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悲观态度,乐观生活
17155800000014

第14章 记住,你存在的本身就是有意义的(2)

我曾多次探讨过这一点:动物只有种族的性格,只有人才具备真正的个体性格。但是,在大部分人的身上却只有为数不多的、真正属于个人的东西:他们完全能够被纳入一大类。他们的所思、所欲,正像他们的面相一样,是整个种族的所思、所欲;或者,最少是他们所隶属的阶级的所思、所欲。因为这,他们庸俗、渺小,并以庞大的数目生存着。我们能够相当准确地预见到他们将要做出的事情和说出的话语。他们没有特别的标志,就像工厂大批生产的产品一样。

他们的存在难道不应该像他们的真正本性那样,融进种族的存在中去吗?平庸这一诅咒通过只给予这些人种族的本性和存在把这些人降至与动物接近的水平。

但不言而喻,一切伟大、高贵的事物,其本质就决定了它们只能孤独地存在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里,想描绘卑劣、下流和无耻,再没有比用来形容一般存在的东西 “平庸”“庸俗”更好的词语了。

——《叔本华思想随笔》

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相对那些伟大的、高尚的人,那些圣人、伟人,从历史的观点看来,他们每个人都是站在当时世界的顶端的,虽然,他们备受推崇,但是不可不说的是,他们都是孤独的、寂寞的存在。他们的思想往往不被人理解,他们的行为也常常让人感到困惑,至于他们的着书立说,更是会被尘封很久。这一切都说明,站在金字塔的人,他的人生是多么孤寂。

对于这种孤寂,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能够忍受得了的。所以,我们还是继续仰望这些圣人,伟人吧,不必去妄想成为他们中的一个,这一辈子,做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快快乐乐地过一生不是更好吗?

宁做平凡的好人,也不做有才华的坏人

现在我们将对个人的素质,也就是本性意欲及性格的优缺点,和人的智力的优缺点进行考察和比较,以便通过认识本性意欲素质和智力素质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素质各自相应的价值,把本性意欲和智力这两种人类的基本功能的差别明确地表现出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本性意欲的素质和智力素质是互不相干的。也就是说,优秀的大脑智慧不一定会与同样出色的人性素质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从这两种素质都同样出色的人是极为罕见的人中,得到充分认识。然而,这两种素质相反的例子却非常普遍。因此,我们总是可以看到这两种相反的情形结合在一个人身上。我们绝对不能从一个人拥有优秀的智力从而推断出其人也有良好个性;也不可以从后者判断出前者来,或者是从低劣的智力推断出卑劣的本性等。每个没有偏见的人都应该把这两类的素质完全分开来,而识别其各自的存在价值,就只能在生活的实践中进行了。

也可以说,低等的头脑智力是可以与伟大的博爱之心共存的,因此我不认为巴尔塔札尔·格拉西安这句话是对的:“没有不带恶毒的愚人。”还有一句西班牙俗语也表达了和格拉西安同样的意思:“愚蠢从来不会与恶毒分开。”不过,许多愚人说:“我们心情愉快就在于有可供与我们比较并使我们可以看重自己的人。”出于一样的原因,我们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躲避一个比自己优越的人。所以,利希腾贝格的话是正确的:“对于某些人来说,有思想有头脑的人比一个不折不扣的无赖更令人讨厌。”爱尔维修的话也一样有道理:“平庸之辈有着某种准确和敏捷的直觉,以识别和逃离有思想头脑的人。”附带说上一句,由此可以轻易明白为何几乎每个人在一个大脑比自己优越得多的人面前,容易会变得恶毒起来。另外,愚人还常常会获得心肠特好的美名,可是这个人是否真的是好人,这一点却又极少得到真正的证实,我不由得纳闷这种人为何会得到这一美誉,直到我终于可以说我找到了下面这一答案。由于受到某种人性特性的驱使,每一个人都会寻找一个在智力上不如自己的人作为亲近的交往伙伴,因为他只有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自己才会感到舒服自在。霍布斯说过:“没有什么比在谈话中显示出横溢的思想才华更容易激怒多数人的了。在当时,人们会表现得很高兴,但妒忌会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诅咒他。”(《约翰逊的一生》,博斯威尔着)

为了把这个普遍被人小心地掩藏起来的真理更加无情地大白于天下,我想引用歌德青年时着名的朋友梅克的看法——他在故事《林多尔》中写道:“他拥有大自然赋予的以及他经由知识积累而获得的才能;这些才能使他在众多聚会中让在场的尊敬的先生们失色不少。公众在看到一个非凡的人物时,在高兴怡人的瞬间,人们会囫囵吞枣般地接受称他为‘人类中最聪明、最智慧,但却又最卑劣的存在’,人们的优越之处在于,不是马上对这些长处做出恶意的批评;但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情仍会留下某种印象。如果这一印象经常重复,那么,以后在关键的时刻,他就会给这非凡之人带来不良的后果。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在意识中特别记住自己在上述情况下所受到的侮辱。不过,在私下里,人们并不会不乐意挡在这个人的晋升路上。”因此,拥有优秀的思想优势比起任何一切都更容易使自己变得孤立,且容易招人嫉恨——起码是在私下里。与此相反的是愚人会普遍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很多人只有在那些愚人身上才能发现他们自身拥有的优越感。没有人会向自己坦白、更不会向别人承认隐藏在这种喜好背后的真正原因。这样,作为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他就会把“心肠好”这个词加在被他选中的人的身上,而这所谓的心肠好。就像我说过的,心肠好的人实际上是相当少有的;偶然出现的话,也与智力不足结合在一起。所以,智力差的人一点都不会有助于自己变得好心肠;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以说伟大的智力就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其实,缺乏智力的无赖还真不曾有过。

事实上,甚至那些智力素质非常出色的人,也会与极度的个性道德败坏所结合起来。培根就是这样的例子:他这个人的个性毫无素质可言,他下流卑鄙、阴险狡诈、毫无感恩之心、满脑子想都是如何为自己争权夺利。在担任英国上议院议长和王国最高法官的时候,他竟然把在民事诉讼中收取贿赂变得习以为常。在遭到人们指控之后,他向贵族陪审团认罪,然后就被逐出了上议院、并被罚款四万英镑,还被关押在伦敦塔(参阅1837年8月《爱丁堡周报》上面登载的关于新版培根着作的评论)。类似的例子还有历史学家古齐亚迪尼在他的历史小说《路易莎·斯朵洛兹》中的附录里面写道:“在那些把思想与学问放在所有人类素质之前的人看来,这个人应被视为他所在的世纪中最杰出的人之一;但对于那些认为德行才是最重要的人而言,这个人应该永世遭到唾骂。他在迫害、流放和屠杀人民方面,是手段至为毒辣的一个。”

如果我们说一个人“心地善良,但头脑不行”,而另一个人则“头脑聪明多才,但却心肠恶毒”,那么所有人都会认为第一种情况——称赞他,这件事远远盖过了责备;而第二种情况,则恰恰相反。由此,我们看到,当有人做了一件坏事时,他的朋友和他自己都会试图把那坏事的罪责从他的本性意欲转到他的智力素质上面,把良心的缺陷说成是不聪明的表现。他们只会说这纯粹是没脑子,做事不加思考、不懂事,轻率、愚蠢和鲁莽。事实上,最不得已的时候,他们还会把自己是犯了间歇性的精神错乱来为自己辩解。如果涉及一严重的罪行了,人们甚至会直接说自己有精神病,目的不过就是为自己的本性意欲而开脱罪责。

同样,当我们自己造成损失或是一手酿成大祸的时候,我们就会巴不得在他人和自己面前谴责自己的这个行为是多么愚蠢,其目的就是想避免被人指责成本性的“故意”“恶毒”等。所有这些都足以证实本性意欲才是人类唯一真实和本质的部分,称为人的核心;而智力素质不过是本性意欲活动的工具罢了,并且在本性意欲活动时不参与其中、或不感兴趣的情况下,智力就总是容易错漏百出。在道德判决庭上,欠缺智力根本就不是什么罪责,相反,它甚至还能给我们一些特权呢。同样,在世界各地的法庭上,为了让罪犯免受惩罚,只要把罪犯的罪责从本性意欲转移到智力方面就足够了。具体的方法就是证明这个罪行只是这个人犯得无法避免的过失,或是因为罪犯的智力失常导致精神反常所致的。这样,就跟非我所愿的失足差不多了,应承担的罪责也不比这更多。我在《论意欲的自由》一文的补充部分《论智力的自由》里面,对此有过详尽的讨论。读者可参阅那一部分,我就不再赘述了。

如果一个人相当愚蠢,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不是他愿意发生的事情,他对此是毫无能力的,我们应该原谅他;但是如果我们试图用同样的说法,说我们可以原谅一个人本性的卑劣,那我们必然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所以说,本性意欲素质是这个人本身本心,而智力素质只不过是他行为活动的工具而已。因此,只有人性的意欲活动,才永远被人们视为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说,只有人性意欲活动才被看成是人们真实本性的表现。我们因而必须为此负责。

与此相应,所有的宗教都向具有本性意欲的优点,也就是说,那些拥有仁慈、善良的人,许诺将获得此生之外的永生作为奖励;但是拥有优秀智力之人却没有这样的奖赏。美德期待着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得到奖赏;而精明则只希望在这一生中获得酬劳价值。

优秀的智力素质只能获得别人的赞美,而不是爱戴,爱戴是留给优秀的道德品质、性格素质的。每个人都宁愿找一个善良老实的人,甚至只是个懂得迁就他人、乐于助人和善于附和自己的人做朋友,而不会选那些只是精明机智的一类人。只有那些个别的本身就具备伟大智力的人才会愿意和那些聪明的人交往;但是,是否真的会跟这个聪明人结下真正的友谊仍然还是要取决于这个人的道德品质、个性素养。

对一个人真正的好评全都在于这个人的道德品质。拥有良好品性的人完全可以抹去其智力上的不足。尤其是,我们了解了一个人具有某种优秀品质之后,我们就会非常迁就这个人在智力上的不足,甚至是年老后所表现出来的愚钝和孩子气都能包容。拥有高贵的个性品质,哪怕完全缺乏智力优点,也一样给人以无所欠缺的样子。与之相比,就算是伟大的聪明绝顶的头脑,一旦有了严重的本性道德缺失的污点,就会必然遭人责备。这是因为正如火堆在太阳底下会显得毫不起眼一样,优秀的智力,甚至是天才,还有漂亮的外在,都会在与善良心性的比较中黯然失色。

一个人所显现出来的高度善良、高度个性素养是完全可以弥补智力素质的欠缺的。我们甚至会感到羞愧:因为我们竟然为这个善良的人缺了些智力而惋惜。甚至如果最有限的智力和丑陋的相貌,只要它们与高尚的善良为伴,那这些也会会得到美化,就像有了一圈更高级的美丽光环,因为那一种发自他们内在的智慧展现出来了,在它面前,所有的其他智慧都得保持沉默。心的善良是一种超验的个性素质,其他方面的完美是不能与它相提并论的。当善良的品性达到很高的程度,那它就等于包含了整个世界。也就说,一切事物都尽在他的心中,这样,它就会把常人一般只用在自己身上的那些的宽容发挥到别人身上。这样的人是不会动怒生气的;甚至当这种人的智力或是身上的缺陷引致了别人恶意的嘲笑讥讽时,他们也只会在心底责备自己,是自己的原因才引起别人这样对自己的。因此,他们用不着勉强自己,他们还是会用最友善的方式待人,希望别人会改变对他们的错误态度和看法,同时也在他们的身上认出自身的缺失。和这样素质的人相比,精明、天才算得了什么?培根又算得了什么?

——《叔本华思想随笔》

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历史上才华横溢的坏人比比皆是,比如一代奸相蔡京,他的书法造诣登峰造极,堪称一代大师,比如被誉为“散文家的培根”。尽管他们的才华赢得了人们乃至后人的赞誉,但是他们的人品败坏,个人素养极低,这点上,他们仍是遭人唾骂的,永远不会赢得人们的爱戴。

所以,我们不妨做个平凡的好人,尽管没有才华卓绝的赞誉,但是只要我们的内心善良、本性纯真,无论到了何时,好人都会赢得世人的爱戴和尊重的。

只有睡得好的人,思维才能更活跃

人在熟睡的时候,所有的外在的表象的活动都会完全停止。但是我们真正存在的内心,那属于形而上的部分——它是我们身体机体功能的原动力——却永远不会停下来,除非我们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