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
17321700000019

第19章 用麻袋装钱去买东西

关键字: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据统计,从1937~1949年的12年间,中国的纸币发行量累计增加了1400多亿倍,致使同期物价上涨了85000多亿倍,达到古今中外罕见的程度,以至于人们经常需要用麻袋装钱去买东西。从下面的具体数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物价的飞涨程度有多厉害!

100%元法币1937年可以买2头黄牛,到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只能买2%个鸡蛋,1946年只能买1/6块固本肥皂,1947年只可买1只煤球,1948年8月只能买3粒大米,1949年5月只能买到1粒米的2.45‰。

由于物价疯狂上涨,币值下跌,货币逐渐丧失了价值储藏和交换媒介的职能。受预期心理和恐慌心理驱使,为了保值、增值,人们拿到纸币后,要尽可能马上花掉。于是上海刮起了抢购风,人们见货就抢,甚至连棺材也在抢购之列。在抢购风潮期间,四大百货公司的存货被抢购去2/3~3/4;绸布店的呢绒存货被抢购一空,150万匹棉布只剩1/5。此后,上海又发生了抢米风潮,最后抢购范围扩展到一切食物。米价一个月上涨近100倍,其他各类物品价格也上涨了几十倍。当时流传着“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的说法。除了日常物资,人们还竞相追逐黄金、外汇,导致对黄金、外汇的超额需求,价格也节节攀高。人们在核算成本、利润时纷纷改用米、金、银、外汇等为单位,支付工资采用米、金银或者外汇支付。上海市场大宗交易,如买卖房屋、地产、机器都以黄金计价。部分商品交易甚至返回到了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国民党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危机、弥补庞大的财政赤字,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滥发纸币,最终造成了全国性的恶性通货膨胀。这种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使全国广大劳动人民陷于极端痛苦和贫困的境地,而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却从中搜刮了巨额的财富。

通货就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对现实流通中一切流通手段的总称,既包括硬币和纸币,也包括支票、债券、信用卡等信用工具。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大大超过流通实际需要的数量,以致引起货币贬值,从而引起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的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货膨胀。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现在的纸币不能兑换黄金,本身并没有内在价值,不能执行储藏手段职能,因此,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继续在流通中流转,就会造成通货膨胀。简单举例理解:一个国家生产了价值100元的货物,发行了1000元纸币,所以,这些货物的单价就是10元;如果发行了2000元纸币,那么,这些货物的单价就变成了20元。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因为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为价格的决定因素还包括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供不应求时,价格也会上升;生产成本以及流通环节成本的增加都会使价格上升。

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程度的指标是通货膨胀率,用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计算。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速度(以通货膨胀为准)。

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通货膨胀分为以下几种: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3%);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3%~6%);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50%);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50%以上)。

通货膨胀会造成所谓的负利率,即通货膨胀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发生通货膨胀时居民的银行存款购买力在逐渐降低,看起来就好像在“缩水”一样,故被形象地称为负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负利率=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率(就是经常听到的CPI指数)。

这种情形下,如果把钱存在银行里,会发现财富只是表面增加,实际购买力反而降低了。在负利率的情况下,相对于储蓄,居民更愿意把自己拥有的财产通过其他理财渠道进行保值和增值,如购买股票、基金、外汇、黄金等。

2011年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3.5%。当时我国的负利率已持续近17个月,老百姓的资产价值正随着物价上涨而相对贬值。

如:2011的3个月定期存款率是2.85%,2011年4月CPI为5.4%。假设有人在2011年年初存入1万元的3个月定期,存款到期获得的利息为:

10000×2.85%×3/12=285/4≈71(元)

通货膨胀损失为:

10000×5.4%×3/12=540/4=135(元)

71-135=-64(元)

也就是说10000元存在银行3个月,表面上增加了71元,实际购买力却减少了6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