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筑梦蓝天
17149100000035

第35章 把航空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

———空军驻沈飞军事代表室总代表姚文增忆罗阳

记者: 马 倩 李 楠

在这位军代表眼里,罗阳不仅仅是为部队装备实现代际跨越而做出巨大努力的沈飞带头人,更是自己十几年的老朋友和工作伙伴,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他眼里,罗阳“内敛”“庄重”“坚定”而“隐忍”,做起工作来不乏“较真”和“严谨”。从家庭到工作再到生活,两个人十几年交情中包含的无数细节,真挚而令人唏嘘。12月6日,面对记者,说到罗阳时,姚文增的眼睛一次次潮湿。

俩人也曾谈论梦想,他说:“把沈飞和沈飞人带向一个更好更宽广的道路,这是罗阳最大的梦想。”

投身钟爱的事业,从不抱怨

记者: 你们算是老朋友了。他一直是学航空的,一直干这个,对于20世纪90年代军工企业比较低谷的一个阶段,人们是不是有点儿失去信心?

姚文增: 整个20世纪80—90年代初期应该是航空工业比较低谷的阶段。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军队要忍耐,也不打仗,国防工业投资很少,整个80年代这10年,加上90年代初期,一直到1995年,国家在航空工业投资都比较少,那个时候有很多人都离开了。

也有好多人是很动摇的,但罗阳没有。罗阳一旦决定干的事谁也拉不住。我感觉他是把自己全部身心投入进去,一般外部形势变化对他没有太大的影响。他把航空看作自己的事业,他热爱这个事业,没听过他有什么怨言。

他很早就进了班子。1996年,他35岁时就当了中航工业沈阳所组织部副部长。在这之前已经是9室副主任。

责任感让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记者: 您作为军代表监理监督他的质量,如果遇到关于质量技术甚至有矛盾冲突的地方,你们怎么协调?

姚文增: 太多了。不知道你们在沈飞听没听到过销毁胶圈的事情。飞机在部队被发现液压系统的操控系统有漏油现象,后来我们要求检查胶圈,胶圈不太光滑有毛刺———按规范胶圈应该是很光滑的———车间和工艺部门没有按新标准转化。我们跟罗阳说了这件事以后,罗阳非常生气,一次性把20000多个胶圈全部销毁。罗阳不善表达,他说:“老姚你放心,我们的事,我们一定把事处理好。”

后来几个型号能够成功率这么高,和他的严格有绝对关系。包括后来舰载机都受益于这个,飞机的操控性对于舰载机尤为重要。这个技术很重要,一个小小的东西看着不起眼,但关乎到了飞机的质量和性能。

记者: 罗阳对细节的要求很严格,出现过什么问题?他是怎么处理的?姚文增: 飞机在研制生产过程中会暴露很多问题,这是很正常的。虽然会增加成本,但是谁也不想这样。原来飞机上的电缆有的长,有的短,长的打个包,短的拽一拽。飞机上的电缆非常重要,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信号的传导都靠电缆。后来罗阳要求把所有电缆长的部分一根根剪掉,短的要重新做,一根根查。

记者: 你们是一代人,对于从事航空事业还是很有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的。你们有没有感觉压力过大,有没有犹豫过?

姚文增: 这么说吧,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这么多年已经成为习惯了。说没有压力,不可能!航空和航天不一样,航空装备关键技术很多,急躁不得,航空装备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还要重复使用,而航天是一次性使用。而且飞机上要坐人,所以安全很重要,这个装备对整个技术工业的细节标准要求太高了。罗阳作为沈飞这么一个大厂的掌门人,他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退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