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40岁登上健康快车(修订本)
17316300000021

第21章 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

关爱生命,自幼开始

预防“成人病”,儿童期是第一关。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像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这些疾病都呈低龄化趋势,体检中医生发现,得这些病的孩子多在十岁左右。

为什么我们经济发展了,钱多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反而死得更快了呢?有人以为现在心脑血管病多、肿瘤多、糖尿病多都是因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造成的。错了,完全错了!

研究表明:这些病并不是因为物质文明提高了造成的,而是因为精神文明不足、健康知识缺乏,所以得病越来越多。如果我们提高了卫生保健知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经济发达的同时更健康,而不是病更多。

只要我们从青少年开始,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中年时多储蓄健康,生命的春天将永远伴随我们。所以,预防“成人病”,儿童期是第一关。虽然遗传因素不可改变,但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预防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成人病”的发生。不把好这个关,小学生患高血压就很危险。第二关就是中年快速进展期,男性以30~39岁进展最快,女性则以40~49岁进展最快。这个时期,承上启下,生活、精神压力最大,应当尽量按照健康四大基石去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而千万不要透支健康,储蓄金钱。第三关是中老年的发病期,这时期最关键的是要预防触发因素,防止发病诱因,如情绪激动、过度用力、体位变化等。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凡是一个小孩儿不知道什么叫饿,只是饱食终日,他就不会聪明。

老中医的养生秘诀有一句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钱多了,鸡鸭鱼肉都成了孩子们的家常便饭。但是,毕竟孩子们不懂,什么好吃吃什么,不会节制,结果因为不注意饮食,一个个得了“肥胖症”。这不怪孩子,完全是我们做家长的责任。我们应该督促孩子,一定要改变膳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类的食物,鱼、肉之类的蛋白质一定要适当,油炸食品要少吃。

父母还要控制孩子的食量。现在日本人让中小学生下雪天穿着小裤衩在雪地里走,定期有意不让吃饱,适当地冻他、饿他之后,这些孩子的抵抗力、生命机能都极大地增强,人也变得聪明了。凡是一个小孩儿不知道什么叫饿,只是饱食终日,他就不会聪明。你要让孩子变聪明,简单极了,你饿着他,孩子一饿,他就到处找吃的,实在找不到吃的,他就自己做,这样他很快就学会做饭了,很快就聪明了。马戏团里训练小狗、小熊,就得饿着它,它表演一个动作给一块吃的,如果你给它吃饱了,那小狗、小熊就不表演了。

“三分饥和寒”,不但激发孩子的智力,而且还能增强他的抵抗力。

这里,做父母的也要注意自我控制,因为合理膳食往往是全家人的事。如果一家人都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那么得到帮助的就不只是一个人了。

父母也要引导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不能让孩子在电视和电脑前面一呆就是几个钟头。

睡前喝奶,终身喝奶

一个工厂,一共养了两只鳖,做了三百多箱鳖精,完了这两只鳖还活着。

很多家长对独生子女疼爱有加,但疼得不得法。怎么疼孩子呢?有的家长给孩子买燕窝、买鳖精,还有什么西洋参、蜂王浆,各种各样的补品,生怕孩子营养不良。其实哪有那么多燕窝,一看燕窝,里面全是猪皮。鳖精呢,说得更好,电视台曾报道了一个工厂,一共养了两只鳖,做了三百多箱鳖精,完了这两只鳖还活着。其实花那么多钱买补品干啥,你给孩子喝牛奶加维生素B就足够了。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喝好呢?睡觉前,因为孩子长个子不在白天,生长激素要在夜里分泌,所以睡觉前喝奶加一片维生素C和一片复合维生素B,这个孩子不但长得高,体重正常,抵抗力强,感冒、扁桃腺炎、肺炎、发烧什么也没有,很健康,一路健康,一生健康。一袋奶加上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不到一块钱就够了。

猴妈妈的实验

当前的社会,压力非常大,竞争非常激烈,我们要想取得成功,智力因素占20%,非智力因素占80%。

科学家做过实验,三组小猴子,刚刚出生的小猴,一组猴妈妈喂奶,一组棉花妈妈喂奶,一组铁丝妈妈喂奶。猴妈妈喂奶,猴是亲妈。棉花妈妈是什么意思?就是用绒布、棉花做的仿真猴,这个猴的大小、样子跟真猴一模一样,不过是用棉花做的。铁丝妈妈是什么意思呢?用细铁丝编一个仿真猴,这个猴的大小、样子、颜色跟真猴一模一样,不过是用铁丝做的。三组三个笼子分开养。

喂养过程中吓唬小猴,敲锣打鼓放鞭炮。哎哟!这一吓唬小猴害怕了,害怕就找妈去了。“妈!”亲妈那组,哎哟,妈一看小猴吓得那个样,心疼,抱抱它、亲亲它、摸摸它,告诉它:“你别着急,妈妈在你身边,妈疼你,你放心。”哎,这小猴有妈一抱一疼,很快就安定下来了。棉花妈妈这组呢?小猴一抱妈:“妈呀!”妈妈挺软和,可妈妈不说话。这是棉花妈妈,软和的妈妈还是个安慰。铁丝妈妈这组呢?小猴害怕去找妈,一抱妈,这个妈妈是硬邦邦、冷冰冰的,还不说话。

这三组猴都有猴奶吃,三组的猴奶是一样的,不过一组是亲妈妈,一组是棉花妈妈,一组是铁丝妈妈。三组猴子都长大了,都有奶喝,长到一岁一测智商,猴妈妈这组智商最高,学习最快,成绩最高;铁丝妈妈这组智商最低,又笨又傻,差距很明显。

再测量情商,也就是非智力因素。当前的社会,压力非常大,竞争非常激烈,我们要想取得成功,智力因素占20%,非智力因素占80%。什么叫非智力因素?就是您的团结、协作、与人共事的能力,还有意志、克服困难、品德等。好,一测情商,两组相差更多。猴妈妈这组情商最好,开朗、活泼、外向、团结协作,教育得很好;铁丝妈妈这组隋商最低,孤僻、冷酷、内向、自闭、残酷,怎么教育也不好。

……岁以内暍母奶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许多孤儿送到修道院,给他最好的牛奶喝,结果一年之內死了80%。什么道理呢?因为没有母爱,没有拥抱。

世界卫生组织再三提倡要建立“爱婴医院”,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岁以内的婴儿要喝母奶。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样能把母爱带给孩子。母亲喂奶,看看他,抱抱他,亲亲他,疼疼他,摸摸他,拍拍他,就这个母爱啊,是任何人所不能替代的。有了母爱,孩子的大脑发育好,神经系统发育好,而且心理性格好。科学研究表明,从孩子一出生起,母亲多拥抱他,多爱抚他,不但可以建立亲子间持久的亲密关系,而且能促进孩子的生长。因为大脑将拥抱、爱抚作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接受,导致一系列神奇的激素分泌,这些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加。

我们提倡一岁以内喝母奶,一方面是孩子对母亲奶汁的需要,一方面是对母亲的需要。缺少了母亲的奶,缺少了母亲的爱,下一代的心理、性格发育就容易出现偏差。现在很多少年犯罪、青年犯罪,绝大多数都与家庭环境有关。

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已经发现,没有母爱可不得了。德国法西斯发动战争,留下了许多孤儿,这些孤儿怎么办呢?送到修道院,给他最好的牛奶喝,但是最后怎样?一年之内,一个一个接连死亡,死了80%。什么道理呢?

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这批孤儿为什么死亡呢?因为没有母爱,没有拥抱。可他们的妈妈死了,有什么办法呢?于是决定让每个修女必须抱孤儿,从第二天开始,每个修女每天早晚各一次,轮流抱,一次20分钟。虽然抱孤儿的并不是他们的妈妈,但只要有人抱就行。奇迹出现了,很多孤儿马上心情就好了,安定了,有修女一抱,孤儿的死亡率从80%下降到20%。这充分说明了母爱对儿童的身体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肥胖是“成人病”的罪魁祸首

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

最近有项调查发现,小学生肥胖、得高血压,中学生得脂肪肝、动脉硬化的越来越多。有一个小学生,六年级,体重198斤。还有一个初中的孩子,脂肪肝已引起动脉硬化。为什么?

儿童得了“成年病”的罪魁祸首就是肥胖,而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主要是饮食过剩,吃油炸食品多,吃肉多,不爱吃蔬菜,另外不爱运动,在电视机和电脑前呆的时间太长。如果长期积累,造成营养过剩,肥胖起来当然相当容易。

家族遗传别小看

儿童患心血管疾病与家族遗传有密切联系。

有个孩子,从小胆固醇极高,11岁心绞痛、心肌梗死,13岁冠状动脉造影,3根血管高度狭窄,15岁做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搭了4根,跟叶利钦搭的一样多。为什么呢?爸爸胆固醇高,500多,妈妈胆固醇更高,600多,典型的遗传性、家族性。

所以,儿童患心血管疾病与家族遗传有密切联系。

对父母中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病史的儿童来说,他得高血压的概率是正常儿童的3倍;肥胖儿童得高血压的概率又是正常儿童的4倍;如果父母亲中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病史,再加上肥胖,他的高血压病率就是正常儿童的12倍。如果加上不爱运动、吃盐多,则患病率将进一步增高。

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对孩子更要有百倍的精心才对。

动脉硬化是个“瓜熟蒂落”的病

动脉粥状硬化病变起源于少年,植根于青年,发展于中年,发病于老年。

当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包括脑卒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性猝死所造成的死亡,在城市人口中占41%,在北京市占52%,已占人口死亡的第一位。

动脉粥状硬化性疾病是什么时候造成的呢?少年是起源期,青年是植根期,中年是发展期,老年是发病期。

临床上,冠心病、脑卒中的所谓“突发”是动脉粥状硬化病变,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必然结果,而并非无中生有的“突发”。此时,动脉粥状硬化早已是全身性多处病变了,而且动脉的狭窄程度至少已是50%,一般为75%~90%的狭窄,有的甚至是完全闭塞。也就是说,只要出现了临床症状,不论症状轻重,动脉粥状硬化已经进入了中、重度病变。

那么,年轻人的动脉是怎样的呢?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时,美国对战场死亡士兵的尸检发现,在平均年龄为27岁的死亡者中,77%已有动脉粥状硬化表现,可见病变确实植根于青年。

再看看,儿童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有一个重要的儿童动脉硬化研究。在对22000名青少年的长期随访研究中,2/3是白人,1/3是黑人。研究发现,在其中因各种原因死亡的儿童尸检中,凡生前越胖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越高的,其主动脉内膜所见到的病变就越重。这进一步清楚证明了:动脉粥状硬化病变是起源于少年,植根于青年,发展于中年,发病于老年。因此,动脉硬化的预防必须从儿童抓起。

心理健康,长期-I-程

科学家对我国3万多名中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有32%的学生存在心理,十八九岁的孩子申有60.7%的孩子不会调节心态。

心理平衡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确实,二三十岁的人,要达到非常高的境界、非常全面的水平,不可能。

孔子是很了不起的人,都要经历这样长的修炼过程,他都要有实践,有积累,有成功,有失败,有喜悦,有眼泪,才能慢慢成长,更别说我们了。就像打仗一样,一个小伙子说,我兵书读得好,就能打胜仗。没用,非死不可,必须要有实践经验的积累。实用内科学的书满大街都卖,每人买一本,都当大夫去了?两码事,实用内科学不拿你当大夫。或者说我买一本实用外科学就能当外科医生了?哪有那么容易。教育也一样,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小就抓。

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一个孩子将来能不能成才,他的智慧影响是有限的,心灵、品格、胸怀、胆量才是关键,这跟父母的教育非常有关。

我们很鲜明地提出我们的观点,教育孩子第一是做人的教育,这是一辈子的事。分数高低、会不会弹琴,这是次要的,首要的是做人,会做人才能成才。一个孩子将来能不能成才,他的智慧影响是有限的,心灵、品格、胸怀、胆量才是关键,这跟父母的教育非常有关。

对孩子的教育,环境要宽松,要引导,让他觉得学习是发自内心的活力。现在的孩子不愿与大人交流,因为他的世界与你的不同。

给孩子讲故事是很有趣的过程,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其实家庭教育的力量很强大,问题是你会不会教育。

我不会强迫我的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我女儿现在十几岁,细细白白瘦瘦的。她特别喜欢篮球,认为篮球是一门艺术,还练跆拳道,但是学习并没受影响,成绩总是前几名。我就告诉她几句话,上课一定要专心,听懂,下课再复习,有时间提前看看有什么难点。她看电视,总是喜欢看自然的、历史的、科学的,我们从不限制她。

她喜欢去书店,喜欢买世界名著,她最喜欢书了。我们和她聊天,就像朋友一样,什么都说。我们和她之间很平等地交流,不居高临下。有时同学之间有一些矛盾,她也生气、心烦,我告诉她这在人际交流中是很正常的。我要让她感到,这些矛盾都是小事,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太往心里去,要学会大度。遇到事情,我们就告诉她一个大概的方法,具体事情让她自己处理。

如果你很看重这些小事,她也会重视小事,你总培养她小心眼,她就总小心眼,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现在有很多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说话恶声恶气的,这不对,还是要互相尊重,平等交流,让孩子在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造就和毁掉一个孩子,有时就在一句话

一句话毁了孩子的一辈子,父母都没意识到。

有个孩子,画画很棒,老是得第一。人家问:“你爸爸妈妈不懂画画,你的画怎么这样好?”

他爸爸是没什么文化,倒会教育孩子。刚开始看到孩子瞎画,画得猫不像猫,狗不像狗,他爸爸说:“孩子,画得太好了,我就喜欢看你画的画。”

孩子想,爸爸说我画得不错,第二天又画。“哎呀,今儿比昨天画得还要好,画得更像了,我还画不出来呢!”这就是鼓励,尽管孩子画得乱七八糟。就这样,孩子越发喜欢画画,也就越画越好了。

另一个女孩,爱唱歌。本来唱得不错,一次她唱歌的时候,老师在旁边说了一句:“什么呀,別唱了,你这个破嗓子还想唱歌呀。”从此,小女孩发誓,一辈子不唱歌了。

你们看,一句话毁了孩子的一辈子,她的父母都没意识到。这不光是培养孩子兴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心态的问题,培养孩子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