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
17321700000044

第44章 附录

简单有趣的经济定理

鲶鱼效应

北欧的挪威人特别爱吃沙丁鱼,因此,每年沙丁鱼的消费量特别大。但是,活着的沙丁鱼和死了的沙丁鱼价格相差悬殊。这其实很好理解,就像我们去买水果,同样的价格都愿意买新鲜的,谁也不愿意买蔫了不新鲜的。尤其是鱼这样的海产品,更是要新鲜。而且由于沙丁鱼天性特别懒惰,不爱游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经过长时间水箱储藏后,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回到码头后大部分就已经死了,因此,活的沙丁鱼非常抢手。所以,捕鱼人都是绞尽脑汁让沙丁鱼能活着回到码头。试了许多办法都没有什么效果。后来某天一位渔民在回港后突然发现水箱中的沙丁鱼几乎都是活蹦乱跳的,十分惊讶。仔细检查后发现原来水箱中混入了少数几条“异类鱼”——鲶鱼。要知道,鲶鱼是沙丁鱼的克星,主要以沙丁鱼这样的小鱼为食物,平时渔民在捕捞后如果发现网中有鲶鱼就一定会把鲶鱼挑出去。没想到这次因为失误没有发现隐藏其中的鲶鱼,而鲶鱼在水箱中四处乱窜寻找食物,逼迫沙丁鱼也到处游动,保持活力。与存活下来的可以卖高价的大量沙丁鱼相比,被鲶鱼吃掉了的那部分沙丁鱼的损失是微乎其微。

这种被对手激活的现象在经济学上被称作“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外部的“鲶鱼介入”,对群体起到促进发展,增强竞争意识的作用,它符合企业管理的运行机制。“鲶鱼效应”经常被企业领导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比如企业经常不断招聘新的员工,把那些富有思想、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引入企业队伍中甚至是管理层,从而给原来的一些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不思进取的管理人员带来竞争压力。只有引进了外部的“鲶鱼”才能唤起内部“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向上之心。此外,企业还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狼与羊的故事也说明了竞争的重要性。澳大利亚的牧场水美草丰,非常适合羊群的成长。但是让牧民头疼的是草场上有狼群出没,经常吞噬牧民的羊。牧民于是求助政府和军队,狼群被赶尽杀绝。此后,羊的数量急剧增加,牧民们非常高兴,认为可以过上高枕无忧的日子了。可是,在若干年后,新的问题出现了。羊的繁殖能力下降导致数量锐减而且羊群体弱多病,羊毛的质量也大不如从前。牧民这才明白,失去了天敌,羊也开始好吃懒做,生存和繁殖基因也退化了。最后,牧民只好求助政府重新引进适量的狼群。随后,虽然羊的数量有了减少,但是,羊群的体格和羊毛的质量也提高了。

同理,我国《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破窗效应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治安相对较差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天窗打开,结果这辆车当天晚上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仍然停在原地并且完好无损。后来,辛巴杜故意用锤子把保持原状的车在玻璃上砸了个大洞并对车身进行了一些破坏。结果让人吃惊的是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车就被偷走了。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提出了“破窗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一些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也就是说不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可能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人们经常会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比如一面雪白的墙,如果出现一些乱涂乱画的痕迹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墙上就会布满了小广告等;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都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某天突然有垃圾出现之后,人们就会相继也扔垃圾,而且想着“环境早就脏了,我扔的这点儿垃圾根本起不到关键性作用”。我们许多人抱怨环境恶劣,却很少反思自己日常的言行。不少人盯着社会的阴暗面,结果自己的心灵也变得狭隘和阴暗,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社会上的一扇“破窗”。一些带有突发偶然性的犯罪案件就是因桌上无人看管的财物、敞开的大门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

对于公司管理来说也同样存在破窗效应。比如一个公司制订了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有一个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犯了一些如迟到早退的小错,管理层却对此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员工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本人可能会“故伎重演”,经常如此。最先违反纪律的员工就会传递出一种负面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窗户的玻璃”。因为其他员工看到这样的情况,心理上会不平衡,而且也会产生反正迟到了也没什么后果的想法,于是迟到早退的员工就会逐渐增加,最终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形象和经营。

破窗效应理论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一定要注重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否则就极有可能产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同学们一定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即不要因为认为坏事较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较小就不去做。我们不仅不能做后面追随坏行为的人,我们还要努力做修复“第一扇窗户”的人。即使是当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我们也要努力使自己不要成为第一个做出不好行为的人。

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是指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水是液体只会保持水平状态,只要有一根短木板,木桶有再多再长的木板都无法起决定作用,只有那根短木板是起决定作用的。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

根据木桶原理,人们又做出了两个推论:一是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一样高,木桶才能盛满水;二是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这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对一个企业来说,最短的那块“板”其实也就是漏洞的同义词,必须立即想办法补上。

如果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比做一只木桶,而把企业的生产率或者经营业绩比做桶里装的水,那影响这家企业的生产率或绩效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最短的那块板。企业的“板”就是各种资源,如研发、生产、市场、行销、管理、品质等。为了做到木桶“容量”的最大化,就要合理配置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及时补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决定自己的那块最短的“板”,然后加高它。

每个企业都有它的薄弱环节,正是这些环节使企业许多资源闲置甚至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如常见的互相扯皮、决策低效、实施不力等薄弱环节,都严重地影响并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要想做好、做强,必须从产品设计、价格政策、渠道建设、品牌培植、技术开发、财务监控、队伍培育、文化理念、战略定位等各方面一一做到位才行。任何一个环节太薄弱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最终导致失败的恶果。

木桶效应在企业的销售能力、市场开发能力、服务能力、生产管理能力等方面同样有效。

马太效应

《圣经》中的《马太福音》中有则寓言,其中讲道: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人们借用这句话,将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用这个术语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的,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有钱的会更有钱,穷的会更穷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差距愈来愈大的现象。由于累积和机会,有钱人通常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而且会让社会财富的分配倾向于有钱人,而穷人则会由于种种原因,比有钱人要缺乏发展机遇,并且缺少相应的话语权,这样最终导致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贫富差距的扩大,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也会带来政治方面的后果。如果贫富差距过大,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对政府而言,如何在经济发展中避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马太效应,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羊群效应

如果去了农村可能会遇到羊群和放羊的人,好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羊一般都只有一个放羊人拿着一根鞭子在看着,偶尔吆喝上那么几声。羊可是没有什么交通规则的概念,只会到处乱撞寻找食物,但难道每只羊都那么听话不会到处乱跑吗?放羊人自有诀窍,他只需要管住羊群中的头羊,让头羊根据主人的意思行动,其他羊就会不假思索乖乖地跟着头羊走,不用多费心思。

我国古代有个笑话也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大街上人来人往,有一人抬头仰望天空,路人纷纷好奇,问之,不答。后有路人效仿之,众人想莫非有异象乃我等凡夫俗子肉眼不能看,遂争抬头望天,成一景。后此人低头,发现周围人群均抬头,大奇,曰:“吾乃脖颈突然有恙不能动弹,为何世人皆如此?”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从众现象。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里,而且这个行业里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其他企业就会不断效仿这个领头企业的一举一动,领头者干什么,其他的企业就干什么,最后造成产业过剩。有的人看别人干什么挣钱,自己不根据实际情况,也“照猫画虎”,结果一事无成。比如天津小笼包子铺刚开始兴起时,市民都是排队购买,店铺的利润非常可观。后来,人们发现开包子铺需要的资金很少,技术要求也不高,人员也不需要什么高学历,于是纷纷开设包子铺,最高峰的时候一条街上有好几家类似的包子铺。但是,毕竟人们吃的包子不可能无限量,而且也不能顿顿吃包子。所以,后来跟风的包子铺有许多无法经营下去,只好关门歇业。

消费中的羊群效应表现得特别明显。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他们认为,“女人和小孩的钱是最好挣的”。一般而言,男性在购物时要更理性一些,而女性和小孩则感性一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女性在商场购买衣服时,实际上衣服并不适合自身的气质和职业要求等,但可能因为售货员的一句“今年这个样式特流行,大家都买呢”,就将衣服买回家。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认为既然别人都买那就一定是好的,而且别人有自己也要有,要不多没面子啊。

2012年1月著名的iPhone4S手机在我国发售,北京西单大悦城排满了近千人等待购机的“果粉”,而且由于怕出现混乱场面,以至警方都出动大批人力维护现场秩序。

这其中的很多人在被问及为什么要花大几千的高价、排上整晚的队来买iPhone4S时,很多都表示觉得那样在朋友面前会非常有面子、有“范儿”,而且周围许多的人都在用iPhone4S,每天谈论的内容也与iPhone4S有关,若自己没有的话就脱离了群体,遭到了排斥。

应该说,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由于工作等原因确实需要iPhone4S这样一部高端手机。但还有些人经济条件并不好,买一部这样的手机可能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而且平时用处也并不大,只是简单的上网聊天、玩游戏等,仅仅因为周围的人买而也去买。这也是典型的羊群效应的表现。

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爱攀比、好面子、趋同是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从个人的心理层面出发也很难简单地克服这样的问题,因此,要想避免非理性消费的产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尽量选择与自己的消费能力相当的伙伴和朋友共同购物,而避免与消费能力高于或是低于自己的人一起搭伴而行,以消除非理性购物对自己经济带来的影响。

蝴蝶效应

1963年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南美洲亚马逊河流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他将这种效应称为蝴蝶效应,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气流,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一级一级这样扩大下去,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一些事情的发生,表面看起来具有偶然性,但实际上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和必然性。如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上一个钉子的丢失,本是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使一个帝国灭亡。

经济学界也引用此效应来指出各种经济现象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某个经济指标的微小变动可能会导致整体经济的波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很难“独善其身”,于是最后甚至引起世界经济的震荡。经济学家应该从中认识并研究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客观联系,从而提前预防经济恶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2003年,美国发现一头牛疑似患上了可怕的疯牛病。人类如果食用这种病牛肉也会被传染,而且现在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消息传出后马上就给当时的美国经济带来一场严重的“龙卷风”。病牛所在农场的牛全部被处理,其他农场的牛接受检测。于是受到冲击的首先是总产值高达1750亿美元的美国国内牛肉产业和140万个相关的工作岗位,工人失业,没有收入,消费减少,无法推动经济增长;而牛的主要饲料是玉米和大豆业,相应美国的玉米业和大豆业也受到波及,人们预测其价格将呈现下降趋势。最后消费者对牛肉产品出现信心下降,众多消费者减少了对牛肉及牛肉制品的消费。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恐慌情绪不仅造成了美国国内餐饮企业的萧条,甚至扩散到了全球。许多进口牛肉的国家紧急宣布禁止美国牛肉进口,这样影响到了美国的贸易平衡。而且因为西餐中的经典菜式就是牛排,于是当时各国的居民都对西餐敬而远之。谁能想到一头病牛会造成如此大的风波呢?

每天都会在我们身上发生许多微小的事情,很多并不能引起我们的关注,但是一旦发生就无法改变,有因就有果,我们一定要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天、每一件事,每天努力的付出在日后必然会有美好的回报。

公地悲剧

苏格兰有块儿青青的草场,非常适合放牧。这块儿草场不是属于任何个人的,每一个牧民都能到这里放牧,他们愿意放多少羊就放多少,而且这一切都是免费的。于是牧民都看中了这块儿草场,来这里放羊的牧民越来越多。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的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来获取更多的收益。但是,青草能够负担的羊数量毕竟是有一个限度的,不能过度放牧。那么,在牧民都是“理性人”的情况下,谁都不愿意主动少养羊。因为那样虽然保证了草场的质量,但是会减少自己的收益。牧民哪怕明明已经知道草场上放牧的羊数量已经太多了,但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共同负担,人人对公有的牧场都不负责任。因此,仍会增加羊的数目,最终使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导致“悲剧”上演。

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一书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公地悲剧。哈丁的论文激发了人们对公共产品使用的关注。

公地悲剧的发生,人性的自私或不足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公共资源缺乏严格而有效的监管是另一个必要条件。人们都为个人的生活而算计,在一番衡量远期利益的计算后,开始为眼前利益而“杀鸡取卵”,没有规则,没有产权制度,没有监督,最后,导致公共财产出现“人人所有,人人没有;谁都应负责任,谁都不负责任”的状况。美国学者认为,公地悲剧发生的根源在于:“当个人按自己的方式处置公共资源时,真正的公地悲剧才会发生。”

根据上面的分析,公地悲剧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应尽可能地将资源或企业的所有权明晰,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科斯定理证明,一旦产权明确规定,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络、谈判、签约等的成本足够低,则无论将产权划归给谁,最终总能达到该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使用。

踢猫效应

公司的老板早上因为睡过了头着急往公司赶,结果因为超速被交警查住罚款,心情很糟糕。到了公司后故意寻找员工的一些失误,将员工训斥了一番。该员工下班后郁闷地回到家里,孩子正好调皮捣蛋就把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无处发泄,看见了卧在沙发旁边的小猫,于是踹了小猫一脚。最终猫就成了整个事件情绪发泄的最无辜受害者。

这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它描绘的是一种典型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者更要在有压力时转移压力,面对突发事件时控制好情绪。如果领导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就拿下属当出气筒,一听到批评的意见就生气,或者暴跳如雷,将负面情绪甩给自己的下属。而下属只能再甩给更弱者,这股无名之火只能最终转嫁到最底层的员工身上。这样的领导者不能宽以待人,难有真正的成功。

有位高僧在外出云游前,把自己酷爱的兰花交与弟子,并嘱咐悉心照料。谁知一天晚上弟子忘了将兰花搬回室内,恰巧风雨大作,原本开得正艳的名贵兰花被打得七零八落,弟子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师傅的责骂。僧人云游回来,得知缘由,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我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弟子从中得到启发,幡然悟道。

公司的领导与员工都不应向周边释放消极的情绪,即使在受到批评的情况下,也应冷静分析,正确地对待批评,使以后少犯错误,这样才能使公司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如果我们稍稍用心,把这种豁达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踢猫”这条恶劣的传递链就能被截断了。

同时,我们应该记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虽然不好听,但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真正促进我们心灵上的成长。

小狗经济

在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中: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猎狗,居然能把一匹大斑马吃掉。三条小狗打败大斑马的过程是:三条小狗一起扑上去,第一条小狗咬斑马的鼻子;第二条小狗咬住斑马的尾巴,无论斑马怎么踢它,它们都不放,斑马基本已经丧失了自卫能力;第三条小狗则咬斑马的腿,咬了很久,斑马已经站立不住了,倒在地上被三条小狗置于死地。

三条小狗能吃掉一匹大斑马,其秘诀在于八个字:分工明确,合作紧密。正因为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决不动摇,才产生了分工的优势,产生了合作的能量,如果小狗什么都咬,东咬一下,西咬一下,斑马就不可能被制服。在经济工作中,许多经济活动也是采取这种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的。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在考察浙江经济发展后将这种经济活动称为“小狗经济”,他通过对浙江企业的具体描述来分析这种经济现象。

如浙江温州的一个乡镇,一个县市,一个地市几十家企业、几百家企业,甚至上千家企业,共同生产一种产品。这叫一乡一品,一县一品,一市一品。这种经济模式是一个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其中一个零部件,甚至只生产一个螺丝,公司将全部资源用于研究一个部件的生产,因此,他们可以把螺丝的成本降得很低,把质量搞得很好,品种不断创新,自然就会产生成本优势和质量优势。就单个企业来讲,资产规模不大,厂房不大,人员不多,产值也不是很高,但由于非常专业,只生产一个或两个零部件,这个零部件的数量非常大,一个企业所生产的零部件,在全国同类零部件的总产量中可能占到50%甚至70%以上的比重。如果说单个企业已经拥有单项零部件生产的规模经济优势,则整个区域范围内,拥有一个完整产品的整体规模经济优势。在温州,一个乡镇事实上就是一个大企业,如整个台州市就是一个生产摩托车的大企业。只不过这样的大企业是由几百家或上千家独立的小企业通过分工和市场交易形成的。

由于区域性的产业集中,几百种、上千种零部件虽然由不同企业生产,但这些企业都集中在一个县市或一个乡镇,大家相距很近,有的相距几公里,有的相距几十米甚至几米,加上交通、通讯的发达,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运输成本很低,与同一个企业内部不同车间之间的零部件调运没有多大差别。如果不同的零部件厂家,有的在新疆,有的在内蒙古,有的在海南,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就会大大增加,那么就不会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合作,也不会存在“小狗经济”这种现象。

经济学中常见英文缩写的含义

1.经济组织

WTO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的缩写。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该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2001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IMF是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缩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其总部设在华盛顿,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中国是该组织创始国之一。1980年4月17日,该组织正式恢复中国的代表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使命是为陷入严重经济困境的国家提供协助。对于严重财政赤字的国家进行资金援助,甚至协助管理国家财政。IMF不是银行,它不会放款。然而,国际货币基金有储备金,供国家借用,帮助其在短时间内稳定货币;做法类似在往来户口中透支,所借款项必须于5年内偿还。

WB 是World Bank(世界银行)的缩写。

世界银行是在1944年成立的。它类似投资银行,向公司、个人或政府发行债券,将所得款项借予受助国,主要提供长期贷款。是联合国属下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长期贷款。

其主要业务活动是,对发展中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对成员国政府或经政府担保的私人企业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资助他们兴建某些建设周期长、利润率偏低,但又为该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建设项目。世界银行主要帮助最贫困的人民和最贫穷的国家。

OPEC是Organization of,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缩写。

石油输出国组织,人们根据英文发音也将其称为欧佩克,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总部设在维也纳。1962年11月6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的共同的利益。现有11个成员国分别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委内瑞拉。组织成员国共控制全球约2/3的石油贮备,共占世界石油蕴藏约78%以上的石油储量并提供40%以上的石油消费量。它们占全球产油量的40%和出口量的一半。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从而协调各国石油政策,商定原油产量和价格,采取共同行动反对西方国家对产油国的剥削和掠夺,保护本国资源,维护自身利益。

APEC是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缩写。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它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亚太经合组织总人口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48%。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ISO是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

ISO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有平等之意。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中国是ISO的正式成员,代表中国的组织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SAC)。标准涉及的内容广泛,从基础的各种原材料到半成品和成品,其技术领域涉及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农业、保健和环境等。每个工作机构都有自己的工作计划,该计划列出需要制订的标准项目(试验方法、术语、规格、性能要求等)。

2.经济指数

GDP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的缩写。

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GDP的测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西方经济学者用GDP来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所创造出来的新财富量,由于GDP体现的是人类社会追求福利的最新成果,所以像古玩、股票以及往年陈货的交易都不计入当期的GDP,但中介机构为当事人的交易提供了方便,属于新增无形财富(即劳务服务)的范畴,其价值相当于中介费用,应该计入当期的GDP。

不过,GDP这一指标的核算方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由于技术性的原因,GDP并没有将当期所有新创造出来的财富全部计算在内。它仅仅核算了那些具有市场价格、且存在法定凭证的新创造财富。因此,GDP并不包含像休闲、家务劳动、自给性生产之类不存在市场价格的财富;也没有考虑像无证摆摊之类的地下经济以及非法经济成果。实际上,同样价值的新创造财富,如军火和民生用品对福利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他像商品质量的差异、环境的变化、社会财富分配状况的改变都会对人们的福利产生影响。所有这些都未在GDP当中获得恰当的体现。例如,环境污染的灾难并未减少GDP,但恢复生态的花费却要计入GDP。

另外,GDP的计算也未考虑对既有财富存量的折损。新创造的财富量未必就是财富的新增量。如果盲目无效的投资太多,形不成高质量的资产存量,则所收获的只是GDP数字的增长,人民的生活质量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一个半世纪之前,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食品店主因为儿子打破了自家窗户而心疼不已,旁观者安慰说,权当为社会做个好事吧,如果玻璃总是不破,玻璃销售商吃什么呀?随着玻璃商收入的增加,他必定要增加消费,相关销售商的收入便会增加,这些人也会增加消费,以此类推,食品店主自家窗户的破损可以拉动整个社会的GDP以乘数的方式增长。这就是所谓的“破坏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效应。显然,这是一个有悖于生活常理的谬论。如果这个店主的窗户没被打破,他本可以用这笔修窗户的钱干点儿别的,从而可以在继续使用原有窗户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自己的消费或资产,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当然,窗户的完好让玻璃商少赚了一笔收入,但这笔钱总会被食品店主花掉,形成其他人的收入,进而同样会以乘数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因此,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与窗户保持完好状态相比,窗户的破损并未增加GDP的数量,但却减少了社会财富的存量,整个社会的福利由于食品店主生活质量的下降而减少了。

CPI是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缩写。它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居民生活成本增加,中央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中,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5%,这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5%。当生活成本提高,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5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来说,当CPI<3%的增幅时,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CPI>3%的增幅时,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3.其他

ATM是Automated Teller Machine(自动取款机)的缩写。

ATM的出现减轻了银行柜面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经营成本,并减少了客户排队等待的时间。

ATM是一种高度精密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利用银行卡储存用户信息,通过输入密码然后通过银行内部网络验证并进行各种交易。

ATM的功能主要包括:现金取款、现金存款、余额查询、自助缴费、本行或异行转账、修改密码等基本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ATM机还提供诸如存折打印、对账单打印、缴费、充值等一系列便捷服务。

MBA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的缩写。

工商管理硕士简称为“工管硕士”,工管硕士是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专门培养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员的专业硕士学位。工管硕士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其课程内容涉及管理类、经济学类、金融、财务、法律等,能力训练不光讲究组织、领导才能,也涉及以口才为依托的沟通能力、运筹能力、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最终使他们掌握多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

MBA学位是一个具有工作经验以后的学位,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它教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技巧和思维的培养重于理论分析能力。它要求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应变能力、预测能力、综合能力、组织能力等)。

世界最著名的商学院哈佛商学院首创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就是利用对真实世界的实例分析,代替对学术理论的过分依赖。这一方法至今仍是MBA课程的基础,因此,哈佛商学院MBA教育被看做是世界MBA教育的真正开始。

CEO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的缩写。

首席执行官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进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创新时出现的名称。指在一个企业中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的最高级管理人员,又称做行政总裁(香港和东南亚的称呼)或最高执行长(日本的称呼)或大班(香港的称呼)。同时CEO也可以指首席体验官(Chief Experience Officer)。CEO与总经理,形式上都是企业的“一把手”,CEO既是行政一把手,又是股东权益代言人。CEO代表着企业,并对企业经营负责。CEO这个职位拥有很大的权力,在执行职务的时候并不需要凡事先请示老板或者最高管理层。微软的比尔·盖茨和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都是世界著名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