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朝野史大观(上册)
17316900000709

第709章 英吉利交涉缘起

粤东准外人通商以来,惟英吉利国生理较大,向经该国设立公司,派令大二班来粤,经理贸易。其公司船每年七八月间,陆续而来,兑换货物,及次年二月,出口回国。该大班于出口完事后,请牌前往澳门居住,此为互市之始。

道光十七年,粤督郑廷桢奏云:“洋人义律领有彼国公书文凭,派令经管商务,虽核与向派大班不同,但不别有干涉,似可稍为变通。查照前例,准其来省照料。”此英领事义律住广东省城之始。

方义律之在粤也,曾云:“马化伦系英官目,来粤稽查贸易,令伊晋省,代具呈词,免写‘禀’字,经郑廷桢转奏。”此洋员致督抚书函不称“禀”之始。

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奏:“趸船鸦片,消除净尽。为杜绝病源,臣已撰谕帖,责令各洋人将烟土尽行缴官。即于二月十三日,据领事义律复称,向各洋人名下追究呈明,共二万二百八十三箱;以后再令陆续呈缴,并严定夹带罪名。”此鸦片开衅之始。(按:禁烟之举发于黄爵滋,其奏请严禁,引余文仪《台湾志》云:“交留巴本轻捷善斗,红毛造鸦片诱使食之,遂疲软受制。惟禁内地吸烟,吸食无人,外来烟土何从售卖?”乃勒缴烟土。彼商谋利而来,利未得并其本没之,激之甚,反而相陵者势也。文忠此举,不无遗憾。郭嵩焘曰:“议款以后,内地各处任其游历,载在和约。诸君子严拒之之义而先违谕旨,是彼欲入城,其势顺;我之阻其入,其势已处于逆。洋人通商,汕头距潮州咫尺,商民喜其余利与之交易,工匠、夫役受其雇值而为之奔走。徒恃一二学者持不准入城之议以求争胜,其言虽正,其气已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