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兵器科技解密
17319900000026

第26章 舰船

舰船巡航

早期的海战武器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战争这个“怪物”出现了,并由陆上蔓延到江河湖海和空中。从此,专门用于水上战争的战船就从普通船舶中分化并发展起来。人类最早使用的海战武器单层甲板木船就诞生了。

古代埃及、腓尼基、中国、希腊是世界造船和航海的发源地。在地中海和爱琴海沿岸,人们很早就用商船来运送部队和补给物资。这种带着帆和浆的又短又宽的小船主要用来支援陆地部队,很少用于海上作战。善于航海的腓尼基人驾着他们建造的单层桨战船,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穿越地中海,建立了许多殖民地。据史料记载,腓尼基人建造的早期战船船身细长,速度快,船首带有撞角,每舷配备两层划桨手(一层在另一层之上)。

当时的战船是采用人力划桨,备有辅助风帆,作战时再收起风帆放倒桅杆。海上交锋时主要向敌船撞击或贴近敌船一侧快速航行以破坏敌船的划桨,使敌船丧失机动能力。也有采用接舷战,即迅速接近敌船,用钩子或其他器械抓住对方船舷,士兵跳到对方船上展开刀枪相见的肉搏战。罗马海军是最早使用接舷战的海军。

古希腊海军舰船也较为先进。泰米斯托克利执政时期,希腊雅典海军建造了船首装有冲角、船身又长又窄的3层桨帆战船。该船船舷两侧各排3组船桨,船长约36米,宽6米,排水量230吨,船上配有170名无武装的划桨手:上层62人,中下层各54人,船上另有18~50名进行接舷战的士兵以及12~16名驶帆和维护战船的水手。该船是以桨为主,以风帆为辅作船的推进工具,划桨时最大航速可达6节。其作战武器主要是船首一只约3米长的金属撞角。若敌船受撞角冲击后仍未沉没,则由配有矛、剑、弓、标枪和盾牌等武器的士兵用接舷战结束战斗。

公元678年前后,阿拉伯舰队多次从海上攻击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在该城即将落入敌手时,一个名叫卡里尼克斯的叙利亚人献上了他发明的一种叫“希腊火”的武器,帮助罗马人击退了阿拉伯舰队,保住了君士坦丁堡。现在看来,“希腊火”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火焰喷射器,是一种含有硝石、沥青、硫磺和油的混合物,点着以后投放到敌人的木质船上,便会立刻燃起大火。这种“希腊火”使阿拉伯舰队毁沉甚多。

16世纪,黑火药出现了,人们开始使用火绳枪,并在船前安置一门或多门火炮。直到公元1571年的勒潘托海战为止,延续使用了2000多年的古希腊罗马战船时代终于结束,装备有舷侧炮的新型战船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现代军舰的鼻祖——独木舟

所谓独木舟,就是用一根木头制成的船。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在生活中见到这种船了,然而,这种独木舟却是现代各类舰船的“先祖”。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的祖先还处于采集和渔猎为生的时代,人们大多数聚集在有水的地方生存。可是,由于没有水上工具,他们无法捕捞深水区的鱼群,也无法追赶逃到河对岸的动物。遇到山洪暴发,很多人还会被水淹死。

当时,人们又常常发现,树叶落在水里会漂浮在水面上,而石块扔到水面就立即沉入水底;人不小心掉进水里,也会被淹死。

经过多次反复比较,人类终于认识到,在自然界中,有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有些物体却无法浮在水面上。也就是说,人类不自觉地对水的浮力有了感觉。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一些胆大的原始人终于敢爬上浮木,用手抱住木头。而在洪水滚滚涌来时,抓住树干的人就能浮起得生,反之就遭灭顶之灾。

逐渐地,人们发现,树叶能负荷的重量是微不足道的,树干越粗大,其所能承受的重量也越大,而且,圆柱形的树干在水里不稳定,它会随着水流而翻滚,遇到了风也会滚动,人在上面坐立不稳,随时都可能落入水中。人们根本无法在这种圆柱形树干上面活动。

就这样,人类一直在默默地探索着,其发展速度极为缓慢。直到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石斧、石锛、锸等工具,并已能人工取火,独木舟才有了出现的可能。

有了石斧、石锛、锸等工具,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将圆圆的树干削平。后来,一些偶然的机会使人们发现,火比石斧加工木材更为方便。于是,人类的祖先根据生活中用火的经验,把火也用来作为造船的手段,和石斧、石锛、锸等工具配合使用。人们将树干上不需要挖掉的地方都涂上厚厚的湿泥巴,然后用火烧掉要挖去的部分。这样被烧的部分就被烧成一层炭,再用石斧砍,就比较容易了。

有了独木舟,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了,视野开阔了,从此可以跨越水域,开拓新的天地。可以这样说,独木舟的出现,是人类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为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奠定了基础。

独木舟后来演变成木板船、舢板、肪船、帆船、楼船,直至今天的种类船舶。可以这样说,没有独木舟,就没有现代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