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17144600000043

第43章 邵晓平

邵晓平(1911.10—),江苏铜山人,国营新兰仪表厂(现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兰飞)首任厂长。1937年11 月参加革命,1938 年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1月任江苏省铜山县青年救国团第九区团主任,1938年6月任铜山县游击队中队长,1941年7月先后任铜山县委社会部部长、敌工部部长,1942年2月任徐州工委会组织科科长,1947 年9 月任第三野战军联络部外线工作组组长,1948年12月任徐州市第一区区委书记,1949年任徐州市工厂党委书记、徐州市工会联合会主任,1950年1月任徐州市总工会副主席。1954年4月调沈阳航空喷气发动机厂(现中航工业黎明)任工会副主席。1956年5月—1958年11月,在北京航空学院学习。1958年11月任兰州国营新兰仪表厂厂长;1973年任781厂厂长;1978年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副主任。1982年离休。

1954年4月,国家决定从地方干部中选调一批优秀干部从事国家航空工业的领导工作,邵晓平奉命从自己的家乡徐州调往沈阳航空喷气发动机厂任工会副主席。他积极投身到航空工业建设中,并于1956年到北京航空学院学习,他努力学习航空技术,不断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武装充实自己。

1958年11月大学毕业后,邵晓平被分配到兰州负责筹建新兰仪表厂,并任命为厂长。一切从零起步,面对挑战,邵晓平知难而进。他坚持“边建设、边生产”的原则,克服资金短缺、技术封锁等困难,狠抓研制建设,领导全厂职工生产研制成功了飞行指示器和“东风107”自动驾驶仪,随后,他又积极组织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套装备飞机的自动驾驶仪,填补了我国不能生产自动驾驶仪的空白。他领导完成了综合航向系统的仿制任务,领导全厂职工试制生产了× × -1 型自由陀螺,1964 年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试制生产了××× -2航向系统。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处于十分困难的时期,企业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邵晓平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三机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在工厂党委的具体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自力更生,抓生产、搞基建,生产自救,他坚持新兰仪表厂不下马、不撤离,坚持生产和科研工作不停顿,为工厂在最困难时期稳住了阵脚、把握了方向。

在组织试制××× -2和× × × -2M自动驾驶仪时期,由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专家,停止了一切原材料、配套成件和技术资料的供应,邵晓平带领工厂全体职工克服重重困难,以“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精神,硬是完成了试制定型任务,并投入了批量生产,按时交付了产品。

邵晓平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坚持“军民结合、以民养军”的战略思想和经营策略。在我国三年困难的艰苦时期,工厂财源拮据,他就果断地提出“干天上的活、吃地下的饭”的思想,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大抓了民用产品的生产,先后组织生产了201型电表、台式仪表车床等民用产品,稳定了民心,锻炼了职工劳动技能,使新兰仪表厂成为当时航空工业局10个新建企业中唯一盈利的单位。

邵晓平曾进修于北京航空学院,懂得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他大力支持职工技术改革和技术创新,他说:“技术人员脑子转一转,节约上千万;脑子动一动,完成任务有保证。”他十分尊重和器重有技术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注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善于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作用,并在工作调动、生活条件上给予关照,充分体现出工厂领导对职工的关爱,为工厂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大革命”中邵晓平受到迫害,1973年恢复工作后,被调往电子工业部781厂任厂长。1978年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副主任,1982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