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是一种姿态、一种睿智
苏格拉底说:“我之所以有智慧,不是因为我看中自己的长处,而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谦虚是进步的基石。世界上有虚怀若谷的求知者,却没有狂妄自大的成功者。谦虚的姿态就像是一个永远也装不满的容器,正因为有着许许多多的空间,才促使人不断求知、不断奋斗、不断前进。
收敛锋芒,谦虚待人
有一只老鹰飞到密林深处,它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于是就挑选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橡树,在最高的一根树枝上开始筑巢,准备夏天在这儿孵养后代。天天在树下面打洞的鼹鼠,很清楚这棵橡树的根几乎烂光了,于是它就劝老鹰:“这棵树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在这儿筑巢很危险的。”
老鹰却不以为然:我能搏击长空,还需要你这只见不得天日的鼹鼠来提醒吗?你的目光有我的眼睛锐利吗?
老鹰根本不听鼹鼠的劝告,立刻动手筑巢、搬家,后来又增加了一窝可爱的小家伙。有一天,外出打猎的老鹰带着丰盛的食物飞回家来。然而,那棵橡树已经倒掉,老鹰的一家子全部摔死了。看见这个家破人亡的情景,骄傲的老鹰悲痛不已,它后悔地哭道:“我太自以为是了,将自己看得太高,是自己害了自己!”
对自己估计得越高,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高估自己的人常常会有很多弱点:或者眼高手低、或者自以为是、或者虚荣心强、或者不服管教。
我们做事固然要有信心,但自信并不是狂妄,并不是自高自大。如果将自己估计得太高、期望值太高,迟早会栽跟斗、跌跤的。
其实,我们又有什么好骄傲的呢?一位哲学家说得好,人飞不过鸟、游不过鱼、跑不赢豹、打不过熊……我们在做出成绩的同时,一定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一个人自恃才能过人,总是表现过多、锋芒太露,就会给对手带来压力和不快,别人就会感觉到你气势太盛、不可一世,将你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尤其是当你的傲然之气表现出来的时候,他甚至会怒火中烧,不择手段地对你施以明枪暗箭。所以,做人必须学会收敛锋芒、韬光养晦。
一个自认为有才华、有前程的人,要做到“心高不气傲”,既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就要战胜盲目自大、盛气凌人的心理和作风,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并且还应当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这不仅是有修养的表现,也是生存发展的策略。
无论你有如何出众的才智或高远的志向,都要时刻谨记:心高不可气傲、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必须审时度势,尽量收敛起锋芒,以免惹火烧身、影响前程甚至危及生命。
成熟的稻谷懂得弯腰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是谦虚的一种方式。
某家公司上午开朝会时,F总谈到上周在香港参加长江商学院CEO班时的事情,总结出来一个道理:越伟大越渺小,越成功越谦虚。
F总一班共有30几名学员,因为是在香港上课,且李嘉诚对长江商学院有持久的投入,所以安排了一次与李嘉诚的工作午餐会,让学员与这位华人首富有3小时的时间亲密接触。
当电梯到达长江大厦27层,学员走出电梯时,李嘉诚已经站在电梯门前迎接学员,并一一握手问候。在酒会的30分钟里,李嘉诚走到学员中间,一一握手并询问学员来自哪家企业、所在哪个行业,并说“向你们学习”。
在用餐时间里,每半个小时李嘉诚就会换一个座位,与每一桌的人进行交流。用餐结束后,李嘉诚又亲自把学员送上电梯,并一一握手告别。
F总说,在席间他斗胆问了李嘉诚一个问题,问他有什么最重要的忠告要告诉在座的所有企业家们,李嘉诚想了想说:“我一生追求8个字——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成功的最好方式是——每天学习,每天进步。”李嘉诚现年78岁,据他自己说,他每天晚上都会看书,不断地学习。
一个人有了不凡的成就,在言谈时就会将姿态放得很低,这个人就是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懂得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古以来,人们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个人只有了解得越多,他才越认识到自己知道得很少。这是一条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剑桥大学的一个学生认为自己已“学有所成”,去向老师辞行,这位老师深知这位学生的底细,看着这位“学有所成”的学生,老师慨然道:“事实上,我自己才刚刚入门。”
浅薄的人总以为自己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而富有智慧的哲人深感学海无涯,自己永远是个学子。牛顿曾有感于此,他说他只不过是一个在大海边拾到几只贝壳的孩子,而真理的大海他还未曾接触。所以,稻穗越满,越是低头;人越是成功,便越懂得谦虚。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有句谚语说得好:“总想比别人高一头的人,最终一定会比别人低几个头。”目中无人、自视清高未必是真高。低头,并不意味着自动放弃了自身的价值。这好比水一样,无论把它和什么东西放在一块儿,它总是垫底的,虽然处于最下层,但它却享受着人们对它无上的“尊敬”。
小河上有一条船,船上有两个人,一个是哲学家,一个是船主。“你懂哲学吗?”哲学家问。
“不懂。”船主摇摇头,很有些不好意思。
“唉,如果是这样,那你已经失去了半条生命。”哲学家叹了口气,又问:“哪你总懂得一点儿音乐吧?”
“我怎么会懂音乐呢?你看我们祖辈都在船上生活,哪有这个条件?”船主仍然不好意思地回答。
“那你又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说。
船到了江心,突然发现船进了水,眼看就要沉下去,船主问:“你会游泳吗?”
“当然不会。”哲学家惊恐万分。
“那你很可能要失去整条生命。”船主严肃地说。
任何人都不可能“万能”,都必然存在自己的软弱和缺陷,因此,谁都不可以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谁都需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法国作家司汤达年轻时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他不可一世、处处咄咄逼人。造成他这种个性的最大原因归咎于他的父亲,因为其父过于纵容他,从来不对他的这种非礼的行为加以训斥。倒是他父亲的一位挚友实在看不过去了,有一天把他叫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言语规劝他一番。这番规劝竟使司汤达从此一改往日的行为,踏上了他的成功之路。
父亲的挚友对他说:“司汤达,你想想看,你不肯尊重他人意见,事事都自以为是,结果将使你怎样呢?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谁也不愿意再听你那狂妄骄傲的言论了。你的朋友们将一一远离你,免得受一肚子冤枉气,这样的话,你从此将不能再从别人那里获得半点儿学识。何况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只是有限得很,根本不管用!”
司汤达听了这一番话大受触动,深知自己过去的错误,决意从此痛改前非,处世待人改用赞赏的态度,言行也变得谦恭委婉,时时注意是否有损他人的尊严。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被人孤立的自负者变成到处受人欢迎爱戴的成功人物了,他一生的事业也得益于这次成功的转变。
如果司汤达当时没有接受这位长辈的劝勉,仍旧一意孤行,说起话来不分大小,不把他人放在眼里,结果定会不堪设想,至少法国将会少了一位伟大的作家。
妄自尊大将使与你接触的人们个个感觉头痛,获得一个不快的印象,从此,你所能交的新朋友将远没有你所失去的老朋友那样多,直至到了众叛亲离的绝境。如果到了那时,你做人还有什么趣味?你还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你的名誉还能靠谁来传播呢?
要改正目中无人的不好的脾性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记住:即使现在有了一点点小成就,比起未来的成就也只是微乎其微;即使有人已对你大加赞美,也只是表明他们的眼界太低,而不能说是你的成就已达到顶峰。
当你对人说话时,应该打定这样一个主意:你是在向对方吸取学识经验,而不是把你浅薄的学识全部搬出来显摆;你发表意见时必须抱着求人将它改善的目的,而不是用来压倒人。因为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是情愿被迫接受任何意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