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航空体育文化
17150400000021

第21章 航空体育与大众健康(1)

体育与人的健康是不可分割的,这也是体育的价值和魅力所在。研究航空体育也必然涉及到健康。要当一名飞行员是有身体上的严格要求的,如身高、体重、肺活力、血压、平衡能力等。即便是对空乘人员也有一定的要求。这都反映出,空中作业与陆地作业并不相同,他在身体健康上的要求比其他行业和工作都要高,比如气压问题、平衡问题、眩晕问题、视觉问题。同样,参加航空体育运动大多数项目也需要体力、耐力和力量。从另一方面说,参加航空体育活动和观赏航空体育活动也会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 健康和体育健康含义

健康,不是一般人认为的身体壮实那样的概念。一般“健”多指身体,即外表的健壮。而“康”却多指心理、精神方面的,如人们常说的“安康”等。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但有不少无病的人活的质量很差,诸如血脂、血糖、皮脂、体重、骨密度、心跳频率等一些表面看不出的地方出了问题,大多数人自己并不知晓。现代人的健康观应该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具有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换句话说,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现代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辞海》中健康的概念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且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这种提法与传统健康观大不相同,看似更全面一些。健康的英文是Health,《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年中文版)的定义是:“健康,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强调的是在身体、情绪、精神和社交方面都能适应周围的环境,这种环境可能是有变化的,如冷热的变化、各种外界刺激、人际关系的变化等。关于“疾病”的概念,该书还指出:“疾病是以产生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状态,”是“人体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器官组织的形态功能偏离正常标准的状态。”所以“无病就健康”的概念与上述定义是不相符合的。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所提到的健康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整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所谓“完满状态”,也包括精神饱满,工作效能高。即便是没有疾病,但工作不积极,心理压抑,甚至对社会、对他人有敌意,这都是不健康的表现。

总结起来说,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而传统的健康概念是偏狭的。现代比较认可的健康含义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郁、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如美国每年有200万人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为酗酒、吸烟、吸毒、生活无规律、营养失控。美国的统计表明所有癌症死亡病例中吸烟引起的占30%。1984年我国天津市对40万健康素质的调查表明:吸烟、饮酒是引发恶性肿瘤、冠心病、脑猝中、高血压等“非传染性四病”的主要因素,在患病和死亡率相关因素中,吸烟占51.4%。尽管目前对健康的准确定义很难,因为即使没有明显的疾病,人对健康或不健康的感觉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自我感觉身体健康,不等于身体没有病,身体有了病有时自己和别人不见得能感觉出来。总之,人是身心统一,缺一不可的。从多元化角度说,健康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定义一个人是否健康要从整体上看,单一的,外表的都很难准确判断或容易误判。

第二节 航空体育与健康

早在春秋战国时的《吕氏春秋·尽数》篇中就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思想。它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中领悟到增进人体健康的根本途径,主张通过积极的运动促使精、气流动畅通,达到增进身体健康、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航空体育,首先是一种体育运动。生物的基本定律之一就是运动,从单细胞、浮游生物,到大的植物、动物,无一例外。这些生物虽然动的形式不同,但他们为了生命都在不停的运动。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工作,牙用于切割、磨碎食物,胃用于储存食物,脾用于造血,骨是人体的支架,肾用于滤尿,膀胱储尿,子宫是生育的器官,肺是呼吸器官,眼是视觉器官等。这些器官的功能都有赖于培养发展,经常跑步会使肺活量增加,举重的人上肢肌肉发达,短跑者的大腿肌肉发达,弹钢琴的人手指发达,右手打乒乓球的人右上肢肌肉比左手更粗,这都是这些部位经常活动的结果,就如达尔文说的:“用进废退”。

从运动的方式来看,航空体育的一些项目属于有氧运动。诸如放风筝、玩竹蜻蜓、放孔明灯、航模运动、乘热气球、飞艇旅行等这些运动可以提高血管血液的输血量,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全身的血液供给。全身的血管也在运动中得到有节奏的收缩和扩张,弹性增强,减少动脉硬化。跳伞、滑翔机、三角翼、极限跳伞、高空花样跳伞、滑翔伞等运动比较剧烈,相对来说,在这些运动中为了使身体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心跳会加快,以便在单位时间内制造出更多的血液,但是当运动停止以后,心跳反而比正常的慢,而这种慢心率对健康长寿大有益处。另外,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促进脂肪的燃烧和利用,因而可避免肥胖和高脂血症,也就减少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从运动量方面讲,航空体育中的风筝、滑翔机、航模、滑翔伞等运动都可以视为中等程度的体力运动。在中国、芬兰和美国等不同国家进行的研究发现,即使中等程度的体力活动,几乎足以防止60%Ⅱ型糖尿病的发生。那么,缺乏锻炼为什么会引发糖尿病呢?简单地说,运动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加速细胞对糖的氧化和利用。当肌肉缺乏运动锻炼时,便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长久下去,便会导致糖代谢的紊乱,而诱发糖尿病。长期坚持放风筝、航模、滑翔伞、乘热气球等有氧运动,也能很好地加速脂肪的氧化,故而少得肥胖病。

长期从事风筝、孔明灯、跳伞、滑翔伞这类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大有好处,人的骨组织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几种细胞组成。钙化的细胞间质称为骨基质。骨基质,即骨的细胞间质,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构成,含水较少。有机成分由骨细胞分泌形成,包括大量胶原纤维及少量无定形基质。基质中还有两种钙结合蛋白,即骨钙蛋白和骨鳞蛋白。骨基质结构的纤维相互垂直,这种结构形式有效地增强了骨的支持力。这些骨板和骨板之间的间隙共同构成骨质,其中骨密质最为重要,是运动支撑者,也是运动最能改变的部分。

对于运动健康而言,适宜的运动量是关键,尤其对中老年人。首先在骨的方面有研究表明,不适宜的强度过大的训练,又不注意适当的休息,骨便会向不正常方向发展。动物实验表明,生长发育中的小白鼠,给予大强度负荷,结果骨骼较细、较短小,重量较轻;而在负荷较小,运动量适合的情况下,骨的重量、长度、粗度的数据,均较不运动的对照组要大。有研究表明,运动(舞蹈、慢跑)组的骨矿含量及骨密度均明显高于非运动组。放风筝、滑翔伞、航模等运动也相当于慢跑的健身运动,对骨质是有良好影响的,对中老年人来说放风筝、玩竹蜻蜓、放孔明灯、航模等有氧运动对健身比较好。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每天坚持1小时的步行,那么每周可通过体力活动消耗掉2000 卡路里的热量,我们的预期寿命将会延长整整2年。

然而,跳伞、花样跳伞,特别是高空跳伞、滑翔伞、热气球等体育活动,不是人人都能参加的,即使要参加,首先要经过体检和一定的训练。因为空中不比地面,飞行中的风力、重力、牵引力都有异于平时的运动,对身体较弱和缺乏锻炼的人来说,上述这些航空体育项目是激烈的运动。据运动医学专家研究表明,强烈的、长时间的运动,身体会分泌一种类似鸦片、有麻醉作用的物质,称为茵多芬。茵多芬可使人在运动中感觉不到痛苦,尤其会失去心脏病发作的前兆症状——胸部剧痛。故常有长跑者昏倒或心脏病发作的情况发生。其次,剧烈的运动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运动中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报道,如果一个平时缺少运动的人,突然去做过度的运动,如快速跑步、搬重物、上高楼等,这种突然间的过强运动会使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增大6~100倍。所以,参加航空体育运动者应该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量力而行,特别是参加较剧烈的航空体育项目,要得到教练的准许。现在不少旅游点为了经济发展,提高景点的门票收入,设有各种牵引伞、牵引滑翔机、乘热气球等项目,并让旅游观光者参与,这样的情况,尤其要慎重,在身体良好的情况下才可以尝试,切不可用身体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