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17332100000003

第3章

二七、唐胄上书进谏

唐胄,字平侯,琼山人,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考中进士,官授户部主事。后来因为了忧归家尽孝。刘瑾罢斥那些守丧期满却还久不上任的官员,唐胄因此被罢职。刘瑾被杀后,朝廷召用他,他因为母亲年老而没有出来。

嘉靖初年(公元1522年),朝廷起用原来的官员。唐胄上书内官织造,请求为宋朝守节而死的大臣赵与珞追溢立词。后来,唐胄晋升为员外郎,又升为广西提学企事。他命令土官及瑶、蛮民众送子弟人学学习。后来他又被擢升为金腾副使。土官莽信暴虐,他设计抓住了莽信。木邦、孟养打仗,唐胄派人宣布晓谕,木邦于是献上土地。他还几次调任广西左布政使。官军讨伐古田贼军,久久都没有成效,唐胄派人招抚他们。贼军首领说:“这是从前让我们的子弟人学学习的唐使君呀!”于是便放下了武器。

后来,唐胄擢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然后又调往山东,后来升任南京户部右侍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改到北方任职,升为左侍郎。皇帝因为安南久不进贡,准备派兵讨伐,郭勋又赞同这件事。皇帝下令派锦衣官去问问情况,朝廷内外军队整装待发。唐胄上书进谏道:如今之事,如果只是想让它修进贡之礼而已,就不必用兵,也不必派官去。要是想讨伐它,则有七个不可以的原因。请让我一一讲来。

古代帝王不用治理中国的办法来治理蛮夷,因此不征讨安南,这是写在祖训里的。这是其一。

太宗皇帝灭了黎季牦,寻求陈氏的后人没有找到,于是开如在那里设置郡县。后来战乱不断,仁朝每每以此为憾。章皇帝为完成先帝遗愿,放弃了那里而不守护,现在我们应该沿循;日例。这是其外夷纷争,这是中国的福分。安南从五代到元朝,更换了曲、刘、绍、吴、丁、黎、李、陈八姓,兴衰更迭,因而岭南外的警报就少了。如今蛮夷纷争,我们正该不过问,为什么却要使子民受到损害而威慑小丑,割下心腹之肉来补四肢呢?这样做无益有害呀。这是其三。

如果说是因为中国与安南接壤,应该乘它们混乱而攻取它。我考证了马援南征的史实,他深人浪泊,士卒几乎死了一半,所立的铜柱为汉朝边境的终极,却近得只在现在的思明府罢了。以往各朝虽然曾经平定过安南,然而安南却屡服屡叛。中国军队、马匹、物资丧失了有几十万。竭尽二十多年的财力,却仅得了数十个郡县的虚名罢了。何况还有征讨却不能攻克,像宋太宗、宋神宗、元宪宗、元世祖各朝的旧事呢?这可以作为借鉴啊。这是其四。

那些外邦进贡,是对他们有利的。一来因奉顺天朝正朔而加强在国内的威望,二来可以通贸经商使国家富足。因此它们虽然现在有战乱,仍时时呈奉表笺,进贡方物,叩关求人,但守关大臣却因为他们姓名不符拒绝让他们通行。这是他们想进贡却无法进贡呀,而并非抗拒进贡。因为这样而讨伐他,名不正言不顺。这是其五。

发兵就需要粮饷。如今四川有采木的劳役,贵州有在凯口战斗的军队,而两广所积蓄的几十万粮饷,都消耗在田川岑猛的战役中了。而且现在大的工程又很频繁,所有的军需储备都快用尽。发兵几十万,用什么供给呢?这是其六。

然而我所担忧的,还不止这些。唐朝的衰落,从唐明皇征讨南诏的战役开始。宋朝的衰落,从宋神宗讨伐辽国的战役开始。如今北方敌寇日渐强盛,占据了我河套地区。戍边士卒屡次叛乱,毁坏我们的防线。北方的威胁正大,怎能再提南征的建议呢?如果有什么不测,谁负这个责任?这是其七。

锦衣卫官员乃是武人,不识大体。如果稍微弄错的是非的实情,使他们不服,反而有损大朝国威。即使察问到了实情,讨伐它不行,不讨伐也不行。这就是说忧患不在于外夷,而在国内啊。请陛下停止派出调查情况的官员,罢免一切征调,这样天下就大幸了。

奏章下发到兵部,请求听从这个建议。得到旨意后,等到调查的官员回来再商议。第二年四月,皇帝决计要征讨安南。侍郎潘珍、两广总督潘旦、巡按御史余光相继进谏,都未被采纳。后来派毛伯温前往征讨,终于招降了安南。

二八、任用官吏的规章

寇准做宰相时,用人不拘一格,同僚们对此十分不高兴。不久,又要任用官吏,同僚们派人拿着规章送给寇准,寇准说:“宰相为朝廷考察官吏,应该推举贤才,撤免不肖之人;如果一概按例行事,宰相的功能就不过等同于一个普通的吏职罢了。”寇准时常以澶渊退兵之功而自负,就连未真宗也因此对他格外厚待,从而引起王钦若的深深嫉恨。有一天,群臣朝会皇帝,寇准有事先行退朝,真宗一直目送着他离去。王钦若见机会来了,便问真宗说:“陛下尊敬寇准,是因为他对国家有功吗?”真宗说:“是的。”王钦若说:“澶渊之战,陛下不以为耻,却说寇准对国家有功,这是为什么呢?”真宗十分惊愕地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说呢?”王铁若回答;“因兵临城下,以屈辱条件换取的盟约,在《春秋》中被认为是一种耻辱;澶渊之盟,正是这样的城下之盟,以陛下天子的尊贵会签订这样的盟约,还有什么样的耻辱能比它更大呢!”真宗听后,揪然不悦。王钦若又说:“陛下知道赌博吧,赌博的人在快输光的时候,便罄其所有,以求一博,这就叫最后的孤注,陛下如今就是寇准手中的孤注,他对您的利用已达到十分危险的地步了”。

从此以后,宋真宗开始对寇准逐渐冷淡。在王钦若巧使离间计的第二年,便将寇准贬为刑部尚书,出任陕州知府,并任用王旦做宰相。真宗对王旦说:“寇准爱对人封官许愿,当做自己的恩惠来施舍,你做宰相后,一定要引以为戒!”

二九、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的原意是:彼此离开三天,就会有新的认识。现常用来比喻用新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在实际使用中,它又多被人说成是“刮目相看”,其意思是一样的。由于在典故中“士别三日”和“刮目相待”是连用的,因此,也有人用“士别三日”,来表达这层意思。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他15岁从军,跟着姐夫邓当,追随“小霸王”孙策南征北战。邓当死后,他接替姐夫领兵,由于治军严谨,屡建奇功,在辅佐孙策的弟弟孙权的过程中,征伐黄祖,参加赤壁大战,拒曹攻皖,战功卓著,深得孙权的赏识。先后任别部司马、横野中郎将、虎威将军。行伍出身的吕蒙,最初文化水平很低,每次陈述军情,常常口授其词,由他人记录后,作为上奏的文书。为此,孙权曾劝他说:“你如今已经做了将军,不能不读书学习。”吕蒙却不以为然,常以军务繁忙为托辞。孙权说:“我并不是让你成为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你再忙还能比我忙吗?我坚持读书,很有收获。”吕蒙这才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利用戎马倥偬的间隙发奋读书。数年后,接替死后的周瑜到陆口,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嘉鱼陆溪口,领兵的鲁肃在赴任时路过吕蒙的军营。鲁肃出身士族,内心有些轻视吕蒙,曾想一过了之。有人劝谏鲁肃:“吕将军功名日益显著,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他,您应该去拜访他。”

于是鲁肃来到吕蒙的军营。酒喝到尽兴的时候,吕蒙问鲁肃:“您肩负国家重任,与占据荆州的关羽邻近,将采用什么计策谋略,以防备预料不到的事情呢?”鲁肃随口便答:“看情形随机应变。”吕蒙严肃地说:“现在吴蜀虽然联盟,而关羽占据荆州,总是吴国心腹之患,计策怎能不预先设定呢?”接着他给鲁肃提出了五条计策,鲁肃听后大惊,随即恭敬地走下席位,走近吕蒙,轻拍着吕蒙的肩说:“吕子明,我不知道您的谋略竟达到这样高的水平,你再也不是原来那个有勇无谋的阿蒙了。”吕蒙笑着回答说:“分别二天,就应该重新认识,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建安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17年,鲁肃病死,临终向孙权举荐吕蒙,接替自己到陆口就任都督。吕蒙果然不负众望,三年后,用计袭取了荆州,逼得关羽败走麦城。吕蒙一生对吴国最主要的贡献,就是策划和主持了夺回荆州的战役,为吴国政权的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是与他勤于读书,发奋学习,从而胆识大增,谋略出奇,密不可分的。通过学习,吕蒙的人格也有提高,他关心部属,善待俘虏,举荐不计私怨,深受部下拥戴,这才有了袭取荆州的胜利,并被封为孱侯。但不久旧病复发,不治而死,死时年仅42岁。临终前,吕蒙嘱咐家人,将所有的赏赐全部上缴国家,丧事务必简单节约。孙权后来多次提到此事,深感钦佩。

关于吕蒙读书学习的故事,通晓古今的毛泽东,是给予肯定的。他在1958年9月视察安徽时,对同行的人说:“吕蒙是行伍出身的,没有文化,很感不便。后来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了劝告,勤奋苦读,以后当了东吴的统帅。现在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文化的,他们不可不读《三国志》的《吕蒙传》。”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的情况与50年代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依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学习,学习,再学习,仍然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惟如此,我们这支军队才能永远令世人刮目相待。

三〇、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常被人们用来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这句成语的典源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个故事:吴、蜀、魏三足鼎立到了后期,孙权、刘备、曹操相继去世,他们的后代不像前辈那样叱咤风云,雄才大略,逐渐露出衰败之气,尤以蜀国后主刘禅为最。

刘禅是刘备的长子,小名阿斗,就是赵云大战长坂坡从万马丛中救出的那个婴孩。刘备病逝以后,他袭位于成都,当时年仅17岁。刘禅是个没有出息的庸碌之辈,在他即位之初,有盖世英才诸葛亮等旧臣的辅佐,还可以维持下去。诸葛亮死后,蜀国每况愈下,特别是诸葛亮选定培养的大司马蒋琬病逝,大将军费讳被杀后,刘禅终日热衷于声色犬马,重用宦官黄皓,朝政日益腐败。

诸葛亮病逝时,曾把伐魏的重任托付给大将军姜维。姜维领兵在外作战,黄皓私下里对刘禅说姜维要谋反,昏聩的刘禅不问青红皂白,就下诏要姜维迅速返回成都,以致丧失了与魏军主力决战的大好时机,蜀军无功而返。

不久,魏国大举进兵,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分两路攻打蜀国。姜维领军镇守剑阁与钟会相持。邓艾则绕过宜守难攻的剑阁,从小路翻山越岭,经阳平突然出现在锦竹。面对魏军,在成都只会吃喝玩乐的刘禅,顿时慌了手脚。是战,是降,是投靠东吴,还是退守蜀国内地,在大臣们的众说纷纭中,刘禅选择了降魏,还下令让在剑阁与魏军作战的姜维也放下武器。其实,此时蜀军主力并未受到重创,仅成都城内还有数万人马,如果姜维全军驰兵救援,两面夹击,完全有可能消灭邓艾。但刘禅为了保全性命,竟然拱手让出了刘备苦心经营多年的江山。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刘湛哭劝刘禅背水一战,被刘禅赶出宫门,刘湛大哭,拔剑先杀妻儿,随后自杀。前方将士闻讯拔刀砍石,痛心疾首。姜维更是仰天长叹:真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姜维曾想先诈降钟会,再寻找机会复国,但消息走漏,自己死于乱军之中。

降魏的刘禅被押往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为了答谢司马昭不杀之恩,第二天,刘禅带着投降的蜀官来到司马昭的府中,司马昭备洒款待,并命蜀人在筵席前弹奏蜀乐,表演蜀国的歌舞,在座的蜀官不胜感伤,都掩面流泪,只有刘禅嬉笑不止,毫无悲忧之情。司马昭轻轻叹了口气,问刘禅:“你还想念蜀国吗?”刘禅随口回答:“这里很快乐,一点也不想蜀国了。”一会儿,刘禅起身更衣,手下一位叫郜正的大臣跟着出来说:“你怎么可以说不想蜀国了呢,如果司马昭再问你,你就哭着说‘先人之墓,远在蜀地,无时不在想念它’,这样,他就会让你回去了。”刘禅牢记在心,重新入席。果然司马昭又问:“你还想念蜀国吗?”刘禅就照着郜正的话,一字不改地回答了,可他想哭却没有眼泪,只好把眼睛闭起来。司马昭问:“你说的怎么像是郜正的话啊!”刘禅不假思索地答:“是啊,就是他说的话啊!”说得司马昭和左右大臣都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人们就把那些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的人的所作所为,称作“乐不思蜀”。

三一、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典出多处,我们取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作例。词的原文是这样的: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的最后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三国时期吴国创立者孙权的仰慕与怀念,意思是说,细数天下英雄,又有谁足以成为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与刘备了,人们想要生儿子,就应当生个像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孙权,表字仲谋,他为什么能让诗人以及许多后人赞叹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他的经历。

孙权,吴郡富泰(今浙江富阳)人,出身于将门,孙武之后。他的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军事将领。孙权自幼追随父兄,艰苦、动荡的军旅生活,培养了他深谋远虑、倔强刚毅的性格。孙权15岁任阳羡县长官,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孙策被害,江东六郡的军政大权交给了年仅18岁的孙权。孙权在周瑜、鲁肃等人的辅佐下,精心治理属地,公元208年,联合刘备,以弱小之师大败号称拥有百万大军的曹操于赤壁。221年,他大胆启用年轻的陆逊,于夷陵之战中又战胜了刘备。孙权治军严谨,有一年,曹操举兵攻江东,与孙权在濡须对峙了一个多月,曹操从远处眺望孙权的军队,赞叹孙权的军队严明整肃,于是就撤军了。孙权军事上的深谋远虑,还表现在他的居安思危上。吴、蜀、魏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后,曾出现过一段暂时的平静。当时吴国的不少军事将领思想上因此产生了麻痹。孙权特地下达命令说:“我们在生存时,不能忘记有灭亡;在安居时,一定要想到危机。”汉代有一位名臣叫隽不疑,他生活在社会安定和平的年代,刀剑却从不离身。所以,军备是时刻不可忘记的。关羽水淹七军,俘虏了魏国的左将军于禁,吕蒙袭取荆州后,对如何处置于禁,意见不一。孙权从战略高度考虑,派人把于禁送回了魏国,很得魏文帝曹丕的钦佩。关于孙权劝吕蒙读书学习的事,更是为人们所称道。毛泽东在读《吕蒙传》这一段时,特别赞扬孙权的这一举动。

孙权称帝后,下令各州、郡,想办法利用战争间隙让老百姓休养生息,鼓励农业生产。陆逊建议各位将军带头广开农田,孙权不仅给予支持,而且身体力行。他与太子亲自耕种分配的田地,把拉车的八头牛分成四对进行农耕。孙权还组织过舰队航海至夷州,也就是现在的台湾。

魏文帝曹丕曾问吴国使臣赵咨:“你说吴王孙权是雄才大略的君主,有什么具体内容吗?”赵咨回答:“在众多平凡的人当中选用了鲁肃,这是吴王超众的智慧;在众多平凡的军人中,越级提拔吕蒙,这是吴王的明智;俘虏到了于禁而不加害于他,这是吴王的仁义;夺取荆州,兵不血刃,这是吴王的智慧;占据江东,虎视天下,这是吴王的雄才。”这段评价是很能说明孙权的为人与政绩的。毛泽东对孙权也很赞赏,他非常喜欢吟诵辛弃疾的《南乡子》,有时还故意把最后一句改为“当今惜无孙仲谋”,表达了他对一代豪杰孙权的赞赏之情。

三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此典出自《晋书·谢立传》:“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这段文字,是“风声鹤唳”这个典故的最早记载。意思是苻坚的溃败之兵,听到风声和鹤叫,以为是追兵呼喊。形容疑惧惊慌,一有风吹草动,神经便极度紧张。

故事说的是太元八年,就是公元383年的秋天。秦主苻坚一声令下,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晋地进发,首尾连绵一千多里,蔚为壮观。

当时晋国只有八万将士,苻坚想以强凌弱,一举消灭晋国。然而,真正的悲剧开始了。苻坚遭到了弱小的晋国强有力的抵抗。

晋国的丞相谢安亲自统领八万水陆精兵,指挥抗敌。他命龙骧将军胡彬带五千水军,星夜增援寿阳;命谢石、谢玄率大军北上。

当胡彬的五千水军行到硖石(今安徽凤台县西南)的时候,寿阳已在两天前被苻融攻陷。与此同时,慕容垂也攻占了郧城(今湖北安陆县)。胡彬当机立断在硖石驻扎。

硖石是淮河上的一个重要关隘。胡彬的部队刚刚扎好营寨,秦军蜂拥而来,将胡彬的五千人马团团围住。

秦军一面围攻硖石,一面调派大将梁成率五万人马抢占洛涧(今安徽怀远县东南,洛水与淮水的汇合处)。胡彬顿时感到事态严重。要是秦军拿下了洛涧,便挡住了晋军北上抗秦的路线,硖石也就孤立无援了。他几次率军突围,但均被强大的秦军挡住,更严重的是,部队的粮秣也快没了。

在这紧急关头,胡彬一面派人去求救兵,一面迷惑敌人。他让部队三五成群地在山坡上筛土,装进麻袋。秦军一看,以为晋军在筛粮食呢!便认为晋军兵精粮足,放慢了进攻。

说到这里,得提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叫朱序。朱序本来是东晋的将领,曾任梁州刺史,后镇守襄阳。四年前,秦军攻打襄阳时,由于他手下的将领叛变,襄阳被攻陷。朱序被俘后,苻坚让他当了秦国的尚书,朱序虽然在秦国为官,却“身在秦营心在晋”。

苻坚想利用朱序前去劝降东晋将领。谁知朱序将秦军的作战计划和盘托出,并献计说,苻坚虽然拥有百万大军,但战线过长,大部分军队尚在进军途中,先锋部队不过三十万人,如果先发制人,突然袭击,将先锋部队一举击溃,就能挫伤秦军的锐气,扭转战局。倘若等到秦军全部人马到齐,恐怕晋军再也没有回天之术了。

晋军经过讨论,认为朱序的计谋是眼下惟一克敌制胜的法宝。他们当即组成五千人的精锐先锋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渡过洛涧,向秦军兵营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混战中斩杀了秦军大将梁成。主将一死,群龙无首,秦军四散逃命,他们自相践踏,溺死者不计其数,紧接着,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了硖石之围,把秦军逼过淝水。

三战俱败,秦军锐气顿消。为搞清楚晋军的虚实动向,苻坚让众将陪他登上寿阳城头察看。目极之处,旌旗猎猎,杀声震天。他问苻融,晋军到底有多少人马?苻融说大约有十多万。苻坚忽然惊叫着说:“你看,那边山上不都是晋兵吗?”众将一看,只见八公山上,影影绰绰。苻坚不禁失声叫道:“只这一处就有十万之众!”其实,他将山上的草木当成了晋军。这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草木皆兵”典故的源头。

秦、晋两军在淝水对峙。晋军为赶在秦军到齐之前一举击败秦军,便派人给苻融写了封信,信中说:你们能否往后撤出一箭之地,腾出一块交战的地方,让我们渡过淝水,再决一胜负。苻融拿着信找苻坚,苻坚心生一计,决定让晋军渡河。许多将领强烈反对。苻坚却说:“兵不厌诈!兵书上讲‘半渡击之’,难道这个道理你们也不明白?”

苻坚是想将晋军放过淝水一半的时候再攻击,把晋兵消灭在淝水之中。哪料想,晋军一过河,惧战的秦兵岂能抵挡得住!千军万马只顾逃命,死伤不计其数。苻坚夹在溃逃的队伍中,夺路而去,耳边传来尖厉的风声和鹤群的叫声,都以为是追来的晋军。这就是“风声鹤唳”的典故,用以形容秦兵的惊慌失措。晋军穷追猛打,直到收复了寿阳才收兵。

弱小的晋国,以八万之师,打败了秦国的百万大军,创下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看来,兵不在多而贵在精。

三三、三箭定天

“三箭定天山”这个典故,出自《旧唐书·薛仁贵传》。原文是这样的:

薛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为边患”。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薛仁贵在卫戍天山。发三箭射杀三人,威慑敌营,敌人俯首请降。后人以此喻指武将的武艺高强和功勋卓著。

关于这个典故,曾有一种说法:贞观十九年,高丽国发生政变,一个名叫泉盖苏文的酋长,杀了国王高建武及官员一百多人,并攻打新罗和百济。

这两地派使者向唐朝求救。三月,唐太宗率大军亲征。双方经多次激战,未分胜负,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在一次战斗中,薛仁贵身着白色铠甲,骑一匹白马,挥舞着方天画戟,冲入敌阵,所向披靡。当时,太宗在高处观战,对薛仁贵的骁勇十分赞赏。战斗结束后,太宗召见薛仁贵,封其为游击将军,赐给金帛。

这个故事,经后人演绎,竟张冠李戴,甚至编造出一些所谓东征的荒唐故事,在民间流传。大概的意思是说,“三箭定天山”的地点是在辽宁省凤城县的凤凰山,山上有两块巨石交叠,远远看去,有个比一间房子还大的孔,说这就是当年的“箭孔”。其实,这是谬误。薛仁贵在天山作战,应是十五年后的事情。故事发生在唐高宗显庆年间,薛仁贵当时任铁勒道行军副总管。天山下有个叫“九姓”的部族来侵扰,薛仁贵领兵应战。他连发三箭,射杀对方三名将领。对方惧而投降,于是军中流传出一首“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歌。这才是“三箭定天山”典故的由来。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经二万五千里长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后,毛主席给彭德怀写了一首祝捷诗,歌颂红军的英勇。诗中有两句是:“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把这首诗改过后,送还给毛主席。诗中的这两句修改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英勇红军”,一时成为美谈,流传于世。

反应第三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之与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

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译文】

了解别人先要从了解自己开始,只有了解了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真正了解别人,彼此之间感情自然和睦,就像比目鱼并行一样形影不离。

掌握他人形象,如光与影相随,观察对方言辞,不可有所疏忽,就像磁石吸引铁针,舌头舔食烤熟的排骨一样。

与人相交也不在深厚,只要方式得法对方就会很快地向我敞开情怀。这其中的关系,就像阴与阳、圆形和方形一样有一定的规则。在对方迹象尚未出现之前,用圆通、灵活的方法去引导对方;当对方形迹已经出现时,就用一定的原则去衡量他。进退左右等各种行动都应按这种法则去掌握。

如果不能自己确定下来,制定一些考察人的准则,就不能很好地管理人才,统治别人,处理事情就会笨拙,运用的技巧就会不够,这就叫做“沉迷于感情迷失正道”。只有先严格审定自己,确定好一种考察他人的准则制度,而后才能统治他人而无形无迹。在管理上施用谋略,使人们根本看不见整个制度的所在,未见其门却又自然地进入这扇门,这就达到了最高境界。

【感悟】

想要了解别人,先要了解自己,想要审定别人,先要审定自己,掌握了别人而别人还未觉察才是最高的手段。既了解别人,又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掌握全面的人,才能真正制胜别人。

【故事】

一、鸿鸽与鸡

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巨子田饶追随鲁哀公多年,一直尽心办事,但始终没有受到重用,心中不免忿忿不平。有一天,田饶对鲁哀公说:“我将离开您,象鸿鹄那样远走高飞了。”

鲁哀公问:“为什么呢?”

田饶答道:“您难道没有看见雄鸡吗?它头戴红冠,气度文雅:脚上有距,使于进行搏斗;强敌在面前时,敢于争斗,具有勇敢的气质;遇到食物时,呼唤同伴,不独自享受,这是仁慈的表现;打鸣报晓,长年累月,从不误时,是它守信用的美德。对于一只鸡来说,兼有这五个方面的优长,实在是很可贵的。可是您还是天天煮着它吃,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鸡的处所与您的处所很近,得来容易。而鸿鹄呢,展翅千里,栖息在您的园林池塘里,捕捉您的鱼鳖,啄食你的粮食。它们没有雄鸡那五种美德,而您却以它们为高贵,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们的处所与您的处所相距很远,得之不易。所以,我要学鸿鸽,离开您远走高飞。”

一番话。使鲁哀公十分惭愧,对身边的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不去发现他们的优点特长,以致埋没人才。相反以为远道的和尚会念经,因不熟悉,只凭一点印象就委以重任,的确不是合适的为君之道。

二、拉断帽带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励精图治,国家渐渐强盛。

一天,楚庄王设宴,款待群臣,并要自己特别宠爱的美人为大家劝酒。天幕低垂,烛光摇曳,君臣武将们喝得兴高采烈。突然,一阵大风吹过宫殿,所有的蜡烛同时都被吹灭了,宴席上顿时一片漆黑。

正在这时,那位在席间劝酒的美人,不知被谁在黑暗中拽住了衣袖。她喊又不敢喊,走又走不掉。情急之中,她一把拉断了那个人的帽带,那人一慌、她才挣脱了身子。

美人跑到楚庄王身边,向他哭诉被人调戏的经过,并告诉他那人的帽带被她拉断,待蜡烛全被重新点燃后,一检查帽带就能把那个人抓出来。

楚庄王听了,心想:这可能是某个人酒后的一时冲动,如果为了显示妇人的贞节,将那人治罪,不仅把热烈的晚宴气氛全搅了,还会让人觉得自己宠美人而轻大臣武将,今后谁还愿尽忠效力呢?因此不应按美人的要求做。于是,他趁蜡烛尚未全部点燃,在昏暗之中大声喊道:“在这丰盛的宴会上,诸位一定要开怀畅饮,谁的帽带要是还系得好好的,没有断开,谁就没有酒量!”

在坐的人为了讨楚庄王的欢心,纷纷把自己的帽带都扯断了,等宫殿再度辉煌时,所有的人的帽带都是断的,调戏美人的人也就无从查处了。

在这以后的围攻郑国的战役中,有一位武将奋勇当先,五个回合就斩下五个敌军的首级,令敌人丧胆。楚国在那次战役中大获全胜,据说,那位最勇猛的武将,就是那个晚宴上被美女拉断帽带的人。

三、不受蒙蔽

战国初期,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儿子齐威王刚刚继承父位时,和楚庄王最初执政时有点相似。他不大把国家大事搁在心上。楚庄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可是齐威王一连九年,不飞不鸣。

在这九年当中,韩国、赵国、魏国时常来侵犯齐国,可齐威王也不着急,打了败仗,他也好像满不在乎,还不准大臣们对他进行劝说。

有一天,有位琴师求见齐威王。他自我介绍说他是齐国人,叫骏忌,听说齐威王爱听音乐,特来拜见。齐威王听说琴师求见,就同意让他进官。

驺忌拜见国君后,把琴放好,调准了琴弦,像是要弹琴的样子,可是把两个手搁在琴弦上就不动了。齐威王问道:“你调了弦,怎么不弹呐?”驺忌说。我不光会弹琴“还懂得弹琴的一套大道理。’”齐威王不大清楚弹琴其中的道理,就让他给讲讲。于是,驺忌把弹琴的道理讲得天花乱坠,玄而又玄。

齐威王听得似懂非懂,终于不耐烦了,对驺忌说:“你已经说了半天,为什么还不给我弹琴呐?”骏忌反问道:“君主您瞧我老拿着琴不弹,有点不乐意了吧?怪不得齐国人瞧着您老拿着齐国这张大琴,九年都不动一个指头,也有点不乐意呢!”齐威王立即起身说:“原来先生是拿琴来劝我的,我明白了。”

他命令人把琴拿下去,就和驻忌谈论起国家大事来。骏忌劝他搜罗人才,重用有能耐的人,增加生产,节省财物,训练兵马,建立霸主的功业。齐威王听得非常高兴,就拜驺忌为宰相,帮助他整顿朝廷的事务和全国各地的官员。

驺忌做了宰相后,帮助齐威王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全国百姓都称齐威王是个英明的君主。齐威王因此非常得意,驺忌见此有些耽心,怕齐威王骄傲起来,就想找个机会提醒提醒他。

那一天,驺忌早上起来,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对着镜子瞧瞧,觉得自己很漂亮。心里很得意。他问自己的妻子说;“我跟北城的徐公比起来,哪个漂亮?”他说的那位徐公,是齐国著名的美男子。妻子听他这样问,就不加思考地说:“当然是您美,徐公哪比得上您哪!”

驺忌不大相信妻子的话,就问刚走进房间的使唤丫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到底哪个漂亮?”使唤丫头说:“还是您漂亮、徐公比不上您!”

过了一会儿,有一位客人来到驺忌家,两个人坐着谈了会几天。这位客人是来向驺忌借钱的,驻忌对他又问了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和驺忌妻子、使唤丫头的回答也是一样的,说骏忌比徐公漂亮。

凑巧的是,一第二天,城北徐公到驺忌家拜访他。驺忌一见徐公,不觉一愣,天下竟有这么漂亮的美男子!他觉得自己长得比不上徐公。他偷偷地照了照镜子,再对比一下徐公,越照越对比,越觉得自己远不如徐公漂亮。

这天晚上,驺忌躺在床上琢磨来琢磨去,终于悟出其中的道理,而且想到;恰恰可以用这个道理去劝说齐威王。

第二天清晨,驺忌来到宫中,把这两天关于自己和徐公的事情讲给齐威王听,自己是怎样问的,妻子、使唤丫头、客人是如何回答的,都详细说了一遍。

齐威王听了,笑笑问:“你说你比不上徐公漂亮,可你的妻子、使唤丫头、客人。为什么都说你比徐公美呢?”驺忌说:“我的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她偏向我;我的使唤丫头说我漂亮,是因为她地位低,怕我;我的朋友说徐公不如我,是因为他有求于我,故意恭维我。”

齐威王说:“你讲得对一,听了别人的话,是得好好考虑一下,不然的话、就容易受蒙蔽。”驺忌紧接着说:“是呀!我想齐国有方圆1000多里土地,120座城池。王宫里的美女,一伺候君王您的随从,没有一个不想讨君王您喜欢的;朝廷里的群臣,没有一个不害怕君王您的;全国各地的人,没有一个不想得到君王您的照顾,有求于您的。从这些情况看来。您是很容易受到蒙蔽的,所以您一定要提高警惕。”

驺忌的这一番话,使齐威王觉得很有道理。他立刻下了一道命令:“不论朝廷大臣、地方官吏和老百姓,能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能以书面方式指出我的过错的,得中等奖赏;就是能在背后议论我的过错的,也能得;下等奖赏。”

四、民为邦本

“民为邦本”意思是,人民是立国的根本,要治理好国家,必须依靠人民,而不能违背民众的意愿。

此典出自《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而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夏朝的国君太康,本来是大禹的孙子,他在继任国君后荒淫无度,不问国事,一天到晚只知打猎寻乐。所以,老百姓都非常怨恨他。有一次,太康到洛水的南面去打猎,连续一百天不回京城。有穷国的君主羿趁机起兵反叛,并鼓动夏国的老百姓,把太康阻止在黄河南岸。于是,羿篡夺取了夏国的政权。

太康有五个弟弟,当羿起兵反叛时,他们用车载着母亲从京城逃了出来。虽然他们都非常怨恨太康,但心想:“我们是夏国的子孙,怎么因羿叛乱就躲得远远的呢?我们一定要恢复夏国。”因此,他们就和母亲一起在洛水之滨住了下来。

后来,太康的五个弟弟一起作了一首歌,赞扬大禹的功劳,谴责太康的荒淫,其中一段歌词是:英明的祖先告诫我们:人民不可鄙视而只能亲近。国家有了人民,好比大树扎下了稳固的根。一个人统领着万民,就好比用腐朽的绳索驾驶着快马在奔驰,随时要战战兢兢(“皇祖有训,民可近而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太康死后,弟弟中康做了国君。后来,羿也荒淫无道,老百姓纷纷起来反抗。中康和他的弟弟们趁机起兵,恢复了夏国。

五、牛头马肉

“牛头马肉”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允许别人做的事,自己首先不要做。以身作则,才能取信于人。

此典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佔月而国莫之服’”

这段话意思是说:齐灵公喜欢内宫的妇女女扮男装,结果上行下效,蔚然成风,全国妇女都穿起了男装。

于是灵公就派官吏禁止这种现象,下令说:“凡是女扮男装的,一律撕毁所穿衣服,扯断所系带子。”

然而,尽管人们亲眼看到有人遭到惩罚,但是女扮男装的风气依然禁止不了。

灵公为了这件事伤透了脑筋。有一天,晏子进见,灵公问道:“我让官吏严禁国中女扮男装,还下令毁掉她们的衣带,这一切人们都亲眼看到了,为什么还禁止不了呢?”

晏子回答说:“您允许宫廷嫔妃女扮男装,却禁止宫外的妇女女扮男装,这好比肉店门口高悬牛头的招牌,而里面卖的却是马肉。您为什么不首先禁止内宫女扮男装呢?那样,外面的人就会遵守规定了。”

灵公听了说:“好。”于是,下令禁止宫中女扮男装,不到一个月,果然全国便没有人再敢女扮男装了。

六、妒贤嫉能

“妒贤嫉能”即嫉妒和憎恨贤能之士。后人用这个典故比喻对有才能的人妒忌。

此典出自《汉书·高帝纪第一下》:“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与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项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他跟随叔父项梁在吴地起义。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在楚汉战争中,被另一支抗秦力量刘邦击败,自刎而死。

项羽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在他起兵抗秦以后,曾经有很多贤臣名将,如范增、陈平、英布、韩信等,投靠在他的手下。他不是看不起他们,而是因为妒忌这些人的才能,致使这些人不是弃楚归汉就是愤然离去。韩信归汉后,成了刘邦和项羽争斗中致项羽于死地的大将。在著名的鸿门宴上,范增劝项羽杀掉刘邦,项羽不仅不听从劝告,反而中了陈平、刘邦施的反间计,罢免了范增的权力,致使范增愤然离去,病死途中。由于项羽不善用人,最后终于成了孤家寡人,演出了一场“霸王别姬”的惨剧。

汉朝建立以后,有一次刘邦大宴群臣。席间,刘邦问:“为什么我能取得天下,而项羽就失去了天下呢?”大臣高起、王陵回答说:“项羽妒贤嫉能,害功臣,疑贤者,所以他失掉了天下。”

七、恶贯满盈

“恶贯满盈”比喻坏事做得太多或坏事已做到了尽头,该是受到惩罚的时候了。

此典出自《尚书·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商朝末年,商纣王残暴无道,不但老百姓反对他,诸侯们也对他非常反感。当时有一个诸侯叫姬昌,在他的治理下施行仁政,大家都赞扬他,诸侯们也拥戴他,纣王便把他囚禁起来;后来姬昌的近臣献了许多美人和财帛给纣王,姬昌才得到释放。到他儿子姬发(即周武王)即位,便率领诸侯起兵讨伐商纣,在孟津渡黄河,向商都朝歌进攻。在牧野地方,与纣王的军队交战。周武王所率的是仁义之师,深受百姓的拥护,而纣王的军队却是深被老百姓摒弃和憎恶的,结果纣王大败,自焚而死,商朝也就此灭亡。

八、尔虞我诈

“尔虞我诈”用来比喻互相猜疑、互相欺骗。

此典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春秋时期,鲁宣公十四年九月,楚国去攻打弱小的宋国,楚庄王亲率大军,团团围住了宋国的都城。由于宋国军民同仇敌忾,坚守不懈,直到第二年五月,楚军还是打不进去。这时,楚庄王准备传令退兵。

楚国大夫申舟(名无畏,即毋畏)的儿子申犀在楚庄王的马前叩头说:“我父亲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在宋国,他为了不违背你的命令,毅然路过宋国,结果被扣留而死。而你也在我父亲临行前许下诺言,说如果申舟被杀,你一定讨伐宋国。而现在,你却要放弃以前的诺言了。”楚庄王无话可说。这时候,申叔时正在给楚庄王驾车,搭话说:“我建议在阵地上修建房屋,并把一部分能够种田的战士派回去从事生产,以此表示我军要继续围困下去,如此一来,宋国必定会投降。”楚庄王采纳了申叔时的建议。

宋国果然感到恐惧不已,就派官员华元深夜混进楚国的军营,把楚将子反从床上抓起来,说:“我们的国君派我来向你说明我们的困难,他说,我们国家没有粮食吃,只好互相交换小孩来吃;没有柴烧,只好拆开尸骨当柴烧。尽管这样,如果你们要强迫我们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我们全国上下宁肯战死,也决不会投降。如果你们退兵三十里,我们就接受你们的条件!”子反已经落到华元手里,非常胆怯,只好先跟华元订了口头上的条约,然后才把这件事报告了楚庄王,楚军先撤退三十里。

接着,宋、楚二国议和,华元到楚国做人质。条约上写着:“我不欺骗你,你也不欺骗我!”

九、邹忌照镜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善鼓琴的人,名叫邹忌,齐威王爱其才学,拜其为相,封成候。邹忌为相其间,择君子、修法律、督奸吏,对齐国的政治进行了改革,使齐成为可和魏相抗衡的强国。

邹忌是一个高大潇洒、风流倜傥的美男子。有一天早晨,他在镜前整顿衣冠,顺便问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那个更美?其妻说:当然是君美了,徐公那里比得上!邹忌听后心想:城北徐公是齐国第一美男子,我怎么比的上他呢?于是,邹忌又问其妾:我与徐公那个更美?妾答:徐公怎能比上君呢?

这日午间,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宾主坐定,邹忌问客人:我和徐公那个美?客人答道:徐公不如君美?第二天,徐公来到邹忌家做客。邹忌仔细看他,越看越觉得自己不如他,便对镜中自看,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徐公美。

到了晚上,邹忌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想了很多很多,为什么自己明明不如徐公貌美,可妻、妾、客人却都反说自己美呢?他想了半天终于明白:妻子之所以认为我美,那是她的偏爱;妾之所以认为我美,那是因为她惧怕我。邹忌想阿想。又四由这件生活小事,想到了国家大事,想到了齐威王身边众多的阿谀逢承者,不禁为国之安危深深的担优起来。

第二天,邹忌入朝见齐威王,说:臣自知相貌不及徐公美,可是臣的妻子因为偏爱臣,臣的妾因为畏惧臣,臣的客人因为有求于臣,都说臣比徐公美。今齐纵横千里。城池众多,宫中的妾妇和侍臣,没有不偏威王的;朝迁大臣,没有不畏惧威王的;四海之内,举国上下,大多的人都有求于威王。由此而看,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已经很深了。齐威王听了邹忌这番心腑话,不禁高声赞道:说得好,说得好!说完,立即下令:无论大臣、百姓,能当面只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写信劝谏寡人的,受中赏;能在人众会集的公共场所评论寡人的,受下赏。

此令初下,进谏的群臣一个接一个,门庭若市几个月后,虽想进谏的人,却没什么说的了。燕、韩、魏等国听说这件事后,都派使臣到齐国朝?见齐王,表示承认齐的盟主地位。齐国不用出兵做战,不费一兵一卒,齐威王身在朝廷,通过修明政治而战胜了别国。这是实在是齐威王礼贤下士,善于采纳他人意见的结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