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两代人的成长
17135800000007

第7章 在回忆童年的时光中给孩子创造一个“内心成长”的童年时代(4)

我在路边让他躺在自己怀里睡会儿觉,自己则坐在路边看书学习。那时候,我已经考上了北京教育学院,还有许多作业要完成。看着书想着问题时间就过去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冷也好、热也罢,刮风下雨不管它,下雪路滑也不怕。

我们父子行走在马路上,有对梦的追求,有对儿子品德毅力、学习毅力的培养。

回到家以后,夫妻之间有教育儿子不同意见的争吵,也有遭到妻子不必要的数落。

因为儿子到家后累得疲惫不堪倒头就睡。

因为儿子的脸被太阳晒得油黑锃亮。

因为冬天的风雪使儿子鞋上沾满了冰水而脚丫发凉。

但不管怎样,儿子的培养不是在嘴上,而是在脚上,只有大步往前走,才能有筋骨的意志和人性的光芒。

家里的唠叨、数落放一旁,不顶撞、不回嘴,和谐对待一切等到将来再回访,谁对谁错实践会有道理讲。

到家后,儿子困得不吃饭就睡觉去了,我则吃完饭,继续学习到深夜。这段经历培养了儿子的行为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他成长非常有好处。

儿子有1米87的个头,200斤的重量,在体育中考时,中考的成绩是满分,在高三体育会考中,会考成绩是优秀。

记得他在参加体育中考跑步项目时,跑到终点站,他躺在地上气喘吁吁、缓不过劲来,足足一个小时没有站起来。

他告诉我,不管有多少困难,都要拼搏争取优秀,因为考试是人生能力的体现。

在后来的中考、高考中就凭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虚心求教的思想品质,蚂蚁啃骨头默默无闻地努力,一路向上,逐步提高而考上理想的大学去实现他人生的价值。

孩子的教育培养不能放在抽象的知识层面上,要放到感知的生活中,让他体会、让他实践。让他在生活中苦中有乐、乐在其中。让他在实践中有品位、有思考,在思考中循序渐进理解人生。

古人魏源曾经在《默觚·学篇二》中写道:“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大意是:接触事物才能了解事物,亲自实践才能懂得做事的艰难。哪有不实践而获得知识的呢?只披览五岳之图,就以为了解山脉了。其实不如打柴的一双脚接触的山脉多;只谈论沧海的广阔,就以为了解海洋了。其实不如远航的商人一眼看到的多;通观八珍的谱册,就以为了解食物的精味了,其实不如厨师的一尝品味得准啊。

有些家庭在教育子女时关注的是三岁的孩子,在家会写多少字,四岁会弹多少曲,五岁会背多少唐诗。甚至于四五岁的孩子去新马泰旅游,去欧洲、去美国观光,家长以为孩子能背唐诗宋词就会有知识,让孩子走了世界、见了世面,孩子就会有幸福伴游来成长。

孩子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吗?难道北京、祖国的名山大川,地域风俗不值得去观光、去欣赏、去品味吗?孩子没有生活意识的烙印,他的承受力量会是什么样。

在优越的成长环境中成就着孩子的未来,做着培养一个伟大孩子的梦,培养神童的梦,结果孩子的生活过程只有自我,只追求技能,没有内心的强大,没有生活磨炼接触的实践过程,孩子的未来是什么呢?

有时和朋友在一起聊天,看到朋友介绍带孩子去国外旅游的兴奋劲儿,让孩子背诵唐诗宋词的主动性,以为孩子就是家里的神童。

其实带孩子去国外旅游没有错,背诵学习唐诗宋词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教育孩子要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要从孩子的感知出发,让孩子有兴趣、能接受。只是培养孩子要让他们接地气,让他们活得有童年的回忆,有可以品味的时光,在品味中有内心的成长。

我们问问当下的孩子:他们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殷切希望吗?他们了解未来职业生涯的挑战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吗?

我们作为父母告诉当下的自己:

未来社会乌鸦和老鹰怎么会一起在天空齐飞翔,

老虎和兔子不会在一个比赛场上去奔忙,

苍蝇、蜜蜂不会生长在一个平台上跳舞和歌唱。

孩子他们还有十八岁,二十八岁……的岁月在增长,我们应当要培养孩子向暴风雨中的海燕一样,有坚强的翅膀在身上,就不怕风浪中的征途艰险,就会有正确的航向。我们的儿女就没有白养一场。

不然,孩子没有了成长的天性,一切付出都是零。

不然,幼儿园的孩子怎么会说:妈妈,人怎么活这么累啊,活着真没有意思。

不然,为什么抑郁症已经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不到十岁的孩子用红领巾结束自己的生命。

不然,十五岁的孩子怎么会把老鼠药放在爷爷的饭碗里,为的是自己有一间读书的厢房。

不然,十八岁的高中生怎么会因为讨厌老师的管教,把老师一家全杀光,脸不变色心不慌。

不然,西安大学的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因怕受伤人举报,又连捅八刀致人死亡,怎么手段如此残忍、令人发指,令我们正常人不敢想象。

不然,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因为同学间发生的矛盾,举刀刺向同学心脏,导致四个家庭不得安宁,失去孩子的痛苦让他们的家人欲哭无泪,不敢想明天的生活是什么样。

悲哀的孩子让我们心情悲痛、沉闷,

残恶的孩子让我们不寒而栗、深刻反思,

走进牢房的孩子让我们心如刀绞,不堪设想。

这是怎么啦,在一个信仰流失,道德没有力量的时代,我们要反思,要痛定思痛,噩梦醒来是早上。

要让生命有阳光,道德有力量,不仅让孩子有知识,更要让孩子有文化。

要让孩子对生活充满阳光,父母要做孩子心灵的榜样。麻木不仁是错误的,忽视教育的影响和儿时的道德培养,吃苦头的有名人李双江。

我在回忆童年生活中,体会到经过生活苦难的成长,思想才会有力量。现在的孩子吃要高档、穿要名牌,关在物质享受的笼子中成长。成长的结果是孩子只度过了童年、幼年的快乐岁月,只享受了父母的物质关怀和过度疼爱。好像是幸福的童年,但留下了本领的恐慌,职业岗位的惊颤和忙乱。上学读书着急、择业又无奈。回家做了宅男宅女更着急。血压高、眼镜片度数高、内心脆弱,在家闹气嗓门高,寒风不能挡、风雨不能扛,家长是养儿养女空喜欢一场。

儿女养大、内心彷徨,站在十字街头,不知路在何方。

一次在聊天时,一位朋友讲到三岁的儿子在路上,看到一个人开着一辆奥拓车等红灯。儿子和她说:“妈妈,你瞧见没有?阿姨开的那破车,我长大给您买宝马。”

开奥拓汽车的司机听见小孩说这话,心里不舒服就骂了小孩几句,“你个小兔崽子,有没有家教啊。”在等红灯时两家人吵起来,甚至于差点儿打起来。

我朋友说:“主任,您瞧那人那素质,有本事挣钱买好车,骂我儿子算什么本事,您看我儿子的志向,长大要给我买宝马,买宝马啊,哈哈,您瞧我儿子多懂事啊。”我笑在脸上,疼在心上,朋友啊,你的家,你的儿子将来会给你幸福吗?能给你幸福吗?你的夜晚能美梦缠绕到黎明时刻,幸福地走在人生的路上吗?买宝马的想法不是孩子的,而是家长灌输的。

父母是要给子女创造成长的天堂,给他物质的享受和身体的营养。但最重要的应该是营造儿女内心的强大,是让他们心中有家庭生活的安全感,有发现美好生活、学习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火热激情。激情在燃烧,生活的路才会红火,家庭才有天伦之乐,社会才能和谐。

我最后想告诉朋友的是:

儿女成长基础要打好,父母才能敢问路在何方。

我出生是在甲子,新中国解放到处是一片新气象,

读书求学差两月,只好重新回家乡把苦涩来品尝;

儿子降生来世上,取名马立寓意人生路上要向上;

幼儿成长有阳光,没有溺爱骄纵蜜汁吸食来成长;

三岁快乐心中爽,动画书画父辈交流找人生方向;

七岁基础在学堂,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品德要优良;

两辈交流在路上,父子共同成长没有内心的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