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绿色西藏
17136000000047

第47章 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把关(10)

生物控制取代化学控制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每个公众都做出努力。生物技术发展滞后,生物关系研究进展缓慢,即便有昆虫学家提出生物学控制方法,却在生产活动中因为“成本昂贵”不能被广泛推行。在当代社会中,化学防治观念根深蒂固,把相关资源投向化学农药的生产和应用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生物学理论知识普及不够,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资金投入不足。比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有报道称:“在美国仅有百分之二的经济昆虫学家在从事生物控制的现场工作,其余百分之九十八的主要人员都去研究化学杀虫剂。”作物虫害防治的科研机构并不独立,科研队伍大多出自化工企业,相关技术成果也掌握在企业内部,化学防治的新方法和新产品由化工企业推行。“他们的全部研究计划都是有化学工业资助的。他们的专业威望、有时甚至他们的工作本身都要依靠化学控制方法的永世长存。”即使某些化学防治法失灵了,昆虫产生了抗药性,昆虫卷土重来或者更加猖狂,哺乳动物中毒、农作物受到伤害,亦不能动摇化学防治的根基,化学家将会再发明另一种化学药剂来治理。作物虫害防治似乎永远离不开化学防治法,化学农药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似乎必定永世长存。这种状况即使在21世纪硬性限制农药残留呼声日渐高涨的时代背景下,仍然没有获得根本改变。所以生物学防控措施取代化学防治法,既需要公众的安全意识普遍觉醒,积极影响政府决策,又需要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让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个等级拉开价格档次,通过利润效应倒逼化工企业改行。

塑料温室大棚在西藏的发展应用

为了在冬春两季也能吃上新鲜果蔬,人们发明了暖棚栽种方法。塑料、地膜等保温材料出现以后,塑料温室大棚生产技术便普及开来,一直推广到低温而光照充裕的高原地区。目前在西藏,除了反季节果蔬和花卉在塑棚里种植和繁育之外,野生藏药材人工种植、优质食用菌培育也在塑棚内进行。可见,塑棚生产成了西藏农业生产一个特殊的重要部分。

塑棚生产的原理。塑料温室大棚其实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是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机理而创造出来的更为理想的人工生态系统。在一栋塑棚内,通过人工调节气温,减少作物夜间呼吸,降低作物能量的消耗;充分利用白天光照,增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采用综合防治技术,以绿色方式控制病虫害;保证作物生长需要的水分、养分,促进作物快速生长。可见,塑棚生产模式,利用的是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规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气候因子对农业生产的自然限制。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粮食、药材、农业原料,以及适宜的环境。生态系统的初始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有机整体。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与其占据的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形成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复合体,其中的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经过长期进化适应,逐渐建立起了相互协调的关系。生态系统由占据着一定生态位(生物空间)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组成的亚生态系统构成,三个亚系统之间及其内部与环境间都有一定关联。

一定环境下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结合在一起,形成结构复杂的生物群落。太阳能是以光辐射形式进入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第一性生产)是整个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绿色植物和生产菌是初级生产者,植食动物成为第二生产者,肉食动物成为第三生产者。这些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地利用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和太阳能,生产出各种类型的生物产品。

影响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日光、温度、水分、矿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六个因素。其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地面上的分布较为稳定,各地存在一定差别。日光强度和温度一般因为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不同而不同。大气和水分状况则主要受制于海陆关系的位置及其所联系的洋流、风向、气团和高大山脉走向等因素。矿物质与地面岩石性质及其风化壳所形成的土壤有关。气候和土壤条件在同一地区因地形不同而不同。世界各地的诸多生态系统,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质和气候等环境因子的差异,彼此之间在能量传递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初级生产力和生产量因此千差万别。

生态系统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但是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的国家,它们拥有的区域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千差万别,因此,生活在不同国度里的国民天生就有穷富差别。物质财富,即社会所实际拥有的、有使用价值的生物量,是指在一定测算时间内生态系统生产出的有机体的数量、重量和质量,是生态系统内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和生产菌固定的一定量的太阳能。一个国家、地区、民族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就是其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内初级生产者产出的、可供社会成员直接或者间接消费的生物体,新近生产的以及此前积累起来的物质财产总量。由于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的种种差别,初级生产量在全球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地球上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占有的物质财富无论是量还是质都是有差别的。

如果不考虑地形和土壤等环境因子,那么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主要决定于自然环境的光、热、水等气候因子和植物生理生态限制因子。其中,光是绿色植物生长发育最主要的限制因子,虽然它不奇缺,但是存在着光资源的区域差异。不过公众更多注意由光能分布所派生的水热因子的地域分布和季节变动对植被生产力的限制。所以在生态系统生产过程中,一定区域环境下光照和水分等资源因子选择植物类型并决定植物的特征,而植物生理生态因子(如积温、低温等)决定主要植物的分布。

人工构建的塑棚,是理想化的生态系统,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气候因子在塑棚里得到保障,光照、温度、水分以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浓度,都可以通过人工满足。在现代农业技术条件下,通过建立和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理、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模型,大棚生产的全程实现了微机管理,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等都实行人工调控。比如某些生物物理模型可以模拟一定生态环境下,植被—土壤—大气之间的辐射、热量、水和动能转化与交换过程,能充分考虑到植物叶片对不同波段辐射的选择吸收与反射,以及植被冠层对蒸腾蒸发、水热转化和动能交换的影响,通过控制生态系统的环境变量,获得更加详细的生态系统内植物因子和环境因子作用与反馈的相关信息。目前,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只能落户在塑棚里。

塑棚生产模式,技术含量高、农资投入量大,同样吸纳更多的复杂的活劳动。

塑棚生产的主要优点。1.便于增温。为了确保大棚内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温度,防止阴冷天气给塑棚内植物造成冷害、冻害,同时实现棚内人工增温,人们要么给塑棚使用“双膜”“三膜”,要么在塑棚棚架内的地下建设沼气池,除了利用太阳光照之外,在棚内施加人工增温。

2.便于施肥。种植业塑棚内可以建设沼气池,沼气渣、水和沼气燃烧产生的CO2就地使用,沼气渣作基肥,沼气水作追肥,增加CO2浓度对植物施气肥;养殖业和培养业的塑棚内建设沼气池,产生的沼气渣、沼气水,可以用于棚外农田。沼气池建筑面积可以视塑棚面积大小确定,也可以建立大型沼气池,通过管道输气供多个塑料大棚增温,或者派上其他用场,沼气渣、沼气水等副产品供多个塑棚施肥。如此,可以降低给植物施肥对化肥的依赖。

3.便于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反季节瓜蔬生产,产品质量隐患是农残,这关系到塑棚生产的综合效益。高温潮湿的作物生长环境(塑棚内小环境更是如此)使作物虫病害不需要越冬,可以一二十代交替繁殖,采用农药杀灭这些病害剂量就会成倍增加;一些作物生长特性是一边收获一边管理,无法保障7至10天的施药安全期;农药使用杀死了害虫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加上人为捕食鸟类、青蛙、食用昆虫等害虫的野生天敌,相应程度地给虫病害繁殖提供了适宜条件,这反过来促使农药大剂量使用甚至滥用;农民健康栽培意识还很淡薄,只重视治,不重视防;农贸市场监管不到位,给农残可乘之机。

在绿色生产技术支持下,现代种植业提倡,为了减少植物虫病害防治农药的使用剂量,以至完全停用农药,人们在大棚棚架上加盖防虫网,对植物虫病害进行物理防治,并利用生物原理、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对塑棚内局部区域植物种群相关虫病害“对症下药”,从源头上避免农残问题。

作为现代园艺业的生产样板,塑棚生产优劣成败的衡量标准是:能否生产出无公害食品或者绿色食品。专家建议,控制农残、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该采取综合措施。

首先,农民要自觉地选用抗性强的品种,科研部门应超前研发出抗性强的品种,先试种再指导推广。第二,推行科学水肥管理,进行健康栽培。具体是指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适量补充土壤中钙、镁、锌、硼等微量元素,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诱导、提高植株体内的抗性,提高作物抵抗虫病害的能力。提倡节水灌溉,保持田间适宜干湿度,以及良好的通风、充裕光照。因为很多虫病害可以凭借流水传播,土地湿度过大容易引起植物生病。第三,推广设施栽培,塑棚内安装防虫网。第四,生产技术管理落实到位。在需要给作物用药的时候,给农户提供生物农药,限制采用化学农药,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药市场监管,杜绝高剧毒农药,推广甚至补贴生物农药;推广嫁接换根技术,比如西瓜容易发生枯萎病,通过把西瓜苗嫁接到葫芦上,可以有效避免枯萎病发生;及时摘除病叶病株,只对病害严重的作物群落实施局部用药,不一定在整个园区都喷药。第五,执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做好各种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各个品种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借此把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落到实处。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产品质量评价认证、农业标准推广四大体系,目标是实现农产品生产全程的标准化。

塑棚生产模式被本土化。塑棚在西藏建得似乎比内地还普遍。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但是空气稀薄及地面状况影响,气温不高,冬季室外温度低。因此在西藏,塑棚突出向阳塑料棚面,充分利用白天充裕的阳光,增强棚内农作物光合作用能力,接受充裕的太阳辐射提高棚内温度,由稳定的设施保证作物生长需要的积温条件。同时通过人工保证水源,满足作物对水分需要。塑棚一般依势而建,河谷地带或者沿河两岸多有分布,向阳、近水,规模大小不拘一格。这种塑棚生产模式,在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和水源方面做到了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事实表明,高原地区的大棚,比低海拔地区的大棚生产效果还要好。

塑棚生产与沼气生产被有机结合起来。2006年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在西藏12个县启动了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创造性提出了“沼气+塑料大棚”为主题的发展模式。借助塑料温室大棚增温,充分发挥当地“地势高、光照强”的自然条件优势,克服了低温的劣势,促进了沼渣、沼液的发酵,大大提高了沼气工程的产气率和使用率。由沼气补充供暖的一批塑料大棚,纷纷发展起来了,成为果蔬、藏药材等作物生产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还发展成为一种科研实验基地。

拉萨市还于2012年率先推广青海省的建棚经验,构建高寒两用暖棚。采用钢架结构、塑膜覆盖,每个暖棚占地360平方米,一部分空间辟作菜园,另一部分冬季圈养牲畜、抚育牲畜幼崽,使其安全越冬,其余季节也辟作菜园。暖棚同牲畜圈连体,方便向蔬菜暖棚供给充足的土杂肥,白天喷施二氧化碳气体肥料。

拉萨市城关区建设园艺产业示范区。这是城郊标准化塑棚生产基地,以蔬菜、花卉为主品,集生产、休闲为一体,切分出优质花卉示范区、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和休闲旅游功能区。耕作道、蓄水池、喷灌管道等设施合理分布其间,自流灌溉、规范管理。园区内种植户成立蔬菜、花卉专业户协会,协会出面与农贸市场、超市签订销售“农超对接”合同,园区内的蔬菜、花卉直接发往超市、专卖店。技术员蹲点包片、菜单式服务,专家对农户进行单个指导或者集体培训。生态农业理论、市场信息、法律法规、生产规程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贯彻在生产和采收的全程。除了提供专项资金和发展布局外,政府职能部门对园区所产蔬菜进行ISO、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和有机、绿色、无公害等产品质量认证。

园区鼓励试种“盆盆菜”,把某些蔬菜种在花盆里,向市民推荐,既可当花来养又可以采食新鲜蔬菜,有利于调节反季节蔬菜价格,保持市场供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