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17145800000042

第42章 教育源于生活(3)

她们住在弗吉尼亚海岸,经常到海边去玩。要使孩子形成地理概念,海边是极其有利的。她们在那里拾贝壳,采集海藻,捕捉螃蟹,捡拾水母和海星等,对她讲述这些海产品的故事,并在沙滩上做各种游戏。后来她们还把地球仪带到海边,告诉她大西洋就在这里,越过大西洋就到达欧洲和非洲了,然后逐步教她世界地理。还经常带她到各处旅行,扩展她的地理知识。

教子感悟:

大自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教师了,她能教给孩子无尽的知识。可遗憾的是,大多数家长和孩子却不去与它接触。关于大自然,我们可以向孩子讲述无穷尽的美妙故事。

大自然能够陶冶孩子们的心灵,使之趋于高尚。自古以来,那些和大自然亲近的人大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小孩子走进大自然中去,不仅可以使他们身体健壮,而且会使他们精神饱满。

儿童教育家认为:人的智力是在不断接受外界刺激中迅速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婴幼儿阶段,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促进大脑的发育,丰富孩子的感情认识,发展孩子的想象力。让幼儿多接触人,多接触多彩的大千世界。到大自然怀抱中,就会自然刺激孩子的智力发展,受到多方面的训练、培育。一个孩子和人接触少,生活环境单调,生活贫乏缺少变化,对孩子智力的培养是相当不利的。

7.遗嘱即宝贵遗产──陆游教子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很重视子女教育,写了大约100多首教育儿子的诗歌,以这种形式传递家风。有代表性的是《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又一首》等。另外,他还给儿子写过《家训》。

第一,教子做人。

陆游教子做人,给儿子们提出了一系列做人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和他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有密切关系。

(1)教子要做好人。

在《示儿礼》一诗中,陆游对儿子要做什么样的人提出了希望。

燕居侍立出扶行,见汝成童我眼明。

但使乡闾称善士,布衣未必愧公聊。

这是说,诗人看到儿子们在家内家外都能精心照料他,很懂事,快要长大成人了。从儿子们身上看到了未来和希望,从心底里感到高兴,觉得眼睛好像也明亮多了。他告诫儿子说,但愿你们长大以后能让乡亲们称赞你们是有道德的好人,即或是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与那些高官显爵相比,也是无愧的。在这首诗里,诗人要儿子首先学会做人,做一个好人。

(2)教子要改过迁善。

诗人在另外一首《示儿》诗中,教导儿子要做好人,必须做到有错必改,见贤思齐。诗中说: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

这是谆谆告诫儿子,人谁无过?可贵的是理解了公正合宜的道理,能够用来对照自己的言行,适应正义;人不可能生来即贤,要紧的是看到贤德的人和事,能够自觉地去学习看齐。

(3)教子不要贪得无厌。

诗人教导儿子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在《家训》中,他说:“世之贪夫,谿壑无餍固不足责。”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不值得费口舌去责备。这实际上是说,这种人最应该受到责备,提醒儿子们千万不能做这种人。

(4)教子对人要有礼貌。

诗人教导儿子说,在我的同辈人中,虽然有的人地位高贵,有的地位低贱,有的交往甚笃,有的来往不多,但你们见到后,“当极恭逊”,要恭恭敬敬。即或你们做了高官,也要这样做。陆游小时候,曾经看到过有的当官的子弟和父辈的老朋友,高谈阔论,大声说笑,很没礼貌,陆游心里十分厌烦,因此,不愿儿子像那种不懂得礼貌的人那样。

(5)教子要严于律己。

陆游说:“后生才锐者,最易坏。”年轻聪明伶俐、有才华,这种人最容易养成恶行,要特别警惕才是。他告诫儿子说,对那些后代,“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年,志趣自成。”要经常严加管束,让其熟读经典著作,教导他们具有宽厚恭谨的品德,千万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朋友。这样严加训诫十年,自然会养成良好习惯和品德。

他特别强调说,这些话,是“后人之药石也”,即劝人改过从善的话,你们都要牢记、执行,免得将来后悔。

第二,教子做学问。(1)教子要下苦功。

诗人在84岁,也就是去世的前一年,写了一首名为《示子聿》的诗,回顾了自己学习创作诗歌的道路。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怪奇也间出,如石漱湍濑。

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味。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侩。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陆游一生同卖国贼做了不懈的斗争,最后报国无门,才去创作诗歌。他在创作的道路上,经过艰辛的探索,找到了一条写诗的正确道路。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诫儿子要下苦功,不要受前人的束缚,不要耍小聪明,企图侥幸取得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笔力独扛、意境最高的诗歌来。

(2)教子要躬行实践。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诗中说到: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3)教子要学以致用。

陆游在一首名为《示元敏》的诗中跟儿子谈了读书做学问的最终目的的问题。

学贵身行道,儒当世守经。

心心慕绳检,字字讲声形。

吾已鬓眉白,汝方衿佩青。

良时不可失,苦语直须听。

在这里,诗人告诫儿子,读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自己的行动。他所主张的这种学以致用的学风,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第三,教子勤劳俭朴。

陆游一生经历坎坷,更知仕宦之途的艰难。在为官期间,他忠贞爱国,廉洁自守,但屡遭攻击陷害。实践中,他深感社会风气之败坏,因此,他希望儿子不要走仕宦之路。

陆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给子孙们提出了上、中、下三种人生道路。他说:“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也。”他指出,像我们老祖宗那样,仍旧务农,是上策;闭门读书,一心做学问,不考科举,不去做官,这是中策。只是做个小官,不追求高官厚禄,是下策。这三条路是尚可以走的路,其他的路可不要去走。很明白,按诗人的愿望,最好去务农。这个选择,是和诗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亲身感受到,世风日下,官场腐败,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因此,他希望儿子们走务农之道路。

教子感悟:

让孩子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并不只是靠着父辈打下江山,来享受生活的人。让孩子明确自己身上的任务与责任。

8.适度教育法──慈教子

慈禧是中国历史上嗜权如命的典型,自咸丰帝开始就基本进入了慈禧时代。为了能满足自己的权力欲,她在朝廷之上可以不惜以牺牲国家的消亡为代价“训天子而骂群臣”;回到宫中,按照操控权力机器的手段去设计他儿子的学习(想来虽然身为大清皇帝的载淳真是命苦、可怜)。当然她面对自己已经登上皇位的儿子,自然希望他的将来能像康熙、乾隆那样潇潇洒洒统领天下,甚至希望他更有创造性并能超过他们。可是这个工心于权力的女人,偏离人性太远,更可惜的是她只研究权臣的心理,忽略了对纯真童心的关爱。她利用自己的权力,召来了当朝四位大儒,李鸿藻、祁嶲藻、翁心存和倭仁作为帝师,由恭亲王奕訢亲自拟定教学计划和日常的课程安排。六岁的载淳,在临朝召见臣僚之后,就开始他的学习生活。按照他母亲大人满意的课程安排表,每日要拉弓、习满文、汉文和蒙古文,读书空隙要和老师进行讨论,每隔五天在下书房之后要学习骑马,当然,这门功课要由御前大臣压马教习。到了8岁以后,他的学习由半天改为全天,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除拉弓外,还要进行步射和放枪。

慈禧的安排可谓用心良苦,她完全是按照文武兼备的标准,在精心打造一代帝王。据史料记载,这位小皇帝开学的第一节课,慈禧就让祁嶲藻给她那只有6岁的儿子,讲起了《大学》的前两节,即太学学习的意义和宗旨,也难怪同治皇帝贵为天子,他的学习自然要读“天书”。尽管慈禧的设想和愿望很美好,一切也都按照她的计划一步一步实施,只可惜那位已经读书十载,长到了16岁的同治小皇帝,仍然“读折不成句”(据他后来的老师,翁心存之子翁同龢在日记中记载)。

同治皇帝的悲哀,直接原因应该归罪于慈禧教子的失误,误就误在期望值太高,标准太高。首先就是要培养帝王,然后是要培养一个能超过康熙、乾隆这样的帝王。结果是同治皇帝在亲政一年内,就办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第一件是下令重修圆明园;第二件是当各位亲王和大臣上折请见,谏其“定志”时,他一道谕旨,将恭亲王奕讠斤等当朝十位要员的官职一撸到底。这就是慈禧对亲子的教育结果。虽然慈禧以专权、祸国著称,但是她对自己儿子的爱是不用怀疑的。然而她的这种爱,只能说是以爱的名誉,在摧残那颗童真的心。这种爱是一种扭曲的爱,是违背常规、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也正是她的这种“爱”,使其祸国更深,殃民更重,对整个民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教子感悟:

当然慈禧毕竟是慈禧,他对儿皇教育所定的目标也是不可改变的。而作为平民,我们对后代的教育应该如何规划与安排呢?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但最主要的应该是健康心理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在儿童时代的孩子们,他们最需要的应该是正确的学习态度的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是根本。另外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相信国家教育大纲的科学性。更不能按自己的喜好和那些不切实际的奢望,让自己那吃饭还要喂到嘴边的孩子,去“全面发展”、“全面开花”,希望他既是艺术家,又是哲学家,还是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须知天下人人都有家,不可能家家你都进,最好能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教会他们自我设计,自由发展。我想,只有按照他们个人的意愿和设想步入的殿堂,他们才会是生活得最幸福的。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的职责是给他们提供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在自由快乐的成长中,用爱加以引导。

9.动之以情法──寇准撤宴

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于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寇准读书,督导寇准苦学成才。后来寇准进京应试,得中进士。喜讯传达这里,寇准母亲正身患重病,临终时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刘妈说:“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他请来了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刘妈认为时机已到,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他。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幅上面写着一首诗:

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

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

这赫然是母亲的遗训,寇准再三拜读,不觉泪如泉涌。于是立即撤去寿筵。此后专心料理政事,成为宋朝一位有名的贤相。

教子感悟:

有些父母认为,对儿童过分的热情,会显得不够严肃,削弱了自己对他们的威慑力量,尤其是做父亲的,更容易犯这种毛病。古语说:严父慈母。有的做父亲的认为,教子总要让他有点“怕头”,如果孩子一点不怕自己,那还不“踩着鼻子上脸!”于是,总是板着面孔,用威严、恐吓的口气对他们说话。却不知,儿童总是在战战兢兢中听父亲的教训,那教训像一阵冷雨一样,使儿童已经发冷的心更凉,想的是如何应付过关,对于父亲的教训中所包含的道理根本不会听进多少。此可谓情不当理不进。还有一些父母教子时态度虽不严厉,但也不热情,就如背书念报一般,用冷冷的语气,讲冗长的道理,结果儿童虽无“怕头”,但也不动情,从而难于激发他们倾听这些道理的欲望,以及奋然而起改正缺点的决心。此可谓情不足理不实,虚讲了一遍,并未落实到儿童的心灵上。真正有效的说理,是在激发儿童情感基础上的说理,就如打铁一般:只有将铁烧热烧红,然后再锤打,才能按照打铁人的愿望,将铁打制成各种有用的工具。

责任编辑:刘希封面设计: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