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17144300000042

第42章 嵇钧生 1978年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嵇钧生(1936.5—),江苏镇江人,1978年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时任第三机械工业部精密机械研究所(现中航工业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精密所)技术员。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并任教。1962年调第三机械工业部精密机械研究所,从事光学精密仪器、测试技术、视景模拟等工作。1987年起任研究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嵇钧生主持过10多项科研项目。主要获奖项目有:光学工具技术、劈锥检查仪,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光学探头,1979年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歼6飞行模拟机(总体组成员、视景分系统负责人),1983年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汽车驾驶训练模拟系统,1990年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1995年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嵇钧生曾获得1963年北京市五好职工奖章。1978年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并获得“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0余次获部、所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嵇钧生任北京市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光学分会委员、部科技局预研专家及北京市科委咨询专家。著有《光学工具技术》、《英汉光学术语释义词典》,兼任《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杂志编委,主持编译技术文集数本,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1996年退休后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完成CCD器件拼接仪等科研成果。1999年任首都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总指挥部专家。2010年任中国工程院“抗疲劳制造与长寿命关键基础构件研究发展”咨询研究项目总体组成员。

飞机型架是飞机部件和整机组装的重要部件,要求精确装配并有足够的刚性。用光学仪器安装型架,关键是要有一整套的“光学工具”,包括测微准直望远镜、坐标经纬仪、直角头、各种光学目标等仪器和装置。通过光学工具组成空间三维测量定位系统,进行型架构件的精确安装。这些工具依靠进口,需要大量外汇,且受制于人。第三机械工业部刘鼎副部长指示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嵇钧生担任课题负责人。

这套设备的特点是精度高(秒级、微米级),不但光学系统的调焦直线性精度很高,而且光学视线和机械轴线要高度重合,以保证利用机械镜管定位时,光学视线能精确瞄准定位。为尽量减小工作场地面积,适应不同距离型架构件的安装要求,准直望远镜需具有从零距离到无穷远精确调焦的功能。光学设计难度大,需对不同距离的目标消除像差。当时靠对数表和手摇计算机计算,工作量很大,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加点。此外高精度镜管加工、光学直角头和光学目标的制作,以及长距离直线性的测量都是难题。嵇钧生团结课题组同志及工人师傅,利用精密所具有强大的光、机、电和设计、工艺综合能力的基础,协调一致,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任务,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在陕西机械厂(现中航工业西飞)的工艺试验中取得很好效果。

为了推广这项技术,课题组举办了全国飞机制造厂工艺员培训班,使光学工具在各个型号飞机,特别是如轰6、运10等大型飞机的型架安装中得以应用。此项技术后来转到国营永红机械厂,批量生产了数百套,对我国型架安装工艺的改造做出了贡献。

为使这项技术在航天及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中也得到应用,嵇钧生和课题组同志编著了约30万字,400幅插图的《光学工具技术》一书,出版后获得普遍好评。1978年,此课题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6年,国防科工委下达了歼6飞机模拟机的研制任务。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研究院当即成立研制办公室,组织全国百家单位参加,并成立由北京航空学院、国营曙光电机厂(现中航工业曙光)和精密所组成总体设计组,下设分系统研究组。嵇钧生被任命为总体组成员及视景模拟分系统负责人。其中关键设备有两项:一是光学探头,要设计观察距离从零到无穷远的光学系统,同时要设计一套与光学系统配合,能对不同距离模型调焦,且能模拟飞机横滚、俯仰姿态的运动机构。另一项是单枪式油膜光阀彩色投影系统,牵涉到光学、电子学多种学科,这些技术当时是GE公司的独有技术。理论分析、设计和制造难度都很大,嵇钧生承担了光学系统和相关部件的设计。通过和中科院电子所的协作,设计了含有输入输出共轭机械光栅光阑的光学系统,对光线进行分离和阻隔,投射到油膜光栅,使不同色光衍射后在大屏幕上合成彩色图像,形成模拟飞行视景。

歼6飞行模拟器完成后装备了空军,是我国第一台先进的飞行训练模拟器,1983年获得航空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嵇钧生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得了个人奖状。

除此之外,嵇钧生先后主持和参加过10多项军、民品科研课题,专业范围涉及光学精密仪器、测试技术、模拟仿真和微细加工等。有的填补了当时的国家空白,有的获得了国家级新产品称号,有的解决了生产、科研单位难题。

1996年嵇钧生退休后,于1999年编著出版《镇江沦陷记》,2001年编著出版《风雨人生路———嵇直纪实传奇》,在全国主流报刊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