由此期望灶神保佑,能天天吃上饭,保住平安。所以,人们敬灶神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保佑平安。
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要升天报告一年的情况时,人们还要为灶王爷摆上供品,供上好吃好喝的,这就是所谓的祭灶。
祭灶的日期也有地区上的分别。北方习俗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南方习俗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
祭灶之期也分阶层,关于何时祭灶,民间有所谓“官辞三、民辞四、邓家辞五”,也有说法是:忘了辞五,别辞六,就是说,二十三、二十四没辞,就辞五,但千万不要辞六了。
“官辞三”指的是官绅权贵们习惯于腊月二十三祭灶。“民辞四”指的是一般平民百姓会在每年腊月二十四祭灶,“邓家辞五”即指水上人,会在腊月二十五举行。但是民间百姓大部分会选择腊月二十三谢灶,希望有贵气,取其意头。
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猪血糕等。总之,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上天时多说些好话,就是所谓“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
麦芽糖又甜又粘,把它糊在灶神嘴上,一来灶神嘴吃甜了,就不好再恶言恶语,只能说好话,二来麦芽糖粘住嘴巴,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口,只能说个含含糊糊。老百姓把“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这一套人世生活经验,也用在了对灶神的供奉上。
祭灶时,酒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人把用酒糟去涂灶君称之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让他醉眼昏花,头脑不清,少到天上打几个小报告。因为酒是为了让灶王爷喝得忘乎所以,晕头转向,所以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
有些地方谢灶的供物还会有清水、白米各一碗,这是表明灶君与这家人关系一清二白,如果灶君徇私,此二物带回天上时就会变黑。还要几棵带尾叶的甘蔗,甘蔗有节,用作灶君登天的梯子;甘蔗有尾,祈求做事善始善终,有头有尾。
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作了一首《祭灶诗》调侃祭灶神的民俗: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猪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在送祭灶君之时,要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第一次进酒,此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甲马及财帛金纸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
然后,还要焚烧一个用篾扎纸糊的马和一套黑纸袍、靴,是作为灶神上天和参见玉皇大帝时的坐骑和穿着。还要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作为灶神和马长途跋涉所需的干粮、草料。
相传灶君不识字,有些人家怕他汇报时讲漏讲错了话,还得为他准备一份《灶君疏》。这《疏》既然由这家人代笔,自然是隐恶扬善,尽拣好话写了。也有图省方便的,到街上买一张预先印好“疏”的黄纸代替。祭拜后把供品放在米缸里,叫做“责缸”。
此外还要焚香、叩首,并在灶坑里抓几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并喃喃叮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之类的话,目的是祈祷灶王向玉皇大帝奏报这家一年来的种种善事,不要讲坏话。
送走神明后,还要在正月初四或者除夕夜把众神接回来,此之谓“接灶”或“接神”。接灶神的仪式相对简单些,奉祀灶神后,再在灶上重新粘贴新的灶君纸马就行了。
接灶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会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回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
古时祭灶不分身份的贵贱、高低,上至皇宫、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灶神都是毕恭毕敬。据有关资料记载,每年腊月二十三,清朝皇帝例行在坤宁宫大祭灶神,同时安设天、地神位,皇帝在神位前行九拜礼,以迎新年福禧。
祭灶这天,坤宁宫设供案,安放神牌,神牌前安放香烛供品,殿廷中设燎炉、拜褥。像民间一样,在灶君临升天汇报工作前,要用粘糖封住嘴,以防他在玉帝面前胡说八道。
祭灶时,宫殿监奏请皇帝到坤宁宫佛像、神像、灶君前拈香行礼。礼毕,宫殿监再奏请皇后依次向灶君等神位行礼。
祭灶的礼仪是整个灶神传说及祭祀风俗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因为它充分体现出了我国的神怪观念。我国古人显然认为,神仙不仅是可以沟通和控制的,甚至是可以戏弄的。
人们的娱神行为同时也是自娱,神仙在年节当前的时候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影子,而是一同欢庆佳节的血脉相通的家人。
祭祀活动在敬神行为的背后,是以强化家族观及民族观为目的,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团结进取、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腊月二十三送灶君——只能说好,不能说坏。
腊月二十四的灶神——上天了。
腊月间的梅花——傲霜斗雪。
梅花饱含公主高贵气质
到了我国南北朝的时候,说是在天宫有10个贴身服侍王母娘娘的仙女,她们每天往来于瑶池与凌霄宝殿之间,除了专门传递天上各宫的消息,还准备每6000年开一次的蟠桃会,照料天庭上的各类奇花异草。
时间一久,仙女们渐渐开始厌烦天宫里日复一日的生活,就把目光转向了相对来说更加有趣的凡间。人间老百姓每日带着亲朋好友游山玩水、嬉笑怒骂的平凡生活,是她们这些仙女可望而不可及的。
终于有一天,10个仙女偷偷溜出了天宫,跑到人间游玩。很快,王母娘娘就发现了这10个仙女不顾天条、私自下凡的事情,她很生气,就派天兵天将捉拿她们。
10个仙女迷恋人间的美景,都不愿意回天宫,但是,她们又怕不加掩饰地在人间逗留会被天将认出,这样就会抓回天宫。那该怎么办呢?其中一位年龄最小的仙女出了个主意,她们都一动不动,变成花朵的样子,自然就不会被天兵们识破了。
这时的人间还没到正月,正是冬天,10个仙女各自回忆着在天庭照料仙草园和人参果时的情景,都变成了自己最喜欢的花朵样子,一动不动。有的变成了小巧玲珑的珍珠梅,有的变成了红艳欲滴的朱砂梅,有的变成了带着一抹淡绿的绿萼梅……
人间的花朵看见仙女们亲自变成了鲜花,都羞愧于她们惊人的美貌,不敢与她们争艳,就默默地凋谢了,悄悄地去其他季节盛开了。风雪也不敢惊扰仙女们的宁静,掠过仙女们身边时都小心翼翼,显得分外地轻柔。
天兵们在天上搜寻着仙女们的身影,却始终没有找着,只看见被雪覆盖的银白的大地上点缀着姹紫嫣红的几抹色彩,几棵被寒风吹得微微颤动的树上盛开着夺目的花朵。
天兵们没有办法,只好请王母娘娘亲自寻找仙女们的踪迹。王母娘娘从天上往下一看,没找到那几个仙女,却看见人间的大地上盛开着分外娇艳的花朵。她没想到人间也会有如此可爱的花朵,不由得赞叹了一句:“没有花能比它更美了啊!”
于是,王母娘娘只得放弃搜寻仙女们,但是,她嘱咐天兵天将们时时刻刻向人间张望,不要遗漏了仙女们的踪迹。王母离开后,天兵天将们没有懈怠,几十双千里眼不停地搜寻着人间。
仙女们听见了王母娘娘下达的命令,大家悄悄一商量,反正回了天庭还要被惩罚,那不如就留在人间继续做花好了。但是凡间的人们不认识天庭上的奇花异草,该叫什么呢?
这时,有个年龄最小的仙女想出了主意,她说:“王母娘娘赞叹说,没有花能比咱们更美了,既然如此,就叫梅花吧!”
仙女们都纷纷拍手叫好,然后又连忙化成花朵,继续开放。冬天有花朵开放,人们深深地喜欢这种清香温柔却又坚强得能独自面对风雪的花朵。同时,仙女们也渐渐失去了复原成仙子的能力,她们就一点一点地彻底变成梅树了。
仙女们毫不介意,她们享受着人间的生活。温暖的阳光和勤劳的人们,比起天庭的金龙玉凤和祥云朵朵,人间的生活要更真实,也更快乐。她们不仅盛开了梅花,还从自己幻化成的梅树上结出果子,让人们享受酸甜的果实。
但是,最小的仙女在人间久了,她又开始思念天上的生活了,很想溜回天宫看看亲人,又怕姐妹们发现了不答应,就很想找一个替身。
这天正是南朝时期某年农历正月初七的下午,宋武帝刘裕的小女儿寿阳公主正与宫女们在宫廷里嬉戏。玩闹了一会儿,寿阳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便躺卧在含章殿的檐下小憩,不知不觉睡着了。
寿阳公主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她不仅是皇帝的小女儿,她具有一种特别的高贵气质,她经常在父皇面前为受苦受难的人们说话,很得人们喜爱。
小仙女看着熟睡的寿阳公主十分漂亮,长得很像自己的样子,就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寿阳公主的额头,她想让寿阳公主做她的替身。小小寿阳公主睡得很香,她没有发觉有人摸她。
小仙女便借着一阵微风,将几瓣梅花吹落在了寿阳公主的额头上。寿阳公主由于与宫女们玩得太起劲了,额头上还挂着滴滴香汗。紫红色的梅花飘落在她的额头上,就被汗水渍染了,留下了淡淡的花痕,衬托得寿阳公主妩媚的脸蛋简直娇柔无比。
寿阳公主额头上的梅花印记虽然很淡,却过了整整三天才完全消下去。爱美的寿阳公主从此时常摘几片梅花,粘贴在自己前额上,使额上长出了梅花印记。宫中的嫔妃宫女们见后都十分羡慕,也跟着效仿起来。
此后,这种被人们称为“梅花妆”的妆饰方式,便在宫中流传开来,又进一步流传到了民间,并受到了女孩子们的喜爱。特别是那些官宦大户人家的女孩子以及歌伎舞女们,更是争相仿效,纷纷做了梅花样式的花钿。
再说寿阳公主自从得到梅花仙子的点化,慢慢就魂消魄散了。有一天,她在熟睡中就再也没有醒来,但是人们看见她额上那朵梅花却更加鲜艳了,她的睡姿也像一株千年横卧的梅树。人们于是就说,寿阳公主幻化成梅花了。后来,人们就说,梅花就像一位高贵娇媚的公主,不仅说出了她的形态,更说出了她的气质。
后来,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对寿阳公主幻化梅花一事有记载: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再后来有明代文学家张岱所著的百科全书类著作《夜航船》中,在说到这事时说:
刘宋寿阳公主,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点额上,愈媚。因仿之,而贴梅花钿。
寿阳公主因梅花妆而受到喜爱花草的人的喜爱,因此她被尊为“梅花花神”。梅花因为是寿阳公主所幻化,人们便赋予了她许多高贵公主的气质和说法。的确,梅花的娇艳动人丝毫不输给玫瑰和牡丹,特别是她在苦寒中盛开,只会让她的香气更加宜人,姿态更加高洁。
腊月里不戴帽子——缩头缩脑。
腊月里赤膊——动(冻)身。
腊月里打赤膊——心火太重。
腊月里的豆腐——冷冰冰。
腊月里卖扇子——没人要。
腊月里生的——动(冻)手动(冻)脚的。
腊月里下河——散兵(冰)游勇(泳)。
腊月三十熬药罐——好不了的人。
腊月三十的萝卜——操淡心。
腊月三十卖完门神——脱祸(货)求财。
腊月三十送财神——明年的事。
腊月三十送门神——正当时候。
腊月三十洗长衫——今年不干明年干。
腊月十五的门神——热家货。
腊猪头——死撑。蜡铺的幌子——没信(芯)儿。
蜡烛做箫吹——油嘴光棍儿。
蜡烛的脾气——不点不亮。
蜡烛燃烧——照亮别人毁灭自己。
蜡做的水果——好看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