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17144700000075

第75章 王南寿

王南寿(1924.1—),浙江诸暨人,第三机械工业部第611研究所(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成都所)首任所长。1949年毕业于国立厦门大学航空系,当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华东军大福建分校区副队长。1950年7月,分配到空军部队,参加机场修建。1951年4月,分配到军委空军工程部外场处,历任歼击机科科员、参谋、助理员、副科长。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5月,参与空军一所组建。1961年,任国防部航空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现中航工业沈阳所)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室主任、总体设计室主任,1965年5月,任总设计师。1978年10月任第三机械工业部第611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兼总设计师。1981年1月任航空研究院副院长,第三机械工业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国家级科技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空气动力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科技成果评奖委员会委员,国际航空科学会(ICAS)第一届中国理事,美国《飞机》月刊国际编辑。主持设计歼9飞机和歼7大改飞机。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部级一、二等奖各一次,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奖状。主编《航空工业飞机设计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的航空部分,《航空百科词典》副主编。主持与德国DLR、法国ONERA和瑞典FFA航空研究院进行长期科技合作。1994年退休。

1951年4月,王南寿分配到军委空军工程部外场处,历任歼击机科科员、参谋、助理员、副科长,期间到南苑航校学习米格-9飞机地面使用维护,并奉命到战争前沿的飞行部队,与机务人员一起排除故障,检查和判明疑难事故。这段时间虽然不长,但对王南寿后来主持飞机设计和科研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5月,空军一所(简称空一所)开始组建。作为主要筹备人员,王南寿与回国的5位留苏生和调集的10名试验员一起,积极组织学习,先后去工厂、研究机构调研试验设备和任务方向,完成了建设规划。他在担任飞机发动机研究室副主任的同时,还负责基建工程的监管。当时正是国家的困难时期,基建的物资和施工队伍都很紧张,他积极协调上级、基建单位,争取支持和理解,用3年的努力完成了在建的5个项目,为空一所具备配套的工作环境做出了贡献。

1961年,国家组建国防部航空研究院,空一所合建到航空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现中航工业沈阳所),王南寿被任命为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室主任。他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边学边干,不断摸索,在熟悉米格-21的基础上,建立了空气动力各专业的设计手段,初步具备了自行设计能力。1964年,王南寿从气动力室调任总体设计室主任,负责新飞机歼8设计的策划和提供总体设计方案。1965年5月,任航空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总设计师,主持歼8设计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全体设计人员经过不断的努力拼搏,克服动乱、极度困难的各种环境条件,1968年6月,试制出了供地面结构强度试验和首飞的飞机,同时设计队伍也得到了成长。

1969年11月,空军和三机部决定成立一所分所(即611所),设计歼9飞机。王南寿作为组建者(时任歼8总设计师,兼管歼9研制)于当年12月与章百近同志去成都考察所址,准备搬迁。

1970年5月,包括科技、工人、行政、政工人员共计313人向成都搬迁,随迁的有13台普通机床和一台苏式吉普车。当时的所址是原13航校的校址,面积较大,营房简陋,多数是泥土做的简易房子,两栋普通砖木结构的房子改成设计楼,没有生产和试验设备。

面对艰巨的任务和困难的环境,王南寿带领大家边科研,边建所。针对设计目标,不断开展计算和试验。为了开展最基本的风洞试验,除了利用随迁的生产设备之外,还找到了已停产的协作单位。大家废寝忘食地工作,用15天时间,生产出一套木质风洞试验模型,45天生产出一套保证质量的高速风洞试验模型,创造了奇迹。

面对不到沈阳飞机研究所1/6的队伍,开展新机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王南寿狠抓设计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通过积极调动家属,为职工子弟办学习班等措施来巩固已有队伍;通过努力向部内单位和其他单位招聘人才、老带新、授课培训等措施来壮大、提升设计团队。为了设计出可行的飞机方案,他倡导所有的方案设计都必须严格按设计程序、设计规范进行,这为成都所的研发人员形成“求实、创新、团结、拼搏”的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王南寿调三机部工作,任三机部科技委秘书长、常务副主任。1994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