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舰载武器
17150600000041

第41章 舰载软杀伤武器(1)

在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埃及海军快艇装备的苏制“冥河”导弹将以色列海军的“埃拉特”号驱逐舰一举击沉,首开人类海战史上反舰导弹摧毁水面战舰的先河。此次事件不仅令世界海军大为震惊,而且也使以色列人蒙受了奇耻大辱。6年之后,在1973年10月的中东“斋月”战争中,埃及和叙利亚海军同以色列海军再次展开海上对决,双方上演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导弹对攻战。结果,埃及和叙利亚人发射的“冥河”导弹竟无一命中目标,而以色列人却用“迦伯列”反舰导弹连续击沉击伤5艘埃叙快艇,重创两国的海上力量,自身却毫发无损。这一战斗结局令国际军事观察家们大惑不解:以色列人何以犹有神助般地取得了如此完胜呢?他们有什么神秘武器竟使埃及和叙利亚的“冥河”导弹晕头转向呢?人们在大惑之余终于发现,原来,以色列参战舰艇上刚刚装备了新研制的一种电子干扰软杀伤武器系统,正是这种软杀伤系统使得曾经神勇的“冥河”导弹如无头苍蝇般屡屡扑空,也正是这种软杀伤系统使以色列人终于报了6年前的“一箭之仇”。

所谓软杀伤武器,从广义上讲,系指那些针对敌方有生力量和武器装备的薄弱之处,通过“非致命性杀伤”和“非摧毁性破坏”的方式使其丧失作战能力,而不像导弹、火炮那样的硬杀伤武器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和设施破坏的“温和性”武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已出现或正在研制的软杀伤武器系统可谓林林总总,功能各异,其中既有可使敌方人员丧失作战能力的软杀伤武器(如低能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声波武器等),也有可致瘫敌方基础设施和军事装备的软杀伤武器(如计算机病毒武器、失能武器等),更有专门对付敌方电子设备、使武器电子系统失灵的软杀伤武器(如电子干扰武器、电子对抗武器等)。由于软杀伤武器具有“零伤亡”和“非致命性”的特点,不会导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战争场面,所以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温柔的杀手”。

本书主要介绍海军水面舰艇装备和使用的、专用于对付反舰导弹的软杀伤武器系统。

舰载软杀伤武器一般称为电子对抗和干扰武器,通常可分为舰载有源干扰系统和舰载舷外干扰系统两大类,后者又分为舷外无源干扰和舷外有源干扰两种。由于舰载有源干扰属于更宽泛的电子战范畴且其发展和应用有相当的局限,所以本书主要讨论目前装舰最多、发展速度最快且各国海军最为看好的舰载舷外干扰(又称舷外假目标)系统。

第一节 舰载无源干扰型软杀伤武器

舷外无源干扰武器主要指箔条干扰弹、红外诱饵弹和雷达假目标,其作用原理是,利用物理等方法形成电磁(或红外)辐射特征与载舰相似、外形结构与载舰相近、雷达(或红外)截面积与载舰相当(或更大)的假目标;或者利用载舰对电磁波(或红外线)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扰乱电磁波的传播,改变载舰的雷达和红外散射特性,以干扰方式、迷惑方式或欺骗方式引诱来袭反舰导弹的制导系统,达到使反舰导弹偏航脱靶、载舰免遭攻击的目的。由于舷外无源干扰手段具有简单可靠、使用方便、通用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所以历来是各国海军投入最多、优先发展的一种舰载软杀伤武器系统。

(1)箔条干扰弹

箔条干扰弹是水面舰艇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软杀伤电子对抗武器,是对付反舰导弹制式导引头的一种重要的干扰和诱惑手段。现代箔条弹一般装有以镀铝的玻璃偶极子为主要成分的焰火剂,其尺寸为预定威胁雷达波长的一半,这些偶极子一旦被照亮,就会和雷达发射机的频率形成谐振,产生虚假的雷达回波;数百万个这样的偶极子产生的箔条云会形成一个雷达截面积相当于一艘战舰的假目标,从而对来袭导弹起到迷惑、诱惑、欺骗等干扰作用。作为标准的舷外无源干扰手段,箔条弹可为水面舰艇提供远、中、近全程保护:在交战之初,可在远程上投放多枚箔条弹,以形成多个假目标,对敌方导弹发射平台的探测系统实施迷惑干扰,使其在距离和方位探测上出现误判,从而给反舰导弹的发射制造障碍;在反舰导弹已在来袭途中、其末制导雷达已经开机搜索或已经跟踪目标舰艇时,可在2km左右的距离上投放若干枚箔条弹,形成多个假目标,使得真假目标混在一起,达到使反舰导弹导引头真假难辨、降低其捕捉概率或使其偏离攻击航线的目的;在导弹制导雷达已经锁定目标舰并实施末段制导攻击时,可迅速向舰艇周围较近距离上投放箔条弹,确保形成的假目标箔条云和舰艇同处于导弹制导雷达的分辨单元之内,以此扰乱制导雷达的角跟踪系统,加之舰艇进行必要的机动,最终使导弹锁定箔条云而脱靶。可以说,箔条干扰弹是目前最具威力和最有效的无源干扰手段。虽然先进的反舰导弹导引头已装有逻辑识别电路,可用于识别箔条假目标,以致箔条的干扰作用受到影响,但军事专家认为箔条的发展潜力还远远未达极限,其包装技术、散布技术、材料技术和空气动力学技术等方面尚大有文章可做。

(2)红外诱饵弹

红外诱饵弹也是舷外无源干扰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应用范围虽稍逊于箔条弹,但在干扰、诱惑红外制导反舰导弹方面却独领风骚。早期的红外诱饵弹比较简单,只是一些具有红外辐射源的液体燃料漂浮式焰火罐或降落伞挂载的曳光弹,其作用仅限于模拟舰艇的“热点”部位(如发动机排气系统等)。随着反舰导弹红外制导技术的日益先进,作为其温和杀手的红外诱饵弹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红外诱饵弹装有多种焰火药,有的还使用了频谱可调的红外负载,在空中爆炸后可以产生多波段的混合热烟雾、辉光粒子和气态辐射等,以假目标形式模拟舰艇的壳体、烟囱和排气羽烟的红外散射特征,其辐射强度、反射面积和持续时间已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这类红外诱饵弹一般采用多弹间隔投射方式,以便使形成的红外假目标“质心”逐渐移离载舰,最终以干扰和引诱方式将来袭的红外制导反舰导弹“引离”目标舰艇而脱靶。近些年来,为了对付最先进的多模制导反舰导弹,一些国家的海军又研发了不同型号的红外诱饵/射频干扰复合式舷外干扰弹。

(3)雷达假目标

雷达假目标又称雷达诱饵或雷达陷阱,一般由角反射器或龙伯透镜组成。作为舷外无源干扰手段之一,雷达假目标通常采用船拖漂浮式,即用一条足够长的缆绳将其拖在舰艇后面,依靠其比舰艇还要大的雷达截面积,引诱来袭导弹的末制导雷达误入“歧途”而丢失真正目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作战效费比等因素,雷达假目标的应用较之箔条干扰弹和红外诱饵弹要少得多。

一、RBOC无源干扰系统

RBOC意为快速浮散型舷外干扰箔条,是英文 Rapid Blooming Offboard Chaff首字母的缩写。该系统由美国海考尔公司(1998年并入西皮坎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发成功,随之交付海军使用,后虽经改进已发展为更先进的MK36 SRBOC 系统,但美国海军部分舰艇及国外一些海军(包括中国海军的一些护卫舰)目前仍有装备,主要用于保护中小型舰艇免遭空中和水面发射的反舰导弹的攻击。

RBOC系一种舷外无源干扰型软杀伤武器系统,整个系统由发射装置、控制支援设备、干扰弹药及相关子系统组成。其中,发射装置为安装在甲板上的6管固定式迫击炮型发射器,长1.24m,高0.7m,重125kg,发射管口径114mm,分两排成对并列配

置,空间指向角分别为55°、65°和75°,推进火药采用电磁感应触发。控制台有两个,主控台为系统的控制和显示装置,用于控制干扰弹的发射、显示发射管状态并向载舰信息中心提供人工点火电路控制;辅助控制台为舰桥控制台,用于向舰桥提供辅助点火电路控制和状态显示。系统电源的作用是将舰上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形式,供发射管点火电路和监视器与指示灯工作之用。此外,系统还另备有应急使用的备用电池和连续补充充电器。发射器近旁配有弹药柜,每柜可容装干扰弹40枚。

作为保护舰艇免遭导弹攻击的终端载荷, RBOC系统配用的多种干扰弹药具有强大的软杀伤能力。

(1)“箔条星”。这是海考尔公司开发的一种箔条射频诱惑弹,弹径112mm,全长1067mm,全重15.5kg,箔条有效载荷(快速浮散型镀铝玻璃丝偶极子)重8.2kg,频率覆盖范围为单频和倍频,波段覆盖范围为8~18kMHz,形成的假目标雷达截面积为12000m2(单频)或5000m2(宽波段)。该干扰弹弹体呈圆柱形,由迫击炮式发射管发射后8.5s爆炸散开,形成箔条云假目标,云团滞空时间可达20s,只需发射1枚就足以保护一艘小型舰艇,大型舰艇则需使用多枚才能奏效,专用于对抗雷达制导的反舰导弹。

(2) 希 拉 姆。 这 是 英 文 Hycor Infrared Antimissile的首字母缩写音译名,意为海考尔公司的红外反导假目标弹。作为一种红外干扰弹,希拉姆专用于诱惑反舰导弹的红外导引头,全弹长1220mm,直径112mm,全重15.9kg,燃料有效载荷(红外闪光、燃烧型混合液体燃料)重4.7kg,爆炸后的燃烧持续时间达45s,形成的红外闪光体体积达7500cm3。由迫击炮式发射管发射后,希拉姆干扰弹在几秒内溅落入海,在撞击水面的同时,弹载点火药爆燃,红外燃料开始燃烧。几乎与此同时,已经张开的弹体浮圈装置使弹体稳定在水面上,随之产生2m高的闪光火焰。该闪光火焰的红外辐射波长范围为3~5μm,持续几秒钟即足以模拟载舰的辐射强度和红外信号特征,诱骗红外反舰导弹偏离预定目标。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在45s的持续燃烧时间内,弹载燃料点火具可一直保持点燃状态,以备必要时自动重新点火。

(3)“双子座”。这是一种箔条/红外复合干扰弹,兼有箔条干扰弹和红外诱饵弹的综合特点,对带有雷达和红外寻的头反舰导弹均有强大的对抗作用。该弹全长434mm,直径112mm,全重5.2kg,有效载荷(镀铝玻璃丝和专利配方的红外闪光剂)重2.0kg,频率范围为单频和倍频,波段覆盖范围8~18kMHz,红外闪光燃烧持续时间30s以上。由迫击炮式发射器发射后8s,该弹即可形成1500m2的箔条假目标云团,同时,红外闪光剂产生强烈的红外辐射(辐射波长3~5μm)。一般情况下,一枚“双子座”即可有效保护快速巡逻艇类的小型舰船不受反舰导弹的攻击。

(4)洛罗克。这是英文 Long Range Offboard Chaff 的首字母缩写音译名,意为远程舷外箔条弹,是海考尔公司为北约“海蚊”软杀伤系统研发的Mk216无源干扰弹的出口型号。该弹全长1067mm,直径112mm,全重14.74kg,箔条有效载荷2.3kg,频率范围为单频和倍频,波段覆盖范围8~18kMHz,所形成的假目标箔条云的雷达截面积为5000m2(单频)或2000m2(宽波段)。作为一种火箭推进型箔条干扰弹,洛罗克可在距载舰1~4.5km的距离上爆炸散开,形成大面积的干扰云团,专用于对进入末段攻击阶段的雷达制导反舰导弹实施迷惑式干扰,最终使其偏航而失的。

RBOC快速浮散型舷外无源干扰系统虽然技战术性能不凡,而且也已经过多次改进,但毕竟“年事已高”,日显老迈。随着新一代MK36系统的问世,RBOC系统目前在美国海军中已处于逐渐退役的状态。也许过不了几年,该系统就只能在外国海军舰艇上发挥“余热”了。

二、MK36 SRBOC 无源干扰系统

SRBOC 是英文 Super Rapid Blooming Offboard Chaff 首字母的缩写,意为超速浮散型舷外干扰箔条。该系统是RBOC系统的改进型,80年代开发成功,后又经多次完善和改型,1995年起开始装备美国海军所有非宙斯盾水面战舰。目前,美国海军所有航母及大部分大中型水面舰艇均装备有此系统,将其作为反导防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北约海军的标准舰载软杀伤系统,北约各盟国的水面舰艇(包括英国和西班牙的航母)以及包括日本、泰国、巴基斯坦等在内的20多家海军中也有装备。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中国海军“江卫”型导弹护卫舰,“江沪”Ⅰ、Ⅱ型导弹护卫舰上也装备有 MK36 SRBOC 软杀伤系统,中国台湾海军也有装备。

MK36 SRBOC 也是一种舰载无源干扰型软杀伤武器系统,其系统组成与其前身RBOC系统异同兼有。MK36也采用了甲板上固定式安装的6管迫击炮型发射器,长1.6m,高0.9m,重209kg,发射管口径增大至130mm,分两排设置后的空间指向角改为45 °和60 °;射程可在发射前视需要设定为5挡,最大为4km;发射控制台增加为3个,增设了一个计算机辅助控制台,用于自动控制各种干扰弹药的发射;弹药柜增加为2个,可分别储存35枚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