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孔氏家族全传
17137300000017

第17章 山西首富(15)

“30多位同学自动请缨,到娘子关和清军作战,他们的动机,纯粹是为革命主义而奋斗,为实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至理名言。30多位同学俱已得到智、仁、勇的三大荣誉。云智,是他们历经艰险后,能够安然返校;云仁,是他们在强敌临门时,爱众心切,挺身而出;云勇,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与强敌浴血作战……”

孔祥熙的致词,博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欢呼。其实,这智、仁、勇,是孔祥熙早在心中为自己这一段司令经历总结出来的:组织武装.保境安民,不是仁吗?溃兵前来,敢于周旋,强敌临门,亲赴前线,谁说不勇?瞅机会联合各县,荣任司令。老阎窥觑,适时抽身,岂不是智?还有一条更主要的,虽经起义、对付溃兵、拒战曹锟数次险情,自己不曾负伤,连部下也没有一个牺牲的,作为一个非常时期的司令,岂不是更加难得,看来自己还是一员福将呢!只可惜没人替自己总结,只好在褒奖学生时,寄寓这些情怀了。

演说结束,孔祥熙为学生们准备了茶点,请同学们边吃边表演节目,尽情欢乐。在学生们的欢笑声中,孔祥熙又开始了新的思索:孙中山先生认为革命成功,三民主义中的民族、民权两项既已实现,就差民生这一项了,他已出任全国铁路督办,专心去修建他朝思暮想的20万里铁路了。自己这个同盟会员除了继续办校,还该做些什么呢?第九章同盟会长第九章同盟会长

创建中美同盟会鼓吹革命

1912年6月10日,对于黄土高原上的太谷来说,正是初夏不冷不热清爽宜人的气候。这一天风轻云淡艳阳高照,农民忙着准备夏收夏种,孔祥熙却一身长袍马褂,满面含笑,带着妻子韩玉梅,一早就站在太谷南街福音院门前,拱手作揖地欢迎着络绎不绝的来宾。

太谷福音院在孔祥熙的命运中有着特殊意义。他曾在这里治好了要命的砍头疮;曾在这里决定了皈依基督,投入教会的怀抱;曾在这里下决心上教会学校……正是有了这里的起步,他才得以借助教会的力量,上潞河学院,办理教案。到美国留学,办起铭贤,当上校长。而恰恰也是因为这个起步,他得以在潞河学院接受革命思想,成立文友会,参加革命党,当上民军司令。但是,去年在娘子关前线,他的民军司令被阎锡山逼迫卸任了。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又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孔祥熙不甘心寂寞,他感到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所以有了今天他在这里的又一个新节目开场。

“哈啰!”孔祥熙热情地同前来的洋人们打着招呼。玉梅也热情地同他们握手。这些来宾不少是外国传教士,来自美国、意大利、英国、瑞士、奥地利、法国的都有,但以美国人居多。他们都是在山西境内从事传教活动的。尤其来自太原的几个头面人物,都是过去玉梅的监护人,又是他们结婚时的主持人或证婚人。他们接到孔祥熙的通知,愿意为他新的活动捧场,也借此会见朋友,开辟更大的传教范围。孔祥熙邀请这些人前来,是因为清朝已经覆灭,革命任务有了新的改变,他要有一个新的开端,一个新的起步。他总结过去,认为仍然要从教会着手,迈出他的步伐。

“欢迎光临,谢谢光临!”孔祥熙用地道的中国方式同前来的中国人打招呼。今天的来宾中也有不少是当地绅士和社会名流。他们认为孔祥熙几年来的活动总是具有远见卓识,成功居多,所以也愿意为他新的计划提供支持。

人们走进福音院,才发现教堂已被布置成一个会场。正中墙上挂着巨幅的中国五色旗和美国星条旗。孔祥熙这次要搞什么活动,有些人略知一二,而更多的人则还一无所知。孔祥熙看邀请的人到得差不多了,这才走进会场,精神焕发地登上主席台,在掌声中开始发表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大家能够高兴地出席会议,就标志着孔某建立中美同盟会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赞成和支持!所有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都可以成为本会的首批会员,兄弟感谢你们,欢迎你们!

为什么成立中美同盟会?这是因为,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实现人人平等自由的表面工作,虽告完成,但是细加推究,则我们不难发现,专制余孽,犹仍猖獗;士大夫积习如故;乡愚更不知何为平等自由。因此,革命工作必须继续努力,不容我辈停止脚步稍事休息。为此,我提议成立中美同盟会,当前最要紧的是抓紧两项工作:

第一,感化有权有势的军政要人。

第二,诱导无地位、无官守的多数民众。

许多人这才知道孔祥熙召集这次集会的目的,开始在下面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孔祥熙感到自己的讲话有了反响,并不急于接着长篇大论,他慢悠悠地开始喝茶,等着人们细细品味、消化,接受他的倡议和刚才阐述的思想。

“孔先生!”来自大同的一位美国教士站了起来,用僵硬的舌头说着别别扭扭的中国话,“我想再问一下中美同盟会的宗旨,请你用简明的词句加以说明好吗?”

“好好好!”孔祥熙脸上笑得像绽开了花,“诸位请一起听好了:中美同盟会的宗旨,是在全中国实现自由平等,嗯,或者再加上基督的博爱,并进而实现世界大同。”

“啊,孔先生,我传教就是在大同,那是一个虽然盛产煤炭但仍旧贫穷的地方,你要把全世界都变成像那地方一样的情景吗?”传教士不解地提出了质疑。

会场上的一些中国人笑了起来。孔祥熙刚要笑,立即想到了发笑可能会使传教士难堪,就换了认真的表情说:“尊敬的牧师,你弄错了。你开始说的大同是雁北的一个地名,我刚才所说的大同是中国的一个政治概念,它们不是一回事。我说的大同是近代中国进步人士提出的一个奋斗目标,即消灭贫穷,消灭愚昧,而使天下无处不饱暖,无处不均匀也。”

“噢,我明白了!你说的实现世界大同就是由中国统治世界呀!”

“不不不”孔祥熙急得脸都有些发白了,“你恰恰没有明白,我说的世界大同是,是……”他忽然灵机一动,“嗯,从基督的教义上讲就是‘天国实现’!”

说了半天,原来这个团体的宗旨是以《圣经》为依据的,传教士高兴了,他打了一个清脆的响指,大声叫道:“OK!”

听到孔祥熙建立政团的目标就是实现《圣经》上的目标,所有的传教士都非常满意,一齐鼓掌了。

孔祥熙也为自己随机应变的成功所激动,跟着拍起了巴掌。这时又有一个专程从太原赶来的老先生站了起来。“敢问孔校长,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同盟会是以在中国实现三民主义为目标的。而你要成立的这个团体却横跨中美两国,还要以《圣经》作宗旨,这,合适吗?”

“哦,司马老先生,您请坐!听我把原由说得更明白些。”孔祥熙对这个问题似乎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但凡一国大的革命,都希望得到国际援助,这是不言而喻的。远者如美国国父华盛顿创导美国独立,近者如我国唯一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建立民国,都得力于友邦之襄赞协助,否则,虽不能说绝无成功之希望,但是成功势必较缓、较难,这是势所必然。所以本席认清了独木不能成林的道理。这才倡导建立中美同盟会。其本意者,盖为便于与友邦人士携手合作,互赞互助,借鉴他人,推动中国之革命也!”

“说得好!”老先生喊出一声,其他出席会议的中国人也乘机鼓掌以示响应。

孔祥熙满面红光,向场内鞠躬致意。接着,他又鼓动说:“当前中美同盟会最急迫的任务是,干部从速组织就绪,然后迅速推展,在全国组织分会,把我们的活动扩大到全国去!我们今天即将成立的团体,应该如一块发酵粉,逐渐发动起一个巨大的面粉团!”

乘着中外人士鼓掌呼应,孔祥熙掏出了一份早已拟好的《中美同盟会章程》。念了一遍,就顺利通过了。

会议又推举领导人。由于其他人之间彼此并不熟悉,也是按着孔祥熙拟好的名单,由别人提出动议,大家议了一下就完全照单通过。孔祥熙当选为会长。

一切会议仪式进行完毕,孔祥熙就令人抬出一块制好的大木牌,高有足丈,宽约一尺,上面已经镂刻好了“中美同盟会中国支部”9个一尺见方的大字。大木牌往福音院门口一挂,黑漆漆的大字在阳光下幽幽闪光,煞是威武。

孔祥熙以中美同盟会的名义,联络了一批外国教士和社会名流,他们时常聚会。切磋中国革命在社会各领域推进的事项和方法。物色人员,谋划在各地建立分会。一时间,中美同盟会名声大噪,深入推进社会革命的孔会长比当年的孔司令在上层人物中还有地位和影响。

在太原聆听孙中山教诲

中美同盟会的活动略有声色时,孔祥熙就兴致勃勃地给孙中山写了一封长信,详细汇报了这个团体的宗旨和活动计划,希望得到孙中山先生的指导。但是这封信迟迟没有发出,因为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务后。已专注于他宏伟的铁路建设工程。他亲往视察,规划铁路走向,会见工商界人士和外国财团代表,筹措经费。由于行踪不定,孔祥熙无法投寄。就在他考虑着要亲自外出一趟,去向孙先生当面汇报时,他忽然得到消息:孙中山先生即将抵达太原。

孙中山辞职后曾表示,10年不过问政治,专心修筑20万里铁路。但是他在到各地视察铁路建设事宜时,却受到比大总统还热烈的欢迎。发动和参加了辛亥革命的同盟会员们,以及因这场革命担任了各省都督的一些人士,都怀着崇高的感激之情,迎接孙中山,愿意听从他的教导,想知道他对国家前途的看法。山西是响应武昌起义较早的省份,也是通过武力夺取政权并抵抗过清朝进攻的省份,都督阎锡山本人又是孙中山亲自发展的同盟会员,孙中山的到来使全省上下都激动不已,许多人还没有目睹过这位传奇式革命领袖的风采呢。

孔祥熙提前赶到太原。安排了自己的下榻处,然后彻夜长思,把自己自美国见到孙中山先生以后,从事的办学开发民智和组织民军参加革命,以及目前还在进行的中美同盟会活动,草拟了一份简明扼要的提纲,准备届时向孙先生汇报,同时也提出了几个关于今后革命活动方向的问题,准备当面请教。

1912年9月19日,孙中山乘坐当年慈禧太后的专列花车抵达太原,阎锡山率领山西省各厅官员,亲到车站迎接。

阎锡山收编了孔祥熙的军队,却并没有感谢这位替他组织军队和到前线共同战斗的战友,他对孔祥熙不冷不热。孔祥熙只好独自成营,和各界群众一起,拼命挥舞手臂,高呼口号,盛情欢迎孙中山这位革命元勋。

在火车站前广场上,举行了太原各界欢迎孙中山的大会。孙中山在欢迎会上发表了演说,他赞扬了山西积极响应辛亥革命的武装行动。孙中山说:“前在日本之时,尝与现任都督阎君谋划,令阎君于南部各省起义时,须在晋省遥应。此所以去年武昌义旗一举,晋省闻风响应,一面鼓励各省进行,一面牵制满兵南下,而使革命迅速告成者也。”

孔祥熙在这次大会上只能站在群众席上,他日夜盼望的孙先生到了眼前,却被阎锡山和省里的官员们围住,不能上前。孔祥熙正在寻找机会接近孙先生,他突然看到了一个似乎见过的女子的身影,他仔细打听,才知道那是孙先生的私人秘书宋霭龄。孔祥熙这才想了起来,正是在美国留学生晚会上被自己“捉”住的“新娘”,旧友重逢,他感到亲切欣喜,也感到有了突破阎锡山包围、接近孙中山的机会。在欢迎会结束的时候,孔祥熙不顾阻拦,冲了上去,但孙中山已经坐进车里,孔祥熙一把拉住了正要上另一辆车去的宋霭龄:“宋小姐,我们又见面了!别来无恙?”

宋霭龄怔怔地望着孔祥熙:“你,你是……”

“我是孔祥熙呀!”孔祥熙兴冲冲地说。

“孔祥熙?”宋霭龄似乎对这个名字陌生得很。

“啊呀,那年在美国留学生晚会上我们见过的,你还是我捉住的……”

“我被你捉住?捉住什么?”宋霭龄口气有些不悦,显然她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

“是这样,我们是那次晚会上第一次跳舞的舞伴呀!”

“噢,你怎么到了这里,在这里做什么?”

“这里是我的老家,我遵照孙先生的指示,现在在家乡兴办教育,同时组织了中美同盟会,开展革命活动。这次孙先生光临我省,我非常高兴,希望能有机会当面向孙先生请示汇报。请宋秘书帮助安排一下。好吗?”

“孙先生在这里的活动日程很紧,恐怕不一定能抽出时间。”车队就要起行,宋霭龄顾不上多说。

孔祥熙灵机一动,赶紧说:“明天晚上商学两界要为孙先生举行欢迎宴会,请你一定安排!”

孔祥熙经过一天紧张的活动,商学两界的欢迎宴会终于定了下来。孙中山在会上致词说:“留学海外之学生,对于中国早具一种理想,如能以各民族合而为一,则可称雄地球。故归国后咸宣扬此说之真理。凡在旧政府所蕴之心理,悉当摒除。革命非即能使中国富强也,不过借此过渡,以达彼岸。吾人必牺牲目前私利,而求将来之幸福。”

宴会后孙中山单独会见了孔祥熙,听取了他的汇报和请教,给他通报了一些情况,做了秘密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