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绿色西藏
17136000000037

第37章 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16)

像强巴云丹、强巴群觉等普通农民一样,西藏农牧区越来越多的人家乔迁新居。他们自发地在自家房顶插上鲜艳的国旗,满怀喜悦地把时尚家具布满房间;越来越多的牧户从此改变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免去了辗转迁徙之辛苦,举家过上了安定生活,享受到现代文明。如今,无论是在羌塘草原还是在藏南谷地,不管是在三江源头还是在阿里高原,到处都有富有民族特色的适用安居房坐落在连绵起伏的山脚下和江河湖泊的岸边滩头,掩映在白杨绿柳的浓荫下,镶嵌在一望无际的草原腹地。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农牧民首次在住房条件上获得了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有了充实内容,全面提升了西藏农牧区的整体形象。

安居工程含有安居和乐业双重意思。安居工程总体目标是:建设好农牧民家园,保证家家安居乐业。“安居”之意,是通过实施以游牧民定居、扶贫搬迁和民房改造为重点的安居工程,首先让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乐业”之意,就是通过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教给农牧民一技之长,并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务工经商,让他们增收有技能,致富有路子。

政府在着力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的同时,统筹考虑了如何就地解决当地农牧民的就业和创业问题。凭借当地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鼓励相关部门采取免费传授建筑技术和拜师收徒方式,培养本土建筑工人。在安居工程实施中,依据自由结合和工程分工,当地农牧民成立了采石队、运输队、施工队、木工队、画匠队等建筑专业队。相关部门举办农牧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包括砌筑工、钢筋工、木工、藏式建筑绘画等十余个工种的实用技能。各地(市)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把有关工程项目交给农牧民施工队承建。目前,全区组建以农牧民为主体的县、乡劳动施工组织253家,建筑业中农牧民从业人员10万余人。在建筑职业技能鉴定中,762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2010年农牧民劳务收入达137亿元,比2005年增长95.7%。

很多原先家庭困难而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开始找活干,虚心学习建筑技术。以往睡懒觉、打扑克的闲散劳动力,很多人加入了施工队,掌握了一技之长、成为熟练工人,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家庭生活因此得到改善。安居工程还激活了农村和牧区的消费市场,悄然改变着消费结构,买酒喝的少了,买家庭用品的多了,大件电器、豪华家具等高档消费品开始进入普通农牧民家庭。劳动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劳动同时可以使人获得做人尊严。

另外,政府因势利导,依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农牧区的实际需要,倡导农牧户树立现代观念和商业意识,鼓励并帮扶致富能手搞副业、跑市场。越来越多的村庄和牧区,办起停(洗)车场、甜茶馆、藏家宴、理发店、家电维修、小商铺;有的农牧户积极申请贷款,兴办“农家乐”“牧家乐”,参与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吃上了“旅游饭”,发了“旅游财”。风光壮美的高原牧场、风味别致的民间藏宴、富有文化意蕴和地域风情的藏式民居,吸引着自驾游的爱好者和组团的游客。农牧户的创造潜能如同农牧区的自然资源一样,需要在政府引导和帮助下加以开发。

创造宜人村居环境,政府连年追加投资。新农村建设在突出安居工程质量和民族风格的同时,政府要求把工程配套、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作为重要内容。在完成新居安置和危旧房改造,基本满足了农牧民居住需求以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转向人居环境“四化”建设,以及农村消费市场和文体设施建设,以实现自然生态、生产生活环境和文化娱乐环境的和谐统一,塑造整洁优美的乡村环境。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为了充实安居工程的内容,在安居工程实施之初,自治区政府做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包括村级组织办公场地、村民广场、村内道路、排水工程、卫生设施在内的村级组织综合活动场所建设的决定,要求安居工程及其配套项目同时进行。

2008年,区财政整合资金108亿元,在农牧区500个行政村进行通电、通路、通水、通讯、通邮、通广播电视“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农家书屋、综合文化体育设施、村级广播文化资源信息共享、流动电影服务、村队卫生室医疗设备、太阳能公共照明、村庄道路建设、聚居区垃圾污水整治、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庄绿化美化等多个层面予以规划、改造和建设。让农牧民住上新房的同时,用上安全自来水,收听收看上广播电视节目。

村级组织机构综合活动场所建设也同步推进。2010年,75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和256个路面硬化项目完工以后,政府投入了5.27亿元,在500个行政村组织农村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试点;2011年,落实投资10.4亿元对1000个行政村展开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2012年,环境保护厅发起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协助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环境监护力度。

2012年,自治区政府把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添文体娱乐场所作为安居工程配套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涉及生态环境绿化、村庄道路硬化、生活环境美化、太阳能公共照明等“四化”建设,以及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农家书屋建设、综合文化体育建设、村级广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医疗室设备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10个项目,斥资10.78亿元、选择1000个村庄加以施工。

另外,在全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中,2012年拉萨、林芝、山南、那曲等的4个县、98个乡(镇)、334个行政村参与了自治区级生态县、乡(镇)、行政村的创建工作,其中的22个行政村被命名为“西藏自治区级生态村”。

在“十二五”期间,全区围绕着改善公共设施和基础条件,确定4953个行政村继续实施农村垃圾污水整治工程、村庄绿化美化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庄道路建设工程、太阳能公共照明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村医疗室设备完善工程、流动电影服务工程等,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体系,改善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牧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与安居工程同步实施。作为安居工程的配套项目,“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内容。2006年以来,中央和自治区投资4231万元支持新建或者改造了1859家农家店,升级改造了20个配送中心,农家店覆盖全区所有县、60%的乡(镇),遍布主要交通沿线和县城附近的行政村。目前,全区以城镇大型流通企业为龙头、以县级重点流通企业为骨干、以农家店为基础的农牧区消费网络初现雏形。

“十二五”期间拟累计新建或者改造农家店7116家。在建成的1859家的基础上,每年建设1100家农家店,建设村级农家店5261家、县级农家店292家,并建设县级农资(牧业服务)店(站)73家。到“十二五”末将实现农家店覆盖100%行政村,每个乡(镇)建设两家乡级店,每个县建设4家县级店、1个县级农资(农牧业服务)店(站),全区每个县城内拥有1—2家日用品、药品销售、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再生资源回收、综合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农牧区综合服务中心。

为了规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管理,推动农家店和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和规模化发展,自2011年起,全区所有新建以及建成的农家店、配送中心一律悬挂统一门店招牌;完善农家店发展的长效机制及其动态管理办法,自治区商务厅将加强农牧区商品配送体系建设,确保农家店存活率和商品配送率,力争使农家店配送率达到40%;支持12家具备承办条件的承办企业进行农家店信息化建设试点,鼓励“一网多用”,增强农牧区流通网络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自 2011 年起自治区配套补助资金由以前每家农家店8000元提高到每家10000元,在2011—2013年间,分3年时间对此前建成并持续经营1年以上的农家店每年每家给予2000元奖励。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现代零售理念、连锁经营方式由城市延伸到乡村,传统的“夫妻店”经过标准化改造,昔日的“土台子、黑屋子”简陋营业环境得到彻底改观。如今的店面统一货架簇新整齐、橱窗洁净,为消费者营造出心情舒畅的购物环境;统一的货源和统一的价格,以及统一标识的货车发送到门,堵截了假冒伪劣商品混入农村市场的旁门左道,农牧民也能像城里人那样“买得称心、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但规范了农村消费市场秩序,开拓了广阔的农牧区市场,而且解决了农牧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等实际问题。

规划新农村发展,谋求文化和生态二元统一。示范新村开发建设追求高标准,吞达村拟建成国家级生态文化村。作为“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第六批国家历史名村”的吞巴村,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好。吞达村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村庄紧邻318国道,几乎位于拉萨和日喀则两座城市的中点上,距拉萨城区110公里,拉日铁路从吞达村南部通过,尼木县唯一火车站设在吞达村内,交通便利。

吞达村散布在吞巴河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的冲积扇上,被圈在孔日山和加仁且达山构成的山间峡谷内,吞巴河从村中穿过,村落系统背山面水、负阴抱阳,每座相对独立的农家院落依地势而建,呈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自然布局。水流潺湲、绿树成荫,独特的小气候,微型的生态环境,仿佛藏身高原深处的桃花源。

小村历史文化悠久,是著名的“藏文鼻祖之乡、藏香之源”,还是藏文创始人吞迷·桑布扎的故乡,如今水磨藏香制作中心。村里有177户、1007口人,人均耕地仅有1.5亩,却是尼木县最富裕的村组之一,在拉萨也能首屈一指。传统藏香制造有1300年历史,生产工艺独特,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藏香生产成为该村主业,原生态手工制作,目前以家庭作坊为主要形式的藏香合作社,开始了网店营销。

2012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为吞达村编制西藏首个村庄规划,即《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吞达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定位建成具有藏族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测绘面积为35平方公里,2013年实施规划工程。

《规划》以“藏文鼻祖之乡、水磨藏香之源、幸福和谐之村”为定位,以建设“藏族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经济富裕的全国特色旅游名村、低碳科技的西藏新农村示范点”为目标,以“生态为本、文化为魂、民生为上、旅游强村”为发展思路,以资源为导向、保护村庄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为基础,以村庄现有的“三点一线五景区”为重点,精心构造出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浑然一体的村庄布局。道路铺设、景点保护、生态移民及其安置、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等项目工程被重点列入《规划》中。

对于西藏来说,给一个村庄做整体规划尚属首次。国家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认为,吞达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要与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的打造结合起来,突出村庄的民族建筑风格,用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体现现代服务功能,比如村里的局部路段可以用藏香形态铺设出来,既生动反映出民族手工业内容,又散发着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