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模式
(一)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是构建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核心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认为,生活、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角度看,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不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直接的主客体改造的过程,而是“双主体”对话、沟通、交流的过程。因此,思政课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使他们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掌握知识,践行价值。 实践的本质在于其作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旨在把人的动机和目的转化为客观存在,是“属人的”、“自由自觉的”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是客观性与主体性、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而这一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思政课承载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功能和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即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越高,就越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也就能形成更明确清晰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主体意识和主题的思维力、创造力就发挥得更充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就更加统一,思政课的实效性和目的性就越会发挥得更加彻底和充分。而要实现思政课的实效性和目的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指导,引导受教育者即学生参与实践,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实践中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来参与教学,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完善价值观取向,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活动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进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水平。
其次,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是思政课教学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然也包括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基本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认为,社会实践是行为和意识的统一,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改变和影响个体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来约束或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是解决社会实践中意识和行为基本矛盾的关键。
马克思曾经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1]这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能动的活动,而如果要避免这种有意识的、能动的活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来武装人类,让人们在掌握正确的、先进的和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科学性,激发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思政课教学,就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受教育者即学生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简称“基础”课)中有关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内容,就是通过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受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共同奋斗的长远目标的有益尝试。
2.建构主义学习论是构建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单纯的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同时也不忽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结构,以帮助者、促进者的身份来设计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而不是传统教育思想中单纯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授者和灌输者。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何克杭教授认为,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维特罗克(M.C.Wittrock)在1983年提出了一个“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型”,简称“学习生成模型”,即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特殊方式,这种加工方式是通过以前的多次学习逐渐形成的,并且保存在大脑的长时记忆中)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获得选择性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指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各种表象、事件、判断与技能,即过去的经验与知识)完成该信息的意义建构,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根据这一模型,学习生成过程可以包括六个步骤,充分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宗旨,改变原有的教师主体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教并重”,建构“双主体”的教学模式。
目前,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已经普遍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当前微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首先,学生的思维观念、认知形式和生活方式由于微博、手机媒体的出现而大为改变,传统信息传播模式被颠覆和突破,传统思政课教师的“话语霸权”地位被终结,直接、简单、单向的教育形式转变为间接、隐性、多向的教育形式。离开了课堂和讲台的教师也走下神坛,由规则的制定者和立法者转变为拥有和学生平等权利的对话者。其次,传统的高校思政课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对的是有限的特定年龄段、教育背景和知识储备的学生,网络的公开性使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网络思政教育要面对无限的各个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和知识储备的网民,受众群体增加,教育难度增加。第三,微博和手机媒体的出现使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多向互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传播方式实现了从“一对多”到“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转换。第四,无论是微博类的网络媒体,还是手机报类的手机媒体,其传播的内容往往是“碎片式”的只言片语,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的长篇大论必须转变为“微言大义”,以格言警句的形式来承载更多的教育信息。另外,高校思政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从理论素材、话题选择、讨论内容等方面进行教育内容体系创新,为学生提高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社会公共议题和素材,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由于教学模式的转变,思政课“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
(二)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主体间关系
主客体及其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争论较多的前沿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依存、相对存在的概念,在哲学认识论上,如果双方都是有意识、有目的,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应该并且可以成为教育过程的主体。本文所说的高校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并非通常意义上视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的教学模式,而是指师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双主体”互动来实现教学目的。概括来讲,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关系还原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下,应该是“我—你”关系,是具有平等地位的两个主体的“对话式”存在。这种“对话式”的“我—你”关系,是“双主体”教学模式的主体间关系的外在表现。
教师是“双主体”教学模式的首要主体。教师是思政课教学过程的承担者、组织者和主导者,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和支配的作用。正如杜威在《思维与教学》中所说,“教师……应该是一个社会集团(儿童与青年的学问的集团)的领导者。他的领导,不以地位,而以他的较深的知识,较成熟的经验。”[2]教师在“双主体”教学模式中的首要主体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承担者,对教学过程负全责,能够根据思政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调整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和方法起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负责规划和安排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积极、能动的主题性因素,在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过程中,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三,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决定性的支配作用,促使学生从教学客体向教学主体转变,即“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3]学生是“双主体”教学模式的阶段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
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因而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4]与教师首要主体的地位不同,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是阶段主体,这种阶段主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主体形成过程的阶段性。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并非自动、自发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段,通过教师主体的积极引导,从单一的受动者转变为具备实践能力、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师主体的引导并不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忽略或者否定,因为即使是在“双主体”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也是不对等的,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则更多地依赖教师主体性的引导作用,但学生主体可以通过对信息和知识的甄别、筛选,来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从而实现同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第二,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阶段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参与性和实践性。学习的本质是一种自我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建构过程,学生是受教阶段的主体,具有接受和筛选信息、理解和运用知识的主体性。思政课教学内容强调思想性、理论性和政治性三位一体,特殊的学科背景更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所学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同样,学生也是实践教学阶段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深化了对理论问题的认识,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交流,启发思想、提高能力、确立价值观。第三,学生主体发挥作用的阶段性。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教育的内化即实现自我教育来发挥作用。相较于其他专业课,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自我意识分化和同一的过程。要想使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同一”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同步进行,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必须唤起学生于教学过程中的积极的主体自觉,主动带着“自我”真诚地投入教学过程。[5]
二、“双主体”教学模式是破解思政课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单一主体教学模式下的思政课困境
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两种争论和误区。无论是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忽略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思政课教学中都是不可取的。这种单一主体的教学模式是造成当下思政课教学困境的主要原因。
单纯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忽略甚至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既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容易使教学活动流入简单化;又不能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讲,其弊端在于:第一,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理论修养等都不尽相同,如果单纯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而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很容易在课堂上出现“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违背了教学规律。如果把“教育者主体”这种观点发展到极致,就会出现“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式灌输的教育模式,从而产生不分对象一刀切、一锅煮的弊端。[6]第二,远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导向,以构建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培育人文精神为内容,这就需要教育对象从已有的思想基础出发,在接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对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选择、内化、整合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思想认识、品德修养,不断推进自身内在精神素质建设,不断进行主体重构,实现思想品德的丰富和发展而成为主体。[7]但纯粹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受教育者很难主动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筛选甄别,也不可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单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容易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远离既有轨道,失去正确方向。原因在于:第一,思政课的教学特点决定了不能单纯强调学生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教育不同,它要求教育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起保证作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代表者、宣传者和践行者。[8]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如果单纯强调学生主体,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很容易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偏离正确轨道。第二,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单纯强调学生主体。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9]这就需要教师应成为思政课教学过程的承担者、组织者和主导者,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和支配的作用,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