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17154000000019

第19章 名家风范(5)

德里达针对逻各斯主义提出了颠覆解构方法,他声称书写文字并不天生低于语言发音,他建立一种“文字学”,突出并确认书写文字的优越性,即文字在符号学意义上具有“可重复性”。当听话人对讲话人的意图一无所获时,同样也能借助符号系统了解其意图。也就是说,符号在不考虑讲话人的意图情况下,依然能被人们加以理解和接受。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法国存在主义衰败之际,对结构主义和现象学扬弃所产生的结果。解构并不是摧毁,而是一种行动的策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言语中心主义,否定一切终极意义,消解二元对立,主张阐释的多样性和不可终结性,颠覆“在场”的形而上学。德里达的思想代表了法国人的激进的反传统倾向。

孔孟之道的异同

孔子与孟子都是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二者思想之中既有一脉相承的地方,又有差异之处。

孔子和孟子都推崇仁爱思想,讲究仁者爱人,但是在具体的表达上二者有着明显区别,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教导人的品性方面,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嫉俗。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己就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然而在原则上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孟子则不同,他把个人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解民倒悬为己任,不与诸侯们的腐化同流合污。孟子自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具有一种儒者风范的刚猛性情。所以,孟子的仁义思想在后世的传承中被更多学者接受。

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儒学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儒学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在当时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巨大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地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

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一些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孟子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孔孟之道的异同不能用正误加以区分,因为二者生活的时代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一样,所以思想也会有所差异,但是二者所倡导的儒家核心思想都是“仁”。

孔子和《易》有何关系

《易》也称《周易》或《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易》事实上是包括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儒家经典的五经当中包含《易经》,儒学建构明显受到《易经》中阴阳关系的影响。孔子受到《易经》思想的启发,以“仁”释“礼”,并发展了儒家思想的灵魂——中庸之道。

传说《周易》为周公所撰,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胞弟,被尊为儒学思想的先驱,是孔子最崇敬的古圣人,相传周公推行井田,制礼作乐,建章立制,提出“明德慎罚”的主张,并着《周易》而顺应天意。

由于《周易》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着作,孔子在中年以后才潜心研究这部经典。《论语》中记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在五十岁以后开始专研《周易》,他自己感慨,如果早一些学习《周易》,他在人格修养上还能再上一层楼。

正因为孔子曾对《周易》做过精深的研究,因此《易经》成为儒家经书的重要典籍,与《诗经》《尚书》《周礼》《春秋》并称为“五经”。

荀子的哲学观点是怎样的

荀子是儒家的学者,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儒学思想提倡性恶论,有别于孔子和孟子。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他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综合了二人的可取之处提出“礼”“法”,重视社会行为的规范。荀子以孔子为圣人,但是反对孟子的思想,认为自己才是孔子的思想嫡传者,但荀子提出人性本恶,这与孔孟的本性君子的论点大相径庭。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没有完全善良的人,必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从人性说来看,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有所不同,但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畴,因其见解独特,可以自成一说。

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很具体,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他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地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和“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荀子的思想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时期从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体现出一种务实精神。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吗

韩非生于战国时代,身份为韩国贵公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师从荀子,最早学习儒学,受到荀子“性恶论”的影响,又喜爱“刑名法术之学”,并吸收了黄老之学,形成的思想观念与老师荀子大不相同。

韩非子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并拓展了法家思想的内涵,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身为韩国公子,目睹秦国声势强大而韩国日趋衰弱,他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变法图强,但韩王始终都未被采纳。韩非子在悲愤和失望之中探索强国的道路,写下《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着作,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家思想。这些着作流传到秦国之后,被秦王嬴政所赏识,采用法家思想治国强兵,最终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

韩非的法家思想并非始创,而是吸收了儒家、道家的部分思想,并针对战国末年的政治形势加以阐释而成。儒家思想向来讲究礼乐教化,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因为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才使本善的人变成邪恶,因此礼乐教化可以区分君子和小人。接受礼乐教化的,可以永远保持善的本性,不受教化的则可能沦为小人。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世上不仅有君子小人,还有一类恶人。由于人天生带有恶性的本质,因此需要用礼乐教化,将恶性祛除,保存善念,恶性去除得彻底便成君子,不彻底就成为小人。而为了防止小人沦为恶人,就需要使用刑法,对小人进行法律惩罚的震慑。因此,在荀子的观念中,礼乐是区分君子小人的,刑法是限制小人成为恶人的。

韩非完全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同时认为世上不可能有君子,因此在政治中强调礼乐教化无用,因为不管怎样教化,人们也不会成为君子。反倒是应该强调刑法,防止人们沦为恶人,这对社会发展更有积极作用。至于“法”的概念,韩非从黄老之学中提炼出来,“法”不仅是刑法,也是政治手段和权谋术,是治国之道。显然,在韩非子的时代,以法家思想推行政治主张,更有利于统一大业。

谁被尊称为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被后人尊称为孙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鼻祖。他撰有兵书巨着《孙子兵法》,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也被誉为“兵学圣典”,后来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武在春秋时期的吴国被任命为将军,与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曾经奉命攻打楚国,大败楚军,使吴国的声威大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孙武将一生征战的军事经验撰写在《孙子兵法》中,创立了古代的兵家思想体系。

《孙子兵法》的《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讲究谋算、战争动员及出征准备,筹划得越精密,胜敌的可能性越大。出兵前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出一系列的作战计划,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条件进行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起到了决定作用。

《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讲的是作战指挥,对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兵力的配置、士气等进行调控,以营造我强敌劣的气势。《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探讨如何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以及在行军中如何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篇》《九地篇》讨论作战地形及相应战术,并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划分作战环境。《火攻篇》《用间篇》讨论特殊战术和间谍战术等。

《孙子兵法》不仅仅体现兵家思想,关于作战,其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可以广泛运用于商场、人际关系、政治、管理等多个领域。

被称为“春秋第一相”的思想家是谁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是周穆王的嫡传后代,幼年丧父,生活极为贫苦,为了维持生计,管仲与好友鲍叔牙合伙经商,之后参军到了齐国。最后经鲍叔牙极力推荐,管仲成为齐国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因此被称为“春秋第一相”。管仲着有《管子》一书,包含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

从管仲的哲学思想看,他是齐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心术》《白心》《内业》等文章中系统地阐述了道家的“精气说”,将老子的“道”改造成了“精气”。管仲认为,道是“虚而无形”,不能被感官直接感知到,道虽然是万事万物之源,但有口不能言,有目不能见,有耳不能听,看似不存在,却又是世间一切事物存在的规律。

鉴于老子提出的“道”是一种模糊、不确定的概念,因此管仲将其改为精气,他认为道就是一种精细的气,万物和人都源于精气。“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管仲用“精气”解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有意识的人,也是由精气生成的。管仲没有否定鬼神,但认为鬼神也是由精气生成的。说精气“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把鬼神视为普通的物,否认它是超自然的存在。

管仲认为认识对象存在于认识主体之外,他说每个人都有求知的欲望,但并不了解已经知道的事物,因为认识对象与认识主体不具有同一性,人无法凭主观彻底认识自我以外的任何事物。正因为如此,管仲建议在认识过程中,主体要舍弃主观臆断,以外物为认识的根据,一切认知要反映外物的真实情况。

古代的“亚圣”是谁

儒家称孟子为“亚圣”,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着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成为地位仅次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故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祖上曾是鲁国贵族,后来家道中落,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将他抚养成人,管束甚严,有“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都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家庭教育的典范。

孟子生活在战国年代,各诸侯之间战争杀伐不断,弱肉强食的残暴统治,让孟子对诸侯统治失去了信心。他认为正是人心堕落,良知泯灭,才造成人性的野蛮。孟子深受孔子仁爱思想的影响,他认为不是人心天生就坏,而是人善良的本性被蒙蔽了,拯救社会的关键就是恢复本性和仁义之心。由此,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爱”思想,提出“人性本善”“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理论和民本思想,试图用来拯救乱世。

老庄之外的道家代表人物是谁

道家思想体系由先秦老子创立,在庄子时期得到发展,因此老庄被称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战国时期,另外一位道家代表人物是列子,又名御寇,战国前期著名思想家。列子的思想来源于黄帝和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但他一生人品宽厚,济世助人,又合乎儒家标准。

列子着述《列子》八卷,又名《冲虚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的重要典籍。从《列子》的思想内容和语言上看,全书记载大量民间宗教信仰和道家修仙神话等,对后世修道求仙的方士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