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大鹏同风起
17146100000010

第10章 世界航天第一人加加林:巨星陨落

苏联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由战斗机飞行员成长为航天员的人之一,并且是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然而,在成功进入太空后的第七年,他却在一次例行的难度并不大的战斗机飞行训练中意外失事遇难,举世震惊,十分令人惋惜。

其貌不扬

加加林出生在苏联斯摩棱斯克州格扎茨克区的克卢希诺镇一个集体农庄庄员家庭,白俄罗斯族人。他的童年是在斯摩棱斯克区的克鲁什纳村度过的,后来他们举家迁到了格查茨克小城。加加林的父母、祖父母乃至上溯几代人都是农民。1941年5月,7岁的加加林开始上小学。一个月后,德国军队侵略苏联,他的学业中断。二战结束后,他又返回学校学习。

1949年,当加加林15岁的时候,为尽早地从经济上帮助他的父母,他停止了中学的学业并进入一家砂矿当翻砂工。翻砂的工作是很繁重的,它不仅需要知识和经验,更需要体力。这对于一个年仅15岁的孩子来说,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然而,年轻的加加林不仅白天承担着繁重的劳动,每天晚上还坚持到工人夜校学习文化。1951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柳别尔齐职业中学,成为一名冶金工人,并继续在萨拉托夫工业技术学校学习。在这期间,他加入了萨拉托夫航空俱乐部,业余时间学习飞行并考取了执照,这也是加加林飞行生涯的开始。

1955年,加加林以优异的成绩从萨拉托夫工业技术学校毕业。那时,正好赶上了苏联空军到他的家乡招收飞行员。已经有一只脚迈进了航空大门的他,积极报名接受空军的挑选。经过严格的体检、心理检测和家庭、本人政治背景审查,加加林顺利地通过了一道道难关,幸运地被空军航空学校录取,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飞行学员。

开始,他在奥伦堡军事航空学校学习飞行。1957年,他顺利地完成了在航空学校的学习,被分配到北海舰队航空兵团,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斗机飞行员。

苏联的载人航天计划付诸实施后,选择什么样的人担任航天员却经过了一番激烈的争论。有人主张应从熟悉高空和缺氧情况的登山队员中找,也有人认为潜艇兵比较合适,还有人建议让某些特技演员承担这项任务。最后,专家们经过认真论证后认为:完成冒险而复杂的飞行任务是战斗机飞行员习惯了的职责,因此,航天员应该从战斗机飞行员里挑选。为此,专家们还提出了挑选航天员的基本要求:年龄35岁以下,身高不超过1.75米,体重72千克以下,身体素质好,求知欲强,有献身航天事业的精神等。

1959年10月,苏联首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在全国展开。全苏3400多名35岁以下的战斗机飞行员全部参加了航天员的选拔。最后,来自农村、文化水平并不高、身高仅有1.57米、体重57千克的加加林却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20名入选者中的一员。

艰辛探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日益加剧,航天领域更是成为对抗的焦点。1957年8月26日,苏联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成功。同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的动作急坏了美国政府。为了与苏联进行太空争霸,艾森豪威尔制订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载人航天计划——“水星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就是抢在苏联之前,把美国人送上太空。因为在艾森豪威尔看来,送人上太空比在地面上部署区区几枚导弹更能制造轰动效应。

实际上,苏联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对载人航天工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但当时赫鲁晓夫推行的是“火箭核大战”战略,载人航天计划没有受到重视,研究工作进展缓慢。1959年5月,苏联当局下达秘密指令,要求尽快开展间谍卫星的设计研究工作。并且,要求同时设计可用于载人飞行的卫星。随后,就加紧了载人航天研究和试验。

1960年初,运载火箭和飞船都相继问世。但与此同时,美国人的“水星计划”也在积极准备将人送入太空。艾森豪威尔政府甚至还放出风来说,1961年5月,美国将首次发射载人飞船。这一次,赫鲁晓夫再也坐不住了。1960年10月,赫鲁晓夫下令给苏联载人航天项目最高优先发展权,苏联各相关部门全力以赴予以支持。

苏联政府原定于1960年12月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但1960年10月,一枚已装填燃料的军用火箭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时发生爆炸,造成200多人遇难,载人飞船的发射计划被迫推迟。从1960年5月至1961年2月,苏联共发射了4艘无人试验飞船,只有1次获得成功。不少技术人员认为,如此低的概率不足以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但是,苏联政府实在不愿意看到让美国人抢了首航太空的头彩。1961年3月,苏联连续两次发射无人试验飞船并都获得了成功。有了这两次的成功经验,苏联政府决定铤而走险,尽快进行载人航天试验。

一飞冲天

加加林被选调担任航天员后,于1960年3月来到莫斯科,开始在苏联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经过失重、剧烈振荡、耐高温等严格的专门训练后,最终有6人组成了航天员突击小组,加加林是其中的一员。

起初,加加林因为已是两个年幼女儿的父亲,并没有被指定为参加首次载人飞行的航天员,另一名航天员季托夫承担了此项重任。直到发射前4天,首席航天专家科罗廖夫才力排众议,选中了加加林。因为,在他看来,加加林有过人的胆识,机智灵活、吃苦耐劳、谦虚谨慎;在训练中,加加林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优秀的体质、乐观主义的精神。实际上,还有一个当时不便对外宣布的条件:苏联领导人要求,第一名航天员必须是纯正的俄罗斯族人,还特别强调候选人与苏联超级大国的形象要相吻合。而加加林是俄罗斯族人,外表清秀,微笑也很迷人,完全符合苏联领导人提出的要求。因而,被普遍看好的乌克兰族的航天员季托夫就成为了首次航天飞行的预备航天员。

莫斯科时间1961年4月12日上午9时07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在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苏联莫斯科电台同时广播了一则消息:“尤里·加加林少校驾驶的飞船,在离地球169至314千米之间的高度上绕地球运行;飞船的轨道与赤道的夹角是64.95°;飞船飞经世界上大多数有人居住的地区上空。”

航天员加加林这时躺在飞船的弹射座椅上,正从报话机里描述人类从未见到过的情景:“我能够清楚地分辨出大陆、岛屿、河流、水库和大地的轮廓。我第一次亲眼见到了地球表面的形态。地平线呈现出一片异常美丽的景色,淡蓝色的晕圈环抱着地球,与黑色的天空交融在一起。天空中,群星灿烂,轮廓分明。但是,当我离开地球黑夜一面时,地平线变成了一条鲜橙色的窄带。这条窄带接着变成了蓝色,复而又成了深黑色。”

这是人类第一次绕地球飞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需要极大的勇气。飞船的起飞和入轨都很顺利。不过始料未及的困难出现了,钢笔在无重力条件下出不了水,铅笔不知飘到什么地方去了,录音机不能工作,通信线路也一度中断。

加加林乘坐飞船在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了一周,耗时89分钟。虽然飞行中加加林有种种不适,但总体上还算顺利。不过在返回地球时却又遇到了麻烦。标准的返回程序是:制动火箭点火,座舱与设备舱分离。在座舱降到离地面7000米时,加加林将连同座椅一起被弹出舱外,并张开降落伞。在4000米高度时,加加林与座椅分离并用降落伞返回地面。但是当加加林返回时,座舱与设备舱却不能及时分离,座舱疯狂地旋转。分离过程原计划只需用时10秒,但实际上花了10分钟。万幸的是,座舱最终还是与设备舱分离了。上午10时55分,在飞行了108分钟后,加加林在苏联萨拉托夫附近安全着陆。

在加加林成功完成人类首飞太空任务之前,这位太空英雄的工作对于他的家人来说是非常神秘的。由于当时政府不准许加加林向家人讲述他的工作内容,因此,包括他母亲在内的所有亲属,只知道他在从事与最先进飞机有关的工作,因为加加林在当航天员前是空军飞行员。

1961 年 4 月 12 日,“东方”1 号宇宙飞船顺利返回地面后,苏联所有电台的播音员几乎在同一时刻激动地喊出加加林的名字。当时,加加林母亲安娜的邻居恰巧在听广播,她听到这则几乎不敢相信的新闻后,立即冲到安娜的家里。由于过于激动,这位邻居的嘴里只喊出:“尤里……尤里……”,并示意让加加林母亲听广播。然而,安娜看到邻居的表现后却当场昏倒在地。家人和邻居立即将安娜送到医院抢救,后来安娜苏醒过来并知道了尤里的壮举,这才松了口气。她对周围人说,她当时看到邻居那样激动地喊加加林的名字,脑子里只想到儿子驾驶的飞机可能失事了,因为她只知道儿子是飞行员,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会上太空。

受宠淡定

加加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宇宙飞行后,全世界都对他挥手致敬,莫斯科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航天英雄。政府派专机前来迎接,并安排了7架战斗机护航;大红地毯从专机舷梯下,一直铺到为欢迎他而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前,国家主要领导人都悉数来到了机场;飞船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与加加林长时间拥抱,激动得热泪盈眶。在17辆摩托车护送下,加加林乘敞篷汽车进入莫斯科,沿途成千上万的群众夹道欢迎;礼炮在轰鸣,欢腾的人群在呼喊,整座城市人如潮、花如海。

在这次历史性的飞行之后,加加林被授予了大大小小几十种国家勋章和“苏联英雄”、“苏联航天员”称号。随后,访问了世界上27个国家,22个城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1967年3月28日,他特意赶到“水上飞机之父”亨利·法布尔的首飞之地——法国马赛附近的马尔蒂格市,参加为在那里落成的纪念碑剪彩活动。1962年,加加林当选为第六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64年11月,任苏联—古巴友好协会理事会主席。可以说,加加林成为了人类进入宇宙时代的象征。

首次太空飞行任务胜利完成之后,在荣誉如潮水般涌过来的时候,加加林却表现得异常理智与冷静。他深感自己的文化和专业基础比较薄弱,难以胜任更加艰巨的航天飞行任务。因此,他积极向组织上提出申请,希望能够进入更高层次的院校深造学习。主管当局同意了他的申请,于是,他进入茹克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学习。

茹科夫斯基(1847—1921)是俄国和苏联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他创建了试验与理论相统一的空气动力学,为航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列宁称他为“俄罗斯航空之父”。苏联人民委员会为表彰他对航空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专门设立了茹科夫斯基奖金。苏联政府为他修建了纪念碑和博物馆,并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茹克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这所学院是苏联和俄罗斯航空航天领域的最高学府,培养了大批杰出的航空航天人才。

加加林十分珍惜在茹克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的深造机会,排除一切干扰专心学习。一年后,他出色地完成了所有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及论文答辩,以优异成绩毕业。在专心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加林还积极参加辅导其他航天员训练的工作。1961年5月,他成为航天员队队长,1963年12月,荣升为航天员训练中心副主任。在训练其他航天员的同时,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训练,梦想着能够再次进入太空。1967年4月,他完成了“联盟”号飞船首次飞行的培训准备工作,成为航天员科马罗夫的替补。他在进行航天员训练之余,还专门进入更高级的航空学校继续学习战斗机飞行理论与技术。

巨星陨落

加加林从1955年开始参加空军的飞行训练,到担任航天员之前共飞行了334小时15分。进入航天员行列后,他的战斗机飞行时间增加得并不多。1961年以后,有两年的时间没有参加战斗机飞行训练。之后,他的战斗机飞行也是断断续续的。作为战斗机飞行员出身的加加林,担任航天员之后,对于驾驶战斗机的愿望仍然十分强烈,多次申请到空军部队去参加战斗机飞行。但是,当时的苏联空军总司令康斯坦丁·维尔什宁空军元帅,考虑到他战斗机飞行训练时间少、间断多,觉得安全风险比较大。所以,起初并不同意他参加战斗机飞行训练。不过,经过加加林的一番努力争取后,他最终还是同意了加加林从1967年11月开始恢复战斗机飞行。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从l967年11月27日到1968年3月l3日期间,他并没有飞行;1968年3月份的前2周时间里,他一共只飞了7小时。

正当加加林充满信心地进行着自己第二次进入太空飞行准备的时候,灾难突然发生了。

1968年3月27日,他和空军航天员培训中心训练团团长、飞行教员谢列金,驾驶18号乌米格-15双座喷气式飞机,执行歼击航空兵作战训练教程的2号课目的训练飞行任务。歼击航空兵作战训练教程,是苏联空军总司令批准颁发的文件。2号课目是教程内的一项初级基础训练课目,要求在空域中完成一系列基本机动飞行,包括小角度俯冲与跃升、盘旋、横滚、慢速平飞等。

按计划,加加林当日要进行两次飞行,每次半小时。10时19分,飞机升空。10时30分,加加林向地面飞行指挥员报告了空域飞行的情况,并请求准许取航向320 °返航。此后,地面飞行指挥员多次呼叫他都没有回答,无线电通信突然中断。事后查明,飞机在弗拉基米尔州基尔扎奇市新肖洛沃村附近失事坠毁,加加林和谢列金同时罹难。

事故发生后,苏共中央对调查、处理这起飞行事故十分重视,责成有关部门成立了苏联政府事故调查委员会。在该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又成立了4个组:第一组是飞行调查组,负责人是空军飞行安全局局长叶列民将军;第二组是技术调查组,负责人是空军主管航空勤务的副司令米舒克上将;第三组是档案审查组,主要负责检查空军航天员培训中心组织航天员飞行训练方面的档案;第四组是报告起草组,主要负责起草事故调查结论报告和给苏共中央的报告。

事故调查委员会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后认为:“1968年3月27日,18号乌米格-15双座喷气式飞机的飞行准备工作,是完全按照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的。”调查委员会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推测出飞机与地面相撞之前的飞行状态:当时,飞机在两层云之间的空域里飞行,看不见地平线。返航时,本应从70°航向向320°航向下降转弯,后来一定发生了某种突发事件,使飞机处于临界状态。飞机飞出低层云,俯角达到70°~90°,几乎处于垂直俯冲状态。加加林他们想尽最大努力使飞机退出俯冲状态,但当时飞行高度只有250~300米,时间也只剩2秒钟了,他们没有能够成功。

加加林遇难后,其骨灰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墙壁龛里,他的故乡格扎茨克被命名为加加林城,他训练所在的航天员训练中心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纪念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的壮举,俄罗斯把每年的4月12日定为宇航节。现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以缅怀这位航天英雄。国际航空联合会专门设立了加加林金质奖章,奖励那些为人类航空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加加林山。此前,人类只有像哥白尼、伽利略、爱迪生、门捷列夫、巴甫洛夫、居里夫人、冯·卡门、焦耳、马赫以及“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等大师级人物才有资格享受这份荣誉。

众说纷纭

“太空第一人”在飞行事故中遇难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关于加加林和谢列金遇难的原因,至今只有一个简短的正式说法:“在完成训练飞行过程中因飞行事故丧生”,这是当年苏共中央政治局签署的正式文件中的措辞。然而,在这段话里根本没有提到这两位飞行员的具体遇难原因。所以,从那时起各种推测、猜测就层出不穷,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6种:

说法一:阴谋论。事故发生后,前往事故地点的专家们在查看事故现场后大为震惊:两名飞行员的降落伞伞绳被割断,座舱内没有发现降落伞。因此,推测有人特意割断了降落伞的伞绳,这样两名飞行员就无法弹射跳伞。

说法二:撞鸟论。当时调查组在出事现场找到了一只鸟的尸体残留物,所以,马上就有人推断说,加加林的飞机在空中与鸟相撞后坠毁。为了求证,从科学院邀请了鸟类专家参与调查。这些科学院的专家们证明,这只鸟是遭到了猛禽的袭击而坠地的,并没有与飞机相撞。

说法三:醉酒论。确实,在事故发生前两天,航天员培训中心政委克雷什科维奇过生日,加加林和谢列金也曾参加聚会,喝了两杯,宴会结束后各自归家。不过,飞行前体检记录显示,在执行此次飞行任务前一天,这两个人根本就没喝过酒。

说法四:机械故障论。加加林驾驶的飞机年久失修,部件磨损严重,飞行中发生了无法排除的故障,致使飞机坠毁。

说法五:人为因素论。加加林的飞机在执行任务时,附近飞过另一架战斗机,他们的飞机进入了另一架飞机的尾流,导致进入螺旋无法改出而坠落。

说法六:撞气球论。调查组在飞机失事点附近,找到了数个气象探测气球碎片。因此,有人推测加加林的飞机在空中与气象探测气球相撞导致失控坠地。其实,那些气象探测气球碎片是在多日前坠落的。

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2006年第41期,发表了该刊记者采访时任加加林事故调查委员会委员、现任《独立军事评论报》观察员埃杜阿尔德·舍尔舍尔的文章,就事故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舍尔舍尔认为,上述6种以及其他类似的推测、猜测都不足信,事故的真正原因是加加林和谢列金他们违反了有关操作规程。他指出,歼击航空兵作战训练教程中规定,2号课目飞行时不允许带外挂副油箱。但是,当时机组在飞行时带了外挂副油箱。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350千米/时的小速度飞行时,乌米格-15教练机机翼会下沉,而在从俯冲状态改出时飞机需要较大的高度。此外,在带外挂副油箱飞行时,允许过载是有限的,副油箱有可能从固定处断脱。总之,带外挂副油箱飞2号课目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它会直接影响到飞行安全。

舍尔舍尔还指出,按照以往的飞行经验,完成2号课目需要20分钟。但是,加加林他们在空域里仅仅飞行了4分钟20秒就报告课目已经完成,随后便飞离了空域。显然,在这段时间内并没有全部完成课目内容。事故发生后,事发地新肖洛沃林业区的护林员伊万证实:在失事前的几分钟里,飞机在树冠上方很低的高度上飞行,并且连续几次做垂直上下的飞行(急跃升和俯冲)。最后,飞机在垂直向下的飞行中(急俯冲)冲向了地面。由此可以看出,加加林为自己留出了15分钟的“自由飞行”时间,而在这部分时间里,他们超出课目规定的范围,违反规定,做了超低空的危险飞行动作,并最终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千古之谜

加加林他们当时驾驶的乌米格-15双座战斗教练机,属于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机载设备较为简陋,没有安装“黑匣子”等任何客观记录飞行参数的仪器。按照规定,整个飞行过程的轨迹和高度应由地面雷达进行记录。可是当天记录飞行高度的雷达没有开机,而跟踪飞行轨迹的雷达也没有按照规定每隔30秒对着雷达屏幕拍一次照。所以,地面雷达也没有留下任何客观记录。

据舍尔舍尔介绍,加加林一直是公认的民族英雄,也是苏联国家的骄傲。为了不给英雄抹黑,也为了维护国家、军队和工业部门及航天员在世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在事故调查工作开始前,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做了非常重要的指示。尽管事故调查组对于机组违反操作规程、带副油箱飞行、擅自增加飞行课目等都十分清楚,但是,根据“上级指示”结论也不能那么做。否则,如果有一系列问题事关加加林个人形象和他作为世界首位航天员的功绩,这不仅政府接受不了,普通民众在心理上也很难接受。所以,事故调查是首先假定机组的一切操作都正确,那么,事故的“责任”只有归咎于气象条件或者设备故障等其他非人为的因素。

尽管调查事故是认真、严格地按照“上级指示”进行的,结论意见也通过了上级的审查,但是,在事故调查委员会内部还是存在不同意见间的激烈争论。鉴于此,最后经过上级批准,事故调查委员会做出了一个可以说是空前的决定:把失事的18号乌米格-15双座战斗教练机的残骸,永久地保存在一个焊接密封的桶里,以便今后需要时打开检查。当然,那架飞机的履历本等有关资料也做了永久保存的安排。

不过,要给加加林飞行事故重新作结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苏联时期不可能做到,即使在苏联解体后的今天也不容易做到。据舍尔舍尔称,近些年,有一些社会活动家,包括当时参加空难调查的人员,联名给普京总统和国家杜马写信,建议重新调查加加林和谢列金的遇难原因。英国《独立报》2007年4月12日也报道,关于加加林遇难的原因,俄罗斯国内一直存在要求政府重新进行调查的呼声。有些飞行专家们甚至声称,他们揭开了20世纪这个最大的航空谜团。

不过,俄罗斯政府郑重决定,不再对加加林的死因重新展开调查。很显然,由于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加加林飞行事故笼罩着层层迷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迷雾将越来越难拨开。所以,加加林飞行事故的真正原因也许将成为千古之迷。

◎ 相关链接

乌米格-15战斗教练机简介

乌米格-15(Mur-15y)飞机,是苏联生产的米格-15(Mur-15)战斗机的教练机型。1949年5月23日首次试飞成功,原代号为伊-312。装备部队后,命名为乌米格-15。该机在米格-15的前机身上增设了前后串置的双座舱,前舱供学员乘坐,后舱供教员乘坐。前后舱间有联动的飞行操纵装置,并均设有弹射救生座椅。不过,在紧急跳伞时,必须在后舱飞行员脱离飞机之后,才允许前舱飞行员跳伞。否则,将造成飞机因重心后移而失去稳定,致使后舱飞行员无法控制飞机姿态。

该机不仅在苏联使用,波兰和捷克还曾进行过仿制,中国在建国初也购买了乌米格-15飞机。苏联的乌米格-15飞机1954年停产,各型生产数量超过16000架。

机长:10.10米

翼展:10.08米

机高:3.7米

机翼面积:20.6米2

空重:3636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496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6130千克

发动机:1台BK-1

发动机最大推力:2700千克力

最大平飞速度:1076千米/时

实用升限:15500米

最大爬升率:3000米/分

武器装备:1门H-37航炮,2门HC-23КМ型航炮,可携带200发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