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17132700000019

第19章 外交家李鸿章(下)(1)

俄、德、法三国代索辽东

中俄密约

李鸿章历次出访欧洲

任外交官时期

胶州之役

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役

李鸿章离开总理衙门

十九世纪末年,爆发了中东革命,就正如十八世纪末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一样。法国大革命开创了十九世纪的欧罗巴,中东革命则开创了二十世纪的亚细亚。这就像红日即将升起前,雄鸡先鸣,风雨即将来临时,月晕先起,有识之士对此早已预知。在中日之间还没有发生战争之前,欧洲人与中国人的关系不过也就是传教、通商两种而已。在战后的几年里,中西之间的关系与之前相比突然间就紧密了好多倍。时至今日,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和欧洲人连为了一体,想分也分不开了。这其中的原因有一半是由于中国内政管理的失败,有一半是由于在外交上缺乏谋略。爱国志士若是认真研读一下中国近十年来的外交史的话,肯定都会忍不住掩面泪流。

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最先是向英国和俄国请求帮助调停,这实际上是引导他国干涉我国内务的开始。当时日本人多次声称,东方的事情,希望由我们两个东方国家自行解决,不要让其他国家参与其间。但当时我国政府蓄积的怨愤已经到了极点,不愿意接受这一建议,一心只想唆使欧洲人帮忙出力来胁迫日本。俄国公使回复说:“俄国一定会出力,只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可见他们处心积虑,想要等到他们认为的有利时机,是早就有预谋的了。乙未年(1895年)三月,李鸿章在将要出使日本前,先和各国公使进行了会谈。俄国公使喀希尼说:“我们俄国能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对抗日本,保全中国的领土,只是中国必须以军事防御和铁路交通方面的利益来作为报酬。”李鸿章便和喀希尼在私底下进行了约定,在俄国使馆连续密谈了好几天。欧洲力量得以逐渐渗入东方,可以说就是从这时候起埋下了伏笔。 当时想要通过借助欧洲的力量来对抗日本的中国人不止是李鸿章一个人,其他的与李鸿章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张之洞时任两江总督,曾发电反对议和,说:“如果把赔偿给日本的钱转给俄国,那么我们所损失的将连一半都不到,就可以转败为胜。恳请命令总理衙门及出使大臣,和俄国商订秘密条约,如果肯帮助我军进攻日本,胁迫日本废除所有的条约,就可以酌情划分新疆地区的土地给他们作为酬劳,并承诺他们加大通商力度。如果英国肯帮助我们,酬劳也一样。”当时所谓的外交家,他们的眼光和手段,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这实在是可叹。

《马关条约》签订后还不到一个月,就发生了俄国与德国、法国合议,逼迫日本归还我国辽东半岛的事件。俄国人帮助我们取回辽东半岛,并不是为我们考虑,而是为他们自己考虑。他们把这片土地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觊觎已久。所以绝不想让日本得以鼾睡于卧榻之侧,肆意妄为。于是让我国用三千万两白银代替他们从日本手中将辽东半岛购回,先施予我国一个大的恩情,然后再能慢慢地收取回报。俄国人外交手段的巧妙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而李鸿章一生当中误国的过失,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李鸿章的外交生涯,实际上是一段失败的生涯。

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的事件结束以后,喀希尼便想将此前和李鸿章私下签订的密约,以公文的形式提出来,向总理衙门提请实现。此事顿时引起轩然大波,议论纷纷。 皇帝知道以后勃然大怒,罢免了李鸿章的所有职务,让其入内阁闲居。于是俄国暂缓了提出的要求,以等待恰当的时机。丙申年(1896年)春天,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加冕,各国都派出了头等公使前去祝贺。中国也依照国际惯例派遣了使臣,让王之春充当朝贺专使前往。喀希尼却抗议说:“皇帝的加冕仪式,乃是俄国最隆重的礼仪活动,所以充当朝贺专使的,必须是一个国家当中最著名的大臣,并且在各国间都享有盛誉的才行。王之春人微言轻,不足当以担当此重任。中国能够胜任该职责的,只有李中堂一个人。”于是朝廷改派李鸿章来担任头等公使。喀希尼一边又再次贿赂慈禧太后,威逼利诱,说俄国帮助干涉归还辽东的义举,中国必须要给予一定的报酬、请求赐予李鸿章全权来处理这件事。而李鸿章在谒见皇帝准备就任之时,慈禧太后召见了他,通过了半日的时间,一切联俄的密谋就都确定了下来。

李鸿章抵达俄国首都圣彼得堡以后,就开始与俄国政府讨论喀希尼草拟出来的条约底稿。等到俄国皇帝加冕日期将近的时候,就前往俄国的旧首都莫斯科,并将议定书签字画押。在开始讨论条约草案的时候,俄国人为了避开其他国家的关注,不派外务大臣去和李鸿章讨论,而是派出户部大臣去负责办理。在加冕的盛典热烈举行、万国来宾云集之时,搞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计策。而这关系到全球格局的事,就在不到几天的时间内在酒宴谈判中解决了。俄国人外交手段的果断和迅速真是让人既羡慕又害怕。此时是丙申年(1896年)四月。

签订密约的事情,办理的过程极为机密,除了来自中国、俄国两国之间寥寥可数的几个人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人知道。然而,上海的《字林西报》竟然在李鸿章出访未归的时候,得到了这份密约的原文,并将其翻译过来登载在了报纸上,听说是用重金向俄国宫廷的内监手中买来的。这份密约的全文如下:

大清国大皇帝之前在中日冲突结束后,得到了大俄罗斯国大皇帝的仗义帮助,愿意将两国的边疆、通商等对两国都有益的事情进行妥当商定,以此来加深两国间的友谊。所以特派大清钦命督办军务处王大臣为全权大臣,会同大俄罗斯国钦差出使中国全权大臣一等伯爵喀希尼在北京商定条约,将中国东北三省的铁路与俄国西伯利亚省的铁路相接通,以促使两国通商、往来更加迅速便捷,沿海的边防也能更加稳固,并议定了专项条款来酬谢俄国帮助索还辽东半岛的功劳。

第一条近来由于俄国的西伯里亚铁路即将竣工,中国允许俄国将该铁路由俄国海参崴延长修建到中国吉林的珲春城,又向西北延续到吉林的省城为止。另外,允许俄国将境内某城市的火车站延续修建到中国黑龙江的爱珲城,又向西北延续到齐齐哈尔省城,再到吉林伯都讷地区,又向东南延续修建到吉林的省城为止。

第二条凡是延续修建到中国境内黑龙江及吉林的各条铁路,都由俄国自行来筹集建造费用,铁路的一切规章,也都依照俄国的铁路制度,中国不得参与制定。至于该铁路的管理权,也暂时归俄国所有,期限为三十年。期限到达之后,允许中国筹集资金,进行估价后将该铁路以及一切火车、机器厂房等赎回。不过如何赎回,则等到以后再行商定。

第三条中国现有的铁路计划从山海关延续修建到奉天盛京城,再由盛京接续到吉林。如果中国日后不便立即修建这条铁路,则准许经俄国筹资由吉林城代为修建,以十年为赎回期限。至于铁路应该从哪条路开始修建,都按照中国已勘定的道路接续到盛京和牛庄等地为止。

第四条中国所计划延续修建的铁路,从奉天到山海关、到牛庄、到盖平、到金州、到旅顺口以及到大连湾等地方,均应当仿照俄国的火车建造,从而为中俄之间的往来通商提供便利。

第五条以上俄国自己修建的铁路所经过的中国各地,应得到中国文武官员的照常保护,并应优待铁路各站的俄国文武各官以及一切工匠人员等。但由于该铁路所经过的地方,多半是荒凉偏僻的地方,恐怕中国官员不能够随时提供周全、到位的保护,所以应当准许俄国专门派遣数支骑兵和步兵驻扎在各个主要站点,以妥当保护商务往来。

第六条自各条铁路修建完成以后,两国彼此进出口的货物,其纳税章程,都按照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初四日中俄两国签订的陆路通商条约来缴纳。

第七条黑龙江及吉林长白山等地所产的五金矿产,从前有禁令,不准许挖掘和开采。自本条约签订以后,准许俄国以及本国商民随时开采,只是必须要提前禀报中国地方官员开具许可证,并按照中国内地的矿务条例和章程,才准许挖掘和开采。

第八条东北三省虽然有新练陆军,但大多数军营都还在按照传统的方式训练。如果日后中国想在东北三省改为西方的方式来练兵,准许向俄国借请熟悉军务的官员来中国整顿一切,其章程则与两江总督所聘请德国军官的管理方法一样。

第九条俄国向来在亚洲没有全年不冻的港口,一旦亚洲有军务,俄国在东海及太平洋的海军行动会有诸多不便,不能够随时驶行。有鉴于此,中国应将山东省的胶州地区暂时租给俄国,以十五年为期限。俄国所建造的营房、栈房、机器厂、船坞等,准许中国在期满后估价筹资买下来。但如果没有军事方面的紧急情况,俄国不能够在那里随时屯兵占据,以免引起其他国家的猜疑。赁租的款项应当如何办理,则在日后另有附属条款商议。

第十条辽东的旅顺口以及大连湾等处地方历来都是险要的军事据点。中国应当迅速整顿各种事宜,以及修理各大炮台等等要务,以防不测。确立此条约以后,则俄国承诺将这两个地方加以保护,不准许其他国家侵犯。中国也应该承诺,将来永远都不让其他国家占据。只是日后如果俄国有紧急的军务,中国应准许俄国将旅顺口及大连湾等地暂时让与俄国海军和陆军安营驻扎,从而为俄军的进攻防守提供便利。

第十一条旅顺口、大连湾等地,如果俄国没有紧急的军务,则由中国自行管理,与俄国无关。只有东北三省的铁路,以及开挖的五金矿产等事务,准许在换约之后立即便宜行事。俄国的文武官员以及商人、普通平民等所到之处,中国官员应当格外优待保护,不能阻挡他们在各地游历。

第十二条此条约经两国皇帝御笔批准后,各自将按照条约规定执行。除有关旅顺口、大连湾及胶州等条款以外,全部通知各地方官遵照执行。将来应当在什么地方换约,另行商议。从签字画押之日起,以六个月为期限。

《中俄密约》是一个转折点。中国的形势在此以前为一番局面,在此之后则变成了另外一番局面。近年来西方列国在中国牟取利益,用的都是新方法:一是租借土地,二是某地不许让给其他国家,三是替中国修建铁路。而这些新方法的开端都是源自于这份密约。密约中的第九条借租胶州湾,为之后租界胶州、威海、广州、旅顺等开了头。密约中的第十条关于旅顾、大连不准许让给他人的规定,就是各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滥觞。而修建铁路这件事,不仅断送了满清祖宗发祥的地方,加速西伯利亚通道的建成,而且开始挑起各国之间的纷争,这已经不用再多说了。唉!牵一发而动全身,合全国九州之铁,却铸成大错,在这件事情上,我实在是不能够宽恕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