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蒋氏家族全传
17137500000015

第15章 争权夺利(2)

在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中,蒋介石站在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上,开始了他庄严的讲演:

“第一次东征,已扫除东江一带的陈逆叛军。这次东征,我们要剿陈炯明的老巢——惠州城。陈军不除,北伐无望。我们要严格军纪。第一次东征时,有严重拉夫现象,而且及于老妇少女,使其连续服役。特务长和军需士,每每短给役夫钱币,有的连长也吞役夫费用,致使役夫怨恨。有的老役有病在身,跟不上队伍,官兵竟拳足痛打,惨不忍睹。甚至在第一次东征回师淡水时,竟把五六百女役夫关起来,不准回去,而又不对其加薪和解释劝慰。在宿营地有的士兵擅入民房任意吃喝,官长也不禁止,人民不堪其扰;或擅住民家不住庙堂等公房,人民敢怒而不敢言。下级军官怠惰成性,公务委之副职,并且嫖赌成性。官长虐待士兵,视同牛马,竟将士兵打得皮开肉烂,且下情不能上达。中级以下军官袒护下属军官,上下勾结,置士兵痛苦于不顾。这次东征,我们要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不要再赌、嫖,严守军纪;不要只想升官发财,要涤荡怠惰。总之我们要形成一个铁拳,狠狠地砸向惠州陈炯明的老巢。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将士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出发!”蒋介石下了命令。

惠州,素称天险之地,前临西湖,后枕东江,三面环水,易守难攻。

陈炯明经营惠州多年,有铁网尖钉、沙包竹棚等防御工事,大有固若金汤之势。

13日,大军进攻惠州,“开始与敌作战,11时各处山炮亦相继射击。至下午2时,北门城垣垛口,被击毁甚多,我第四团在炮火掩护之下,通过北门桥,并徒涉护城河,战斗激烈。4时我军所运竹梯已达城脚,第四团刘团长尧寰在桥上指挥攻城受伤,官兵死伤甚众。13日下午2时半,我第三军方面亦向城西南处攻击前进,战斗到傍晚,敌仍顽抗。10月14日我军继续攻城,蒋总指挥在飞鹅岭炮后阵地督战,何应钦纵队长亦在北门督战,并派第八团加入战斗,北门炮火亦集中该处,战斗至午后3时半,我第四团首先登城,北城之敌纷纷退走。其他各攻城部队亦相继冲入城中,何应钦率总预备队入城,杨坤如已随残部向东门逃窜,我军即行追击,并乘机占领惠阳。蒋总指挥旋亦移至惠城,策尔后之作战。”

惠州天险被攻破后,东征大军长驱直入,扩大战果,10月27日,在河婆地段歼灭陈炯明主力万余人,随后追击残敌至福建边境的永安,将其消灭殆尽,仅作战一个月东江完全收复。

11月6日,蒋介石在汕头发表了收复东江的报捷通电:

中正受命东征,赖将士一心,人民赞助,自上月六日出师,迄本日适为周月。经将逆军主力完全击溃,先后缴枪六千余支,大炮七门,机关枪三十余架,俘虏六千余人,东江各名城次第收复,直达潮梅,本日已行抵汕头。此次师行六百余里,四民簇拥而观,箪食壶浆以迓,至汕头登岸时,群众欢迎尤为强烈,自愧无以当此,念我伤亡将士,盖为泫然。惟幸本党党纲推行顺利,国民革命障碍渐除,尤予帝国主义以重大之打击,不敢不益自振奋,誓于最短期间,廓清窜匿边境之余孽,扫荡妨碍民治之苛政,以慰先大元帅在天之灵,亦使我东江父老永免兵革。尚冀政府暨各界同志,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于国民革命之实现。临电祷切,敬乞垂鉴。

在第二次东征的同时,革命军又消灭了盘踞在海南岛、雷州半岛一带达四年之久的军阀邓本殷。至此广东全境得到了统一和巩固。

平定刘、杨叛乱和两次东征,发挥了蒋介石的军事才能,使他成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大功臣性的风云人物。

1926年1月1日,军事委员会借广州各界庆祝元旦盛会举行阅兵式,朱培德任总指挥。汪精卫、鲍罗廷、蒋介石、谭延闿、李福林出席,国民党二大代表应邀前往观礼。

9日,黄埔军校教导团改编为教导师,直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议: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日,任命蒋介石为校长,汪精卫为党代表。3月1日,举行成立典礼。

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准蒋介石辞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职,由何应钦继任,并任程潜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

22日至23日,国民党召开二届一中全会。22日,会议推选汪精卫、谭延闿、谭平山、蒋介石、林伯渠、胡汉民、陈公博、甘乃光、杨匏安九人为中央常务委员。会议通过中央党部的八个部长:宣传部长汪精卫,组织部长谭平山,工人部长胡汉民,农民部长林伯渠,商业部长宋子文,青年部长甘乃光,省外部长彭泽民,妇女部长宋庆龄。23日,全会通过《政治委员会组织条例》,并推选汪精卫、谭延闿、胡汉民、蒋介石、伍朝枢、孙科、谭平山、朱培德、宋子文9人为政治委员,陈公博、甘乃光、林伯渠、邵力子4人为候补政治委员。

蒋介石是以“东征英雄”的身份,从东江回到广州出席大会,1月6日下午,蒋在大会上代表军事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军事报告。

会上,蒋介石以248票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总票数为252票,废票3票,有效票249票,汪精卫全票)。

在36个执行委员中,共产党只有9个(谭平山、李大钊、林伯渠、吴玉章、恽代英、杨匏安、于树德、彭泽民、朱季恂)。

在24个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共产党员只有毛泽东、邓颖超、董必武、夏曦、许苏魂、韩麟符、屈武、詹大悲等8人。

中央监察委员12人中,共产党员只有高语罕一人。

蒋介石在这次大会上大获全胜,他不仅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而且在二届一中执委会上当选为9名常委之一。这是蒋介石第一次进入国民党中央上层决策机构,以前他主要担任军职,在党政方面没有职务。

在二大召开前,在广东工作的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等决定对国民党采取“打击右派、孤立中派、扩大左派”的政策,计划在大会上开除戴季陶、孙科等人的党籍,争取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名额中共产党员占到三分之一,少选中派,多选左派,使左派占绝对优势。

以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认为当时革命形势在全国各处都受到打击,主张向右派让步,以保持联合阵线。于是,以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为代表,与西山会议派的孙科、法楚伧、邵元冲3人在上海苏联领事馆谈判。会谈结束,达成两项协议,一是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各级党部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数,二是由中共中央命令广东党部延迟二大。

周恩来回忆说:

更可惜的是中央居然在上海与戴季陶大开谈判,请戴季陶等回粤;为了争取右派回粤,还特地拍电报把大会延期一个月,等候他们,对右派采取完全让步的政策。

在大会期间,中国共产党派张国焘任这次大会的党团书记,在选举上,向右派做了极大的让步。结果在36个执委中,共产党比原来的计划少了将近一半。

彻底打击右派的目标未能完全实现,右派孙科、戴季陶、胡汉民、伍朝枢、萧佛成都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在监委中,右派占了绝对优势。由于国民党中央执委、监委常常在一起开会,因此形成了右派势大、中派壮胆、左派孤立的形势。

蒋介石在会上伪装进步,大大地抬高了他在国民党中央的地位,埋下了新右派篡夺领导权的祸根。

蒋介石底气充足了,他依靠汪精卫的帮助,进入高层决策机构,那么下一步,他要做的就是向汪精卫开刀,反对共产党,夺取最高权力,取而代之。

以国民党二大为起点,蒋介石开始向右转,成为顽固的反动派。

制造“中山舰”事件,问罪共产党

成为国民党右派的蒋介石,为了问鼎最高权力,不久便制造了中山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