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交臣(1911.8—1977.7),广东普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7研究所(1999年更名为中国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2004年3月与国营长风机械总厂整合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航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现为中航工业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雷电院)创建人。周交臣于1930年去泰国佛统埠乡,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泰国参加了华侨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1937年年底回国,1938年3月参加广州市第四路军战车队,同年9月由广州市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到陕北,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某部排长、副连长、行政管理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人民解放军某部教导员、副科长、副政委。全国解放后,1950年任广西省航空站站长,1952年任中南军区空军工程部器材处副处长、处长,1960年任广州军区中心修理厂厂长,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后勤部部长,国防部航空研究院临时党委常委、器材部副部长。1965年3月,周交臣转到地方工作后任三机部沈阳供应办事处主任。1970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7研究所负责人,负责全面工作,任党委副书记、内江地委委员。1977年7月去世。
1970年3月16日,航空工业领导小组批准了航空研究院关于第607研究所设计任务书,明确了研究所主要研究任务:“研究、设计、试制、装备各类新型飞机和空空导弹、航空兵器系统的各种雷达(包括探测、跟踪、截击、轰炸、制导雷达等),以及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进行雷达理论研究和探索工作”。年近60岁的周交臣,服从组织安排,毅然奔赴三线,承担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7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同年4月,经空军党委批复,航空研究院批准周交臣为研究所全面工作负责人,同年6月任研究所党委副书记。
在研究所筹建初期,人员来自不同单位,当时又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上的各种不利因素直接冲击着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周交臣团结带领班子成员,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筹建工作上,如人员的接收、行政和科研组织机构的设立、科研大楼和生产车间的新建以及各种生活设施的建设等,克服了许多难以言表的困难和挫折,常常是白天开会、晚上还要继续加班加点地工作,为研究所的筹建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与此同时,周交臣时刻关注研究所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早日拿出我们自己的机载雷达产品。于是,尽管每天有大量的筹建事务工作要做,他都始终坚持边建设边进行科研的方针,团结带领各级干部和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将来自3个地方的技术人员和型号课题,重新分配组建成专门的科研型号队伍,在机载雷达的科研领域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我国机载雷达科研技术高峰。承担的317、317甲、204、698雷达和连续波照射器发射机,先后完成了正式样机的研制,经长期的试验或试飞均获得成功。
此外,还开展了205截击雷达、PD雷达和相控阵雷达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从1970年筹建到1977年的8年时间里,研究所在周交臣的领导下,筹建和发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他亲自主持制订的研究所10年发展规划(1975年到1985年),为研究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1975年底,全所职工总人数为71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30人,技术工人193人,机关行政人员190人。全所设7个研究室。全所占地总面积为109460米2,其中科研生产占地为69499米2。全所房屋建筑总面积40284米2,其中科研生产为16293米2,生活福利为19018米2,生活辅助用房等为4973米2。在科研型号和课题研究领域,逐步建立了航空机载雷达研制的专业处、室和机载雷达生产车间,形成了专业分类清晰的国内唯一机载雷达专业研究所。
周交臣在研究所工作期间,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和军管会的决定和指示,团结班子成员、顾全大局,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他不顾年迈多病,始终坚持工作在艰苦的三线地区,时刻关注着祖国的机载雷达事业,即使是在他病重期间,仍然关心着研究所的各项科研生产和建设工作。直到他辞世的前一天,仍然抱病参加了“七一”党员大会,并做了大会发言。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
1977年7月2日,周交臣因心肌梗塞医治无效在四川去世,时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