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森林报:秋
17317500000002

第2章 第7期 候鸟离乡月(秋季第一月)(1)

一年:开启一场四季更替的有趣旅程——9月

当春天到来时,探头探脑的嫩草传出了第一个春的信号;秋天则恰恰相反,它把第一抹秋色染在空中:天更蓝了,云更淡了,风更凉了,候鸟挥动翅膀要暂别了,从各色染缸里爬出来的树叶在空中伸着懒腰……八月的日历已经翻过了最后一页,凉爽的九月来了,金色的秋天近了。秋风是位魔术大师,但凡被它双手抚过的地方,都神奇地变了颜色。

你瞧,无垠的草地披上了白纱。那些像雪花一样的白色粉末是秋霜,它最爱乘着夜色而来,在深夜凝结,在黎明前坠落,覆盖在广阔的草地上,传来降温的信息。

你瞧,高大的树木穿上了花衣。那些高高挂在枝头的叶子,有的变成了黄色,有的变成了红色,有的正由黄变红,成了深沉的褐色。各种颜色的树叶把整座森林打扮得色彩斑斓,只是色调有点冷。肥硕的叶片慢慢消瘦,变得干瘪而虚弱。这时候的叶子连轻微的晃动也承受不住,似乎任何一点外力都会使它们凋落。

你瞧,秋风袭来,广袤的农田就把金灿灿的斗篷披上了身。饱满的米粒、成熟的高粱、咧着嘴大笑的玉米,像镶嵌在斗篷上的金珍珠、红宝石,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秋风所到之处,候鸟争相告别。鸟儿们要开始大迁徙了,不过这次和二月份的那次大迁徙刚好相反,它们要到南方去。雨燕、家燕,还有其他只在我们这里度夏的候鸟,都一群群地离开,到那些温暖和遥远的南方去。

动物们纷纷换上厚衣,储存粮食,加固巢穴,为过冬做准备。有的甚至在第一阵秋风吹来时,就把自己裹得暖暖和和地藏了起来,或许要到明年春天,才能再见到它们。也有不怕冷的动物,比如兔妈妈还在秋天来临时,产下了一窝小兔子。这些在落叶时节诞生的小家伙,被人们亲昵地称为“落叶兔”。

不甘心退出的夏天挣扎着喷发出最后一股热火,但被称为“秋老虎”的燥热天气根本持续不了几天。很快,凉意卷土重来,秋的味道更浓了。

秋风还是森林的信使,它把候鸟南去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了我们的编辑部。

森林里发来第四封电报

(来自我们的森林记者)

温和的阳光、慈祥的森林都在熟睡,候鸟们就沐浴着清冷的月光,踏着深沉的夜色,匆匆上路了,甚至没有去和森林里的朋友道别。因为这个时候,它们的敌人——游隼、老鹰和其他猛禽多半也沉浸在梦乡中。候鸟之所以选择半夜出发,正是为了避开凶猛的敌人。

野鸭、潜鸭、大雁,还有鹬(yù),正成群结队地飞过蔚蓝的大海;正一只一只地穿过茂密的树林;排成一列越过巍峨的高山。为了早日抵达温暖而湿润的南方,候鸟全部努力地拍动着翅膀,途中偶尔休息一会儿,在河岸边、海滩上、沼泽里印上一些十字形或圆点状的脚印,然后又重新上路了。

在它们离开的地方,树叶变黄了、飘红了,兔妈妈生下了今年的最后一窝宝宝。所有生命,都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着。

离别之歌即将响起

鸟儿们纷纷离开,整座森林显得既安静又寂寞。现在,连椋(liáng)鸟也来道别了。

椋鸟的巢在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上,秋风已经摘掉了最后一片树叶,只留下一个鸟巢孤零零地挂在光秃秃的树干上。此时此刻,鸟巢的主人——椋鸟夫妻正绕着它飞来飞去。明天或者后天,它们就要离开这里,和伙伴们一起到温暖的地方过冬了。

虽然,明年春天它们还会回来,但一想到要离开半年时间,难免会有些不舍。毕竟,这个温暖的小家是它们精心营造的,连孩子都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有太多美好的回忆。

鸟巢

雌椋鸟飞进巢里,左右环顾,雄椋鸟则蹲在树枝上,警惕着打量着周围。后来,它们又飞到空中,绕着鸟巢唱完一曲动听的歌谣,就结伴飞走了。

再见了,温馨的家园!

再见了,美丽的椋鸟!

这是一个清新透明的早晨

9月15日不过是凉爽秋季中极为普通的一天,但这个早晨呈现出的种种清新景色,却让人印象深刻。

推开家门,一股清新而亲切的凉风就拂面而来,这时的风是凉爽的,不燥不寒,送来了青草和树叶的味道。花园里的草叶上,晶莹澄亮的露珠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瑟瑟抖动,像一颗颗闪光的珍珠。纯净透明的露珠,映出了野菊花的倒影。这是今年最后一批野菊花了,白色的花瓣已经不再鲜嫩,有点枯萎了。

在这个安静的早上,树枝间却异常热闹,刚刚起床的叶子们纷纷梳洗打扮,穿上新衣,黄色的桦叶,红色的枫叶,褐色的杨树叶,把树木装扮得缤纷多姿,五彩斑斓。

蜘蛛是花园里的常客。天气虽然转凉,它们还是在树枝上、草丛里拉起一张张大网,没有要离开的迹象。蜘蛛趴在大网的正中间,旁边银色的蛛丝上除了粘着细小的草茎、叶柄,还缀满了亮闪闪的水珠。我们都知道蜘蛛是一种既勤劳又有耐心的昆虫,它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修补蛛网,其实,蜘蛛还特别聪明。

有一只蜘蛛挂在网上一动不动,看上去像被冻僵了似的。我用手指轻轻碰触了一下,谁知道它并没有急着逃走,而是“啪嗒”掉在了地上。刚接触到地面,那“死尸”就活了过来,它拔腿就跑,很快就钻到了旁边的草丛里,不见了。

用装死来躲避危险,真是个聪明的家伙。我想,等危险过去,它应该会重新回到这里吧。否则,它还得重新织一张网,那多麻烦哪。

在这个早晨,第二只闯入我视野的昆虫,是一只灰蛾(é)。和之前看到的清新美丽的景色相比,灰蛾有点儿煞风景。即使在它们最活跃的夏天,毛茸茸、胖嘟嘟、肉乎乎的丑灰蛾也很难讨人喜欢。

这是一个清新透明的早晨

现在我看到的这只,简直更是丑到了极致。它蔫头蔫脑地挂在一株湿漉漉的蒲公英上,头上血肉模糊,像被什么东西啄伤了。那株蒲公英也失去了夏日的光彩,绒毛黏糊糊地团在一起。这幅景象实在让人很不舒服。

我轻轻地把蒲公英拔下来,然后举着它和那只灰蛾来到了阳光下。我相信温暖的阳光能够治愈它们,否则,它们一定会在那又湿又冷的背阴处冻死。果然,在阳光的抚慰下,灰蛾的翅膀渐渐舒展开来,身上的绒毛也干燥了,同样,蒲公英也抖动着毛茸茸的小伞,似乎随时打算把种子放飞。

一阵风吹来,蒲公英的孩子们出发了,那只受伤的灰蛾也艰难地飞走了。

这一幕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我正全神贯注地看着灰蛾远去的影子,一个黑乎乎的家伙突然从我脚下蹿出来,吓得我险些大喊起来。原来是只琴鸡,它本来正躲在角落的灌木里叽里咕噜地唱着早安曲,被我打扰到,于是就扑棱着翅膀飞上了天空。

九月的天空又高又蓝,成群结队的鸟儿正从头顶飞过,声声啼鸣,好像在说:“再见吧,亲爱的森林!再见吧,亲爱的朋友!我们明年再见!”

——森林通讯员 维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