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17144300000106

第106章 赵霞 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

赵霞(1961.2—),山东青岛人,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沈阳所)副所长。1982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同年分配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兼副部长、部长、副总设计师,2010年5月任副所长。1987年8月入党,1990年6月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7月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曾于1995年9月参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的“发动机设计”第三期高研班学习;三次赴俄罗斯进行技术合作,一次赴美国进行技术合作。是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总装气动力专业组和总装863-××专家组成员。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沈阳市优秀专家;先后7次荣立部级一、二、三等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光华科技基金奖三等奖多次及航空银奖等;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

赵霞入所3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战斗机设计研制的第一线,先后参加或组织完成了歼8系列等多个国家重点型号飞机研制和总装、空装及集团公司预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事飞机总体气动布局设计研究,是本专业学术带头人。

她负责的飞机前缘缝翼设计,在当时是一项高新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显著改善飞机的机动性。工作中她采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试验手段,在全面系统摸清各设计参数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工程可实现性,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获得了满足型号研制技术要求、性能先进的最佳方案。

从1986年开始,她先后负责或参加了三大系列飞机各类外挂武器、外挂物分离轨迹仿真分析、风洞试验研究,解决了一系列仿真及试验中的技术难题,不仅顺利完成了型号飞机涉及的各类外挂物分离特性研究工作,为飞机安全分离外挂武器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设计依据。同时也不断提升了数值计算方法在外挂物分离轨迹仿真分析中的应用水平及风洞外挂物分离轨迹测量试验技术水平。

在国产第三代歼击机研制正式立项之前,飞机总体气动布局分析摸透工作已经提前启动,这项工作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掌握第三代先进歼击机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工作难度大、技术资料缺乏,现有计算手段和试验条件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面对困难,作为总体气动部的负责人,她带领技术人员积极应对、果断决策,与风洞试验单位共同成立联合攻关小组,制订了详细计划,确定了合理可行的方案,采用先进的仿真计算方法和风洞试验技术相结合,同步展开全面的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仅全面系统地掌握了第三代先进歼击机总体气动设计思想、气动特性,还突破了所涉及的气动布局设计与风洞试验关键技术,为后续改进改型和新一代先进战斗机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推动了多项风洞试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作为气动力专业总师,她带领团队全面突破了某型飞机高增升装置设计;某型战斗机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良好隐身特性的先进进气道综合设计;××无人战斗机验证机气动布局与无尾飞翼布局非常规控制措施等关键技术,为后续型号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组织主管专业全面清理了适合数字化设计的飞机研制流程,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手段,提升了飞机总体、气动、隐身等多专业一体化综合设计水平。

作为某型飞机常务副总设计师,针对该项工程研制进度紧、技术风险大、涉及相关技术范围宽、组织协调难的特点,协助型号总师制订了详细的研制规划,采用项目管理新理念,统筹规划、合理布置、动态管理,并行交叉有序地开展各项研制工作。在方案设计和分析研究中,采用数字化分析设计手段,不仅确保了技术方案的准确性和先进性,同时将先进的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型号研制中,实现了设计与工艺并行,提高了设计质量、缩短了研制周期。

在该型飞机定型试飞和部队领先使用过程中,她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试飞和领先使用保障组织体系。对使用中暴露的技术质量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迅速排除,确保该型飞机按节点高质量完成了设计定型。

面临研制周期短、关键技术难、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赵霞组织相关单位,采取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举措:提前启动,从立项论证开始,就启动飞机设计、制造的相关准备工作,工艺人员提前介入,与设计集中并行工作;加强管理,成立攻坚会战领导小组和设计发图技术保障小组,由总师及主管所领导牵头,负责型号研制过程中的技术协调、资源保障;开展型号攻坚会战,实行“711”工作制,每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各级领导深入一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果断决策,重大问题必须在24小时内反馈落实;严格考核,编制各专业的详细计划,对设计发图工作实施绩效目标考核;提升手段,采用基于三维标注的全三维设计制造技术,真正实现“无纸设计”。

“八五”以来,赵霞作为预研课题主要负责人,带领课题组采用新思维、新方法突破关键技术,采用可行性与创新性有机结合,优化技术方案,先后组织完成了多项航空技术最新领域的预研课题研究工作。在多项新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新一代飞行器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