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东线序曲
17144100000061

第61章 战略·文化

———2008年8月2日在黄山“中国企业文化实践理论创新论坛”会上的演讲提纲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航)成立9年来,面对艰巨繁重的重点型号任务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始终坚持立足战略发展,系统推进文化,并不断深化拓展,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集团文化体系,为中国一航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一、立足战略谋划应对十大转型

我们集团是1999年成立的,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10个方面重大的战略转型。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从政府部门向企业转型,从管企业向做企业转型

从军机向军机民机共同发展转型

从单一市场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转型

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型

从低水平的产品供应商向高水平的风险合作伙伴转型

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从工贸结合向产融结合转型

从卖产品向卖服务、从卖硬件向卖软件转型

从做大向做强做大转型

从发展实体经济向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转型

面对十大转型,党组提出了实施大集团战略的构想,明确了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到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0亿元,由航空大国成为航空强国。在集团成立的第一次党组会上,中国一航党组就决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设计、构建和实践与大集团战略相匹配的集团文化。

二、服务战略实践发挥十大作用

集团战略决定集团文化的方向和定位,文化对应战略有3个必须:必须服从,必须服务,必须引领。服从是执行层面的,是最基本的要求;服务是策划层面的,体现了主动积极的因素;引领是思想层面的,是服务的最高层次。

为什么要强调引领,就在于文化对战略太重要了,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世界成功的大集团、大公司的发展定律。它的重要性体现在10个方面。

(一)文化是集团提升管理水平的管理理论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

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与企业文化的优劣成正比的。

制度规定不到的地方,就需要企业文化来影响。文化通过全体员工的共识而对企业管理系统产生调节作用,对管理要素产生协调作用,对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增效作用。

(二)文化是集团创造虚拟价值的源头

文化是虚拟价值的源头,虚拟经济是一种向实物商品不断附加虚拟价值的经济形态,而这种附加靠的就是文化。文化力越深厚,虚拟价值就越大,产品的实际价值是无法放大的,而一旦与文化相结合,其价值就可成倍或无限放大(如品牌)。

(三)文化是集团激活人力资源的基因

企业文化的核心观点是“以人为本”。文化力对企业的贡献,是通过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去发挥作用。文化力使人才这一生产力的首要因素获得新的解放。

文化承载的根本任务是为满足员工生活需求创造的虚拟价值达到极致。

(四)文化是集团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永不枯竭的资源。

人们把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称为文化力。文化力是在丰厚的文化土壤中被特定的组织特定化为自己的资本力量。

(五)文化是集团凝聚力形成的纽带

企业文化作为特殊的精神“黏合剂”,使员工产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团队的战斗力最关键的纽带是企业文化。

共同愿景凝聚人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六)文化是集团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企业的文化力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

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就能获得竞争的主动权和制胜力量。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

谁能借助文化的力量,开发文化资源的力量,谁就是不可战胜的。

(七)文化是集团创新力的助燃器

创新是实现文化发展进步的原动力,文化力又是创新的助燃器,创新来自于人的文化修养和观念创新。

文化为创新添油加力。

质变、飞跃的过程得益于文化的助燃和推动。

(八)文化是集团执行力的成功基石

优化人文环境,改善人际关系,降低社会摩擦成本。

优化、运用、整合一切有利于执行的资源。

(九)文化是集团品牌力的价值核心

文化力决定品牌力,一个品牌的塑造过程,其实是文化内涵在其中的累积过程。任何一种有价值的商品,都凝聚着人们生活需求所赋予的一定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品牌的虚拟价值得益于文化的附加和累积。任何品牌都是长期追求文化性、艺术性、个性化统一的结晶。

品牌的价值核心是文化,品牌拓展的空间也在文化。

(十)文化是集团形象力的塑造手段

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的外部表现,是企业的文化价值和无形资产。

信用比黄金更值钱。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公司发展的根基。

三、融入战略引领10项举措

文化不能玩虚的,必须融入战略、强化落地。

(一)抓观念变革优化思维

战略转型,文化先转,转型要成功,必须先变文化,先变价值观。放飞思想是战略转型的前提和保证。在从“管”企业到“做”企业的转变中,思想必须扩容。要跳出惯性思维模式,树立与战略转型相符合的思想观念。

(二)抓价值统一共识共为

集团文化是建立在集团所属成员单位个性文化基础上的共性文化,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此,集团从一开始就强化了集团理念和精神的统一,明确集团只有一个理念“航空报国,追求第一”,一个精神“激情进取,志在超越”,在集团上下广泛宣传和推贯,使之得到全集团员工的认同,成为共识,形成共为。

(三)抓领导自觉高层推动

领导者战略高度的文化自觉是推进集团文化建设的前提,集团始终坚持从高层推进的原则,行政领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倡导,履行职责,身体力行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各级行政“一把手”作为集团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不但领航文化建设,而且保证集团文化建设的必要投入,为集团文化建设“落地”提供了领导保障。

(四)抓重点突破强化推进

按照“突出航空特色,员工普遍认同,围绕中心任务,尽快见到成效”的原则,紧密联系集团实际,抓住重点,强化推进。

———以质量文化为切入点,大力实施精品战略。

———以型号攻坚为中心点,确保重点型号任务的完成。

———以一流环境建设为闪光点,促进环境与人和谐发展。

———以推进“文化要素和视觉形象大统一”为整合点,塑造整体市场竞争形象。要求所属成员单位愿景统一、战略统一、理念统一、精神统一、标识统一和品牌统一,加大了实施战略发展的文化整合力度。

———以集团信誉建设为基本点,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2002年,中国一航开展“打造诚信航空”,领导干部、财务、质量及总部员工诚信承诺活动,提升了中国一航的诚信度和美誉度。同时,我们履行社会责任,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全集团共捐建希望小学30多所,去年和今年又向重庆、湖南、四川等省市捐赠救灾款1000多万元。5月12号四川发生地震灾害后,党组书记林左鸣当夜赶到成都,亲临一线指挥,13号就组织陕西、贵州等地的航空企事业单位,捐赠价值数百万元的救灾物质53大卡车,于14号全部运到灾区。到14号全集团共向灾区还捐赠救灾款1000多万元。

———以“品牌工程”为聚焦点,提升集团市场竞争力。

———以“市场观、客户观”教育为关键点,推进中国一航彻底实现“从政府部门向市场竞争主体的转变,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

(五)抓组织落实工作到位

组织落实是根本。

明确企业文化部作为集团文化的主管部门,发挥其集团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和综合协调作用。

各单位都建立集团文化建设工作、组织、评价3个体系。

(六)抓平台建设落地生根

一是宣传培训平台。创办了“三刊一网”宣传平台,包括《企业文化纵横》、《航空人》刊物,2007年9月新开通了中国航空在线网络媒体,2008年11月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了《军工文化》月刊,全面展示了中国一航的文化风采。

二是交流研讨平台。先后召开现场会、研讨会、专题论坛。

三是主题实践活动平台。

四是文体活动平台。中国一航先后成立了文联、作协、体协、武协以及一航艺术团,每年抓住一个主题,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全面展示中国一航及航空人激情进取、充满活力的良好形象。

目前,中国一航正在制作3部反映航空人拼搏奋斗的电视作品,15集专题片《问道长空》已经拍摄完毕,8集专题片《飞龙在天》和30集电视连续剧正在摄制和筹拍之中。通过文化作品的不断丰富,必将推动集团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创造更大的虚拟价值。

(七)抓制度保障规范有序

制度保障是基础,制定了《集团文化建设纲要》的实施办法以及质量文化建设方案、“一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企事业单位财务信用等级评审办法》。

(八)抓典型引路同频发展

典型引路是手段,强调在文化建设中“突出共性,兼顾个性”,总结推广富有个性的“集团文化推进方式”,先后召开质量文化建设现场会,6S验收工作现场会,市场观、客户观研讨现场会,收集、编纂了《两观教育案例》、《创新文化典型案例》在全行业推广。

(九)抓考核评价重在实效

开展文化考核评价是集团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坚持建设过程与建设结果相统一,坚持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相结合,坚持文化建设大检查,行政领导文化述职相呼应,建立了“依据事实,科学有效,准确衡量,动态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十)抓理论研究全面提升

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是集团文化健康发展的保证。

文化自觉是集团文化建设的主观条件。理论上的成熟又是促使集团文化建设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较低层次的自觉走向高层次的自觉、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关键。从2003年底至2006年5月中旬,历时两年半,七易其稿,终于将上至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下至基层企业文化工作人员智慧的结晶编著成《集团文化》一书。

9年来,在集团文化的引领和作用下,中国一航总收入增长了两倍多,资产总额翻了一番,连续3年被国资委评为A级企业,圆满完成了国家高新工程任务,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实现了我国军机、军用航空发动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空空导弹从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以及机载设备和系统的升级换代,大幅度缩短了与世界上最发达国家航空工业制造水平的差距,中国一航在世界航空航天百强的排位由成立时的第54位上升到第19位,跻身于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多种国际先进航空装备的少数国家之列。

(刊于《企业文化通讯》2008年7-8月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