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17147400000025

第25章 排球运动(2)

四、传球

传球是排球运动的一项重要技术,是组织进攻战术的基础。传球主要运用在第二传,用于衔接防守和进攻。由于传球是用手指和手腕的动作去击球,而且手指手腕灵活,感觉能力强,两手的手指控制的面积大,因此,传球准确性较高。

传球技术种类较多,主要有正面双手传球、背传、侧传、跳传、单手传等。

(一)正面双手传球

正面双手传球是最基本的传球方法,运用最为广泛,只有在先学好正面双手传球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其他各种传球技术。

1.准备姿势

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一脚在前,后脚跟稍提起,两膝微屈,身体稍前倾,两臂屈肘抬起,肘部下垂,两手张开成近似传球手形,放在脸前。

2.击球点

传球时,为了便于观察来球情况和看清手及传球目标,便于对准来球和控制传球方向和落点,击球点应在额前上方约一球距离处。如击球点过高或过低,都会减少对球的作用力,影响手形的正确性。

3.手形及触球部位

传球时,手形应该是手腕后仰,两手指自然张开,围成半球形,拇指尖相对成近似“一”字形。传球时,以拇指的指腹或内侧触及球的下部或后中下部;食指全部和中指的二、三指节触及球的后上部,无名指和小指触及球的两侧。当手指触及球时,以两手的拇指、食指、中指随来球的压力,无名指和小指在球两侧协助控制传球方向。

4.传球动作和用力

当来球接近额上方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两手张开向脸前上方迎击球,球触手的瞬间,手指和手腕应保持适当的紧张,传球时主要以蹬地、伸髋、伸臂的协调动作和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传出。

(二)背传

背传是向身体背后上方的传球。其主要用于组织进攻。是二传队员必须掌握的主要传球技术之一。比赛中熟练运用背传技术,能够进攻战术多样化,可出其不意,迷惑对方。

背传准备姿势上体应比正面传球稍直立,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不要前倾,双臂屈肘抬起,两手成传球手形置于脸前。传球时,稍抬头挺胸,在两腿蹬地的同时,上体向后伸展,击球点保持在额上方。击球时,手腕适当后仰,掌心向上,手指击球的下部,利用向后上方伸臂、伸肘动作的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向背后方向传出。

(三)跳传

跳传是当一传弧线较高而又接近球网时,所采用的跳起传球技术。目前在比赛中运用比较广泛,一般用于二传。跳传可起到加快进攻速度和迷惑对方的作用,并且可使进攻战术多样化,扩大进攻的范围,减少二传环节中的失误。

跳传的起跳动作无论是原地起跳还是助跑起跳都与扣球、起跳动作基本相似。起跳时,首先选好起跳点和掌握好起跳时间。起跳后,两臂屈肘抬起,两手放置脸前,击球点保持在额上方,在身体跳至最高点时,用伸臂动作及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传出。由于人在空中,无法用上伸腿蹬地的力量去传球,因此,要加大伸臂的幅度和速度。

(四)传球练习方法

1.学生站成2~4列横队,原地徒手模仿手形或传球动作的练习,教师检查或学生一组练习,另一组观摩。

2.一抛一接练习。接球时,用正确手形在额前将球接住,学生自己检查手形后,再抛向对方,如此往返练习。

3.两人原地进行对传球或隔网对传球练习。

4.三角传球练习或三人发、垫、传练习。

5.两人固定抛球,另一人做左右移动后的传球,每人连续传(男生30次,女生20次)后交换练习。

6.结合一传。在网前1号位或2号位向各个进攻点进行的传球练习。

五、扣球

扣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攻击性最强最有效的进攻手段,在比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扣球是在二传配合的基础上,完成进攻战术的最后关键一环,是得分和夺取发球权的重要的有力武器,一个排球队如能熟练地掌握多种强而有力的扣球技术,就能较好地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为争取比赛的胜利打下良好的基础。

扣球技术的种类较多,根据扣球者的站位、动作及临场作用,一般可分为:正面屈体扣球、调整扣球、扣快球等。

(一)正面屈体扣球

正面屈体扣球是扣球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是比赛中运用得最多的一项进攻性技术,适合于近网和远网扣球。由于正面扣球面对球网,便于观察对方拦网和防守情况,扣球队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扣球个人进攻战术,因此,进攻效果较好。

正面屈体扣球技术由准备姿势、判断和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等环节组成。

(二)调整扣球

调整扣球是指在接发球或后排防守垫球不到位时,二传队员从后场区将球传到网前所进行的扣球。调整扣球技术动作与正面扣球相同,但由于二传球来自后场区,有近网球,也有远网球,还有拉开球和集中球,与球网有一定的角度并且弧线不固定,扣球队员难以判断,所以扣这种球难度较大。

(三)快球

快球技术动作方法较多,有近体快球、半快球、短平快球、平拉开快球、背快球、背平快球、调整快球等。现将常用的快球技术介绍如下:

1.近体快球

扣球队员在靠近网前,离二传队员约一臂之距处起跳扣的快球,称为近体快球。扣近体快球时,助跑的距离应较短,助跑的角度一般应保持45°左右为宜。扣球队员应随一传球同时助跑到网前,在二传队员传球前或传球同时,在二传队员体前处迅速有力起跳。当球上升到高出球网上沿一个半球高度时,迅速挥动手臂带动前臂和手腕加速猛甩,以手掌击球的后上部或后中上部。

2.半快球

扣球队员在靠近网前和二传队员附近起跳,扣高出球网上沿两个半球高度的球,称为半快球。扣这种球的助跑角度、起跳动作、击球方法均与近体快球相同,只是起跳的时间较晚一些,一般在二传队员传球出手后,迅速有力起跳扣球。

3.短平快球

扣球队员在二传队员体前2m左右处,扣其顺网快速传过来的低平弧线球,称为短平快球。这种扣球的特点是速度快、进攻点灵活,使对方难以拦网和防守,因而突然性大,攻击性强。

(四)扣球练习方法

1.原地进行徒手挥臂练习。为了加强挥臂动作的正确性,可先练习拿小垒球或乒乓球等以纠正挥臂动作向前上方甩出。

2.原地进行挥臂击球练习。用左手持球举在头的前上方,右臂以正确挥臂动作击球的后上部,连续进行练习。开始不要将球击出,待熟练后可将球击出。

3.原地进行自抛自扣练习。可对墙壁、球网练习,也可两人一组相距9m左右,互相扣反弹球练习。

4.原地进行徒手助跑起跳练习。可先做助跑、起跳的分解练习,待熟练后再连贯起来练习。

5.徒手进行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动作的综合练习。可集体或分组练习,也可结合球网练习。

6.结合球网进行扣球练习。先练习扣网上定位球,再练习扣抛球,最后结合二传扣球。

六、拦网

拦网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反攻的重要环节。成功的拦网不但可以直接拦死或拦起及拦回对方的扣球,还可以直接得分或获得发球权,使本方由被动变为主动,削弱对方的进攻力量,减轻本方防守上的压力。此外,有效的拦网还给对方心理上很大的威胁,削弱对方的锐气,增强本方士气和必胜的信心。目前,随着扣球技术向着力量、高度、速度、巧变等方面发展,拦网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因此,必须迅速提高拦网技术水平。

拦网可以分为单人拦网和集体拦网两种。

(一)单人拦网

单人拦网技术是拦网最基本的形式,它是集体拦网的基础,其动作方法由准备姿势、移动、起跳、空中拦击和落地五个相互衔接的部分组成。

(二)集体拦网

集体拦网是双人和三人的拦网形式。是在对方大力扣球的情况下采用的。它的运用是由单人拦网来组成。

1.双人拦网

双人拦网是集体拦网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前排两个相邻的队员同时起跳拦网所组成的,目的在于拦阻对方有威力的扣球进攻。当对方由4号位扣球进攻时,一般情况下由本方的2号位队员为主拦,3号位队员移动并协同配合组成双人拦网;当对方由3号位扣球进攻时,如果进攻点靠近本方的4号位,则由4号位队员去协同配合3号位队员组成双人拦网;如进攻点靠近本方的2号位,则由2号位队员去协同配合3号位队员组成双人拦网。双人拦网一般应以其中一人为主拦,另一人协同配合。两人起跳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互相干扰。起跳后,四只手应保持在球网上沿形成一道屏障,阻拦对方扣球进攻的主要路线。

2.三人拦网

三人拦网是集体拦网的一种形式,一般情况是在对方扣球进攻力强,路线变化多,而且很少轻扣和轻吊时采用。三人拦网技术动作与双人拦网相同,组成三人拦网关键在于迅速移动,取位恰当,配合密切。无论对方从哪个位置扣球进攻,一般都以3号位为主拦,2、4号位队员协同配合。也可以根据对方扣球进攻的特点,以2号位或4号位队员为主拦,另外两人主动配合。

(三)拦网的练习方法

1.徒手原地和移动拦网动作练习

(1)徒手原地学习手形和伸臂动作。

(2)徒手原地模仿拦网动作,体会拦网的伸臂和拦击球动作。

(3)网前做原地起跳徒手拦网动作。

(4)网前两人一组,隔网相对,做并步、交叉步、跑步徒手移动拦网。

要求移动迅速,两人密切配合。

(5)网前三人站在本方高台上,分别持球在本区上空网上沿,多人在对方网前轮流移动拦网。要求起跳后在空中压腕“盖帽”并触球。

(6)两人一组,徒手移动配合拦网。

2.结合扣球的单人和双人拦网练习

(1)单人跳起拦对方站在高台上扣出的固定路线的球。

(2)一方扣球,另一方单人原地拦网。

(3)一方扣球,另一方单人移动拦网。

(4)双人原地配合拦网。

(5)双人移动配合拦网。

(6)单人或双人拦各种扣球。如拦各种快球、集中球、后开球、远网球、调整球等。

第三节 基本战术及练习方法

一、排球基本战术的概念及分类

战术是进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排球战术是指队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规则,排球运动的规律及彼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的发展变化,有意识地运用技术配合,所采取的有目的、有预见性的行动。

二、阵容配备

阵容配备指比赛时场上人员的搭配布置。根据各队不同的技术水平和战术特点,一般有以下三种阵容配备。

(一)“四二”配备

即 4个进攻队员和2个二传队员。4 个进攻队员中有2个是主攻队员,2个是副攻队员。他们都站在对角位置上。这种配备方法主要在初学和一般水平队中采用较多。

1.“四二”配备的优点:

(1)每一个轮次前后排都能保持有一个二传队员和两个进攻队员,便于组织和发挥本队的进攻力量。

(2)如果两名二传队员都具有进攻力量的话,每一个轮次都可以插上,组成三点进攻,大大加强了进攻威力

2.缺点:

(1)每一个进攻队员必须熟悉两个二传队员的传球特点,配合比较困难。

(2)一个队要培养出两名高水平的二传队员比较困难,而且又要求他们具有进攻能力就更不容易。

(二)“五一”配备

即5个进攻队员和1个二传队员。其目的是为了加强进攻的拦网的力量。为了弥补在主要二传队员来不及传球时所出现的被动局面,可以在二传队员的位置上,配备一名有进攻能力的接应二传队员。这种配备方法目前在水平较高的队中被普遍采用。

1.五一配备的优点:

(1)一个二传队员容易配合。

(2)当二传队员轮转到后地,前排有三个进攻队员,可以加强进攻和拦网的力量。

(3)全队进攻队员只需适应一名二传队员传球的特点、习惯,在相互配合上较容易建立默契。

2.缺点:

(1)当二传队员轮到前排时,有3个轮次只有两点进攻。

(2)防反时,二传队员轮到后排要插上传球难度较大。

(三)“三三”配备

“三三”配备是场上攻球手和二传手各3人。站位时,1名攻球队员间隔1 名二传队员。攻球手和二传手相互穿插,能保证任何轮次前后排都有一至两名二传队员和进攻队员。目前采用这种阵容配置的较少,它适用于初学者和一般水平的球队。

1.“三三”配备的优点:

(1)扣球手和二传手之间位置固定,利于建立相互间的了解组成固定的进攻战术。

(2)攻球手和二传手相互穿插,能保证任何轮次前后排都有一至两名二传队员和进攻队员。采用这种配备,便于采用“中1-2”或“边1-2”进攻战术。

(3)如果三名传球手也具有攻击能力,则还可以采用“插上”和“两次球”战术。

2.缺点:

有的轮次前排仅有1名扣球手,使得进攻力量单薄。若二传手也有一定的进攻能力便可以弥补此不足。

三、换位

(一)换位的概念

排球规则规定,发球以后,队员在场上可任意交换位置。利用这一规则,各队通常采用专位进攻、专位防守的方法。

换位时应注意:换位前,应按规则的要求站位,防止“位置错误”犯规;当发球队员击球后,立即迅速换到预定位置;对方发球时,应首先准备接球,然后再换位,以免影响接发球;本方发球时换位队员应面向对方场区,观察对方动态;成死球后,应立即返回原位,及早做好下一个球的准备。

(二)换位的练习方法

1.教师在小黑板上或场地边用图说明阵容配备的站位或交换位置的队员跑动路线,让学生或队员进行观摩学习。

2.派6名学生上场站立,按教师的安排演示各个轮次的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