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78级?[1]友,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
吴光辉,男,1960年2月生,湖北武汉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航空工业部第603所总体室设计员、副主任、主任,民机总体设计研究室主任,民机总体分部主任,603所副总设计师、所长助理、副所长,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党委副书记。现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先后担任998型号总设计师、ARJ21型号总设计师、“998工程”现场指挥部总指挥、某重点型号研制现场总指挥、COMAC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某飞机工程国防科技成果一等奖,某重点型号首飞获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一等功、国防科工委个人一等功,某重点工程载机改装获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获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新工程重大贡献奖”,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全国委员会“劳动模范”,国家人事部、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是998型号总设计师、ARJ21总设计师、C919总设计师,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防科技成果一等奖,某重点型号首飞获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一等功、国防科工委个人一等功,某重点工程载机改装获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他,就是南航杰出校友吴光辉。
在众多的荣誉面前,这位站在飞机设计研究前沿、为中国航空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中国商飞)副总经理却谦虚地说:“国家需要我们,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的研究对于实现我国自主研发的飞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航空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大意义。成为飞机总设计师,是吴光辉一生为之努力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用默默的奋斗和忙碌的身影无声地告诉人们:结缘航空是一种乐趣,投身航空是一种责任,振兴航空更是一种使命!
笃学勤思——梦想在这里振臂起航
与南航结缘,对于吴光辉来说实属意外,而这样的意外也让他的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吴光辉的老家在湖北武汉,20世纪70年代初,他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吴光辉到了江西一个偏僻的小镇。当时在他所在的工厂旁边,有一所共产主义大学的分校,这里就成了他们的学校。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学校还定期组织学工学农,学习条件十分艰苦,学习资料也十分有限。面对艰苦的生活和渺茫的未来,很多年轻人变得自暴自弃、得过且过,但吴光辉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那时候,他就很喜欢学习,只要有时间,手里有书他就尽情地阅读起来,渐渐地,他还对无线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苦于条件有限,也只能摆弄一些废旧的电子器件。1977年高中毕业后,吴光辉回到了湖北老家当了一名知识青年。回忆起自己的知青时光,吴光辉乐观地说:“时代的经历使我们这一代人更懂得吃苦耐劳,更懂得珍惜现在。在老家 ‘上山下乡’的时候,家乡人民对我很关心,也没受多少苦,反而感觉其乐融融,当年考大学离开时还有点舍不得。离开家乡是为了圆自己一个大学梦,开辟另外一番天地。”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吴光辉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物质条件非常贫乏,连高考试卷都是借用印《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赶印的,这样特殊的试卷恐怕在高考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吴光辉初中、高中的很多知识都没有学过,但是他喜欢自学。当他得知高考的机会时,一股巨大的力量和激情促使他发奋努力,凭借惊人的毅力,他在千军万马中闯了过来。人的一生有很多巧合,隐藏着某种偶然,但偶然之中也有必然。那个时候都是先录取后选专业,当时南航的专业都是保密的,专业介绍很少,懵懵懂懂的他也不知道怎么去选择。“我个人比较爱好电子,后来一看专业很多,有飞机设计、电子电气、雷达、发动机等,当时就想学飞机设计,将来可能做总设计师,于是就报了飞机设计专业。”这个简单而又朴素的想法使吴光辉与航空结下了不解之缘,飞机设计事业也成为了他一生的挚爱和追求。
入学报到的时候,吴光辉一个人从汉口坐船到了南京,在船上他碰到了一批南航学生。旅程中,几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都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期待。南京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学校增添了别样的风采。校门口御道街上的水杉、松柏、雪松,校内道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绿树茵茵、静谧灵秀的大学环境至今仍让吴光辉记忆犹新。在这座学习氛围浓厚、学风淳朴的大学里,心无旁骛的他深深地融入了进去。回忆起当年的学习时光,吴光辉感慨道:“我刚进校门的时候学习基础不是特别好,在物理、化学、英语等课程上和其他同学相比差距还不是很大,但是在高数课程上明显感觉很吃力。”为了弥补过去政治运动耽误的学业,吴光辉刻苦求学,比别人花了更多的时间、下了更多的工夫。每次上完课,吴光辉就到自习室、图书馆看书,把课余时间几乎全用在了复习和自学上。有时为演算一道高数题,时常沉浸其中,等他有抬眼的工夫时,发现整个教室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学校除了开设各种专业课程,还特别重视工程实践。吴光辉记得,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他们到国营峨嵋机械厂实习,他被分到飞机设计研究所学习锻炼。在那里,他和研究所里的技术人员们一起钻研如何改进飞机结构、提高作战能力。有些看似深奥的问题在一次次的技术钻研和思想碰撞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所里老师傅们丰富的“作战”经验更让他受益匪浅,“这种真实的工程环境对我后面的成长很有帮助!”学校重视实习实践的良好氛围也深深影响了吴光辉。在课外,吴光辉对无线电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动手实践,可谓是学习和爱好两不误。“当时金陵饭店后面有个卖电器的小市场,我经常去那儿买小零件,回来后就自己组装,上学时候的收音机都是我亲自动手制作的。”吴光辉回忆说。谈起爱好无线电对自己专业学习的帮助时,吴光辉兴致盎然地讲述起两者之间的相通之处:“在制作收音机时,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都能得到锻炼。记得第一次组装起来的收音机是不响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焊接问题,导致不导电,有时急于求成,一不注意,一接上就烧了,就像科学实验,要不断地去调试、去尝试,这样可以磨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虽然制作收音机是很小的一个工程,但通过调动元器件组合排列、合理焊接,对动手能力是很好的锻炼培养。”勤于思考的吴光辉在实践中受到启发,他学会了从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注重统筹兼顾,重视完善细节。
除了紧张忙碌的学习,大学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也让吴光辉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工科背景的他本来整天和数据、公式、定理打交道,可那时的他还参加了摄影协会,并且成了主要负责人。“每年新生报到时介绍南航的照片、书签等都是出自我们摄影协会。”吴光辉自豪地说。在大学的几年时间里,他也始终保持着对社团工作的热情,充分利用工作的机会为大家办事、为同学服务。吴光辉称,正是大学时期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这也为他后来的事业发展积攒了“内能”。
砥砺奋进——使命铸就事业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