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菜根谭(第五卷)
17332300000002

第2章 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2)

在生活中,要尽量把名利看得淡泊些。如果过分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就很难专注地去努力,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超越得失,尽量保持平常心,“摆脱得俗情”,“减除得物累”,才能历练和显示出真正高超的技艺。

一分耕耘拿才有一分收获

《菜根谭》中写道:“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意思是说:求取学问一定要排除杂念集中精神,专心致志从事研究,如果立志修德却又留意功名利禄,必然不会取得真实的造诣;如果读书不重视学术上的探讨,只把兴致寄托在吟咏诗词讲求风雅上,那一定不会深入进取而取得心得。

天才出自勤奋,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古来如此。大凡求学问的读书人,是为了深明事理。那就应把散乱的精神收拾起来、统一起来,用于研究事理一方面,这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求学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更高尚的道德,发挥道德与加强学识是应齐头并进的。如果不肯下真功夫,只讲求风雅而不务实,就只能学到一些皮毛。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对学习、事业都不会有帮助的。

古时候,有一种乐器叫做瑟,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赵国有很多人都精通弹瑟,使得别的国家的人羡慕不已。

有一个齐国人也非常欣赏赵国人弹瑟的技艺,特别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好本领,于是就决心到赵国去拜师学弹瑟。

这个齐国人拜了一位赵国的弹瑟能手做师傅,开始跟他学习。可是这个齐国人没学几天就厌烦了,上课的时候经常开小差,不是找借口迟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专心听讲,平时也总不愿意好好练习。

学了一年多,这个齐国人仍弹不了成调的曲子,老师责备他,他自己也有点慌了,心里想:我到赵国来学了这么久的弹瑟,如果什么都没学到,就这样回去哪里有什么脸面见人呢?想虽这样想,可他还是不抓紧时间认真研习弹瑟的基本要领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想着投机取巧。

他注意到师傅每次弹瑟之前都要先调音,然后才能演奏出好听的曲子。

于是,他琢磨开了:看来只要调好了音就能弹好瑟了。如果我把调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调好音后都用胶粘牢,固定起来,可不就能一劳永逸了吗?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自己的“聪明”而暗自得意。

于是,他请师傅为他调好了音,然后真的用胶把那些调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来,带着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逢人就夸耀说:“我学成回来了,现在已经是弹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为真,纷纷请求他弹一首曲子来听听,这个齐国人欣然答应,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瑟再也无法调音,是弹不出完整的曲子来的——他在家乡父老面前出了个大洋相。

要想掌握真正的本领,必须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追求一劳永逸,也不能存有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否则,就只能得到“必无实诣”、“定不深心”的结果。

绳锯木断拿水到渠成

《菜根谭》中写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要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意思是说:把绳索当锯子,摩擦久了,可锯断木头;水滴落在石头上,时间一长,就可贯穿坚石。做学问的人,也要努力用功,才能有所成就。各方细水汇集在一起,能形成一道河流;瓜果成熟之后,自然会脱落枝蔓而掉落。修行学道的人,也要听凭自然,才能获得正果。

俗话说:“若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无论对任何事情只要不倦不息,努力不辍,最后一定能达到目的。“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有志学道的人,只要孜孜不息,好学不倦,终会有大的成就。所以,凡事切勿操之过急,否则,就会如同孟子所说的:“揠苗助长,终致一无所成。”

这里所强调的是:学习要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举重者练习举重之初,通常是先从他们举得动的重量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慢慢地增加重量。优良的拳击经理人,都是为他的拳师先安排较易对付的对手,而后逐渐地使他和较强的对手交锋。我们可以把这一原则应用到每一地方,这个原则就是先从一个易于成功的“对象”开始,逐渐推展到较为困难的工作。

巴甫洛夫临终时,有人要他指导学生如何成功。他说:“热诚和循序渐进”。

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在学习中也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即按照科学知识的体系和学习者的智能条件,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深思”、“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忘乎后。”“循序而有常”。他既反对杂乱无章、企图一步登天的做法,也反对贪图“捷径”、不求甚解的学风。许多古代学者大都有此看法。《学记》在论及学制部分时,规定了一至九年每一段的具体要求。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循序渐进的规律,就是指求知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最终达到高深的境界。

学习之所以要循序渐进,除了这是前人无数经验之总结外,还因为这是事物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即事物都有它的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只有逐步地去进行学习,才能真正学到手。循序渐进本身并不是主观随意提出来的,而是由规律性所决定的。

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在学习中自然要量力而行,逐渐积累。科学内容有其系统,一个人本身的身心发展,也有其过程。因此,学习时,要考虑自己的接受能力,不宜求之过急,贪多嚼不烂,而要注意学习的阶段性。在一定时候学习一定的内容,不能错过学习良机,又不能勉强“超前”,脱离智力发展的可能性。这样,才能摆脱“欲速则不达”的弊病,逐渐而牢固地将一点一滴积累成知识的长河。

再者,打好扎实基础也是不能忽视的,切忌好高骛远。这正如老子所说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循序渐进看起来进步不显著,成果不明显,可是,由于这种进步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因此,最终必然是高效、省时。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从画蛋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了观察对象、表现事物的能力,练就了高超的绘画本领,终于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人。因此,为了奠定发展的良好基础,我们不论学习还是干什么,都一定要养成循序渐进的良好习惯。

必须排除一切外来物欲的引诱

《菜根谭》中写道:“人心有部真文章,都被残编断简封固了;有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意思是说:人们的心中本有一部真正的好文章,可惜却被物欲杂念给封闭了,人的心灵深处本有一首最美妙的乐曲,可惜却被一些妖邪的歌声和艳丽的舞蹈给迷惑了。所以,一个有学问的读书人,必须排除一切外来物欲的引诱,直接用自己的智慧寻求本性,这样,才能求得一生受用不尽的真正学问。

这里强调的是,学习要抵御诱惑,排除干扰,专心致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一天,杨子的邻居在牧羊的归途中,遇到了迎面急驰而来的一行车马,羊群因受惊吓而四散。等车马过后,那人把羊唤拢,急忙赶回家。他仔细清点以后,发现丢失了一只羊,于是立即召集全家老小,并邀请杨子的童仆一起去寻羊。杨子在一旁不以为然地说:“咳,才丢一只羊,何必兴师动众,派这么多的人去找?”邻人说:“山野、田间岔路多,人少了分派不过来。”杨子觉得这话有理,没有再往下说。他目送着这一行人出了村口。

那邻人带领大家先沿赶羊回家时经过的大路走,一遇到岔路,就派一个人沿岔路去搜寻。没过多久,他带去的人被分派完毕,剩下那邻人只身走大路。可是没走多远,前面又出现了岔路。他站在岔路口左右为难。焦急中任选了一条前去的路径。走着走着,只见前面又有岔路。那邻人无可奈何。他看到天色已近黄昏,只好往回走。沿途碰到其他的寻羊人,也说自己遇到过同样的困难。

正在家吃晚饭的杨子忽听见外面有嘈杂的说话声,知道是找羊的人回来了。他走出门去问那邻人:“找到羊了吗?”邻人答道:“跑丢了。”杨子说:“你带了这么多的人去找,怎么还找不到呢?”邻人说:“我知道大路边有岔路,所以找羊时多带了几个人。可是没想到岔路上还有岔路。在只剩一个人面对岔路的时候,真令人感到不知所措。”

杨子听了邻人说的这番话,有些闷闷不乐。他眉头紧锁、脸色灰暗、一言不发。那一天,大家再也没有见到他露出一丝笑容。杨子的门徒都觉得有点奇怪,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这样闷闷不乐,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子说:“我并不是惋惜丢了一只羊。我是从这件事联想到,做学问也与这些歧路亡羊一样,如果迷失了方向,也会无功而返啊。”

在做学问的时候,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把握好主要方向。千万不可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半途而废。否则,最终什么都学不成,学不精。

北野是日本京都永平寺的方丈。他年轻时喜好四方云游。20岁那年在云游途中,遇到一位嗜烟的行人,两人结伴爬过一条山路后,来到一株树下休息,那位行人递给北野一袋烟,因为当时他非常饥饿,所以也就接受了。

抽过烟后,北野称赞烟味甚佳,于是,那人便送他一根烟管和一些菸草。

那人走后,北野想道:“这样令人舒服的东西,也许会侵扰禅定,我应立即停止,以免积恶成习。”于是他抛掉了菸草和烟具。

三年之后,他开始研究《易经》。时值冬季了,他需要一些寒衣,便写了一封信,托一位旅人带给数百里外的一位老师。但冬季几乎都快过去了,既没有衣服寄来,也没有音信传来。好不容易挨过冷酷严冬的北野,于是利用《易经》之理,占卜此事,卜出信并未送达。不久后,他的老师寄来一信,信里果然没提到寒衣之事。

“如果我以《易经》去做如此准确的占卜工作,也许会毁坏了我的禅学课程。”北野对此又起了警惕之心。于是,他又丢弃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易经之术。

到了28岁那年,北野爱上了书法和汉诗,对此两者每日钻研,日有进境,居然获得了老师的赞赏。但北野想到:“如果我不及时停止,我就要成为一位书法家或诗人而非禅师了,此非我愿。”

从此,他不再舞文弄墨、习字赋诗,终于成为一代禅门大师。

在实现自己的学习和事业目标的过程中,专注和执着是非常重要的。在向自己的目标进军时,要抵抗住各种纷繁世事的诱惑,抛弃那些会妨碍自己的因素,坚定信念不动摇。

尤其在现代社会,信息流通量大,新知识层出不穷,各门学科经典林立,发展很快,我们既要抬高手眼,广博地吸收有关的新知识、新成果,以期追随现代科学发展的步伐;又要认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把握住一定的主题和中心,一以贯之,锲而不舍,使自己学有专长。

研究学问要注重身体力行

《菜根谭》中写道:“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意思是说:读书只知背诵文句,不去研究古圣先贤的思想精髓,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写字匠;做官如果不爱护人民,只知道领取国家俸禄,那就像一个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的强盗。只知研究学问却不注重身体力行,那就像一个不懂得佛理只会诵经的和尚;事业成功以后却不想为后人做些好事,积一些阴德,那就像一朵眼前很艳丽、却很快就要凋谢的花儿。

荀子说:认识了道,不仅能明察,而且还能实行,这才是真正体会了道。这就是说,对事物的认识和掌握,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上,更重要的在于去实行,并在实行中更深刻地体会事务所隐藏的道理。

齐景公来到已被兼并的原诸侯国纪国视察时,在其京城内发现了一只金壶,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藏着一幅用红笔写就的帛书,上书八字箴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

齐景公将丹书握在手中把玩一阵之后,不禁击掌赞道:“对呀,为人行事的确应当如此。吃鱼只应吃一面,不要翻动,因为鱼腥味是能使人作呕的呀;出门时应当不骑那种跑不快的马,因为它缺少耐力,走不远啊。”

晏子在一旁听了,赶紧纠正道:“这八个字说的并不是您理解的这个意思。所谓食鱼无反,是在告诫国君和大臣们,不要贪得无厌,不能将民力耗尽,否则就会损伤国家的元气;所谓勿乘驽马,则是比喻国君不能将品质不好的人放在身边,委以重任,否则他们就会误国害民呀!”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解释,不觉频频点头,但同时又不解地问:“既然纪国有这样好的治国箴言,它又怎么会亡国呢?”

晏子回答说;“这是有原因的。我听说,凡是有道的国君,总是将一些治国安邦的至理名言公开张贴在大街小巷,广而告之,让全国上下共同遵守,同时发动民众随时监督;而纪国虽然有这样好的治国箴言,却将它投注到金壶之中,束之高阁,并不实行。您想,他们这样做,能不亡国吗?”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

有一个大老板的儿子,和一些商人结伴到海中去采珠。这个大老板的儿子,对于驾船的方法,读过很多书,而且记得烂熟,他对大家说:“这一趟,诸位大可以放心了,我一切都很在行的。比如说吧,遇到了礁石,或者海水倒流,那时候是的确很危险的,然而只要把舵这样地握着,这样改正方向,这样拿稳,那就没事了。这一切方法,书上都记载着的,我现在都能背得出来,不漏一个字。”

大家都很相信,对他敬佩得不得了。这样,他们的船就开到海中去了。船上原来有一个掌舵的,忽然生了急病,无法医治,很快就死掉了。这个大老板的儿子于是就代替了这个掌舵的职务,可是,他并不能掌控好船的方向,船只是在漩涡里旋转。大家却只见这个大老板的儿子嘴里念念有词地念叨着:“应当这样握着,这样改正方向,这样拿稳。”实际上,他却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驶出漩涡。结果,船在原地旋转了好多圈以后,翻沉了下去,把全船人都淹死了。

这个故事嘲讽了“讲学不尚躬行”的人。学以致用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本来是解决问题的,如果不能和实践结合起来,只会纸上谈兵,或是使用不当,就会带给你更多的问题,甚至是灾难。

千万不可不求甚解

《菜根谭》中写道:“善读书者,要读到手舞足蹈处,方不落筌蹄;善观物者,要观到心融神洽时,方不泥迹象。”意思是说:一个真正懂得读书的人,要能读到心领神会,理解书中的乐趣、精髓,才不会陷入只背诵文章词句,而受语言的拘泥,局限于窠臼之中,不去求知求真;一个真正擅长观察事物的人,必须把全部精神都注入到事物当中,跟事物结合成一体,才不至于只能被事物的表面形迹所迷惑,而不明白真相。

越国没有车,越国的人也一直都不懂得该如何造车。越人很希望学会造车的技术,好将车用在战场上,增强本国的军事力量。

有一次,一个越人到晋国去游玩。野外空气新鲜、风景美丽,他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到了晋国和楚国交界的郊野。忽然,不远处的一件东西将他的视线吸引过去。“咦,这不是一辆车吗?”这个越人马上联想起在晋国见到过的车。这东西确实是辆车,不过毁坏得很厉害,所以才被人弃置在这里。这车的辐条已经腐朽,轮子毁坏,车轴也折断了,车辕也毁了,上上下下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但这个越人对车本来看得不真切,又一心想为没有车的家乡立一大功,就想办法把破车运了回去。

回到越国,这个越人便到处夸耀:“去我家看车吧,我弄到一辆车,是一辆真正的车呢,可棒了,我好不容易才搞到的呢!”

于是,到他家去看车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想一睹为快。几乎每一个人都听信了这个越人的炫耀之词,纷纷议论着说:“原来车就是这个样子的啊!”“看上去怕不能用吧,是不是损坏过呢?”“你不信先生的话吗?车一定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对,我看也是。”

于是,越人造起车来都模仿这个车的形状。

后来,晋国和楚国的人见到越人造的车,都笑得直不起腰来,讥讽说:“越人实在太笨拙了,竟然将车都造成破车,哪里能用呢?”可是越人根本不理会晋人和楚人的讥讽,还是我行我素,造出了一辆辆的破车。

终于有一天,战争爆发了,敌人大兵压境,就要侵入越国领土了。越人一点也不惊慌,从容应战,他们都觉得现在有车了,再没什么可怕的。越人驾着破车向敌军冲过去,才冲了没多远,破车就散了架,在地上滚得七零八落,越国士兵也纷纷从车上跌落下来。敌军趁乱杀将过来,把越人的阵形冲得乱七八糟。越人抵挡不住,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兵败如山倒。

可是直到最后,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败在了车上。

一个人不仅要博采众长,更要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创作精神和慎思慎取的能力。向别人学习的时候不能生吞活剥,刻板地模仿,而是一定要多动脑筋,善于甄别和选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现实生活中,不懂脑筋、机械模仿的人,往往也会闹出各种笑话。

有一位医生,他的医术很差,从来没有真正治愈过一个病人。他的朋友指责他:“难道你不知道怎样治病吗?”

“你错了,我的朋友,我对病人向来负责,每次病人来时,我总是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询问他们患病的情况,按照书上所说的那样,仔细地进行检查,然后再遵照医书给他们治病。”

“那么,你怎么从来没有治好过一个病人呢?”朋友问道。

“这就不能怪我了,我按照书本来治病,可他们从来不按照书本生病!”

生活是复杂的,企图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地用死板的理论解决问题,怎能不碰壁?

大胆怀疑拿小心求证

《菜根谭》中写道:“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意思是说:在人的一生中,有苦也有乐,只有在苦与乐交替的跌宕磨练中得来的幸福,才能长久;在求学中,既要有信心,也要有敢于怀疑的精神,遇到值得怀疑的事,就要去仔细求证,只有自己去推究到事物的极致得来的学问,才是真学问。

知识可由读书得来的,有时听到旁人的言论,有时亲察周围的事态,也可以得到知识。但仅仅由读书或见闻得来的知识仍然不免发生错误,必须广求博览,彼此对照,这其中一定会发生许多疑问,然后再进一步去质询这些疑问,研究这些疑问,解决这些疑问,才能得到正确的知识。

《诗经》上说:“螟蛉之子,蜾蠃负之”。古代人看到蜾蠃这种昆虫经常把螟蛉衔回到自己的窝内,猜想它们是要把螟蛉抚养长大。因此,后来人们就把养子或义子叫做螟蛉之子。

其实,这是人们的一种主观猜测。

南北朝时有个人叫陶弘景,他怀疑这种说法,就想观察一个究竟。陶弘景找到一窝蜾蠃,发现它们把螟蛉衔回到自己窝中以后,用自己的尾针把螟蛉刺得半死不活,然后在它们身上产卵,不久以后,小蜾蠃孵化出来了,就以螟蛉为食。原来,蜾蠃负螟蛉是它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陶弘景的细致观察,改变了古代人的一种错误认识,发现了一种新的生物现象。

观察者要做有心人,要有意识地观察某种事物,要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样的观察,收获大,印象深。当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要大胆怀疑,小心求证,这样才容易掌握真正的学问,促进学业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他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1859年,他出版的《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在生物学上完成了一次革命。

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他仍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鸟类的习性。

对达尔文来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问号,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正是这种好奇,造就了一个著名的生物学家。

达尔文具有杰出的观察能力。他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这是没有疑问的。从他发表的许多著作中对动植物生态习性的描写,从他对物种与变种在形态与结构上微细差异的比较,我们不禁为他的观察能力叹服。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当时宗教神学观的叛逆,是大胆怀疑的产物。

他一生最感谢和尊重两位导师:一个是汉斯罗,一个是赖尔。他恳切地接受导师的指导,但这并不妨碍他保持自己的风格,具有自己的思考。

例如,汉斯罗认为缠绕植物的运动,是由于它们本身具有一种盘旋生长的自然倾向。可是,达尔文根据自己对花房中栽培的攀缘植物的观察,提出:“卷须植物或攀缘植物的运动,是一种对生活环境的适应,以获取较大的阳光面和较多的空气,利于生存和生长。不这样的话,它们很难生活下去。”

又例如,赖尔关于珊瑚礁的形成,曾提出一个火山口理论。人们相信赖尔,谁也不去怀疑。可是达尔文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了疑问:“新的事实似乎不像赖尔所说的那样。”他认为,珊瑚礁的形成与火山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是珊瑚虫长年累月筑成的。

后来他自己成了权威,但这并没有使他变得保守和谨小慎微起来,而是仍然富有怀疑和进取心。有一次,他读着刚出版不久的《血族婚姻》一书,作者引用比利时一位学者发表在权威杂志《比利时皇家学会会报》上的一段实验资料:用近亲的兔子交配许多代,丝毫没有发生有害的后果。人们对权威报刊上的文章,习惯于不去怀疑。但达尔文认为,这一实验报告是站不住脚的,于是写信给那家杂志,提出自己的见解,询问实验是否真实。果然,不久他得到回复,那个实验报告是伪造的。

观察、搜集、分析大自然的事实,这是进化论思想萌芽的一个首要的因素。正是依靠了大量的事实,进化论才赢得了成功。尊重事实,大胆怀疑权威,认真思考和验证,是一个成功学者最可贵的品质。

善于学习拿善于创新

《菜根谭》中写道:“道是一件公众的物事,当随人而接引;学是一个寻常的家饭,当随事而警惕。”意思是说:人生的道理是社会大众的事,所以应该顺着人性去引导;做学问就像每个人吃家常便饭那样普遍,因而应当随着事物的变化留心观察和提高警觉。

学问的目的,不仅仅是辨明道理,而是希望能够实用。最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借鉴他人的优点,利用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能生搬硬套,东施效颦。

晋朝时候,出了个名叫潘岳的才子。

潘岳不但才学高、人品好,而且眉清目秀、鼻直口方、唇红齿白,长得俊秀无比,再加上潇洒的风度,犹如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引人爱慕。

潘岳很喜欢打猎,常常带着自己打猎用的弹弓到郊外去游玩。当他走出洛阳大道,妇女们远远望见他,就会奔走相告:“那个英俊的才子潘岳来了,快点去看哪!”就这样,倾慕潘岳的妇女都跑过来争着一睹他的风采。大家越是看,越是被他漂亮的容貌和非凡的气度所吸引,就手拉手围成圆圈,把潘岳围在中间,怎么也舍不得让他离开。一时间,潘岳受到众人爱慕的事在当时传为美谈。

有个叫左思的诗人,长得獐头鼠目,十分丑陋,气质也很猥琐。他听说了这件事后,很是羡慕。他不禁暗想:潘岳会打猎,我也会打猎呀,我何不模仿他也去郊外游猎一番呢,说不定妇女们也会一样倾心于我呢!

打定了主意,左思收拾了一番,第二天就带着弹弓走出洛阳大道去。妇女们远远望见带弹弓的人,以为又是潘岳来了,十分高兴,就都聚拢过来。等到那人走近仔细一瞧,原来是个长得奇丑无比的小老头,等着看潘岳的妇女们失望极了。

再说左思看到真的有这么多妇女围拢来,心下很是得意。谁知道妇女们一走过来,都纷纷向他吐唾沫,还嫌恶地说:“呸,丑八怪,学人家又学不像,真没脸!”左思猝不及防,被吐了个一身一脸,只得一边擦,一边狼狈不堪地转身逃回家去了。

向别人学习,模仿别人要以有相同的客观条件为基础,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一味从形式上模仿别人,很难取得预想的效果。《菜根谭》中所说的“当随事而警惕”,指明了学习应当随着事物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理解为强调的是一种灵活和创造性。

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两个书法家,一个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每一笔每一划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横要像苏东坡的,某一捺要像李太白的。自然,一旦练到了这一步,他便颇为得意。另一个则正好相反,不仅苦苦地练,还要求每一笔每一划都不同于古人,讲究自然,直到练到了这一步,才觉得心里头踏实。

那么,究竟谁更高明呢?两个人谁都不服谁。

有一天,第一个书法家嘲讽第二个书法家,说:“请问仁兄,您的字有哪一笔是古人的?”

后一个并不生气,而是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

第一个听了,顿时张口结舌。

从创造学的观点看,第一个书法家毫无出息,除了没完没了地重复别人,实在是一无所有,可怜之极;第二个书法家则孜孜不倦地钻研,造就自己独特的个性,做到了“我就是我”!

要想成功,进行适当的学习和模仿是必要的,但必须走出自己的路来,不能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

乐学之下无负担

《菜根谭》中写道:“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意思是说:一个做学问的人,既要有细密的思考、谨慎的行为、刻苦敬业的精神,又要有潇洒脱俗的高超胸怀,这样才能保持生活的情趣。假如只知一味克制约束自己,使自己过着极端清苦的生活,就只会感到生活如秋天的凛冽而毫无春天的生机,这又怎能培育万物的成长而至开花结果呢?

一个读书人为了求得高深的学问,每天都兢兢业业地苦读,这种奋发上进的求知创业精神固然很好,但是也不可以忽略了趣味性,只有培养了兴趣,才能在刻苦求学的同时,享受到洒脱的人生。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佛光禅师是一位修为卓著的高僧,修行参禅专心致志,四方僧人禅客纷纷来拜访请教。可是,每当弟子前来通报有人向禅师学道时,他总是反问:“谁是禅师?”

佛光禅师专注禅理,就连吃饭时,也不停地在思考。

弟子见他手拿碗筷不动,就提醒他:“师父,吃饱了吗?”

他竟然忘了自己是在吃饭,反问弟子:“谁在吃饭?”由此可见,他聚精会神的程度!

农禅是当时修炼的重要方法,佛光禅师身体力行,从不分心。

有一次,弟子担心他太累,提醒他:“师父,您真是太辛苦了!”

佛光禅师却反问道:“谁太辛苦了?”

一天,佛光禅师的弟子大智赴外地参学归来,向师父汇报了自己的见闻体会。然后问道:“师父,我在外二十年,您生活得怎样?”

佛光禅师轻松地答道:“好,好,天天诵经修道,说法著述,犹如在广阔的海洋里遨游,心旷神怡。”

两人谈到半夜,佛光禅师让大智休息,天亮后再谈。可是到了天亮,大智一醒,却听见师父的阵阵诵读声,看来师父又是通宵达旦。

到了白天,佛光禅师更忙,没有一丝空闲,不是接待前来拜佛参禅的禅客,就是在禅房里执笔阅改弟子的习卷和撰述讲稿。

大智问道:“师父,您二十年来都这么紧张地生活吗?怎么不见您衰老呢?”

佛光禅师笑了笑说:“大智,我可没有时间想到老啊!”

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能够在学习的领域中达到忘我的境界,你就会显得永远年轻而充满活力!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人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在某种意义上,热爱和兴趣同义。只有感兴趣的事物,人才会去热爱它,而所热爱的东西,总是对它感兴趣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凡在学习创造上做出突出成就者,都是本人先有明确的兴趣爱好,然后再穷追猛打、深化拓展而做出突破性贡献的。可以说,这差不多是所有成功者的必经之路。兴趣的动力是最自觉最持久的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不用任何人推波助澜,也能自主地调动自己的精力才华,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创造。

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首先要注重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对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达到“乐学之下无负担”的效果。

从小培养好习惯

《菜根谭》中写道:“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大夫之胚胎。此时若火力不到,陶铸不纯,他日涉世立朝,终难成个令器。”意思是说:小孩是大人的前身;学生是官吏的前身。假如在这个阶段磨炼不够,教养学习不多,那么,将来踏入社会,就很难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这里强调的是从小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说:“人之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时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该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生受其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一个人从小培养一些好的习惯,将会给他带来终生的无穷收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50年便宣称:“正是一些长期的好习惯加上临时的行动,才构成了美德。”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记住: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中国有句古话:“慎之于始”,就是这个意思。如婴儿初生的时候,假使大人不放他在床上而抱在怀里睡的话,不消一个星期,就会养成要睡在怀里的习惯。又如小孩子大便,假使没有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的话,将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要养成这种定时大便的习惯必定要天天使他这样做,久而久之习惯便养成了。不过,在这种习惯没有养成之前,不能够有例外,即使大人在那时候有了别的事故,也不要忽略这种事情。还有一点尤其需要注意是教育的环境,一个好的习惯养成,父母是负有很大责任的,像父母的言行、暗示,对于儿女的习惯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因为父母与小孩在一起的时间长久,一举一动都很容易使小孩子模仿的,其他在小孩子周围的人,也要影响到小孩子的习惯。所以,环境的教育对于习惯的养成,是有密切关系的。

总之,习惯与人生有很重要的关系。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让你一生受益。”我们必须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