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东线序曲
17144100000002

第2章 我的自序

我被“将军”了。

2008年4月21日,我在集团宣传部长、两刊通讯员会议上讲话,提出“宣传部长要成为思想家、理论家,要著书立说。我希望宣传部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品。”会后,有几位宣传部长将了我一军:“老兄,您应该带头出书。”

我一下被将住了。说实话,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出书。

宣传部长们的将军,促使我不得不认真梳理一下我42年来学习写作走过的路程。

我的写作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69年到1992年为学习阶段,1993年至1999年为实习阶段,1999年以后为上岗阶段。

1969年7月参加工作后,我在工厂一个机加车间当文书,书记是位南下干部,教导我在做好文书工作的同时,还要办好车间墙报、写好广播稿。我的写作就是从学习写广播稿开始的。广播稿写多了,被宣传科发现了,1970年我调到了厂宣传科,工作之一就是负责对外宣传报道,于是开始学习写新闻,全部业余时间都在爬格子,从农村来到南昌4年,不知道人民公园在何处。功夫没有白费,在经历了投稿上百篇失败之后,终于有“豆腐干”见诸省市报刊,后来一年,大大小小上百篇的新闻稿件刊登在省、市报刊上。量是不少,但实事求是说,真正能拿来编书的几乎没有,而且我没有保存的习惯,从南昌调到北京时,几乎是大扫除,当年爬格子的东西,至今是一篇也找不到了。

1974年,我从宣传科调到工厂的摩托车车间当试车员,不写新闻了,但忽然狂热地做起了文学梦,几乎用全部的业余时间从学写新闻转到学写小说、诗歌、散文诗,和另两位文学青年创办了一本叫《新蕾》的文学期刊,发表了《工厂人物志》系列小说,苦学了几年。1979年《星火》杂志刊登了我的第一篇文学作品《新生》,责任编辑是从《人民文学》杂志社下放到江西的著名作家俞林老先生,他约我到编辑部见面,很是鼓励了我一番,但浅薄的文化功底没能支撑文学梦继续做下去。我醒悟过来后又几乎用全部的业余时间读书,上电大,学汉语言文学,学经济管理。

1986年我从车间副书记调到《洪都报》当主任,一年后又调到党委办公室当副主任,从此又开始学习写公文。前后5年,写了无数的公文。值得一提的是这5年中还学习了调查报告和论文的写作。我和我的同事撰写的有关党建方面的调查报告还获得了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奖。前后也有十几篇论文在省市一级刊物上发表。可惜那时没有电脑,底稿和发表的刊物在搬家时也被丢弃了。这期间我还参与了几部书的写作,航空航天部《企业青年工作》、《青工教育读本》、《航空工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创新》;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认识论》、《思想政治工作辩证法》还列入了由邓小平题名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丛书》之中。

1992年底,中组部一纸调令把我从企业调到部机关,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农民进城”,感觉站位高了,接触的面宽了,了解的信息多了,学习的机会也多了,写作的机会也多了。

从1993年到1999年,这一时期是我的实习阶段,写的东西不少,但保留在电脑中的不多。主要是写公文、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领导讲话、经验材料、各种文件等。记得1993年底总结工作时,一年下来我竟然写了19份工作报告和领导讲话。另外在陪同领导下基层调研的过程中,受感动之余不时产生写作的冲动,于是有了一些随笔、评论、札记等,从电脑中找到的有《厂长今年38》、《东安公司见闻》、《“太行”三记》、《昌飞哲学》、《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宣传工作的三大功能》、《创新,航空工业永恒的主题》、《对结构调整中“抓高放低”的几点思考》、《富士通集团公司跨国经营的基本经验及启示》等,我把这些作为实习阶段的作业列入了出书的范围。

30年的打磨,使我感觉到有一点点儿上岗的本领了。1999年以后,写东西比较多了。大约可分三类。一是参加集团重大活动时有感而发写的一些札记,如《大漠采风》、《东线序曲》、《激情燃烧的西线》、《蓝天论剑报国心》、《面向世界,我们选择变革》、《面对历史,我们别无选择》、《变革、机遇、发展》等。二是当了部门领导以后,出席会议讲话的机会多了,先后在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中国军工文化研究会等一系列会议上发表过演讲,在集团的一些研讨会上发过言,从中选择了一部分,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的几点思考》、《学习力思维力创新力》、《浅谈对市场的特殊理解》、《建设和谐集团》、《加紧加快建设集团创新型文化》、《创新发展绝对优势》、《党委在资本运营中发挥作用的思考》、《大战略与大宣传》、《战略·文化》、《建设与战略相匹配的集团文化》、《集团并购与文化融合》、《公司国际化与文化制胜》等。三是调查报告,早几年的不算,最近两年时间内,先后写过10余份调查报告,在此选了几篇非涉密的,如《主业上市后存续企业如何发展》、《快速变革、抱团发展、思谋远行》、《关于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调研与建议》、《调整生产关系,培育造血功能》等。

有两组文章我要特别提一下。2006年12月,贵航集团决定由贵航集团公司领导、各部门负责人,集团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组建贵航干部旅,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从贵阳步行到遵义红军山。我受林总的委派,有幸参加了这一活动。前后5天,有一些见闻,有一些感悟,写了5篇“重走长征路”日记。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我担任第五任总指挥,在江油和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的干部员工一起共同度过了7天,我被感动、被教育,回到北京后写了《抗震救灾心灵洗礼录》人心、人情、人气、人品4篇。把这两组文章全编进来,借此表达我对航空人的敬意。

写作是一件苦差事,从爬格子到敲电脑键盘,写花了眼,写白了头,写垮了身体,但人是个很奇怪的动物,明知写作是“有害工种”,但仍乐此不疲。不仅自己搭进去,我还拉别人下水,在我当部长期间,我领着和我工作的团队,搭进去时间、搭进去心血、搭进去金钱,编著出版了《企业有线电视概览》、腾飞丛书《航空工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选编》1~3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应知应会》、《如何当一把手》、《集团文化建设读本》、航空报国丛书《优秀思想政治工作成果选编》1~3集、《企业宣传策划导读》、《诚信案例选编》、《市场观客户观典型案例》、《如何当好党委书记》、《集团文化》、《战略转型思维变革》、《航空报国英模谱》1~3集、《创新文化建设案例选编》、《龙腾东方》等。更让我感到“不安”的是,我还挖空心思创办了《军工文化》杂志和中国航空在线网站,把更多的好人拉进这“有害工种”的队伍里。

唉,何苦呢!兄弟们、姐妹们,向您们道歉了!

但不管怎样,感谢您们的“将军”,逼着我凑了几十篇文章,说不上什么文体,仅是按照时间顺序排下来,倒也看出一个从红土地上走出来的小农民,如何跌跌撞撞地变成一个也想舞文弄墨的白发老头。

谨以此书感谢长期以来关心、帮助、支持我的师长、朋友、同事!我爱您们!

曾良才

2011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