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兵器科技解密
17319900000081

第81章 电子武器

电子战装备发展简况

美、俄、西欧各国都十分重视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发展,特别是美国装备品种繁多、数量第一、性能优良。

它正把电子战装备的发展纳入其武器装备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优先投资项目,其发展具有典型意义。美国陆军电子战装备可靠性高,机动性好,使用汽车、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作为平台,侦察干扰系统能满足空地一体作战的需要。空军电子战装备的投资占三军电子战投资的一半左右。其机载电子战装备的技术水平,也是世界最先进的。海军电子战装备的发展与更新,要比空军电子战装备慢一些,但近几年来海军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

目前海军所有舰艇除配备先进的雷达以外,还根据舰艇大小和用途,配备了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无源干扰物投放系统。此外,海军舰艇和飞机装备了通信对抗装备。

电子装备发展趋势

未来美国电子战装备发展总趋势是装备种类减少、增加通用装备,各军兵种和不同平台将尽量使用标准化装备,并大量采用商业现成技术和设备,以便能节省研制投资、缩短研制闻期、减轻后勤支援压力。

(1)21世纪初,EA-6B将是美国的主要战术支援电子战飞机。

(2)综合防御电子对抗系统将是21世纪初美国重要平台的主要电子战系统。

综合防御电子对抗系统是一个多军种联合计划,包括陆军的通用导弹告警系统、空军的先进战术一次性使用干扰器材和海军的射频对抗设备等。美国海军和空军的多种飞机将装备1DECM系统中的干系统。在未来20年内,1DECM系统还将增加一个信息战子系统和一个定向红外对抗子系统。

(3)海军将装备新一代高级综合电子战系统。海军将用新一代高级综合电子战系统替换目前广泛使用的AN/SLQ-32。该系统的正式型号为AN/SLY-2,它能探测和识别辐射源,并通过局域网将这些信息传送到作战系统中,A1EWS采用开放式结构,预计下世纪初投入使用。

原计划用于LPD-17和“水面战舰-21”等新型舰艇,但预计“提康得罗加”级巡洋舰和装备有“宙斯盾”战斗系统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也可能改装A1EWS。

(4)机载自卫电子战系统仍将是电子战装备的一个重要领域。海湾战争以后,美国曾一度认为现有的电子战系统已能完全满足作战需要,但1995年美军的F-16战斗机和法军的“幻影”战斗机在波黑相继被击落以后,美国重新认识到了制导武器对飞机的威胁和高价值平台自卫能力的重要性。在平台自卫中,拖曳式诱饵和红外对抗将起重要作用。美国认为,拖曳式诱饵是对付雷达制导导弹的费效比最高的手段。

(5)采用电子战与隐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平台生存能力。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目前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平台载和平台下的电子与光学对抗对飞机特征控制的应用效果、探讨能够用来降低飞机可视性的材料、设计和技术等。隐身技术包括对雷达、红外、可见光、声波等多方面的隐身。

电子对抗措施

电子对抗措施系指依据电子侦察获得的情报信息,对敌方使用的电磁波进行干扰和欺骗,削弱或破坏敌方电子装备的效能,甚至予以彻底摧毁的活动。目前实战使用的电子对抗措施主要有电子干扰、电子伪装、“隐身”和直接摧毁等四种。

电子干扰系统利用电子干扰设备和器材,在敌方电子设备工作的频谱范围内施放压制性干扰或欺骗性干扰,使敌方电子装备不能正常工作,造成通信中断、指挥瘫痪、雷达迷盲、武器失控等。

电子反对抗措施

电子反对抗措施是为了保障己方电子设备能正常工作而采取的反侦察、反干扰和反摧毁措施。

它不像电子侦察、电子对抗措施那样有独立的电子设备和系统,而是将各种措施附设在电子系统中或战术运用中,且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综合防御电子对抗

综合防御电子对抗系统是一个多军种联合计划,包括陆军的通用导弹告警系统、空军的先进战术一次性使用干扰器材和海军的射频对抗设备等。

美国海军和空军的多种飞机将装备IDECM系统中的子系统。在未来20年内,IDECM系统还将增加一个信息战子系统和一个定向红外对抗子系统。

电子战支援

电子战支援系指对敌方电磁波进行搜索、侦收、标定并迅速分析其性质、位置,为作战行动提供有关情报,为实施干扰、欺骗和反对抗措施提供依据。

它一般又可分为电子情报侦察和电子支援侦察。

电子战初露锋芒

1944年6月,英美两国联合调动了2000多艘舰艇,合计达几十万兵力,准备在英吉利海峡南岸的法国诺曼底半岛登陆,以开辟针对德国的第二战场。

可是希特勒对此早有准备。德军在诺曼底半岛上部署了40多个雷达站,同时还集结了大量的歼击航空兵和海防快艇。

英美联军为了确保登陆作战的成功,早一个月就在德国的加莱、布伦对面的英国多佛尔地区设立了一个假司令部,由著名的美国巴顿将军担任司令,并集结了一支假登陆部队和大批作战物资,还经常发出一些假电报,煞有介事地泄漏一些“军事情报”,制造许多假象。

希特勒信以为真,他确信英美联军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部署,试图在加莱、布伦登陆。

登陆作战前夕,英美联军通过电子侦察摸清了德军的无线电创通信、导航、雷达的工作频率和部署情况,并通过航空兵和火箭武器摧毁了德军设在法国沿岸的绝大部分雷达和干扰站。同时在布伦海域实施佯攻。就是在许多小船上装上能对无线电波产生强烈反射作用的“角型反射器”,使其拖着涂铝层的气球向布伦方向驶进;同时在小船上空投放了大量的干扰物——铝箔条。

这样,德军的雷达荧光屏上呈现出这样一种假象:英美联军的大型舰队在成群飞机的掩护下,正快速向布伦方向驶去……于是,德军赶紧把大批海空力量迅速调往加莱、布伦地区,这样一来就完全打乱了他们自己原来的部署。

结果,一支20万人的英美联军突击部队在诺曼底登陆顺利成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这是在二战中运用电子战取胜的一个典型战例。

电子对抗

1982年6月间,以色列同叙利亚在黎巴嫩南部的贝卡山谷中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空战,是双方电子技术装备和战略战术的一次全面较量,结果以色列获得全胜。

叙利亚于1981年春天在贝卡谷地建立了导弹基地,他们在那里总共部署了20个“萨姆-6”地空导弹营。

“萨姆-6”是前苏联在五六十年代研制的一种野战防空导弹,其有效射程为30千米,射高100~18000米。在历次中东战争中,“萨姆-6”战绩卓著,揍下了许多以色列飞机,被阿拉伯人称誉为“战场宠儿”。而以色列方面则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欲将部署于贝卡谷地的“萨姆-6”彻底铲除而后快。

果然,以色列终于报得一箭之仇,摧毁了敌人的导弹基地。以色列人所仰仗的克敌法宝就是电子战。

当时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1982年6月9日下午,“萨姆-6”导弹阵地下静悄悄的。突然,大中中传来了一阵嗡嗡的声音,山小而大,由远而近。顿时,凄厉的战斗。警报声在山谷里回荡。渐渐地,用肉眼也可以看得清楚,黑压压的一大群以色列飞机正向这边飞来……叙军指挥中心的指挥官斩钉截铁地下达命令:“雷达开机!”看见敌人就打开雷达,这本来是导弹兵的基本常识。可是这一回情况不同——叙利亚上当了!实际上那成批飞过来的不是一般的飞机,而是一种通过无线电进行遥控的无人驾驶“诱饵”飞机。以色列是想利用这种无人机来引诱叙利亚发射“萨姆-6”导弹。叙利亚果然上了这个圈套!

直到叙利亚人发现那些被揍下来的以色列一飞机全是用塑料制作的,而且居然未看到一个飞行员跳伞,这才知道自己是上当了!于是叙利亚指挥官立即下令“雷达关机”。可是这一切都已经晚了!以色列空军已经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电子战情报资料。

以色列的E-ZC型“鹰眼”预警飞机指挥控制无人驾驶侦察机,在摸清“萨姆-6”的具体位置和雷达工作频率之后,用“狼”式反雷达导弹对这些雷达进行了毁灭性打击。

与此同时,在距离贝卡谷地40千米的地方,以色列的一架F-16战斗轰炸机向“萨姆-6”阵地的指挥中心连续发射了两枚美制“百舌鸟”空地导弹,结果两发两中,指挥中心不存在了!

在雷达系统和指挥中心被摧毁以后,整个“萨姆-6”导弹阵地已经变得“双目失明”和“群龙无首”了……数十架F-16战斗轰炸机铺天盖地而来。它们如同饿狼扑食,一齐朝“萨姆-6”阵地猛扑过去。第一攻击波刚过,第二攻击波接踵来,紧接着又是第二攻击波……片刻功夫,整个贝卡谷地变成了血与火的海洋,20个“萨姆-6”导弹营全部被淹没在这海洋之中!轰炸只持续了6分钟。叙利亚人一向引以自豪的“萨姆-6”,顷刻之间就化为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