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舰载武器
17150600000057

第57章 舰载信息化武器(6)

近年来,随着航空技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等相关领域的飞速发展,世界无人机的开发进入了如日中天的鼎盛时期,一些军事强国正在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研制可以真正称得上新概念武器的各种海上无人机,例如多用途无人机、人工智能无人机、攻击作战无人机、反导弹无人机、隐身无人机以及多种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等。据最新消息称,美国诺 格公司正在对一种称之为“弹簧刀”的斜翼无人机进行概念研究,这种无人机将首开不对称机翼飞行器的先河,引发一场飞机设计史上前所未闻的革命。这种斜翼“弹簧刀”既可用作侦察机,亦可用作轰炸机,能在携载数千千克有效载荷的情况下,在 18000m 的高空飞行 5000n mile,既能低速巡航在敌国领空十多个小时,执行监视和侦察任务,又能在接到指令后立即高速扑向目标区实施攻击和轰炸。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宣称,“弹簧刀”斜翼无人机的试验机可望于2010年进行首飞,实用机计划于2020年投入装备。另有报道称,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正在研发一种称之为“艾伊坦”的世界最大无人机,该机将由燃料电池为主要动力,能在17000m以上的高空以240km/h的速度持续飞机50h,除执行大多数无人机的监视侦察任务外,还能作为海空拦截平台,监测敌方导弹的发射并用机载武器对弹道导弹类目标进行拦截。

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火峰”无人机在越南战场投放炸弹失败,到近期“全球鹰”成功发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无人机从“简陋”到“豪华”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漫长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日渐成熟,加之对“零伤亡”战争的强烈追求,人类对无人机的奢望也在瞬间大大膨胀:西方媒体一再宣称,美国的F-22“猛禽”战斗机和F-35联合攻击机将是最后一代有人驾驶战斗机;英国和法国计划在EF2000和“阵风”第四代战斗机之后不再考虑新机型,转而联手开发具有强大攻击力的无人作战飞机;美国海军更是鼓吹“尼米兹”级航母可以携载500架以上X-47级别的无人作战飞机,其作战能力将数倍于现役“尼米兹”级航母;波音公司已在考虑最新款通用型联合攻击/战斗机的无人化问题,等等。这些奢望虽然是美国人在国力、军力空前强大的情况下极度自负的表现,但并不违背“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这一战争基本目标。

人类战争正向一个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人们对武器的想象力正被无限扩展。有专家断言,无人机将为21世纪的高技术海战场揭开全新的一页,它不但将与现代有人驾驶战斗机“平起平坐”,而且大有取其而代之的势头。大型无人侦察机将在数万米的高空独往独来,如入无人之境般地监测着广袤海区中的一举一动;无人战斗机将如可以重复使用的巡航导弹一样横行海空,对敌方人员和装备进行肆意的杀戮和摧毁;微型无人机将会像一群群百变幽灵,随心所欲地游荡在海战场的每一个角落,出敌不意地施放冷枪暗箭。基于无人机目前的强劲发展势头,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高技术海战场上,无人机将一枝独秀而称雄,它将在碧海蓝天中打造出无人搏杀的壮观场面,演绎出无法想象的战争奇观,成为一颗旷古未闻、用多少溢美之词也不足以赞誉的战争明星。

第二节 舰载无人潜航器

现代战争不仅越来越重视保护作战平台不受攻击,而且越来越追求有生力量的零伤亡。随着无人飞行器、无人战车等在战场上初露锋芒,人类战争走向“不见人影”的趋势已日见端倪。近些年来,这场无人化战争的潮流已开始冲向海战场,继海上无人飞行器纷纷登台亮相之后,一些军事大国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水面和水下无人作战平台,竞相投入巨资研发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水面艇,试图用水下水上无人舰队帮助其继续控制未来的海洋。

作为一种新概念武器,无人潜航器(亦称袖珍无人潜艇)系指那些由水下潜艇或水面舰艇携载施放、靠遥控方式或自主方式在水下航行的小型无人化、智能化作战平台。和常规有人潜艇相比,无人潜航器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优势:首先,无人潜航器体积小,重量轻,尺寸仅为有人潜艇的数百分之一甚至数千分之一,敌方很难搜寻和捕捉,战场生存能力强,遭毁伤概率小,在未来非接触战争中可起到有人潜艇无法起到的作用;其次,无人潜航器隐蔽性好,机动灵活,由于海水的天然屏蔽和海流的自然噪声,加之本身采用了多种隐身手段,所以敌方要想探测到十分困难,而其本身则可以一定航速和机动性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区域,伺机执行任务;第三,无人潜航器可在高危险水域活动,完成有可能危及有人潜艇或潜水员安全的使命,它不需要配备价格昂贵的生命保障设施,也不必考虑人的生理方面的需要和适应性,因而不但可以大大降低寿命周期费用和造价,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有生力量在战时的伤亡率,具有极高的效费比;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无人潜航器的多功能性、多任务执行能力是有人潜艇无法比拟的。由于它采用模块化设计,行动诡秘,且能长时间在深水、浅水、高威胁海区和充斥杂乱回波的浅水动态环境中活动,加之本身又携载有多种传感器、专用设备和攻击武器,所以可执行水下警戒和监视、侦察与搜索、干扰与诱骗、通信与导航、灭雷与反潜、海底调查、时敏目标与远程攻击等使命。军事专家预言,无人潜航器将成为未来海战场上的水下“黑洞”,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世界上首台无人潜航器(时称水下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而无人潜航器的首次使用却缘于1966年的一次危险事件。1966年1月,美国B-52战略轰炸机携载的一枚B28型氢弹因意外事故掉进地中海,美国人紧急调用两种遥控型水下机器人进行探测和打捞,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后,这枚坠落在800m海底、当量为150万吨的氢弹被打捞出水,首开无人潜航器水下成功作业的先河。近些年来,无人潜航器又在多种活动中“建功立业”,屡试不爽。1995年3月,日本“海沟”号遥控无人潜航器下潜到地球上海水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重新标定了那里的水深;在2003年的“伊拉克自由”战争中,美国人启用了“海神之子”无人潜航器,对伊拉克乌姆盖斯尔港的水雷进行探测和清除,为载有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英国两栖战舰开辟了航道;2005年8月4日,俄罗斯海军一艘小型潜艇被困在勘察加半岛东部海域深水,艇员生命危若垒卵,英国海军紧急派遣“天蝎”号无人潜航器前往救援, 5h后终使俄潜艇浮上水面,7名艇员全部获救。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无人潜航器这一新概念的水下作战平台日益受到海军大国的重视,美欧一些国家竞相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开发方案,到目前为止,多种无人潜航器已开始投入试验,有的甚至已经进入实用阶段。

一、战场预置式无人潜航器

战场预置式无人潜航器是美国海军近海和水雷战计划执行办公室联合金枪鱼机器人公司开发的一种轻型无人潜航器,主要用于濒海作战中的水雷(沉底雷、锚雷、漂雷)探测和猎扫、环境情报搜集、海底探察和监视(含水下临时爆炸装置、生化制剂、放射性物质)等任务,为战场准备提供支持。该无人潜航器长3.1m,直径533mm,重量350kg,航速3kn,动力系统为锂电池,水下续航力18h,最大潜深200m,作用宽度150m,可由水面舰艇施放入水,亦可由潜艇的鱼雷发射管投射。这种无人潜航器装有多种传感器,具有多种任务编程模式,455kHz的侧扫声呐可提供分辨率达7.5~10cm的目标图像,精确的导航系统可集成姿态、航向基准系统和多普勒计程仪的相关数据并定期进行GPS数据更新,以确保探雷概率和精确定位。据称,该无人潜航器施放入水后沿既定航向点潜行,同时记录航程中的所有有关信息,一次下潜的搜索范围达14km2,任务完成后可由母舰(艇)回收,所获情报和数据交由母舰指挥控制中心的水雷战决策库进行处理。2003年夏天,美国海军已对这种无人潜航器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演示;2005年9月,美国海军将920万美元的无人潜航器研制合同授予了金枪鱼机器人公司。按照美国海军目前的计划,这种战场预置式无人潜航器将由未来的濒海作战舰(LCS)携载(每舰两具),成为其任务模块中的关键部分。

二、“海神之子”无人潜航器

“海神之子”是由美国海洋研究局出资、由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主持研制的一种小型无人潜航器,原用于海洋测量,2003年“伊拉克自由”行动中首次用于探测水雷。该无人潜航器全长1.6m,直径190mm,重量36.5kg,由锂电池驱动,水下续航力22h/3kn或8h/5kn,最大航深100m,装有多种传感器,可由小型舰艇、无人水面艇、大型无人潜航器、猎雷艇等布放,也可由人工徒手布放。“海神之子”体积小巧,操作方便,在2003年伊拉克乌姆盖斯尔港的水雷清扫行动中出尽风头,其间共出动10次, 16h内搜索水域面积达250万米2,搜捕到97具人造爆炸物,完成了普通探雷系统21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当时,此港口航道水深较浅且水下能见度差,传统探雷方法很难奏效)。从2004年开始,美国海军又对这种无人潜航器进行了改进,换装了更为先进的目标搜索识别系统和水下环境图形显示系统,以使其能和未来大型无人潜航器配合使用,具有猎/扫雷能力并应用于未来的濒海战斗舰。改进后的“海神之子”已于2005年底之前获得初始作战能力,美国海军现已订购了18套。“海神之子”在实战中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极大兴趣。德国海军试验中心已求购两套,用以评估其在反水雷战和特种部队中使用的可能性;北约水下研究中心于2004年2月也订购了两套,并为其装上了更多的传感器系统(如GPS、双频高分辨率侧扫声呐、水声通信设备等),用于在波罗的海进行试验,验证其在传统猎雷和在港湾环境中反恐的可行性。另有消息称,荷兰皇家海军和新加坡海军也都已发出订单。

三、“长尾鲛”无人潜航器

德国阿特拉电子公司为德国海军开发了一种称为“长尾鲛”的水下灭雷用小型无人潜航器,1993年开始研制,2000年5月投入部署。该无人潜航器外形如鱼雷,全长1.3m,直径200mm,重量40kg,动力装置为可快速充电的锂电池,最大航速6kn,最大潜深300m,连接母舰的光缆长3000m,可在半径1200m的范围内执行任务。“长尾鲛”有两个型号,其中的l型专用于探测、灭杀锚雷和沉底水雷,其上装有一个垂直推进器和四个水平推进器、一具高频全景声呐、一台回升探测仪和一台电视摄像机,战斗载荷为1.5kg的硝酸甘油聚能装药。作为一种一次性灭雷具,“长尾鲛”曾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为英国海军提供了快捷的扫雷帮助。它靠自载的声呐探测目标,由电视摄像机对目标加以确认,当逼近到距水雷目标数十厘米时,聚能装药引爆,随之将水雷摧毁。除德国海军外,荷兰、瑞典海军也都采购了“长尾鲛”,英国海军也已于2005年初发出订单购入24套,装备其“狩猎”级扫雷舰和“圣德奥”级猎雷舰。

据有关资料称,德国海军目前还正在开发先进的“水獭”反水雷无人潜航器和适于潜水作战的“海鼬”无人潜航器。其中,“水獭”采用模块化设计,重1500kg,最大潜深600m,水下续航力20h以上,可由猎雷舰携载、施放和回收,在2005年的一次海试中,该无人潜航器在4h内完成了从施放、水中执行任务、母舰回收到监测数据评估的全过程。目前,德国海军正计划为其加装高分辨率的侧扫声呐和新一代的任务规划软件。

四、“剑鱼”无人潜航器

法国海军在无人潜航器(尤其是遥控灭雷具)的开发方面起步较早,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推出了“剑鱼”水下遥控灭雷具。迄今为止,“剑鱼”已发展成一个系列,其最新款的Mk-5型呈圆筒形,长2.7m,重800kg,最大潜深300m,用电池驱动,一次出动可在水下工作1h,自身载有高分辨率声呐、微光电视摄像机和模块化战斗载荷(灭雷炸弹和断链刀具),专用于代替扫雷艇探测、识别、扫除并摧毁沉底雷和锚雷。作战时,先由载舰声呐确定目标的大致方位,“剑鱼”被随之吊放入水并在光缆控制下以5kn的速度扑向目标区,与此同时,无人潜航器的自备声呐开始搜捕目标,对目标加以确定并分类后,即用刀具截断锚雷的锚链(目的是使其上浮,由水面兵力灭杀)或在沉底雷的附近安放灭雷炸弹,然后迅速返回载舰,由载舰用水声信号引爆炸弹,摧毁水雷。据称,“剑鱼”遥控灭雷具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无人潜航器之一,现已出售给多个国家海军,总量在400台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