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公文拟稿
17145300000006

第6章 拟稿原则要求(1)

企事业单位公文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符合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必须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提出的政策、措施必须切实可行并具有可操作性。本章从准确真实、围绕中心、讲究效率、以事实说话等四个方面对拟稿原则和要求加以阐述,使读者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深刻的认识。

第一节 准确真实, 力求拟稿切合实际

企事业单位公文拟稿是公文的基础,是领导决策的依据。准确真实是公文拟稿的生命,拟稿必须绝对准确真实,这是公文的作用和特点决定的。拟稿的内容一定要有其事,确有其物,拟稿一旦失实,就会导致公文失实,将会给单位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一、严肃认真的态度

拟稿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讲真话,报实情。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的著名文章,严厉痛斥拟稿中的虚假行为,要求写文件要“讲真话”、“不报虚数”。

拟稿准确真实是确保公文真实的重要前提。拟稿是否准确真实,直接影响公文的可信度。拟稿提供不准确的虚假信息,必然造成公文虚假,使管理者做出不正确的判断,采取不正确的管理行为,从而导致管理活动的失误。

拟稿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认真仔细地分析信息资料的准确程度,以负责的精神,下功夫确保拟稿内容的准确真实。

如果对某事件或内容一时难以判断其准确程度,进一步调查核实后,还不能十分把握,拟稿时就应如实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发展下去可能产生的后果,并提出预防及纠正的措施,以便领导审阅时心中有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二、高度负责的精神

企事业单位要实现经营目标,就离不开公文拟稿。《易·系辞》中说:“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就是说宣传鼓动的作用,在于文辞。我国自古就认识到拟稿宣传鼓动的重要作用。战国时期,韩非子的“法”术学说,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理论基础。宋代王安石针对朝廷政治腐败,上书《本朝百年无事扎事》,尖锐评论了宋初政治措施的得失,使宋朝出现了较为稳定的局面。古人这种“有补于世”、“适用为本”的高度负责的为文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

公文拟稿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拟稿犹如在朝为文,关乎企事业单位的盛衰,来不得半点差错。“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性命交关,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拟稿必须以高度的负责精神,一字不苟,谨慎细心。

公文拟稿是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意志的体现,是政策、法规或领导意图的书面形式。无论是工作汇报,还是反映问题,或请示工作、制订计划,都要本着实事求是,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拟稿中涉及的时间、地点、数据、事件以及原因都要具体交待清楚,并做到确凿无误,心中有数。引用的典籍、证言以及背景材料必须有根有据,对事实的解释和说明必须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夸大、扭曲或变形。

拟稿要坚决摒弃乱贴标签、强扭角度、强加褒贬等恶劣文风。拟稿内容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三、全面深入的认识

全面深入的认识是企事业单位公文拟稿的核心要求。缺乏对事物全面深入的认识,拟稿就会“意不称物”,走上形而上学、一偏概全的歧途。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这里的“识”,就是认识能力,如果对事物认识不足,拟稿内容肯定无以中要,成为“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的废纸。

全面深入的认识就是正确领会领导意图,对事物寻根问底,挖掘深层矛盾和规律,全面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形成系统的观点、意见、计划或办法。拟稿的过程就是对事物的逐渐深化认识的过程。

邓小平同志在评价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说:“这次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没有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经验积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对某些问题和理论概括就难以下决心。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是对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认识的重大成果。可见,拟稿的基础在于实践中的认识能力。

四、老老实实讲真话

老老实实讲真话是公文拟稿的基本要求。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作文“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力”。鲁迅说昧着良心为文那是“鹰犬塞途,干儿当道”把道德品质作为为文的根本。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不畏强权的太史官。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8年,齐国的国相崔抒因为齐庄公与他的妻子棠姜通奸而派人杀死了齐庄公。崔抒自己做了齐国国君。

他按照当时必须遵循的习惯,把掌管记载历史的太史伯叫来,让他记载齐庄公死亡这件事。崔抒说:“你一定要这么写,先君是害病死的。”太史伯说:“历史不能胡编乱造,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

崔抒绝未想到一个太史竟敢顶撞他,就恶狠狠地问:“你打算怎么写?”太史伯说:“我写好了你就知道了。”

等太史伯写完,崔抒拿过去一看,竹简上刻写的竟是这样几个字:“夏五月,崔抒弑君。”崔抒说:“你还是另写吧,不然就杀了你。”太史伯说:“杀则杀了,写却不能另写。”崔抒就把太史伯杀了。

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听说哥哥死了,就抱着竹简前来接替哥哥的职位,书写历史。等太史仲写完,崔抒一看还是太史伯的那几个字。崔抒又惊又气地说;“天下竟有这样不怕死的人,你不知道你的哥哥被杀了吗?”太史仲说:“太史只怕不讲真话,不怕杀头。”崔抒又把太史仲杀了。

太史仲的弟弟太史叔又来了,他仍如两个哥哥一样,照实书写,又被杀了。四弟太史季是太史伯四兄弟中最小的一个,他照样写道:“夏五月,崔抒弑君。”写完后对崔抒说:“你越杀人,就显得你越残暴。就是我不写,天下人也会写。你可以杀太史,但却改变不了事实。”说完伸长了脖子等死。崔抒实在杀得手软了。叹了一口气说:“我是为了保全国家社稷,没办法才担起了这份罪名,后人是会理解我的。”说完,竟让太史季回去了。

太史季抱着写好的竹简在回家的路上碰见南史氏抱着竹简迎上来。南史氏说:“我以为你也会被杀掉,所以接替你来了。”太史季把写好的竹简给他看,南史氏才放了心,两人都回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文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不畏强权,不屈服错误的压力。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

企事业单位管理是复杂的,拟稿必须忠于事实,据实讲真话,不讲假话。对事实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不能想象,移花接木。不顾事实地迎合某些好大喜功的领导的虚荣心理,把多种因素归结为一种因素,以图体现“领导意图”,或者看领导的眼色褒扬抑贬,欺骗上级或职工。

拟稿说假话危害极大,不仅损害领导者威信,而且影响单位的社会形象,同时使拟稿人失去信任。

第二节 围绕中心, 增强拟稿思想性

一、确立正确的拟稿观点

拟稿观点是拟稿人通过文稿内容所表达的看法或主张。拟稿观点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拟稿观点的形成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根据管理者的意图,对单位中心工作进行提炼而做出肯定的措施。

拟稿观点是否正确,将从根本上决定拟稿的方向、质量和价值。观点错误,拟稿说理性越强,对单位形成的危害就越大。

拟稿必须围绕单位中心工作,深入实际,透过现象看本质,以缜密的思考,认真负责的态度,细致地确定拟稿观点,全面客观地肯定成绩,实事求是地反映存在的问题。

文稿怎样拟写?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首先应依据党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充分体现领导者的意图。比如拟写工作报告文稿,如果工作比较单一,在不违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拟稿观点的确定就是领导者的意见。如果是总结复杂工作项目,拟稿就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观点,对取得的成绩要给予客观的充分肯定,不随意扭转角度任意拔高;对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反映,不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拟稿隐瞒事实真相,总结得出的结论必然导致管理者产生盲目性,使单位下一步工作失去方向。

拟稿观点有时还来自于掌握的材料。实践中,有的经验和做法从材料上看效果确实很好,但在实际运用中不一定有效。拟稿在运用这些材料时,应对材料中的观点认真思考,对有疑问的地方,应到实地进行考察和检验,以确定材料观点的正确性。

实践是确定拟稿正确观点的唯一有效途径,只有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拟稿才能为领导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单位的发展。

二、坚持正确的拟稿宗旨

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进入到一个艰难的攻坚阶段,经济体制结构调整,研制力量重组整合,单位中各种矛盾、各种观念和各种利益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冲撞。在这种情况下,公文拟稿需要对单位进行全景式的观察,在更广阔的视角上揭示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拟稿要以坚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进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为宗旨。宣传党的政策,阐述单位改革调整,不是简单地复述政策条文,而是要在坚持贯彻落实改革调整的政策中,结合单位的实际,融入单位领导者的改革意志,充分体现广大干部职工的改革愿望,解释政策,展示改革调整的美好前景。

例如20世纪90 年代,世界航空工业整合重组风起云涌,我国航空工业受到了强烈的市场冲击。为适应市场竞争,集团公司将西安研究所与上海研究所的整合列为大集团战略结构调整的关键步骤。

由于两所对整合方案的认识存在较大差距,致使第一次两所整合最终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