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已经迷恋在这种感觉里,夕阳下,一个身形曼妙的女人在地里干活,虽然这个女人经常骂自己,还是自己的嫂子,但这不代表就不可以占有她啊!陈平从未发现嫂子有这么可爱,悄无声息地走到嫂子身后,抱住她的柳腰。
随何赴六安
随何是一个儒生,地地道道的儒生。
作为一个儒家信徒,他不在乎拥护的是谁,而是想拥护一个儒家理想中的仁义之君,说实话,刘邦离随何心目中的明君差很远,但是项羽差得更远。退而求其次,随何只好选择刘邦。项羽屠城、坑降,离儒家的仁政实在差得十万八千里。
儒家学者在做一件事情,首先会在心里反问自己是不是合乎圣人之道。为刘邦招降英布合不合圣人之道呢?答案是肯定的,在随何看来,当时只有刘邦尚有仁君的天赋,当然还远远不是仁君,刘邦统一天下对万民相对来说是最好的。要知道,随何出使六安,已经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必死之心。六安是英布的都城,也是随何的故乡。
为了保证出使成功,随何向刘邦提出要多派一些随从,刘邦满口应承,使团达到三百多人。气势上确实比较壮观,显得正式又威严。
没想到来到六安后,英布却不愿见随何等人,态度非常冷漠。招待随何的是英布的太宰,相当于管理膳食的官员。随何希望太宰帮自己的忙,见上英布一面。英布始终不肯与随何见面,其实,这时候,项羽的使者也来到这里,每天都在和英布进行交涉。因为之前的事情,英布本来就遭到项羽的猜忌,这时候更不方便见刘邦的使者。
随何知道这个情况后,很着急,对太宰说,一定要见上九江王一面,如果自己讲得没道理,九江王可以随时把自己丢进鼎镬里烹煮。随何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的话一定对英布有用,甚至关系到英布的身家性命。
英布是个唯利是图的人,看到别人不怕死,就是为了告诉一些对自己有用的话,当即决定在晚上见随何。当然了,这事一定不能让项羽的使者知道。
英布这个人在战场上是个不怕死的角色,但是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关系自己前途和性命的事情,就会变得小心翼翼,谨慎程度简直和守财的老太婆不相上下。
然而,英布却不是一个等闲之辈,应该说他的胆子很大,野心也不小。
楚汉相争的时候,英布想坐收渔翁之利。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英布不可能保持中立的姿态,要么成为项羽的盟友,要么成为项羽的敌人。想以和事佬的面目出现,根本不可能,别忘了,英布以前只是项羽的属下,他不具备这个资本和条件。
在接见随何这件事上,英布表现得胆小如鼠。他在一间阴暗的房子里接见了随何,说话声音也细得可怜。
“有什么事你就说吧,不过声音要小点!”英布漫无表情地看了随何一眼。
随何点点头,轻蔑地看了英布一眼,由于光线昏暗,英布当然没留意随何对自己的轻蔑。随何说:“九江王,你跟项王是什么关系啊?”
英布故作思考地说:“我是项王的臣子。”
“是吗?”随何哼了一声,“有这样的臣子吗?你家主人让你一起攻打齐国,你称病不去,你家主人老巢被人端了,你坐在一旁看戏。项王碰上你这样的臣子,又作何感想?”
英布一听,凉汗渗出。
随何说道:“大王啊,像你这种情况的,自古以来就没有得以善终的。你侍奉项王,又三心二意,迟早有一天难逃项王的毒手啊!”
英布沉默不语。
随何接着说:“现在大王只剩下一条路了。”
“什么路?”英布睁大眼睛问。
随何:“背楚归汉。大王迟迟不敢背叛项羽的原因,是因为楚军很强大。楚军虽强,可是坏事做尽,担负着不义的罪名,弑杀义帝、屠戮百姓、坑杀降卒、火烧秦宫,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情。所以,长远看来,楚军必败。汉王虽然最近吃了败仗,但是后方稳固,民心所向,占据军事重镇成皋和荥阳,楚军无法往前挪动半步。长远来看,汉王必胜啊!”
随何接着说:“如果楚军企图征讨汉王,战线会拉得非常长,后勤补给将陷入困难。大王如果能骚扰楚军后方和补给线的话,楚军将陷入极为不利的地位。到时,汉王何愁不能得到江山,而大王呢,也将享尽荣华富贵,得到更大的封地,世代为王。”
随何这么一讲,英布豁然开朗。随何的意思是项羽失尽人心,天下人一定会站在刘邦这边的,再说了诸侯担心项羽壮大以后自己被灭,拥护刘邦也是一种必然。
随何连蒙带骗,把英布唬得团团转,根据随何的说法,似乎刘邦现在占据绝对优势,项羽指日可亡。而且,随何把成皋和荥阳说得固若金汤,好像项羽永远都攻不下,甚至不敢攻。刘邦是神,项羽是魔,你是支持神还是支持魔?
英布这个人也有非常冲动的一面,他听随何这么说,当即就答应了。
当然,第二天英布就后悔了,不过也没啥后悔的。口说无凭,答应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吗?想到这里,英布又释然了。
随何却开始担心了,他知道英布是个反复无常的人,随时可能变卦。随何突然发现了一个异常的情况,就是每天晚上在自己住的房子周围巡逻的士兵越来越多了。随何是个精明人,他知道这是英布的伎俩,英布为了防止自己逃走,所以重兵守卫。很显然,英布现在处于犹豫之中,还没有想好是投靠项羽还是刘邦,如果英布选择投靠汉王,自己就是安全的,一旦投靠项羽,英布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这个使团全部杀掉,以此向项羽邀功。
随何觉得不能坐以待毙。
一天,他带着几个使者闯进英布的宫里,只见英布正在和项羽的使者交谈。看到随何进来,英布一脸茫然,顿时头脑一片空白。
楚使指着英布的鼻子破口大骂:“好你个英布啊,项王怀疑你有二心,果然是真的。英布,现在杀了汉王使者仍然不晚,再不向项王表示忠心,小心项王灭你全家啊!”
随何见机,立刻高声说道:“九江王已经归顺汉王,你们还是赶快离开吧!”
楚使一听,慌忙夺门逃命。其实英布仍处于两可之间。随何让使者拔刀,向楚使砍去,然后对英布说:“事已至此,九江王还犹豫什么,如果让这些使者回去,项羽还不剥了你的皮。”
英布一看,没了退路,拔出刀子向项羽的使者砍去,一刀一个,没多久就将使者砍翻在地。英布就这么阴差阳错地投靠了刘邦,应该说和随何的胆识是分不开的。
儒生随何立了一件大功,让一向鄙视儒生的刘邦都禁不住刮目相看。
听到英布反叛的消息,项羽勃然大怒,派遣龙且率领大军围攻英布所在的六安城。英布背叛之后,本来就心虚,加上手下的士兵非常惧怕楚军,还没开打就有一部分开溜。没多久,六安城被攻破,英布率领残军逃到荥阳。逃跑的时候,英布非常狼狈,完全没有巨鹿之战时当先锋的那种英勇气魄,随何跟着英布一起逃跑,看到英布这么狼狈的样子,心里暗想:“这个人的勇猛只有在得意的时候才能发挥啊,看来他的潜力是项羽激发出来的,离了项羽也是窝囊废一个。”
随何虽然心理上反感项羽这么残暴的人,但也不得不承认项羽确实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大人物,简直是个南方不败。
逃亡的路上英布非常后悔,来到荥阳后,更是发现随何一派胡言。荥阳城在楚军的进攻之下岌岌可危,哪里是什么固若金汤的城池。
英布见到刘邦时,就更加失望了。原来刘邦见他的时候正在做足底按摩,英布当时有种受辱的感觉。本来同是王,我来见你你居然这种态度,而且我现在这么落魄就是因为你刘邦。
英布的感觉可以说非常凄凉,凄凉到觉得只有自杀才能解脱,幸亏随何阻止了他,跟他解释刘邦这人向来不拘礼节。英布才勉强答应,先回到客房休息。
但刘邦这么做也是有理由的,他首先打压英布,让他明白,你现在不是王了,你不过是寄人篱下。随后,刘邦又以极高的礼遇对待英布,好酒好肉,美女歌舞伺候着,英布这才感觉好点了。
没多久,英布就得到消息,自己的家人已被项羽全部杀害。执行这个任务的是项伯,项伯没有牵连其他人,只杀英布的家人,也算是仁者吧!
这样一来,英布只能死心塌地地跟着刘邦搞垮项羽了。
陈平受金
陈平也是刘邦集团里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他身上有一种无拘无束的特点,从来不会受到道德的牵制。他的计谋大多比较阴损,不过他从来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从没有认为自己做得不对。
陈平出生于河南省阳武县的一个穷苦人家,然而他人却长得高大挺拔,皮肤白皙,两只眼睛很大,还是双眼皮,一举一动看上去都不像乡下人。陈平的长相在当地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以至于很多乡亲好奇,这小子怎么长得这么白嫩,问陈平的嫂子:“你给小叔子吃什么了,他长得这么好,这么帅气?”
嫂子显得很不自然,生气地说:“我给他吃糠啊,他就是一个饭桶。”
陈平在乡里名声不好,就是因为“盗嫂”的事。陈平的哥哥比较矮,有点像武大郎,而嫂子呢,虽然说不上是大美人,还是有一些风韵和姿色的。陈平的哥哥对陈平那是相当地好,不让他下地干活,还有意把他培养成一个知识分子。
嫂子最开始是不喜欢陈平的,因为他不做事情,整天吃饭。陈平这个嫂子有点像四川女人,心灵手巧,人长得娇小,但是干活却非常麻利。她干活时的动作有时还显得特别漂亮,身材像蛇一样灵活。
一天,陈平从镇里回来,路经一个小山坡,老远就看到一个娇小的女人在地里干活,在夕阳的照映下显得妙不可言。陈平往前走,吃惊地发现:“这就是自己的嫂子啊!”
陈平已经迷恋在这种感觉里,夕阳下,一个身形曼妙的女人在地里干活,虽然这个女人经常骂自己,还是自己的嫂子,但这不代表就不可以占有她啊!陈平从未发现嫂子有这么可爱,悄无声息地走到嫂子身后,抱住她的柳腰。
嫂子很激动,当她意识到是陈平的时候,也没有抵抗,而是顺其自然地倒在陈平的怀里。陈平将她放在地上,捋起她的衣服,陈平很自然地进入了嫂子的身体,嫂子发出虫子一样的呻吟,这段交配很有诗意。陈平虽然很喜欢这种感觉,但是此后没有再碰嫂子,因为他不喜欢刻意,至少在有些事情上不喜欢。
不过,陈平也完全没有内疚的感觉。这一幕也许被一个老乡给看到了,所以陈平盗嫂的事情很快就传开来。陈平的哥哥不但没有责备陈平,反而怪老婆对陈平不好,老婆不知如何辩解,也只好忍气吞声了。
后来,陈平娶了一个富二代女人,这个女人据说已经克死了五个丈夫。陈平胆大,娶了她,过上富足的生活。
天下大乱后,陈平投靠了魏王咎,可惜这个魏王实属平平之辈,他连陈平说啥都不明白,更不用说采纳他的意见。后来,陈平又投靠了盖世英雄项羽。应该说,项羽对他还不错,让他当上了都尉。但是,陈平还是常常觉得不得志,觉得有范增在,自己没什么发展前途。
陈平犯了错误后,索性跑到刘邦那里。刘邦帐下有一个叫魏无知的人,是陈平的故交,他引荐了陈平。刘邦二话没说就让陈平当上了都尉,陈平居然还不是很满意。
陈平当上都尉后,不久就发生了贪污受贿的事情。原来,陈平仗着跟刘邦亲近的关系,凡是要见刘邦的大将都要向自己交纳黄金。这事情引起了其他将领的不满,尤其是丰沛集团的一些重要人物。
陈平“受金盗嫂”的言论在军中不胫而走,对陈平不利的言论多了起来,什么两易其主、恩将仇报之类……
大家推举周勃和灌婴去找刘邦,要求赶走陈平。周勃和灌婴都是刘邦的老乡,可以算得上是元老级别的人物。周勃个性沉稳,深得刘邦信赖,而灌婴呢,也是个踏实人,不过灌婴的口才不错。他见到刘邦后,说道:“陈平这个人虽然仪表堂堂,是个一流的美男子,但是这个人华而不实,就好像王冠上的装饰品一样。”
灌婴接着说陈平这个人的人品非常糟糕,曾经几次换主,现在到汉王这里依然不改本色,以前是盗嫂,现在是公然行贿,留着这种人,将来一定会后悔,不如尽快赶走吧!
刘邦没有想到陈平是这种人,跟陈平的交谈过程中,他确实感觉这个人身上有浮华的一面,换句话说聪明过了头。周勃和灌婴都是刘邦最信任的人,既然他们都这样说,那么陈平确实有问题,在军队中公开行贿不是小事情。刘邦想,如果陈平不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只好撵他走,哪怕他长得非常讨人喜欢,毕竟打仗不是比谁更漂亮。
刘邦先找到陈平的推荐人魏无知,把周勃和灌婴的话复述了一遍。魏无知想了想说:“陛下,陈平固然道德不够完美。但是,陛下就算遇到像尾生那样守信的人,或是像孝己那样孝顺的人,他们能为你做好事情吗?臣推荐陈平,不是因为陈平道德高尚,而是因为这个人有智谋,能够辅佐陛下成大业。”
刘邦一听,觉得魏无知说得很有道理。但是,这事情还得让陈平给个解释,否则无法给周勃、灌婴等人交代。
“先生,”见到陈平后,刘邦很客气地问,“听说先生换主人就像牧童换马匹,已经换了好几个了。你觉得这样好吗?”
陈平叹了口气说:“陈平没有三心二意,只是一心希望遇见明主。”
刘邦回避了这个话题,问道:“听说你在军中收取贿赂?”
陈平点头认错:“确实如此,但是臣也是迫不得已,臣从项羽那里过来时两手空空,连吃饭都成问题。臣有争霸天下的计划,如果计划不可用,诸将的献金我都已经封好,陛下可以原封不动地取走。”