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在日常小事中培养自己的经济头脑
17322400000052

第52章 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

宋太宗早年生活十分得艰难,当上皇帝后生活上依然保持了俭朴的习惯,而且严禁在宫中使用金银作装饰品。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雪下个没完。宋太宗在宫内用火盆取暖,拿着酒杯自斟自饮。看着外面的大雪,他想到那些缺柴少米的百姓,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该怎么度过!想到这些他的表情变得越发沉重起来。于是,便召开封府尹进宫,宋太宗对他说:“如今天寒地冻,大雪又下个不停,我们有吃有穿有柴用都会感到寒冷难当,那些缺衣少食,又没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是饥寒交迫,度日如年。我命你马上带着衣食和木炭到汴梁城发放给那些衣食无着,没柴烧的人,给他们解解燃眉之急。”开封府尹领旨,亲率衙役,备好衣服、粮食和木炭到汴梁城挨家挨户地问候,凡有困苦和孤寡老人都留下足够的粮食衣服和木炭。宋太宗的善举感动了整个汴梁城,于是,历史上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话。

后来,人们把能够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比喻为雪中送炭。病床前的守候,失落时的陪伴安慰,困境中的扶持,这都是雪中送炭。这是能够点亮受困者心中冰灯的炭火,是温暖失意者的心灵之火,是助人们摆脱困境走向成功的希望之火。所以雪中送炭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一种特别崇高的地位,就算是轻如鸿毛,也会让人感恩戴德、终身不忘。

经济学家通常是用效用来体现雪中送炭的价值。效用是用来衡量一个人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之中所获得的主观上的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假设你把一百元钱给了一个亿万富翁,他可能连看都不会看一下,或许还会认为你脑子有问题。但是,如果把这一百块钱给一个几天没吃饭的乞丐,却可以救活他一条生命。如果把效用数量化,那么穷人从这一百元中获得的效用就是100,而富翁则连百分之一都感受不到。穆罕默德·尤努斯所开办的农村银行,曾向贫穷农妇贷款27美元,这“27美元”对于银行家们来说微不足道,可它却是许多贫穷家庭的现实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雪中送炭”给人带来的效用远远高过“锦上添花”。简单点说,就是你饿的要死的时候给你一桌丰盛的饭菜,这就是“雪中送炭”;而在你酒足饭饱之后再给你一桌小甜点,这就是“锦上添花”。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比较热衷于锦上添花而不愿雪中送炭,社会上日益弥漫着一股嫌贫爱富的风气。而且“锦上添花”的行为,已经形成了一种危险的价值取向。

经济学家舒尔茨说:“世界上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就像尤努斯的穷人银行一样,虽然27美元并不能为他带来多少利益,但是世上毕竟还是穷人多,一个27美元成不了什么气候,可是无数个27美元将是怎样的财富?因尤努斯所倡导的小额信贷业务在全球帮助数百万人口脱贫,所以他在2006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对穷人而言,尤努斯的“27元”是雪中送炭,对自己而言则是为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

当你“送炭”于人的同时,帮助了别人,也提升了自己。别人感恩你,你也会为此感到充实、会因此而受到更多人的爱戴和认可,有助于你良好人脉的形成和个人形象的提升。这样的收益,就算你刻意的用金钱来做投资,却也未必能够得到。虽然从经济学的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锦上添花的人并不是什么小人,但是也不能过于热衷,更不能折射出人性的卑贱。要自觉地做个“雪中送炭”的人,这样才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