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兵器世界:军刀传奇
17145400000015

第15章 刀具战术

刀具战术是防刀术和用刀术的统称,利用刀具的杀伤特点,进行有效地防御和进攻,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各国对军用刀具战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研究出了一系列简单实用的刀具战术。

美国陆军刺杀术扎拨刺挑

刺杀术

刺杀术一般用于近身白刃战。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战斗中步兵的刺刀突击占了很大比重,但是随着枪械的发展,刺刀的使用越来越少,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后它逐渐被人们视为落后的武器。美军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一点可以从陆军教范的记载中看出。二战初期的教范中关于刺刀的作用是这样记载的:在白刃战中要用刺刀的精神(TheSpintofBayonet)击破敌人。这种精神就是战士自信和勇气的原动力,由此可以看出在此强调的是刺刀精神层面的意义。而二战后教范中的内容变为单用火力无法驱逐敌人,因为对方会躲进战壕里,所以只能采取白刃战来将其消灭。在所有的突击中,刺刀及其威慑力都是制敌取胜的最终原因之一,因此转而强调了刺刀在战斗中的实际应用,弱化了之前的精神论。

另一方面,刺杀术作为一种技能已经相当完备,训练内容和方法从一战到冷战时代的20世纪50年代几乎没有变化。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再只强调精神层面的作用了。

刺杀术有自己的一套基本姿势和动作,在白刃战中要把这些组合起来与对方战斗。美国陆军刺杀术基本分为防守(Guard)、高位斜持(HighFort)。基本“动作”分为突刺(Thrust)、枪托击打(ButtStrokes)、回旋(Whirl)、后撤(Mtharawa)、防刺(Parries)、击和下劈(Smash&Slash)等技术动作。

刺杀术就是将以上姿势和动作组合运用,形成一套连续的动作。美国陆军教范中写道:“刺刀是攻击的武器,必须要积极地使用。”

技术特点

刺杀术最重要的三点就是敏捷、步法和准确度。刺杀术的训练先从“姿势”开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防守姿势。“姿势”记住之后开始学习“动作”,最初把每个动作分开学习,之后再把几个姿势和动作组合到一起,一边掌握刺杀术的基础一边进行1对1甚至是1对2的对战练习,不断提高训练的难度。

顺带一提,刺杀术的基本动作就是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身体摆出防守姿势,最后用力刺出。如果这一刺没有击倒对手的话,再用步枪的枪托或是枪身击打对方。据那些刺杀高手说,只要熟练掌握了刺杀术,战斗中就不会输给任何人,当然前提必然是要进过严苛的训练才行,毕竟白刃战不是运动。

刺刀与步枪同是步兵可靠的武器,但就如前面所提到的,刺刀在一战以后逐渐失去了自己活跃的舞台。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运用了刺刀突击,而美军除了一小部分之外几乎绝大部分都不使用刺刀战斗,因此刺刀甚至被他们戏称为“开罐器”。这就是刺刀的用途从武器变成工具这一事实的由来。由此可见士兵们根本没有把刺刀当成武器。然而它绝对不是没有用处的。

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根据前线部队的经验,开发出短枪管的卡宾枪作为步兵武器,并声称不再装备刺刀。然而,实际证明,刺刀在士兵手中仍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一个训练合格的士兵手中,枪口挂的多功能刺刀可以使任何企图赤手空拳抢夺枪支的人都会落得悲惨的下场。因此,刺刀一直被广泛装备在各个国家的武装部队之中。

美国陆军对刀护身术空手入白刃

军用刀的历史

刀,百兵之王也,王者,掌霸气也。刀用途广泛,又不失霸气,同时还以其便捷的使用方式赢得了广泛赞誉。刀的用途是各种各样的,出于不同的用途,刀的设计也是有所不同的。事实上,单纯从概念上来讲,“刀”仅是工具的一种,但平时我们一提到刀,首先还是会想到它是一种武器。作为传统的防御和攻击武器,刀曾以各式形态出现。从史前的磨石为刃、剥皮剁骨到古典的大漠狂沙、关山冷月再到后来的束之高阁、灯下把玩,刀在工具史乃至兵器史上的位置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

刀曾以各种形态出现在它所演绎的经典中,绝大部分与武力、与征战杀伐有关。现在,最常被使用的军用刀还是军用匕首。作为制式武器的一种,美国军方在独立战争期间(1775—1783年)就已经开始用其装备部队了。这种刀因其用途的多样性,对士兵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装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39—1945年),军方开始将枪与刀统一配备给部队,而这种装备制度一直持续到今天。

护身术

这里介绍的护身术摘自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颁布的军人手册FM21-150《美国士兵徒手护身术》。其中主要介绍了一些徒手制敌的方法。在进入主题之前,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护身术。

当初在日本有一种被称为柔术的武术,是由武士集团的战术发展而来的,并且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期形成了体系。直到1882年,一个叫嘉纳治五郎的人将柔术加以研究并发扬光大,发展成为现代的柔道。19世纪末,柔道传入了欧美国家。1921年,美国纽约开设了专门教授柔道的讲道馆道场,柔道从此正式传入美国。然后,美国人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了独特的护身术,并被美国军方所采用。所以,一部分日本人至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经常使用类似日本柔道技术的护身术与日军进行近身肉搏而耿耿于怀。

技术要领

美军FM21-150手册所提到的都是在徒手的情况下保护自身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分为:1、双方都是徒手的情况;2、对方持刀或者持剑的情况;3、对方持有棍棒等武器的情况;4、对方持枪的情况;5、对方使用摔跤技法的情况;6、被对方抓住衣服或头发的情况;7、被对方突然袭击的情况。

其中在对刀护身的技法当中,根据敌人的攻击方式的不同同样要分很多种情况:1、刀由上而下挥下的情况;2、刀刺过来的情况;3、反手的情况;4、对方握住匕首冲过来的情况。

一般来讲,徒手对刀的方法都是先要限制住对方的攻击,然后用双手压制住对方的手腕,尽力地缠住对方的手腕直至夺下对方的匕首。而对付第四种情况的方法,与前三种都不一样。应对第四种情况要先用类似扫堂腿的技法让对方摔倒,然后再用脚踢对方的腹股沟或胸口来制服对方。当然,无论是用哪一种方法都需要相当的熟练度。

护身格斗术在军队中除了单独进行训练以外,一般还会和体操等项目一同训练。这是因为他们都不需要特殊的刀具就可以直接展开训练。在训练中,首先会由教官为所有人做一遍示范,然后为了大家理解容易,再以慢动作演练一遍操练顺序。最后士兵每两人一组进行攻防训练,必要的时候教官会给予指导。

解放军狙击手龚利威的用刀心得生存第一

解放军狙击手龚利威专访

我作为一名从军10多年的职业军人,经常需要进行野外训练。在野外自由而陌生的天地,再没有什么比一把坚固的刀更能称得上最可靠的朋友了。平时,我也喜欢随身携带一把小折刀来应付各种突发情况,有时还喜欢向战友们显摆我的各种藏品。下面我就把自己这几年收藏、使用的有代表性的刀与大家分享。

最珍爱的刀

这把BUCK-655-1USA夜鹰,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与重量不相符的体积,另外带有防滑颗粒的人工设计算得上是很好的刀柄,厚厚的刀身(刃宽达到了6.4毫米,我见过的各种匕首没有超过这一厚度的),带锯齿的刀锋,刀刃非常结实锋利。这种对质量的极度追求的品质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使我确信这是把真的“夜鹰”。因为难得,我平时都不舍得用,99%的时间将它藏在柜子里面,主要用来收藏。不过,如果有朝一日需要开赴沙场,我一定会带上它。

95军刺的孪生兄弟

仿M9刺刀是最受战士们欢迎的刀,出自北方工业集团下属公司。这把仿制的M9军用匕首,跟中国95式自动步枪的刺刀几乎一样,包括金属的反光。价格比BUCK-655-1便宜很多,只要190~300元,但它不失专业,且外形漂亮。因为价格也比较贵,体积比较大,没有开过锋,所以这种刀我也很少使用,主要功能是赠送亲友。

太过相似也带来了一些麻烦,比如,自从我买了几把这种仿M9后,每次检查连队的军械库,我都要反复检查匕首,看看有没有人拿仿品蒙混过关。因为实在太像95军刺了,甚至可以直接插在95式步枪的枪口上,所以这种检查需要占用我不少的时间。

与95军刺太过相似的另一个结果是,很多战士退伍回去都要带上几把仿M9,有些人还会因此被家里人臭骂:“你怎么把部队的装备偷回来了。”

性能优秀的M9刺刀

M9刺刀是一种多功能现代刺刀,部分订单曾由大陆知名的北方工业集团制造。它除了作为枪用刺刀和格斗匕首外,还可以当野战工具刀使用。刀柄使用杜邦公司生产的ST801尼龙材料制成,呈圆柱形,表面刻有网纹和环形槽,握持手感好、防滑,而且绝缘性极佳。刀鞘用ST801尼龙材料制成,强韧度高,正面附带条形纤维布袋,可装小件物品;背面贴有磨刀石。刀鞘底部为钢制镶件,用内六角螺钉与刀鞘固定。

资料说明:M9军刺的功能非常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可以装备在美军制式武器M165.56毫米口径自动步枪上,也可以装在国产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上。

2.与刀鞘配合,可以剪断4毫米以下铁丝网。可锯木头、钢筋或钢栅栏等。

3.可耐3500伏的高压电。

4.刀鞘上的钢制凸起可旋转螺丝,刀尖经过强化处理,可以轻松打开铁皮罐头等。

最贴身的刀

这里要向大家隆重推荐的是仿蜘蛛牌折刀,它价格适中,大约只需80元人民币。虽然是仿品,但是厚实、坚固、手感好的特点全部保留了下来。美军就把蜘蛛折刀作为伞兵装备配发,我军部队里一直没有装备折刀的习惯,如果有了,真应该把这种刀作为制式装备列装。除此之外,这种刀最重要的特点是实用:

1.可以快速单手打开,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快速把刀单手打开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增加攻击时的突然性和威慑力,这是折刀最重要的一点。有人问:那你为什么不要弹簧刀?这是因为弹簧刀结构太复杂,使用时间长了很容易失效。

2.体积小,便于携带。由于可以折叠,使得这种刀具既安全,占的空间也小。蜘蛛折刀有一个小小的外扣,可以把刀扣在裤外,方便迅速取出,省去了伸手到口袋里摸这一环节。只有便携性良好的刀子,才能随时陪伴你克服各种困难。

蜘蛛折刀异常锋利,且有锯齿。这都很重要,因为锋利才有杀伤力,而锯齿则可以克服很多的木头、铁丝,甚至锯开动物皮毛和骨骼等,提高在野外生存的适应性。

95式刺刀,仿M9刺刀。

超便宜的多功能刀

多功能刀的价格仅仅为15元人民币,却可以解决很多野外生存的小问题,特点也很明显。

1.体积超小,不占地方,即使在最基本、最袖珍的野外生存宝盒中都可以存放。

2.功能超多,可作为小刀、锯子、剪刀、开瓶器或开红酒的转头。

3.价格超便宜,只相当于瑞士军刀的十分之一,可以普及到每个战士,因为便宜,让每个战士自己掏钱都很愿意。

威风凛凛的山寨版狗腿开山刀

中国军人没有佩剑佩刀确实是一大缺憾,我在组织狙击手集训时,是唯一一个随时佩带砍刀的人,这刀是绝对权威的象征,同时也是实用的工具。在野外生存、行军时,开路、捕猎、建房,都离不开它,一把狗腿刀的最大特点是既可以刺杀,也可以砍杀,更绝的是,它打破了人们的一句古话:宝剑耕地,不如锄头。狗腿刀由于刀头宽阔,结实厚重,甚至可以作为一个铲子,挖坑锄地。当然由于使用频率太高,强度太大,加上购买价格偏低(平均价格40元),质量偏差,是在使用中损耗特别大的一种刀。

用刀心得

我认为,刀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防身;二是生存;三是收藏,成为精神的寄托,理想的化身。在我心中,一把实用型的刀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便宜。

因为只有便宜的刀才舍得用,才能普及,很多东西普及不了就是因为太贵。几十块钱一把的刀,每个战士都可以装备,而且由于便宜,不用担心损坏装备的问题。几百上千块钱的刀,尽管很结实,也很漂亮,但是舍不得用,就不会熟悉它们的性能、秉性。这样,实际上它们只会成为摆设。大部分情况下,刀条使用哪种钢决定了刀的质量和价格,但在使用强度不大的情况下,没有太大区别。

第二,用有锯齿的刀。

野外遇到树木、老藤、动物皮毛和肌肉,有锯齿的刀都可以轻易克服。你尝试过用小刀去给蛇剥皮没有?由于鳞片很滑,很难在蛇的脖子上割一个圆,有锯齿的就太容易了。

第三,便于携带。

东西再好,不在身边也没有用。除了专门出去搞野外生存,一把插在口袋里的蜘蛛折刀足矣,如果在乘车过程中,一把放在救生宝盒里的袖珍型多功能折刀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