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外科普文学
17316200000010

第10章 《菌儿自传》

一、概述

高士其是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由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04号行星,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他23岁时因研究病菌导致脑部被病毒入侵,最终导致全身瘫痪,却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几百万字的科普作品,影响了无数人。

这位著名的科普作家的作品以绚丽多彩的文艺形式,生动活泼地传播科学知识,体现了科学与文学的完美联姻。《菌儿自传》是他的代表作品,在作者笔下,菌儿时而在呼吸道里探险,时而在肠腔里开会,把细菌对人类的危害和预防表现得淋漓尽致。本书一经出版,便以其生动、活泼、形象、清新、极富幽默感的叙述语言,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的震撼和广泛的影响。

《菌儿自传》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作品中,细菌跃然纸上,与我们无时无刻不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拟人化的科学小品,或用细菌自述身世的手法写成,或用朴素的语言解释微生物的“衣食住行”,富有幽默感,因此拥有众多的读者,曾引领著名生物科学家陈章良等众多青少年走上科学的道路。两院院士吴阶平等数十位名人对本书的出版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内容简介

自1936年起,高士其在《中小学》杂志上连载《菌儿自传》,每期发表一章,至1937年8月写完最后一章。这些文章后来编成《菌儿自传》一书,于1941年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菌儿自传》全书分为《我的名称》、《我的籍贯》、《我的家庭生活》、《无情的火》、《水国纪游》、《生计问题》、《呼吸道的探险》、《肺港之役》、《吃血的经验》、《乳峰的回顾》、《食道的占领》、《肠腔里的会议》、《清除腐物》、《土壤革命》、《经济关系》15章,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细菌的生存状态,引人入胜。这15章既可以独立成篇,又可连接成全文。

书中的主人公菌儿是千千万万细菌中的一员,全书以菌儿自述的方式写成,“我是菌族里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一种。小得使你们的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我们也夹在里面飘游。轻得我们好几十万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得重。我比苍蝇的眼睛还小一千倍,比顶小的灰尘还轻一百倍。”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形象地将细菌的籍贯、细菌的家庭生活、细菌的生活方式,细菌在人体各部位的历险一一道来。在作者笔下,菌儿是个有感情、有思想、有血有肉、性格各异的精灵,作者把它们都变成了摸得着、看得见、听得到的“人物”。

《菌儿自传》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妙趣横生的比喻来向人们传播医学科学与公共卫生的知识、思想和精神,无疑是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三、大师传奇

1905年11月1日,高士其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一户书香门第,他在少年时代兴趣广泛,聪慧过人,13岁就被保送进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他用7年时间修完别人要用8年才读完的全部课程。

1925年,高士其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1926年夏,转入芝加哥化学系。后来其姐患流行性疾病去世,在深感悲痛之下,他为把人民从疾病的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于1927年夏,入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细菌学系,改读细菌学、公共卫生学,获得博士学位。1928年,在一次实验中,一个装有脑炎病毒的瓶子破裂,病毒进入了他的小脑,并留下严重后遗症,后来病情不断加重。医生劝告高士其中止学业,立即回国休养。但高士其尽管每周都要发一次病,(发病时脖颈发硬,头往上仰,眼球向上翻,两手抖动不止。)但他还是坚持研究病毒、细菌,终于完成了医学博士的全部课程。

1930年秋天,高士其回到了阔别5年的祖国。这位海外游子是怀着满腔热忱归来的,而等待他的却是饥饿和失业。他曾在南京中央医院弄到检验科主任的差事,可连申请购置一台显微镜都得不到批准。后来他去了上海,住在一个窄小的亭子间,靠做翻译工作和当家庭教师来维持生活。由于经济困难,营养不良,他的病症加重了。这时,他与董纯才、张天翼、艾思奇等文化界进步人士有了往来。艾思奇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著作介绍给他,使他在艰难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他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消灭害人的“小魔王”,必须先消灭社会上的“大魔王”。从此,他便用颤抖的手拿起了笔,以此为武器,奔向擒拿大小“魔王”的战场。1933年,他的第一篇科普作品《三个小水鬼》发表了。1935年,他又发表了第一篇科学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此后,他便一发而不可收,短短几年就写出了上百篇科普作品和论文,为中国科学文艺作品的诞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这个期间他更改了自己的名字。本来,祖父给他起名为“高仕”,当他郑重地用起“高士”这个名字时,朋友们不理解为什么要把“仕镆”两字的偏旁去掉,他认真地解释说:“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

1937年,高士其在“八·一三”隆隆的炮声中离开上海,前往延安。1937年11月,身有残疾的他终于奇迹般地来到了宝塔山下。当毛泽东同志紧紧握住高士其的手,高声说出“欢迎你,中国红色的科学家”时,他觉得一股暖流直涌心间。

在延安,高士其的生命获得了新的力量,他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写作、讲课,孜孜不倦地工作着。而那里的医疗条件是很恶劣的,高士其的病情日益恶化,终于全身瘫痪。组织上全力挽救他的生命,派人护送他经重庆去香港治疗。此后,他辗转流亡于九龙、广州、桂林、上海、台湾,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一方面同疾病斗争,一方面坚持创作。诗歌《黑暗与光明》、《给流血的朋友》、《我的原子弹也在爆炸》等,科学论文《自然运动大纲》、《跃进三百年序》、《天的进行曲》以及《新科学与新民主》等,都创作于这个时期。

1949年5月,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夕,高士其经香港来到北平。在融融春色中,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了他,并安排他住进了北平医院。10月1日,他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庄严的开国大典。后来,他这样叙述当时的心情:“我能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看到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在全国人民胜利的欢呼声中,我的病所给我的一切痛苦,都被胜利的风吹走了。”在北平平面胡同的一套房间里,高士其开始了新的创作生活。高士其的写作方式是很特别的。他瘫痪后,不仅腿不能走路,手不能握笔,下肢僵硬脖颈歪斜,而且连说话能力也逐渐丧失,听力也很微弱。每创作一篇作品,他都要把阅读过的重要资料分析、整理,反复思考,在脑子里形成初稿。当秘书在他身旁坐下时,他便一个字一个字地口述腹稿,由秘书记下来。他说话的声音很低,发音也不清楚,秘书必须集中全部精力才听得懂。有时候遇到一个难懂的名词,他必须反复地说十几遍,或在纸上写半个多字,秘书才能领会。到后来,他干脆说不出话来,只能发出“嗯嗯”、“呵呵”的声音,得由秘书或妻子按口型“翻译”成文。就这样他一天天地都在写,每天只能写七八百字。写好之后,还要三番五次地反复修改。在差不多40年的时间里,高士其就用这种独特的写作方式创作了400多篇科普论文和科学小品、200多篇科学诗歌,汇编成20多本书,总计达500多万字。

高士其在用心血著述,在以生命创作。他的作品,每一个字都融进了科学真理、爱国激情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为了搜集科普素材,他曾坐着轮椅到鞍钢、到大庆、到呼伦贝尔草原、到西双版纳丛林。即使在那寒凝大地、是非颠倒的日子里,他也不曾向恶势力屈服,继续着自己的事业。1975年1月,他趁参加全国第四届人大会议的机会,当面向周总理陈述了对科普工作的建议,粉碎“四人帮”后不久,他又向中央领导同志呈递了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书。有时,他甚至因连续创作突发急症,经医院抢救方能脱险。然而无论如何,都不能使他放下战斗的笔,都不能停止他生命的追求。他一生致力于科学普及工作,直到1988年12月19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