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朱育理文集
17147800000020

第20章 航空工业1986—1999(15)

经过全行业职工的努力,尽管我们提前8年于1992年实现了工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任务,1993年就已经实现了人均产值比1980年翻两番,但仍长期存在一些影响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摊子大、力量散,没有形成一批实力比较强的集团,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很不利的地位;经济增长的方式落后、效益不高,主要还是依靠大量资金投入来维持的速度发展型,有近20%的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1994年综合效益指数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2%;航空装备水平较低,能够向部队大量提供的主要还是上一代的性能落后的产品,并且没有形成一种真正能够占领国内外市场、带动民机产业发展的民用飞机;支柱民品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市场前景不容乐观,一个春兰集团就可以对我们的摩托车和制冷设备这两大类支柱产品构成威胁。上述问题表明航空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几个“瓶颈”:一是结构调整没有大的突破,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体制和结构;二是没有真正进入市场,可以说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体系的边缘徘徊;三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路子还没有走开,庞大的科研力量、强大的科技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两个不适应:一是不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一旦战争出现,航空装备落后的薄弱环节将可能成为制约因素;二是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可能被淘汰的忧患意识。最近不断传来农民造飞机的消息,事情虽小却对我们起到了鞭策作用。出于国际上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站在历史的角度认识航空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居安思危,艰苦奋斗,把“九五”计划制订好,充分调动全行业的力量,坚决组织好计划的实施,沿着既定的方向开拓前进,努力加快航空工业在20世纪末的发展。

二、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对航空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从80年代初期开始,经过3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原来中央确定的我国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将于1995年提前完成。在此基础上,最近中央提出了“九五”和2010年以前的奋斗目标,正在广泛征求意见。航空工业要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确定的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扎扎实实,艰苦奋斗,争取到本世纪末完成国家控股公司组建,优化航空科研生产能力结构,在航空产品技术水平、非航空产品规模、外贸出口创汇、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5个方面跨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航空工业腾飞的第一步目标,把总公司建成有活力、有实力、有市场、有声誉的现代化大集团。然后再用10年时间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军民结合,协调发展,高科技、高效益,具备自行研制先进军、民飞机能力,航空产品达到世界90年代水平,能够适应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大型工业公司,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航空工业的新路子。

(一)“九五”时期对于实现航空工业腾飞目标尤其重要

“九五”期间是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搞好这五年工作,对于实现航空工业腾飞目标尤其重要。这是因为:

第一,航空工业在“九五”期间要完成一批重点军机型号的研制,这对于提高航空产品档次,改进部队现有装备,增强整体作战效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直接影响到21世纪初航空工业的发展。还有一批军用飞机(包括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改进型都要在“九五”期间进行,预研任务也很繁重。这些都是国家交给我们的指令性任务,必须确保完成。

第二,民用飞机在“九五”期间将有大的突破。“九五”是我国民用飞机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继续与美国麦道公司搞好20架MD-90的合作生产,提高机身制造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国际合作发展100座级客机研制。

第三,民用产品在“九五”期间要调整结构,提高规模效益。2000年前要重点抓好车辆、制冷设备、新兴建材、工量具、机械产品、食品和医药及制药机械、纺织机械、环保设备、机电高科技等几大类支柱产品。这几类产品要上规模、上效益,争取到2000年全行业销售收入有一个显著提高。

第四,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全方位推进商贸发展,使进出口贸易和第三产业在“九五”期间有较大幅度增长。力争到2000年实现年进出口贸易额30亿美元,其中进口12亿美元,出口交付18亿美元,第三产业营业额150亿元。

第五,高新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要在“九五”期间有新的发展。“九五”期间要建成2~3个高科技产业化集团,3~4个专业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争取“九五”期间科技开发总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利税6亿~8亿元,创汇5000万美元。同时,形成面向21世纪的航空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为航空工业腾飞提供更多的人才。

实现以上目标,航空工业无论是产品档次、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都将会有明显提高,基本上进入良性循环。

(二)实现“九五”奋斗目标,要始终抓住两个重点

一是发展航空,二是搞活经济,包括搞好企业。这里有不少有利条件。

(三)实现“九五”奋斗目标的有利条件

第一,国家对发展航空十分重视,一批重点军用航空装备项目的研制已纳入国家计划,并将拨款支持,这为我们“九五”计划的制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100座客机的立项也已得到国家批准。

第三,大批民品项目进入国家“双加工程”。最近李岚清副总理非常关心13升汽车发动机项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抓好,特别要做好与马来西亚的合作工作。

第四,改革也正在逐步深化。这些都是我们顺利实施“九五”计划的可靠基础。相信经过全行业努力,航空工业在“九五”期间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四)面临的困难

当然,我们面临的困难也很多,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大中型企业十分困难。这些企业存在困难的问题和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历史和外界原因造成,比如,历史包袱沉重,军品价格不合理,也有的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形成的,情况比较复杂。但是不管怎样,国有企业肯定要发展,这是必然趋势。首先,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振兴经济、实现“四化”的主要依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已经看到,国有企业的状况,既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的政治问题,正在研究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搞好国有企业。其次,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主导因素。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在未来的21世纪,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要提高经济实力,而提高经济实力的关键就取决于增强国有企业和整个公有制经济的实力。第三,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明确了要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深化改革,已经涌现出一批搞得比较好,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企业。所以,我们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吉林讲话的精神,进一步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企业的领导班子在搞活企业方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更要树立信心。一方面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我们的困难,同时也要眼睛向内,做好自身的工作,用实际行动切实改变国有企业面貌,这要成为“九五”期间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只有把企业搞好了,航空工业的发展才有可靠的基础。

三、认真制订和讨论好“九五”计划

总公司组建以来,党组一直关注航空工业发展问题,做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工作,相继制定了“突出主体,加强两翼,发展经济,振兴航空”的总体发展战略,《腾飞计划纲要》,总公司进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民机发展思路,“发展、改革、调整、稳定”的八字方针,“航空工业凝聚力工程”和“三大两高”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等有关发展的决策,这些工作为制订“九五”计划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关于“九五”计划,(总公司)计划局提出一个草案,这次会议要进行全面地研究讨论。

(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九五”计划的重要性

航空工业经过45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今后特别是“九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具有向着更高水平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多年积累起来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需要在“九五”期间付出艰苦的努力加以解决。“九五”期间,我们要完成3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继续推进军转民、内转外的战略转变,基本形成航空产品、非航空产品、第三产业“三足鼎立”,内外贸协调发展,军民结合的产业格局,满足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多种需要;二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搞好航空国有大中型企业并逐步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需要,高科技、高效益的经营体系;三是推进管理方式改革,总公司由过去的行政管理方式向国家控股公司的产权管理方式转变,建立起总公司与下属企事业单位资产联结纽带,强化资产经营和重点产品经营,优化航空工业的资源配置,把总公司建设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大集团。面对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形势,我们如果抓住机遇,争取到5年的高速发展时期,解决大部分困扰我们的问题,就能够在2000年以后实现航空工业的腾飞;反之,失去机会,发展滞后,航空工业就可能在竞争中严重萎缩,甚至被淘汰。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站在全局的角度,正确认识“九五”计划对于航空工业今后发展的重大意义,对我们面临的形势和承担的艰巨任务有清醒的认识,树立航空工业“一盘棋”思想,通过56万名职工共同努力,推动航空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要建立航空工业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全国上下都要用很大注意力做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篇大文章。最近中央下发的关于制订“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方式转变。吴邦国副总理也在一次讲话中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着眼于提高整个国有经济的质量,要重点抓好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航空工业要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在制订航空工业“九五”计划过程中,把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

近几年来,航空工业经济发展中连续出现效益下降、企业亏损的问题,总公司为此进行了巨大的努力,千方百计帮助亏损企业扭亏,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亏损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好转。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局限性,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九五”期间,航空工业的经济发展必须采取新的增长方式,即遵循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律,全面落实总公司“三大两高”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立足于搞活全行业的经济,优化资源配置,进行结构调整,通过择优扶强和兼并、联合等办法,使航空工业企业逐步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为此,“九五”期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大力推进航空工业科研生产能力与结构调整,力争通过“九五”期间的努力,基本形成航空产品研制生产的新格局。二是深化企业改革,完成军民分线、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有关的配套改革。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产值在全行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四是发展科技和教育,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五是树立资本积累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资本积累的观念,就不可能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过去我们的发展资金主要靠国家投入,企业资本积累的观念不强。今后,除了靠国家投资、贷款外,要逐步建立起企业的资本积累机制。

(三)坚持“科教兴业”的指导方针

航空工业要发展,科技教育要先行。从航空产品看,我们多年来形成了一套预研、设计研制和生产的型号研制程序和管理体制,对航空产品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非航空产品的发展还没有建立技术开发基础,技术发展和民品发展还处于分离的状态,航空工业的技术优势还没有变成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