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水民俗
17326800000006

第6章 传统婚嫁

说媒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好姻缘还得要红绳索引,好媳妇全凭好媒人。旧时结婚,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古代古人说:“媒合二姓曰媒,斟酌二姓曰妁”男为媒,女为妁。男的无自主选择的自由,女则“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女成婚还必须有媒人从中说合,才能够“结连理”。做“说媒”这种工作的人被人们称为“月老”、“媒人”、“红娘”、“冰人”、“执柯”等。

媒人的由来

很早以前,有两个村庄,一个叫东山庄,一个叫西山庄。东山庄里有一个聪明英俊的小伙叫赵景,西山庄里有一个美丽贤惠的姑娘叫阿彩。有一年,这两个人经过一位好心的老汉搭桥,成了亲。婚后,小两口相亲相爱,真是天生的一对,地配的一双。后来小两口想找那位老汉报答他。但是哪里都找不到,小夫妻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为他塑一尊像,放在家里来纪念。第二天阿彩就回来塑了一尊像,把他放在台上,可又怕被人看到后笑话,所以就拿米粘人,藏到柜里。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一天,小夫妻俩又思念起那位好心的老人。于是就把那藏着的米粘人拿出来,谁知道竟浑身发了霉。夫妻俩叹惜地呼出“霉人”两字。之后,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人们便把为青年牵红线的人称为“霉人”。后来,人们觉得“霉”字不雅,于是就把“霉人”改称为“媒人”。

月老系红绳的由来

杜陵地方有个叫韦国的小伙子,父母双亡,想早些娶媳妇。一次外出,途中在宋城南店,遇到一位老人靠着口袋坐着,借月光看书。韦国探头去看,只字不识,心想,我也念过几天书,连梵文都懂,怎么书上的字一个都不认识呢,便问老人,老人说是“婚牍”,专写谁娶谁人,谁嫁谁人的。韦国又问口袋里是什么,老人说是红绳子,用来系夫妇的脚腕子的,说是山水阻碍,或者是世代有仇,系住了就没跑,总要结成婚姻的。小伙子急切之下,问老人他的婚姻如何,老人说他的妻子是店北卖菜部老婆子的女儿,才3岁,等到17岁时才能嫁过来。小伙子见是个丑陋的女孩子,一怒之下便派人行刺,伤了女孩子的眉际,然后逃之夭夭。14年后,韦国做了相州参军,刺史王泰很赏识,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位女孩子容貌端丽,只是眉间常帖个花帖子,问了才知道是过去刺伤的那个女孩子,是被收养的,自此以后,韦国与这女子相亲相爱,由此后人称媒人为月老,称订婚的男女为“赤绳所系”。称媒人为“冰人”事见《晋书·索绳统》。称媒人为红娘源于《西厢记》。

三媒六证

很早以前,有3个聪明的皮匠,心肠很好,人们有什么难事,他们商量一下就办好了。有一个年轻人叫新郎,他向3个皮匠,他想要“六证”。“六证”是什么呢?把3个皮匠难住了,他们跑东跑西,跑了一山又一山,一道河又一道河,一个村又一个村,就是买不到“六证”。一天,他们在河边遇见一位叫新娘的姑娘洗衣服,经问,姑娘愿意卖给三个皮匠“六证”。回到姑娘家里,新娘拿出1个升子,1把剪子,1把尺子,1面镜子,1个算盘,1杆秤,3个皮匠认为新娘错了,新娘说怎么错了,这怎么不叫“六证”呢?要知粮食多少升子作证,衣服做得好坏尺子作证,要知布多少尺子作证,要看容颜的好坏镜子作证,要晓得东西的轻重用秤作证,要把账结清算盘作证。3个皮匠此时才恍然大悟,付了20两银子,把六样东西买回来交给新郎。新郎就爱上这位新娘,就请3个皮匠说媒。新娘要试新郎的才学,唱道:不用门来不用窗,无柱无瓦又无梁,上上下下不沾水,天生地长石头墙,要新郎三天内盖间按她唱的房。新郎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唱道:洞外百花飘香,洞内冬暖夏凉,方向坐北朝南,避风向阳。新娘见新郎真有学问,就嫁给了新郎。从那以后,世上男女成亲,便称新婚夫妇为新郎新娘,称3个皮匠为“三媒”。行婚礼时,桌上要放尺子、剪子、升子、镜子、算盘和秤六样东西,为成婚的“六证”。千百年来,“三媒六证”成了人们成亲的风俗习惯。

有一首夸媒婆歌:“说媒婆,热心肠,见着姑娘她就瞄,见着小伙她琢磨,她自己早就有对象,专为别人来撮合,说撮合,就撮合,姑娘小伙见了面,羞羞答答难开口,就靠媒婆来撮合,三言两语就成亲,片言片语亲就成,质量效率名优特,没有对象的快找她。”

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的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基本上准确地向男女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地扬长避短,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协议,就是说,要生就一副“媒婆嘴”。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来往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她东奔西跑,摇舌鼓噪,相当活跃。人们说:“是媒不是媒,准跑七八十来回”,所以她们总被待为上宾。

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角色,在男女两家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后,她要领上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庚帖,带领男方送礼订婚。选择成婚吉日,还要领上男方迎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入洞房,才能把媒人抛过墙。说的好了双方都满意,说得不好怨媒人,有的媒人在关键时刻要压住阵,有“媒人压住亲家翁”之说。

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些钱一般由男家支付(如果男到女家,这些钱由女方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与送给媒人的鸡、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引上接亲,称之为“圆媒”,或者“启媒”、“发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来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红包上可写“包封签子”。媒人在“向名”、“择日”、“婚日”等环节都要得到一些喜事钱。

相亲

通过媒人的说媒,男女双方都有成婚的意思,接下来就是相亲。男方在媒人的带领下到女方家里初次访问的活动叫相亲。相亲的日子由男方提出来,双方决定。由媒人通知男女双方,双方都应做准备,男方要带一些礼物,礼不在多,表示心意而已。所带礼物若能打动对方父母之心,那当然更好了。相亲时作为主角的男女二人都应尽力收拾打扮的得体漂亮,以获取对方的青睐。男方到了女方家后,被女方父母留下款待,说明他已经得到女方父母的认可;若迟迟不备饭菜且任由男方出门,说明这门婚事要将告吹。女方的近亲如姑姑、嫂嫂等在媒人的带领下也要到男方家“看”,若女方代表不愿意接受款待,执意告辞,表明这门婚事难以告成。若通过察看男方家庭情况,女方代表欣然接受邀请或者将奉上香茶一饮而尽,结果会是好的。

提亲

提亲,在中国传统礼俗中叫“纳采”,就是男家请媒人向女方家说明缔造婚姻的要求。

“提亲”是要带礼品的,古代用雁,因为雁是候鸟,冬天飞往南方,夏季则生活在北方,来去有时,实际上就等于告诉女方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应该像雁那样适时选择其所在。

后世纳采的礼品大大地丰富了,有时达几十种,比如:鸳鸯,墨,双石,五色丝,棉絮,卷柏,阿胶,干漆,干漆代表,鹿等。有象征意义的礼品分为四类:第一类表示吉祥,像以羊代表“祥”,以鹿代表“禄”。第二类是夫妻好合的吉祥物,如胶似漆。第三类象征以男性为主的夫妇关系,如卷柏喻妇女的服从。第四类是表示一般性的,如:羊、雁、酒、米、面等。

问名

也叫刻八字,就是男女双方,通过媒妁,将双方的名字、属相、出生年月日时辰写在一张宽约一寸,长约八寸的红纸上,其格式如下:

男乾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建生

女坤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瑞生

(上面写“八字”的字必须是偶数)

刻八字,这与我国传统的历法密切相关,我国古代以干支纪年、纪时,“天干”、“地支”相配组成60组名目及其次序,分别指代着一定年、月、日、时,每一个年、月、日、时由4组干支指代,共有八个字,这就是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收到后,供在正厅神祖先牌位前放3天,假如在这3天期间家里发生吵架、失窃、摔坏东西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灾害事故,就都被认为是不吉的凶光,那这门亲事就不必谈了,反之那是大吉之兆,这门亲事就继续谈下去。这时男女双方都要请算命先生来批八字,按照阴阳先生八字合的原则推算何为上等婚,何为中等婚。在传统的礼俗中,古人为了便于记忆,又用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形成了人的十二属相,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由生辰八字可知其人的属相合与不合,可以判定婚姻是否相宜。如果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未合则为上等婚;如果羊与鼠合,马与牛合,蛇与虎合,龙与兔合,鸡与犬合,猪与猴合则为下等婚;其它可为中等婚。如果男女双方相性好,婚事就可以继续进行,不好就免谈,假如一切顺利,这门亲事才能进入正题,也就是开始谈论聘金和嫁妆,以及男女双方的各种其他问题。

还有生辰八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如甲子、乙丑属金,丙寅、丁卯属火、戌辰、巳己属木,庚午、辛未属土,壬癸、亥子属水等,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是评测婚姻能否成立的理论根据,而男女双方的五行年命则是推断婚姻可否的具体方法。民间星相家认为,两水,两火,两土,男金女水,男火女土,男土女金,男土女火等命相结合,可以相生相成,大吉大利,家道昌盛。两金,两木,男金女木,男金女火,男木女金,男木女水,男木女土,男水女土,男水女火,男火女金,男火女水,男土女木,男土女水等命相结合则为相克相败,如果勉强缔结姻缘,结果一定灾祸横生。

过大礼

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旧时,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再加上莲藕一对、手帕、女婿的外套、裤带、银包、纸扇一对等上写“五代同喜,百子千孙”。接受聘礼的女家,取出其中一部分聘礼另外再加上共十二种,送还男家作为答礼,由女方家奉茶,最后男方才接受女家的酒食款待,男方要付给女方家厨师钱。

纳征

旧时,在经过议婚阶段之后即进入订婚阶段,包括纳吉。男家将问名卜后所得的吉兆告知对方,对方表示同意,婚事已定,男方给女方下订婚帖,女方回帖。帖是代表婚姻证书的,旧时多半到县城买官帖,帖上面印有“龙凤”,也叫“龙凤帖”,上写男女双方姓名、八字,男叫“乾造”女叫“坤造”后列媒妁姓名。

换帖要举行换帖仪式,现代叫订婚仪式,换帖日期一般选在农历前半月,由男方选定换帖吉日后,由媒人通知女方。男方到女方家所带礼品,一般人家是银手镯,银饰,富户人家送金戒指、金耳环。男女双方交换四色礼,诸如汗巾、钱包、扇子、皮带等。换帖时,双方互赠礼品或用白面蒸成窟篮,上面捏上柿子,如意,芭蕉扇等,意寓是“喜煞公婆,爱煞汉”以取喜庆之意。换帖后就正式确定了婚姻。

旧时,订婚礼物为:红绸、金花、戒指、手镯、礼烛、礼香等12样聘礼。送聘礼时,媒妁及男家或其亲戚陪同前往,女家接受聘礼后,也备12样礼品回赠。

几天后,女方家要请女婿,礼仪基本上与男方家订婚相似。

男女双方缔婚之后,男家送聘礼给女家,旧时叫“纳征”。纳征是婚姻习俗中最重要的一环,当男家去女家送彩礼时,必须选择偶数的吉日,由媒人和男方亲戚携带彩礼去女方家。所带聘礼,旧时有金花、金环各1对、金戒指1枚、银镯1对、酒肉、糕点、红绸二尺四寸、纱绸七尺等,所送的彩礼都陈列在由两人抬的大食盒里,并用红纸写好彩礼目单,用红纸折成十二折。如果是男家送女家,上写“端肃”二字。如果是女家送男家的,上面就写“肃复”二字。书写内容颇有讲究,如鸡鸭写“家凫四掌”、“德禽四翼”,凤梨写成“凤凰束仪”,香蕉写为“连招贵子”,金镯写成“金镯成双”,蜡烛写成“喜烛双辉”等。

送彩礼时,两人抬着大食盒,吹鼓手在前,媒人押后,沿街吹吹打打送到女方家。

择吉

男女双方订婚之后,其父母应选择迎娶的良辰吉日,并由媒人通知对方,准备迎娶,传统婚俗中称为择吉。

择吉一般是请教懂拣日子的人办理,总之是拣个好日子。

我国传统的择日方法五花八门。有从辰法,主要根据易理、八卦、阴阳五行、所生所克等理论。有穿山法,即取山命之法取“山命”,“人丁”。择日法还有禄命法、治禽法、厅门法、太乙法、天星法等。无论哪一种择日方法选择吉日良辰,不外本着“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以达到趋吉避凶之目的。

在男女婚姻上“相亲”要拣日子,“问名”要拣日子,“订婚”要拣日子,在民间特别重视。流传许多说法:事年生者不可择子午相冲,子未相穿的午未日,寅年生者不可择寅申相冲,寅巳相穿的申巳二日,卯年生者不可择卯酉相冲,卯辰相穿戌卯二日等。另外,在择日中忌日也相当复杂,接九星值日星座,逐日吉星,凶星总局,赤口日,大小空云日,不袢日,士在恶大败日,伏断日,九土特色,日来没日,彭祖百忌日,杨公忌日,月忌日等。

本县人们择日法,一般参考天干、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男命禁婚年

子年禁蛇相,丑年禁马相,寅年禁羊相,卯年禁猴相,

辰年禁鸡相,巳年禁狗相,午年禁猪相,未年禁鼠相,

申年禁牛相,酉年禁虎相,戌年禁兔相,亥年禁龙相。

如:子年忌蛇相,就是说男命子年娶亲,忌本身属蛇。

女命禁行嫁年

子年忌兔相,丑年忌虎相,寅年忌牛相,卯年忌鼠相,

辰年忌猪相,巳年忌狗相,午年忌鸡相,未年忌猴相,

申年忌羊相,酉年忌马相,戌年忌蛇相,亥年忌龙相。

如:子年忌兔相,就是说女命子年行嫁忌本身属兔。

女命行嫁忌日

从属相子上起数到卯位是平为当,数到酉位是收为勾,忌卯酉二日不可用,丑相忌辰戌二日,寅相忌巳亥二日,卯相忌辰戌二日,申相忌巳亥二日,酉相忌子午二日,戌相忌丑未二日,亥相忌寅申二日。

女命行嫁大利日

正七迎鸡兔,二八虎合猴,三九蛇共猪,四十龙向狗,牛羊五十一,鼠马六十二。

送日子

择好日子后,要下婚书。婚书格式内容:(写在全柬前正中靠上)万福之原或福寿双全或婚之选择。

八字

乾造(男方)

年月

日时健生

坤造(女方)

年月

日时瑞生

以上两条写在全柬里面头一二幅上。

婚嫁吉期书

谨遵

主婚翁命年岁不犯天罡福寿大吉

主婚姑命年岁不犯河魁福寿大吉

娶婚男命年岁不犯命星喜庆大吉

行嫁女命年岁不犯岁星喜庆大吉

娶送带择于本年月日时进宅大吉

冠带择于本日时面向方梳妆上头大吉

娶送女客忌属三相以及妊娠之女妇避之大吉

安床帐宜用房间坐向合苞大吉

新人上下车轿俱宜面向方向迎喜大吉

迎门置鞍令新人抱红娟帛及明镜大吉

天地氤氲咸恒庆会

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女子出生年月出嫁忌月表

正月生:不宜四月出嫁;二月生:不宜五月出嫁;

三月生:不宜六月出嫁;四月生:不宜七月出嫁;

五月生:不宜八月出嫁;六月生:不宜九月出嫁;

七月生:不宜正月出嫁;八月生:不宜十一月出嫁;

九月生:不宜二、三月出嫁;十月生:不宜四月出嫁;

十一月生:不宜五月出嫁;十二月生:不宜六月出嫁。

女子出生年出嫁吉月

子年出生,六月出嫁吉;丑年出生,六、九月出嫁吉;

寅年出生,六、九月出嫁吉;卯年出生,三月出嫁吉;

辰年出生,四、五月出嫁吉;巳年出生,三、九月出嫁吉;

未年出生,五、十一月出嫁吉;午年出生,八月出嫁吉;

申年出生,八月出嫁吉;酉年出生,三、九月出嫁吉;

戌年出生,正、二月出嫁吉;亥年出生,正、二月出嫁吉。

请期

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二,七月初一、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二十九为杨公忌日和每月初五,十四,二十三为月忌,不能结婚。

还要看属相是否犯月。正蛇、二鼠、三牛、四猴、五兔、六狗、七猪、八马、九羊、十虎、冬鸡、腊龙。

送钱

婚日早一天男方要到女方家送财礼钱。就是将答应女方的财礼剩余部分全部送给女方。但男方要在送的钱里扣一点“儿女钱”,扣除多少取吉庆数字,一般为四四四、六六六、八八八,其中以十元为单位就是四十四、六十六、八十八,以百元为单位就是四百四、六百六、八百八。其外还有棉花套两卷。棉花套做成像桶一样并用红纸糊底。用红纸条做箍和提架,女方收到后,把棉花掏出,桶底桶箱男方带回。还有带双骨肉二三斤,肉女方留下,骨头男方带回。男方要付跌骨下喜钱。还有白面一盒,女方收到后,用勺挖四角留下,中间媒人挖,剩余的男方带回来,让女方吃岁岁饺子。岁岁饺子包成麦穗状,数字按年龄大小加天地,包好后放在箩内,摆成双喜。在出嫁的前一天晚上睡觉前,让新娘吃,吃时要放炮,由十全人陪。

送嫁妆

旧时传统婚嫁,女子需要一个大柜和一个小柜到男方家送嫁妆。大柜内放72件,有衣服,有扁柏、莲子、龙眼,还有“蝴蝶双飞”、“尺”、“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两套。小柜内包子孙盆、内放红鸡蛋1对,红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等。

女子出嫁要配送嫁妆,其丰俭根据女方家贫富而定。旧时,陪嫁妆有:锡、铜、瓷、象牙、竹、木等用具;茶盅、酒壶、茶瓶等锅器;茶碗、大盆、浴桶等瓷器;提篮等竹器,有衣箱、顶柜等木器;红筷子,牙器,移饭碗、洗漱用品等。

在出嫁前女方将嫁妆送到男方家,工钱由男方付。豪门送奁用大灯笼上写明某府送奁,雇用人车,将所有妆奁用红钱拴单,贴上红喜字,置于下柜上或以食盒盛载,或抬或担或车,并备有一份《奁仪录》,将所有的陪嫁之物一一列录。男方收到嫁妆要对照《奁仪录》件件清点,并必须回一张“敬贮佳奁,愚子婿某某载拜”字样的红柬帖,帖的封面用红纸印金色,首二页通常写着“荆汉裙布”或“荆布家风”四字。

迎亲

结婚日的前夜,新郎和新娘都要在各自的家吃饺子,叫“岁岁饺子”。岁岁饺子的数量按新人的年龄加天地各一个,如新郎22岁,那么饺子就包24个,包好后,放入面箩中摆个双喜字,待夜12点前放炮,由十全人陪同吃饭睡觉。据传,这顿饭哪一方吃的早,哪一方好。

第二天,天不亮婆母跑到儿子的窗前打鼓祝词:“咚咚咚,娘娘唤孙孙,孙孙来得早,娘娘引着满街跑”。早饭后,新郎到女方家去娶亲,旧时一般人家两乘轿,供新郎新娘坐。也有的人家是四乘轿,新郎、新娘、送客、娶客各坐一乘。贫苦人家无钱讲排场,一般只有花轿一顶,新娘坐轿,新郎骑马,讲究白马迎亲。仪仗人数视男家经济实力而定。娶亲队伍前由放炮的引路。接着是细乐班,旗锣伞扇、牌官执事、金爪斧钺、瓜锤、朝天蹬,有掩红毡打灯笼的、执火把的大小人丁等沿街徐徐前进,人称“小登科”。遇有十字街、庙宇,掩红毡的就展开以“避凶”。到了女家村口,迎亲队伍停下来,放炮作信号,通知女方准备,女家听到炮声,也放炮回答,表示准备就绪,然后迎亲队伍进村。在离女方家门不远的地方,轿夫停下来,然后边跑边扭,再停到女方家门口。女方家请新郎下轿,专人接待入座。新郎坐上右,迎客坐上左,两旁则是男方来宾和女方陪客。桌上摆糕点、水果、干果、茶壶、茶杯等。

稍等片刻后,风俗称“清茶恭候”,也叫两天或三天办。礼毕,准备回程,化妆好的新娘由哥辈抱入第三轿内,送客坐第四轿,送客多是哥辈,人称“哥哥送妹妹,好活一辈辈”,跟婆坐轿回程。有不走回头路的习俗,绕过原路而回,但要选择大路或大道。在回程的路上也要放炮发号,新郎在轿内双手抱拳,打躬作揖。快到家门口时,锣鼓喧天,炮声震耳,村里的大人小孩拥挤到家门口停下轿车,这时司礼生喊“一撒喜草天门开,二撒喜草地门开,三撒新人下轿来”,新人下轿。在喜娘的搀扶下,新人将随身携带的喜钱、喜糖撒向人群,儿童们满地争抢,随后夫妻双方脚踏红毡步入院中,在预先设置好的喜阁里“拜天地”。司礼生高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新郎新娘行三拜九叩礼后,新郎引入洞房,要跨马鞍而过。进房后,新郎挽弓搭箭,用四支箭象征性地射向四角。新娘按喜神方位坐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并坐行喝合卺酒,吃合欢饭。吃饭时,新人用的是红筷子,用红绳拴在一起,喜郎陪伴,跟婆照住,饭毕开始闹洞房。

过去办婚事,男家是两天办,女家是三天。第一天,男方家迎亲用花轿,鼓手到女方家娶媳妇回来,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祖以后,入洞房,晚上闹洞房哄新娘。这一天男女双方家都要酒宴待客,当晚,路程远的客人住下,近者各回各家。第二天,男方家道喜,不论远近客人,清早给新郎的长辈行礼,称为道喜。上午新婚夫妇给公婆及长辈行礼,“认大小”,而后新娘给新郎磕十个“起家头”。有些富户还请票儿班或雇乐队“座门唱”,或吹奏,内容吹唱的都是吉庆剧目,如“满床笏”、“忠孝义”等。这一天女方家无事,只招待住下的客人。第三天,女方家“请三”,女方家派轿车接闺女,女婿自备车轿到岳父家。来了之后,女婿给岳父母及长辈行礼“认大小”,而后开席。席间派一些小孩端上铜盘,向新女婿要“茶水钱”,实际上是哄新女婿。这一天女方家最热闹,男方家无事。

近年,因为社会变革等原因,把婚事改为男方家一天办,娶亲道喜在第一天就进行完了。有人编出“娶媳妇一天办,出殡吃的一顿饭”的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