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舰载武器
17150600000004

第4章 舰载导弹武器(2)

二、“奥托马特”反舰导弹

“奥托马特”是由意大利奥托 梅莱拉公司和法国马特拉公司联合研制的一种多用途反舰导弹,1969年开始工程研制,1972年进行首次飞行试验,1975年完成作战鉴定飞行试验,1977年投入批生产并装备部队,后又进行了多次改进。“奥托马特”是一个导弹系列,现有Mk-1型、Mk-2型、Mk-3型和在研的Mk-4型(亦称“特西欧”3型),四型导弹均可由任一水上平台发射。

“奥托马特”Mk-1型导弹的主要作战使命是攻击各种水面舰艇,攻击成功率为90%。该导弹由导引头、战斗部、仪表段、燃料段和发动机部分组成,头部呈蛋形,中部为圆柱体,尾部为锥柱形,装有4个弹翼和4个尾舵。弹长4.8m,直径400mm,翼展1260mm,发射重量770kg,有效射程60km,巡航速度为马赫数0.9,巡航高度15~20m,制导方式为惯导(巡航段)加主动雷达制导(末段),动力系统为两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和1台涡轮喷气发动机,采用箱式发射装置发射,发射时搭载舰航向不必对准目标。

“奥托马特”导弹的攻击飞行弹道比较独特:由储运发射箱发射后,导弹以弹道式航线飞行,弹体两侧进气口之间的火箭助推器(推力34kN)随之将其推至海面以上120m的高度(此时导弹已飞离载舰约600m);助推器燃尽并分离后,涡喷发动机立即点火,与此同时,弹载控制系统(由陀螺、无线电高度表、加速度计和计算机等组成)开始工作,导弹一边下降,一边调整航向;在降高至水面以上20m左右时,导弹转入水平巡航飞行;飞至距目标12km时,主动雷达导引头开机搜索目标,导弹按预定程序再次降高;飞至距目标5km左右时,导引头开始跟踪目标,同时导弹突然跃起,再次爬升到120m高度平飞;瞄准目标后,导弹即以7°左右的角度发起俯冲攻击,直至将其摧毁。该导弹的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总重210kg,内装高能炸药65kg,可穿透40mm厚的钢质装甲,延时触发引信可使弹体穿入目标后才爆炸,因而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据称,驱逐舰一类的目标遭到1枚“奥托马特”命中后即可丧失作战能力。

“奥托马特”Mk-2型导弹是在Mk-1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1984年形成装备。较之Mk-1型,Mk-2型的长度减为4.5m,弹翼改为折叠式,翼展增至1360mm,制导方式改为中段修正制导,射程增大至120km,作战过程和Mk-1型基本相同。

“奥托马特”Mk-3型导弹是在前两型的基础上进行重大改进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的。主要改进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装涡喷发动机,增大燃料舱内的装药量,使导弹射程增大到180km;

(2)导引头信号处理器采用了新的软件,配装了新的弹载计算机和加强型导航系统,提高了抗干扰能力,使导弹具备了多种飞行弹道和攻击方式;

(3)优化弹体结构设计,设法降低发动机的红外辐射,在弹体上涂覆吸波材料,使导弹具有了一定的隐身能力,减少了被探测到的概率;

(4)战斗部中加装了近炸引信,可在目标上方或周围爆炸,对舰面设施有强大的杀伤力;

(5)为了与射程相适应,实现超视距攻击,法国和意大利分别为各自的“奥托马特”Mk-3型导弹研制了超视距制导系统。

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海军曾购入8枚“奥托马特”Mk-3导弹,作为远程攻击导弹进行测试。测试中,该导弹成功地突破了舰载近程防空导弹和近防武器系统的防御拦截,显示了优良的末段机动能力。

“奥托马特”Mk-4型导弹可说是Mk-3的后继型号。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奥托马特”Mk-3型尚未推出之时,意大利公司就开始对Mk-4型进行了预先研究;1996年,可行性研究结束,法国马特拉公司正式参与工程开发(美国海军此前也曾参加过该项目的成本和使用效果分析与评估);1999年,意大利国防部与研制公司正式签订了合同,要求加快“奥托马特”Mk-4的研制步伐。作为最新型号的下一代双用途(反舰和对地攻击)导弹,“奥托马特”Mk-4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采用具有红外成像功能和J波段雷达功能的双模制导方式,拥有优良的抗干扰性能;加装GPS接收机、雷达信号处理器和双向数据链路,拥有了在飞行中重新瞄准目标的能力;配备捷联式惯导系统、拓展型作战规划系统和全新的弹载计算机,具有弹道编程能力和预定弹着点的能力,末段可采用突然跃升或掠海机动等不同方式扑向目标;弹体采用多棱形设计,弹头改为流线式“鸭嘴”形,十字形弹翼和尾舵均符合标准的空气动力学要求,隐身性能大为改善,突防能力显著增强;动力系统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和两台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最大射程增大到300km;配用钝感炸药战斗部(重160kg),以确保对目标的杀伤效果;具有变速飞行能力,巡航段以高亚声速飞行,接近目标时改以跨声速飞行,这一方面是为了躲过目标舰近防武器系统的拦截,另一方面又可提高对目标的动能杀伤效果。尤其应指出的是,这种研制中的Mk-4型“奥托马特”反舰导弹可由多种作战平台(包括水面舰艇、战斗机和海上巡逻机等)发射,极具通用性,而且完全可以用作对地攻击武器。“奥托马特”Mk-4的研制正在进行之中,其中有些技术(例如红外成像导引头、GPS制导、末段机动能力等)已进行过成功的演示。按照原定计划,该导弹将于今后几年内投入服役,届时将装备法、意合造的“地平线”级通用驱逐舰。

近些年来,“奥托马特”系列导弹已生产出千余枚,除装备法、意两国海军外,埃及、伊朗、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委内瑞拉、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的海军也先后装备了这种导弹,更有一些北约国家对最新的Mk-3型和研制中的Mk-4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三、“布拉莫斯”反舰导弹

“布拉莫斯”是印度、俄罗斯两国共同开发的一种多用途超声速反舰巡航导弹(见图1-16),1998年初制定研制计划并开始方案论证,1999年中期投入工程研制,2001年8月即在莫斯科航展上首次亮相,引起广泛关注和巨大轰动。

“布拉莫斯”导弹是在吸取俄罗斯早期反舰导弹(如SS-N-19“花岗岩”导弹)的研制经验并广泛采用最新SS-N-26“宝石”反舰导弹的设计技术基础上开发而成的,是一种可由水面舰艇、潜艇和陆上平台(轮式机动车辆和固定的岸防设施)发射的反舰导弹,经改装后(换装小型助推器和控制面)也可由多用途战斗机(如米格-29或苏-30MKI)携载发射,主要任务是攻击单个舰艇、舰艇编队或陆上目标,具有优良的突防性能。该导弹长度8.1m,直径670mm,发射重量3000kg,射程50~300km,最大飞行速度为马赫数2.8,飞行高度10~15000m,战斗部为高爆杀伤爆破型,重200kg以上,动力系统为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和液体燃料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制导方式为中段惯性制导、末段主/被动雷达引导头引导,弹体外形酷似一支巨大的“雪茄”,是一种“发射后不管”型导弹。

“布拉莫斯”导弹既可倾斜发射,也可采用TPK储运发射箱进行垂直“冷”发射。发射装置的覆盖范围为360°,发射时无需对准目标。发射前,由厘米波搜索雷达为导弹指示目标,接到目标数据后发射导弹。导弹飞离发射箱20~30m时,弹载换向系统(由多个小型火箭助推器和计算机控制装置组成)开始工作,将导弹调整到目标方向并将其推入最佳推进角度;接着,换向系统分离,露出导弹进气口,整体式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随之点火,导弹加速到约马赫数2.0的飞行速度后,火箭助推器自动脱离弹体;冲压式喷气发动机随即进入工作状态,使导弹以马赫数2.5的速度作巡航飞行;距目标一定距离时,弹载主/被动雷达寻的头开始搜索并锁定目标(寻的头一般采用被动方式,只是在必要情况下才采用主动方式寻的),同时导弹降低飞行高度直至掠海(水面以上10~15m)飞行;导弹飞抵目标前数秒钟,弹载引信开始工作,随即扑向目标并将其摧毁。

“布拉莫斯”反舰导弹之所以引起巨大反响,是由于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

(1)射程远(最大达300km),整个飞行过程保持超声速(在海平面稠密大气中速度为马赫数2.0,在7km以上稀薄空气中速度为马赫数2.8),使战斗部对目标的破坏作用由于高速撞击产生的动能而更为强大;

(2)飞行时间短,突防能力强,可使敌方舰艇防御系统猝不及防;

(3)飞行弹道灵活多变,可一会儿高飞,一会儿低飞,实施复杂的战术机动规避;

(4)具有从水平到垂直间任一角度的全方位发射能力,适用性强;

(5)必要时可实现全程低空飞行(此时最大射程减为120km),以躲开目标防空系统的拦截;

(6)舰射型、潜射型和陆射型三种型号的弹体结构完全相同(只是空射型采用了较小的火箭助推器,加装了稳定尾翼),有极好的通用性;

(7)寻的头采用双模雷达制导体制,只是必要情况下才使用主动雷达,这不但提高了抗干扰性能,而且使导弹具有了一定的隐身能力;

(8)其惯导系统拥有三个陀螺仪和三个加速度计,指定目标即可发射,不需进一步引导,具有极佳的“发射后不管”能力。

“布拉莫斯”反舰导弹的多种突出优点使其成为攻击海上目标的理想武器,其独具特色的技术战术性能在总体上优于美国海军的“鱼叉”和俄罗斯海军的“白蛉”反舰导弹。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印度国产反舰导弹的空白,无疑将成为印度海军的海上利剑。

“布拉莫斯”导弹从立项到首次试验用时不到三年,研制速度之快令人刮目相看。2001年6月12日,“布拉莫斯”导弹在印度东部的昌迪尔布靶场进行了首次全程飞行试验,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两个月之后的2001年8月即在莫斯科航展上公开展出。2002年4月28日,携载不同弹头的“布拉莫斯”导弹进行了第二次发射试验。2003年2月12日,印度海军“拉贾普特”号驱逐舰对“布拉莫斯”导弹进行了第三次试验发射,试验中,载有200kg常规战斗部的“布拉莫斯”飞行了290km,圆满实现了预定的试验目的。2005年5月,潜射型“布拉莫斯”开始投入试验。2007年4月22日,印度海军第14次试验“布拉莫斯”,试验导弹将作为靶标的一艘退役舰艇拦腰截断,显示了强大的攻舰能力。至此,“布拉莫斯”已实现了从飞机、水面战舰到潜艇的一系列成功发射试验,达到了“全方位作战”的设计初衷。

按照原定计划,印度海军两艘护卫舰已率先装载“布拉莫斯”导弹;印度海军的7架图-142型海上侦察机和一些苏-30MKI战斗机也已决定装备“布拉莫斯”;而印度拟从俄罗斯引进的“阿穆尔”级柴电潜艇上也极有可能携载。目前,“布拉莫斯”的对地攻击型也已开发并试验成功,而且印度已开始研发极超声速型(马赫数16.8)“布拉莫斯”导弹,这将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巡航导弹之一。

四、“独眼巨人”反舰导弹

“独眼巨人”反舰导弹是一种光纤制导导弹,是德国航天航空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研制构想的一种非常规型反舰导弹。1982年开始先期可行性研究;1984~1986年进行了原理验证性试验;1991~1994年,法国马特拉公司和意大利导弹公司相继加盟该导弹的开发计划。

和常规制导型导弹相比,光纤制导导弹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

(1)具有极佳的抗干扰和抗假目标能力。在飞行过程中,导弹不会辐射电磁波,目标数据和飞行修正指令均通过光纤传输,敌方无法实施侦察和干扰。

(2)命中精度极高。光纤具有双向传输信号的能力,不但可以把射手发出的控制指令传送给飞行中的导弹,而且还可以把导弹获取的目标数据传回给射手,在对目标进行搜索、跟踪、捕获和攻击的过程中,射手可全程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命中精度(圆概率误差不大于1m)。

(3)生存能力强。光纤放开后具有“含人回路”制导能力,可实现指令超控、目标识别和瞄准点选择功能,射手可隐蔽地发射并控制导弹,而且可转换攻击目标;一旦光纤受损,导弹可自动转入“发射后不管”模式,仍可对目标发起准确攻击。

(4)控制方式灵活。光纤制导导弹有两种控制模式:一种是人工手控模式,射手可将控制指令经光纤传送给导弹,控制导弹飞行直至命中目标;另一种是自动跟踪模式,射手将目标锁定命令经光纤传送给导弹,弹载寻的头即自动锁定目标,实现自动跟踪飞行,直至命中目标。

(5)造价低廉。光纤制导导弹武器系统的“核心”不在导弹本体上,而在数据处理和控制装置上,而这种控制处理装置可放在载舰上且可重复使用,因而导弹本身结构相对简化,造价也相对降低。

(6)在体积一定的条件下,光纤制导导弹可以容装更多的燃料和更大的战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